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第八十九章嘉靖的反垄断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八十九章嘉靖的反垄断

作者:春秋各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23 23:55:51 来源:就是看

“因为那时整个大同的百姓们,还没有如同现在这么疯狂。”

头铁的龙大有,仿佛同不懂嘉靖得讽刺,只是陈述者自己看到的现象。

一夜之间让穷人暴富。

然后又一夜之间让富人变成穷光蛋。

贫富之间的转换实在太剧烈了,而且毫无规律可言。

“赵锦,赵巡抚,你也觉得是如此吗?”

“回皇上,臣只是觉得,二殿下此举有伤皇家颜面,经商已经不可取了,现在还公然开办赌坊,若上行下效,又不知多少人家会家破人亡。”

此赵锦不是刚刚中进士的那个赵锦。

北直隶顺天人士。

在京师的人脉很广。

此人也开口言说嘉靖就要多考虑一下,是不是整个大同都是这种想法了。

思索了一下嘉靖道:“上行下效?这个办法不错,爱卿还是看问题看得透彻。”

赵锦一怔。

仿佛没有听明白嘉靖华中的意思。

忍不住抬头诧异的看了过去。

“朕也觉得,一家独大不算好事,所以打算让朝廷拟定相关条陈,允许一个县城最多开办五家赌坊,超出数额按照违反大明律抄没所有。”

嘉靖越说越觉得自己想法很不错。

儿子可以因此而赚钱,为何官府就不可以自己开办一个相同的赌坊?

还可以分出三个,收取一个经营许可的费用,另外还有税收。

经营赌坊的人多了,不久没有人会那这件事说事了吧?

赵锦傻了眼了。

他的意思是关停搏戏楼,怎么皇上还想着扩建类似的名额?

有心想要拒绝。

却又想不出拒绝的话。

怕是他今天敢断人财路,明天就一定会蹲大牢,而且还是抄家的那种。

“皇上所言极是,臣也是这么认为的。”

转眼赵锦就转了话锋。

“那就这么办,爱卿尽快拟一个奏章,等到朕回京之后,再和内阁商量一下,看能不能顺利的通过。”

嘉靖现在用的手段就是拖。

多拖一天,独门生意就会多一天的利润。

找皇帝的人,来得快去的也快。

等到朱载坖知道整件事情的过程,都差点以为自己的父皇学会了反垄断的知识。

不然怎么会举一反三的瞬间想到这种办法?

异常的反对声音,也在渐渐地沉寂。

正在大同如火如荼的开展基础建设的时候。

朱载坖的身边也来了一位新的朱家子弟--朱怀埢。

“殿下的手段就是高明,给百姓们发银子干活,最后又通过赌博把银子赚回来,百姓们还得对您感恩戴德。”

见面之后,这是朱怀埢满含崇拜的第一句话。

说的朱载坖满脸漆黑。

“说得好,以后不要再说话了。”

旁边的朱载圳小脸上憋着笑。

很少看到自己的二哥吃瘪,若不是三位最好的画师,已经送给了他父皇,朱载圳绝对会让人画下来,作为自己的珍藏。

不开心了,就拿出来开心一番。

朱怀埢还以为是朱载坖在垮塌。

得意了好久,最后因为做过镇国中尉,被派去了御河边上搞保卫工作去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转眼就到了夏收。

这一年的大同夏收,田地最多的人家,反而是最难熬。

大多数人都去给朱载坖干活了,反而士绅们想要雇佣便宜点的短工,都得花费大价钱。

最后一算账。

哪怕是把粮食翻倍的价格售出,都只能保本。

穷人及阿九没有这点顾虑了。

田地本就少,收割起来也很快。

卖不上价钱,还可以留着自己吃,反正赚钱有方向,也不怕没钱缴税。

正在朱载坖以为这些士绅们已经意识到,土地产出不能保值之后会转向工业,促进更多的人就业时。

却忘了人家根本就时候从根本上不愿意吃亏。

既然百姓们手中有银子了。

那么粮食的价格翻一倍保本,也可以翻三倍,翻四倍。

反正水涨船高。

怕什么?

夏收结束之后,一天徐渭一脸为难地找到了朱载坖。

“殿下,如今大同的粮价飞涨,一斗米是以前的五倍还多了,在下想,要不开放官仓平抑一下粮价?”

一斗米原来是五文钱,如今涨了五倍就是二十五文钱。

大明的物价,朱载坖心中有数。

他给工人们开的工钱是每个月二两银子。

算下来就是巨款了。

“暂时不用管,再看一段时间。”

朱载坖心中算了一下,一个月的工钱足够一家人吃上许久了。

若是现在打压了粮食价格,往后会不会有人把地宁愿荒废了也不愿意去种植粮食?

必须得找到一个平衡的关键点。

不然工业还没有起来,整个大明就得闹饥荒。

市场的变化很是神奇。

在许多士绅们,不断地提高粮食价格的时候,也在观察着皇帝和朱载坖的反应。

见到朝廷没有理会之后。

百姓们虽然心中有怨言,可也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手中有钱,在大同买不到粮食,还可一去其他地方购买啊,左右不过多跑一段路程。

于是很神奇的一幕就发生了。

大同的粮食价格,最多涨到五倍,就再也涨不上去了。

总有闻着腥味的商人们,看到了利润不断地从别处购买粮食来贩卖。

毕竟,在这段时间内,粮食涨价的也只有大同,其他的地方,粮食价格还有小幅度的下跌趋势。

算是间接的让远一点的地方,有田地的百姓们没有立刻入不敷出。

而大同的外来人口,也因此增长得很快。

哪里能够活人,哪里的人口就会聚集得越快,随之而来的就是跟中消费的增长。

官府的税银,不知不觉中已经比往年多出了两倍由于。

其中一倍都是朱载坖一个人贡献的。

“人口还是不够啊,三弟,二哥给你一个任务。”

朱载坖扭头瞧着和他一样躺在摇椅上的朱载圳道。

“二哥你说就成,三弟我必定办到。”

安逸的生活,让朱载圳很快就放弃了练武,每天不是纳凉,就是听小曲,要不就是去河边钓鱼,无聊得很。

都不知道父皇是怎么和三位女画师,待在屋子里长久不出门的。

“带上五千两银子去大同军营,除了还给他们三千两之外,剩下的两千两银子算是利息,另外告诉他们,只要捉到一个活着的蒙古鞑靼,给银子三两,越多越好。”

突如其来的花钱方式,让朱载圳闻言一呆。

随后保证道:“没问题,必不让二哥失望。”

心中却在盘算着,自己到时候会得到多少的抽成。

算来算去,也算不明白,似乎很多的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