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第九十九章兄弟相见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九十九章兄弟相见

作者:春秋各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26 22:50:51 来源:就是看

朱载圳的想法很好。

想必王贵妃也会很高兴,跟在太子身边的人,也希望太子的声望能够起来。

每个人都会获得他们想要的,自然也就会轻易的做出成绩来。

于是回京的路途不在寂寞。

两人商量着怎么才能够实现这自己的想法。

离开了朱载坖两人的大同,依旧在按照着朱载坖规划出来的路线,不断的往下延伸着。

用银子购买蒙古鞑靼,付出了差不多十五万两银子。

巨大的劳动力出现,使得各个县城之间的道路修建速度,立刻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嘉靖在大同接见了周尚文。

同时也任命了周尚文为大同将军,全权负责对外的战事。

而宣大总督翁万达,则有了新的职务——宣大关税司务长。

负责收取进出大明的特殊税收,同时严查出关的粮食和铁器,除此之外都在蒙古和大明的交易范畴之内,蒙古人也可以在来大明干活赚取工钱,而大明不再设置贡市。

战争的取胜,让嘉靖意识到,经济上也必须胜利。

而掏空蒙古人的人口,就是在断根。

没人了,那还会有战争,即便是俺答汗想要再次进攻大明,恐怕都找不到几个人组织起队伍来。

对外政策的改变,也是对外经济的改变。

俺答汗用战争没有求来的贡市,就这么突如其来地达成了,尽管大明声称不再设置贡市,可大明的做法,比贡市更加的让人心动。

领兵打仗他不行,可权谋嘉靖自认第一,没有人敢称第二。

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动力。

修道?

早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了。

有医官在,只等着这些人,给他拿出治病的手段就成。

何必苦了自己!

在大同,上上下下的官员们,以为走了两位皇子,就可以接手遗留下来的赚钱产业。

谁知,更大的风波,却悄然来临。

嘉靖不断地分解着官员手中的权利。

有钱了,就养得起更多的官员,细分之后也更加的权责分明。

官职与官职之间,相互监督,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一目了然。

不再有原来的那种,从道德上来评价一个人。

其他的地方还流行做事先做人。

到了大同则是做人先做事。

前后只打了个颠倒。

整句话的意思就成了另外一种意思。

转眼就到了七月底。

朱载坖的车队,也再次回到了京师。

再次见到朱载壡的时候,朱载壡正忙着赶场子。

“你们可算是回来了,这点时间去世的大臣实在是太多了些,上个月是一个会画画的叫陈淳,这个月又是一个做官的,叫欧阳铎。”

朱载壡叹息一声,他觉得相比读书,和那些人的子弟们打交道,更容易些。

“你在京城,就干这些事?”

朱载圳眉毛一挑,很是惊讶。

仿佛他在大同干的事情,瞬间就高大上了起来。

被百姓们夹道欢迎,肯定要比被一圈孝子贤孙们围着哭丧要好得多。

“不干这个干什么?朝会开了好几次,每一次大臣们都没有上奏什么奏本,我说出来的几件事情,目前也没有人去认真执行,侍读学士说是我自己的威望不够。”

朱载壡苦恼的挠了挠头。

他是想要做点事情的,奈何一件都没成。

“所以你就见到哪家大臣去世,就上期登门问候?以此来刷声望?”

朱载坖半张着嘴,仔细的打量了自己大哥一遍。

似乎每个人有着自己的成长。

自己的大哥这么厉害,为何在历史上会籍籍无名呢?

实在是奇怪了一点。

“刷声望?”

朱载壡认真思索了一下,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

“呃!也可以这么说吧。”

“今日去哪家?”

朱载圳问道。

他也想要去看看,看看别人家的丧事是怎么办的,万一自己的父皇没了,他自己也可以凭着经验,给办得风风光光的。

“王廷相王大人家。”

朱载壡出门之前做过功课。

“走,一起。”

朱载圳很有凑热闹的天赋。

立刻就放弃了回宫的想法。

出去野了一圈,早就不想在皇宫里呆着了。

四周都是高墙,哪有外面好玩。

“不太好吧?”

朱载壡一阵迟疑。

“怕我们两人抢了你的风头?不用怕,今日你的两位弟弟,就是你的小跟班。”

朱载圳一扯朱载坖的衣袖,就从他们的马车上,跳到了朱载壡的马车上,吓得领命护卫连忙用是护着,生怕他们站不稳给摔了下来。

“你们小心点,多大的人了。”

朱载壡也是眉头紧皱。

出门了一趟,自己的两位弟弟,一点都不稳重。

也不知在大同,到底是怎么过的,都没有先生教吗?

一句教训的话,说得两人都很尴尬。

坐在了朱载壡的马车内。

“我给你们说,去了之后谨言慎行,咱们是奔丧的,不是去砸场子的,别声望刷不到,还恶了名声。”

朱载壡知道自己的兄弟秉性。

不得不提前交代清楚。

免得到了王家,一顿胡咧咧,那场面就不好看了。

“一切听大哥的,大哥说什么就是什么。”

为了去见识一下,朱载圳很是听话。

而朱载坖则是你拿起了放在一旁的卷宗,上面全部都是关于王廷相的记载。

看了一两页,朱载坖发现,此人还真是一个能臣。

“厉害了,看看人家的这份拟经略边关事宜疏直指要害,若是一直按照人家的防范继续推行下去,拿来后鞑靼犯边。”

“我看看,我看看。”

对于大同的战事,朱载圳可不陌生。

“你识得几个字?看得懂吗?”

朱载壡一翻白眼,自豪地问道。

在读书这方面,自己的两位弟弟,都不知他的对手。

“那你给我读一下,我听总该听得懂的。”

朱载圳一愣之后,瞬间就找到了另一条路子。

“也是。”

朱载坖却突然对此人有了很大的兴趣。

一张张的卷宗翻看了过去。

猛然发现,此人还真是一位牛人。

重视教育,提出“学者读书当以经国济世为务”。为师应“以身作则,正己安人”。治学上重视“由博反约”“知行并举”,大力推行教育创新。

“大哥,前两位去世的人,二弟我不知道多厉害,不过此人是真的有才,你若是真的想要刷声望,可以送一个亲自写好的牌匾过去。”

“送牌匾?哎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现在做还来来得及吗?”

朱载壡一拍大腿,让朱载圳痛的叫出了声。

“你拍我大腿干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