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的很快。
群臣齐聚铜雀台准备朝见元修。
曹魏时修建的三台经过反复修缮流传了下来,但邺城内的宫殿早已被毁坏,原本时间线里面东魏乃至北齐的宫殿,是在元修西逃后,高欢立元善见为新帝后,征发数万民夫重新修建的。
司马子如、孙腾、贾显智三人走在一起。
“龙雀,你们可曾听到消息?”
“你是说……莫贺咄要让陛下改年号之事?”
“嘿。”
贾显智忍不住嬉笑一声,“建安可真是个好年号,亏莫贺咄想的出来,不过也未必就是他的意思,指不定是他麾下那些汉人文士出的馊主意,毕竟这种事情文士们最擅长了。”
司马子如脸色一滞,他不动声色的说道,“慎言……眼下莫贺咄势大,远非从前,若是这般话语被他人听了去,大做文章,怕是贺六浑都保不住我等。”
孙腾却是摇摇头,“我看倒是未必,此战败了,贺六浑怕是难以东山再起,养伤的这些时日,他亦常叮嘱我等,要我等切莫再有他念,想来贺六浑已是心灰意冷……”
“莫贺咄或许仰仗我等‘外人’来制衡其麾下的文士们,尤其是势大的崔家,我等指不定还会得重用呢。”
他们是铁杆高欢派系的成员,甚至是核心成员。
此前肯定是无脑站队高欢。
可眼下高欢遭逢此败,反而是高羽威望大振,高欢已经没有任何翻身的可能。
他们也得转变一下此前的思路。
其实还有很多,原本就在河北地界内,不愿意向尔朱荣效力的人,也并不是那么愿意为高欢效力。
无非就是不可能抛弃家业,千里迢迢跑去山东罢了。
比如说……封隆之等人。
似封隆之这种背景的人,他们改换门庭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众人集结着来到殿中。
眼下元修朝廷内,并没有设立丞相,高欢本来有机会,但当时跟高羽闹到了差点‘兄弟反目’的程度。
高欢就不可能接受那个丞相之位。
不过高羽直接站在天子的御案前,面对百官,态度很明显了。
众人神色各异,元修则敢怒不敢言。
“拜见陛下!!”
高羽率先拱手行礼后,公卿、百官们也都纷纷拱手行礼。
“陛下,臣,有事启奏。”
“哦?将军不妨直言。”
“河北之民,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恰逢我军携大胜之势,击溃贼首,为让河北之民感受陛下如天之德,亦安抚百姓之心,请陛下改元,大赦天下,减免河北本地之民的税负。”
“将军所言甚是,将军身为一武夫,却依旧能如此心系百姓,实乃百姓之福。”
高羽却纠正道,“此乃陛下给百姓降下的福祉,臣岂敢贪天之功,陛下如此说话,让臣如何自处?”
“哈哈哈哈,朕一时失言,将军莫怪。”
元修虚与委蛇,捏着鼻子还得假惺惺的问,“不知道将军与诸位公卿、大臣们可有商议好新年号?”
“臣与众位公卿商议过后,觉得建安最为合适。”
也并非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消息。
当即有不少人一脸错愕之色,猛地抬头看向高羽。
高羽这是演都不演了?
建安这个年份,对外所传递的政治信号简直不要太明显。
下一步,高羽是不是要自领丞相之职,彻底掌控朝堂,架空元修?
毕竟……
高羽的篡位三件套。
目前只差加封王爵和加赐九锡,‘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已经到手了。
元修眼中依旧带着怒意,脸也肉眼可见的冷了下来,哪怕昨天晚上王思政就已经来见过他,但当这事从高羽的口中说出来,还是会让他恼怒万分!!
放在案几下的双手又握紧了拳头。
可脑海中,却是高羽挡在他身前,将烈马掀翻的画面。
打不过,打不过……
这口气,咽不下去也得咽!
