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第八十四章各有难处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八十四章各有难处

作者:春秋各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23 23:55:51 来源:就是看

先进的理念,并不一定适合现在这个时代。

正如吃了三个包子就饱了,可直接吃第三个包子,依旧是饿肚子。

否定了前两包子,就是否定了文明的进程。

循序渐进是必须的。

有皇帝坐镇大同,好处就是没有当地的士绅们,前来找朱载坖商量着如何让百姓们吃饱穿暖,实际上则是让自己的家族,怎么更进一步。

朱载坖不去触碰当地士绅们的利益。

田地很重要。

但在赚钱这方面,永远也比不上科技和工业。

他要做的就是,以成熟的办法,略做调整,复制京城的那一套。

算是一种另类的,以工业倒逼出让土地,然后再收购便宜土地,无偿让人租种,从而压低粮食的价格。

只要粮价下来了,一切也就都平稳了。

他让人算过一笔账,此时的大明耕地,收获的良好足以养活两三倍的人口。

之所以还有人饿死,不过是一些人,宁愿粮食烂掉也不会便宜出售。

几千年来习惯积攒下来的认知,总是把人绑在了土地上。

不能不说错。

但更大的原因不过是为了朝廷管理方便。

怕经商会聚集起巨大的财物,容易造反,范蠡就是个例子,后来的吕不韦也很不错。

怕工业会聚集起巨大的人口,也容易造反,方腊起义,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当然还有许多。

怕人口流动起来,增加了人们的见识,从而不好掌控,也容易造反。

反正就是不管如何,都是容易造反。

于是,就被很多人拿来作为了借口去打压,自己却用着这一套,不断地圈地,挤压同族之外人的生存空间。

矛盾因此而生。

一旦底层百姓们,支撑不起上层的奢侈。

那么原来的中层就会从新成为新的底层,因此而引起的动荡,才是整个国家,被改朝换代的真正原因。

这些人见到过繁华,也嗅到过朱门酒肉。

刚刚爬出底层,又跌落下去的不甘心,瞬间就会化作一团大火。

朱载坖也怕啊。

好不容易这一世,一辈子不愁吃穿,可不能因此而毁于一旦,整天活得战战兢兢。

从朱载圳到来开始,已经过去了十天时间。

天气越来越热。

“殿下的银子,拿得也太轻松了点,照我说,中午休息啥,接着干活不好吗?”

一人坐在树荫下,吃着送来的冰棍。

没有滋味,但很解暑。

往常他们这些干活的工人们,可不敢有这种奢望。

“是啊,简直搞不懂殿下怎么想的,早知道有这种好日子,就得让殿下早一点来大同。”

另一人附和的接话道。

“唉!你们听说了吗?建昌县现在也是不得了。”

“怎么没有听说过,人家那些种莲藕的人,算是活出来了,平时便宜得不像话的莲藕,现在早就被高价收购一空,不要银子的,也可以用莲藕来换米。”

“谁说不是,据说还是三殿下经过建昌的时候,看那个地方的人太穷,这是特意要求二殿下照顾的。”

“要不咱们也回去种莲藕吧。”

“想什么呢?你家有地?还是有多余的劳力?”

“也是,我就好好地干几年工,看能不能买上两亩地,到那时就可以养老了。”

“我也这样想的,就看两位殿下,能够在大同住多久了。”

百姓们的谈论,总是最实际的。

吃穿住行。

朱载坖最先出手的就是如何让当地的特产,流通到更远的地方。

别看大同离京师很近。

可当地的某些东西已经泛滥得不值钱了,依旧运送不出去。

所以修路,又成了头号问题。

每个县城负责一段,算好花费的银两,直接派人去当地招工。

“殿下,算出来了,大同府治大同县,辖浑源、应、朔、蔚四州,大同、怀仁、马邑、山阴、广灵、灵丘、广昌七县,每个县之间的道路总花费在五百三十万两银子左右。”

徐渭埋首苦算,经过了十来天的时间,总算是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

“这么多?”

朱载坖吃惊地问道。

“修路从来都是体力活,材料不怎么值钱,付出的大多都是劳力,咱们是要给工钱的,不算是徭役,而且伙食方面咱们也有补贴。”

徐渭自己都很吃惊。

按照殿下给出来的方案,差不多要花出去整个大明,两个月的税收总和。

“现在咱们手上还有多少银子可用?”

朱载坖仔细地看了一遍,账册。

其中材料占比不多,最多的就是粮食支出和人工费用,哪怕是用了新式的马车来搞运输以此来节省人力,加快修建速度。

也依旧要半年时间才能够完工。

期间,还不能有刮风下雨。

不然每延误一天的工期,损失也得算上。

“十五万两。”

徐渭迅速地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数字。

“这么说,已经支出了二十万两银子了?”

朱载坖在屋内转来转去。

从京师把银子运输过来不是不可以,但会破坏掉京师的金融环境。

突然少了那么多的银子,许多物价都会上涨。

“最近大同的收益是多少?”

“都是支出,目前没有收益。”

“难办了呀。”

朱载坖坐在椅子上。

一旦开工,就不可能停下来。

“殿下,其实一段一段的修建,还是可以的,咱们现在摊子铺得太大,难免入不敷出。”

徐渭试着建议道。

“你以为我不想吗?可父皇他不肯啊。”

朱载坖叹息一声。

嘉靖需要的是巨大的变化,容不得他慢慢来。

时间拖得越久,出现的变数就会越大。

都是聪明人,一旦那些官员和士绅们反应过来,亲自下场来争夺资源,他有多少银子都不够填窟窿的。

“那些买过来的女子们,培训得怎么样了?”

朱载坖决定开钱庄了。

论吸取资金,还是这个无本万利的手段,最是快速。

只要信誉一直不错,就绝对不会亏本。

况且,这个时代存钱,可没有给储户利息的说法。

“已经熟悉了记账方法,最近两天都是他们帮着在下计算支出的。”

“你安排,每个县城需要有一个载坖钱庄,每个钱庄最少六人,再搭配四名护卫,务必在十天之内就同时开业。”

十天时间。

赶路都得多少天?

不过,徐渭也知道事态的严重,没敢说出宽限几日的话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