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我的故事里有你 > 第634章 沉默的帕罗西汀

我的故事里有你 第634章 沉默的帕罗西汀

作者:孤标傲世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8-27 10:01: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六月的风闷热而潮湿,林婉站在医院急诊室门口,手里捏着女儿最后的遗物——半板帕罗西汀。药片在铝箔板里安静地躺着,像极了女儿最后一次沉默的样子。

“你需要救吗?”

林婉记得自己当时这么问,声音平静得不像是在决定女儿的生死。而小雨只是望着天花板,眼神空洞,长时间的沉默后轻轻摇了摇头。

那是女儿给自己的最后答案。

现在林婉站在这里,手里攥着那半板药,想象着小雨从六楼跃下时的决绝。她没哭,眼泪早在过去三年里流干了。

“抑郁症?就是闲出来的毛病!”丈夫李建国的声音又一次在耳边响起,“我们小时候饭都吃不饱,哪有机会抑郁?”

这话像根针,扎进林婉心里,现在回想起来仍隐隐作痛。

“家属?赵小雨的家属在吗?”医生的呼唤将林婉拉回现实。

她机械地走上前,接过死亡证明书。白纸黑字,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她才十九岁啊。”林婉轻声说,不知是说给医生听,还是说给自己听。

医生叹了口气,“重度抑郁患者自杀率很高,你们做家长的应该早点...”

应该早点什么呢?林婉没问下去,她知道答案,也知道自己永远无法原谅自己。

回家的路上,林婉摸着那半板帕罗西汀,边缘已经有些磨损。她想起一年前,第一次发现小雨在吃这种药。

“这是什么?”那天她从小雨书包里翻出药瓶,语气满是质疑。

“医生开的,治疗抑郁症。”小雨声音很小,几乎听不见。

“什么抑郁症?你就是想太多了!”李建国一把夺过药瓶,“跑两圈就好了,吃什么药!”

那瓶崭新的帕罗西汀就这样被冲进了马桶,白色的药片在水流中旋转着消失不见。

“再犯病试试!”丈夫的狠话言犹在耳。

而现在,小雨真的“再犯病”了,以最决绝的方式。

到家时,李建国正坐在沙发上刷手机。见林婉进来,头也不抬地问:“处理完了?”

林婉没回答,只是走到丈夫面前,将那半板帕罗西汀放在茶几上。

“这是什么?” “小雨手里攥着的。” 李建国的表情有一瞬间的松动,随即又恢复如常:“人都走了,留着这个干什么?”

“我想知道她为什么宁愿死,也不愿向我们求助。”林婉的声音平静得让自己都惊讶。

“求助什么?就是矫情!隔壁老张儿子当兵三年,什么毛病都没了!就你们娘俩事多!”

林婉没再争辩。她拿起那半板药,走进女儿的房间。

小雨的房间还保持着原样:浅蓝色的墙壁,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书,床上放着几个毛绒玩具。若不是书桌上已经落了一层薄灰,仿佛主人只是暂时出门。

林婉坐在女儿床上,手指轻轻抚过床单。她想起小雨最后一次向她求助的样子。

“妈,我胸口闷。” “跑两圈就好了。” “我整夜睡不着,难受。” “别矫情了,谁还没个失眠的时候?”

而现在,林婉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她一定会抱住女儿,说:“妈妈在,妈妈带你去看医生。”

但时光从不倒流。

葬礼那天,来了不少亲戚朋友。大家说着节哀顺变的话,眼神里却藏着各种猜测。

“听说是因为失恋?” “高考压力太大了吧?” “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了...”

林婉听着这些议论,一言不发。她知道不是这样。小雨的日记就藏在枕头底下,她昨晚读完了全部。

日记里写满了无助和绝望,也写满了不被理解的痛苦。

“今天又割了手腕,看着血渗出来,反而感觉好受一些。爸爸说我是装可怜,也许他说得对...”

“药被冲进马桶了。爸爸说再犯病试试,我不知道怎么才能不犯病...”

“妈妈问我需要救吗?我沉默了。不是不需要,是不知道该怎么需要...”

读这些文字时,林婉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她想起自己也曾说过类似的话:“我们小时候饭都吃不饱,哪有空抑郁。”

这话像根刺,不仅扎在女儿心里,现在也扎在她自己心里。

葬礼结束后,林婉做了一个决定:她要了解抑郁症,真正地了解。

她开始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加入患者家属群。越是了解,她越是自责。

原来抑郁症不是心情不好,而是大脑生病了;不是矫情,而是需要治疗的疾病;不是闲出来的,而是有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机制。

“大多数患者的家属都存在误解,”一位心理医生告诉她,“认为患者是故意那样,或者通过意志力就能克服。这是最大的误区。”

林婉想起自己也曾这么认为,羞愧得无地自容。

一天晚上,她鼓起勇气对丈夫说:“我查了很多资料,抑郁症真的是病,需要治疗...”

李建国不耐烦地打断她:“有完没完?人都死了,说这些有什么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故事里有你请大家收藏:()我的故事里有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还有很多人正在经历同样的事!我们可以帮助像小雨一样的孩子...”

“帮助?怎么帮助?告诉别人我们家有个精神病女儿?”

林婉看着丈夫,突然明白了小雨为什么从不向父亲求助。在这个男人根深蒂固的偏见面前,任何求助都是徒劳。

第二天,林婉联系了本地一个抑郁症互助组织,提出想做志愿者。

“很多家长缺乏对抑郁症的认识,”组织的负责人告诉她,“如果我们能早点干预,或许能避免很多悲剧。”

林婉想起了小雨,点了点头。

她开始参加互助组织的活动,倾听那些抑郁症患者的故事。有个叫苏明的少年告诉她,自己曾经站在天台边缘,是因为想到母亲可能会伤心才退了下来。

“您女儿...最后时刻,您真的问了她需要救吗?”苏明小心翼翼地问。

林婉闭上眼睛,点了点头。

“她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摇了摇头。我以为那是她自己的选择...”