“将军乃是国之柱石,是先帝认准的大魏忠臣,既是将军与诸位公卿所商议,想来不差……”
元修几乎是从牙缝之中,挤出了这句话,“那便按照将军的意思行事吧。”
“陛下英明!”
高羽再次拱手开口道,“陛下,此番众多将士立下赫赫战功,此乃立功者的名单,还请陛下过目,臣已与吏部商议过,这是核实战功后,该给予的封赏。”嗯。
上一次对高羽的加封,就有一条是‘录尚书事’。
高羽只是没有丞相之名,但却有丞相之实。
元修翻开名册,只是简单的扫了一眼,便快速将名册合上,他笑着说道,“此事不急,似恒州刺史高欢这等功臣并不在邺城,等高欢等人到来再论功行赏不迟。”
“倒是……朕想要检阅一番将军麾下士卒,想要亲眼见一见这些骁勇之士,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高羽露出些许笑容,“岂有臣子驳斥陛下之理?能得陛下接见,乃是他们的荣幸,臣这就着手准备!”
拖延时间?
还想等高欢来?
高欢受了重伤不方便行动。
而且……
高欢似乎也知道元修不是个省油的灯,猜到元修会闹出点幺蛾子,想要躲开邺城这是非之地。
是元修下了诏令让高欢来邺城面见天子。
至于想要亲自接见士卒,出城劳军。
真以为占据着天子之位,手握大义,以天子尊贵之身,面见士卒,便能拉拢大头兵??
大头兵们确实很‘朴素’。
谁给他们饭吃,他们就拥护谁。
问题是,元修手中有‘钱粮’吗??
更何况……
高羽在府兵们心目中的地位,可并非是一个傀儡天子所能比的。
多少府兵眼巴巴的看着天气转凉,想要给高羽添件衣裳?
散去朝会后。
杨愔等人找到高羽,“将军,看来此前的教训还不够,陛下似乎依旧不肯安分下来……”
崔暹则直指核心所在,“毕竟……将军之兄还在。”
元修还想着折腾,无非就是觉得高欢的野心还在,品尝过权力的人,是不会轻易将权力交出去的。
高羽却摇摇头,“此事无需担心,自有人替我对付陛下。”
高羽早就让人带口信前去青州。
他打算让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拳王’崔季舒来邺城,帮自己对付元修。
那么多事情需要他来操心。
各项人事任免,包括后续在河北、燕、幽等地将府兵制度铺开,这需要从青州调来大量的基层小吏。
虽说之前几年,他在青州开设讲武堂,办学堂培养了不少人,但数量能否够用,还真就说不好。
除此之外。
秩序崩塌,他要重建秩序的话,首当其冲就是要有一部可以遵循的律法。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精力。
他可没有时间继续跟元修在这玩‘小孩子过家家’政斗戏码。
“你二人也无需操心此事,眼下有一件大事需要你等前去筹备…………”
…………
清河郡外。
由四五十人所组成的车队,正在缓缓的向着邺城所在的西边行进。
一大型马车内。
装饰十分豪华,崔季舒、高澄二人就坐在车内。
高欢为了安抚高羽的心。
早早的就将年龄最大的两个儿子,也是跟高羽感情最为亲密的两个儿子给送到了青州。
高澄一直跟着崔季舒,跟在其身旁学习,处理政务,也圣贤书。
高洋则是化名后,偷偷入了讲武堂,谁都不知晓他的身份。
“想来还有三、四日便能到邺城。”
崔季舒放下手中的书卷,看向身旁的美少年。
高澄完美的继承了高家在颜值方面优良的dna。
皮肤白皙,样貌俊朗,剑眉星目,一眼看去就是个顶级大帅哥,只是眼下面容略显稚嫩。
崔季舒突然开口道,“阿惠,你可知我此番前去邺城为何要带上你?”
高澄摇摇头,“学生愚笨,还望老师为学生答疑解惑。”
“等到邺城,你便知晓,我为何会带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