“也许她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需要,”苏明轻声说,“抑郁到一定程度,人会失去求助的能力。”

这句话像闪电一样击中了林婉。她突然明白,那天小雨的沉默不是拒绝救助,而是疾病已经剥夺了她求助的能力。

那天回家后,林婉第一次与丈夫发生了激烈争吵。

“是你!是你把她的药冲进马桶!是你骂她装可怜!”林婉失控地喊道。

李建国也提高了嗓门:“难道你不是吗?你不是也说跑两圈就好了?不是你问她需要救吗?”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林婉头上。是的,她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冷静下来后,林婉决定不再与丈夫争论对错。她要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告诉更多家长抑郁症不是矫情,不是闲出来的毛病,而是需要认真对待的疾病。

她以“一个后悔的母亲”为笔名,在网上发表文章,讲述小雨的故事,讲述那些被误解的瞬间,讲述那半板沉默的帕罗西汀。

文章引起了出乎意料的反响。无数留言和私信涌来,有的批评,更多的是感谢。

“谢谢您的文章,让我意识到孩子的情绪问题需要重视。” “带我女儿去看了医生,确诊中度抑郁,正在治疗中。” “作为抑郁症患者,多么希望父母能像您这样反思...”

林婉一条条读着这些留言,泪流满面。如果早点有人告诉她这些,小雨是否还会活着?

随着文章传播越来越广,有媒体找来想做采访。林婉犹豫再三,最终答应了。

采访中,记者问了她那个一直回避的问题:“您问女儿‘需要救吗’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林婉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回答:“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在尊重她的选择。现在我知道,那不是选择,是疾病剥夺了她求助的能力。当孩子问‘活着有什么意义’时,不是在探讨哲学,而是在求救。”

节目播出后,引起了更大范围的讨论。有理解的声音,也有质疑和批评。最让林婉心痛的是,不少评论认为她作为母亲太过冷血,不该那样问女儿。

也许他们是对的,林婉想。但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

令她意外的是,节目播出后第二天,李建国的态度有了微妙变化。

“单位同事看了节目,”晚饭时他突然说,“老刘说他侄子也得过抑郁症,治疗了两年才好。”

林婉屏住呼吸,等待下文。

“也许...也许我们确实不懂...”李建国声音越来越小,但这句话已经是他最大的让步。

林婉轻轻放下筷子:“这周末互助组织有家属座谈会,你要不要一起来?”

李建国没答应,但也没像往常一样立刻拒绝。

转变来得缓慢而艰难,但毕竟开始了。林婉感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秋天来了,小雨的生日也到了。那天,林婉和李建国一起去墓地看望女儿。

墓碑上的照片里,小雨笑靥如花,那是她初中时拍的照片,抑郁症尚未降临之前。

林婉把一束白色百合放在墓前,轻轻放下那半板帕罗西汀。

“我和你爸都在学习理解,”她轻声对照片中的女儿说,“也希望帮助别人理解。”

李建国站在一旁,沉默良久,最后轻声说:“对不起,爸爸错了。”

这句话简单,却重如千钧。林婉握住丈夫的手,发现他在微微颤抖。

从墓地回家的路上,李建国突然说:“那个座谈会,跟我说说具体情况。”

林婉看着他,微微笑了:“好,回家我详细告诉你。”

她知道,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理解和接纳不会一蹴而就。但至少,他们开始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晚上,林婉更新了文章,写道:“抑郁症最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周围人的不理解。当我们用‘矫情’、‘闲的’、‘想开点’来评价患者时,我们正在成为疾病的帮凶...”

她写下最后一段:“如果我女儿还能说话,我想对她说:对不起,妈妈当时不懂。现在我知道了,当你说胸口闷,那不是矫情;当你整夜失眠,那不是故意;当你沉默,那不是拒绝帮助...那是你在用唯一还能的方式呼救。可惜,妈妈当时听不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故事里有你请大家收藏:()我的故事里有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写完这些,林婉保存文档,关上电脑。窗外的月光洒进书房,柔和而宁静。

她拿出那半板帕罗西汀,轻轻摩挲着。这些小小的药片,本可以挽救女儿的生命,却因为无知和偏见被冲进马桶。

但现在,它正在挽救更多的人。

林婉小心地将药片收进抽屉里。它不再只是一个悲剧的象征,更是一个警示,一个改变的开始。

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而她和许许多多开始理解的人,将继续前行,为了那些还在沉默中挣扎的孩子们。

沉默不再是无言的拒绝,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呼救。这一次,她终于听懂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林婉收到一个特殊的邀请。是一个公益组织,想邀请她去做一场大型的演讲,向更多人普及抑郁症知识。林婉有些犹豫,她害怕再次面对公众的审视,但想到那些可能被拯救的生命,她还是答应了。

演讲那天,台下坐满了人。林婉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开始讲述小雨的故事,讲述他们一家的痛苦与反思。讲到动情处,她忍不住落泪,台下也传来阵阵抽泣声。

演讲结束后,一位年轻女孩走上前,她眼神怯怯地说:“阿姨,我也有抑郁症,我曾经也想放弃。但听了您的话,我想再试试。”林婉紧紧抱住她,轻声说:“孩子,别怕,会好起来的。”

从那之后,林婉和李建国更加坚定地投入到抑郁症科普的工作中。他们知道,每一次的努力,都可能为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人带去一丝光明,就像他们曾经错过的那道光,如今要努力为别人照亮。

喜欢我的故事里有你请大家收藏:()我的故事里有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