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第四十四章扬名,意外之变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四十四章扬名,意外之变

作者:春秋各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11 21:56:37 来源:就是看

沈速说的醉话,让赵锦和徐学诗心中也多了一层思量。

众人能够读书识字,家中虽不是大富,却也是不缺钱财的,可对于一生所学,没有办法施展,就很是郁闷了。

如今和官场相比,又多了一个施展所学的路子,似乎也还不错。

不过有一个让人顾忌颇多的就是,大明没有开府的皇子,他们这种决定,会不会引得皇上不快?

“沈兄,还是再等等吧,看朝堂上有什么反应,再做决定不迟,若是情况允许,我们几人也不是舍得不得一身的功名,陪着裕王殿下浪荡一生。”

徐学诗劝慰了一句。

十年寒窗,有人最后不得已学医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他们为何就不能去做工呢?

“不错,现在朝堂都在盯着这一次京师外城扩建,你我只需等一等,就可见分晓。”

赵锦也谨慎地多说了一句。

只有沈炼哈哈一笑:“是应该谨慎一点,朝堂上若有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知几位兄弟们。”

在实现自己抱负的时候,也要顾及自家亲人,这个不冲突。

又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豁出一切来践行自己的道。

“喝酒,吃菜,外面可不容易尝到这样的美味,据说做菜的厨子,还是经过誉王府的厨子教过的,前段时间,连京师最大的酒楼来请,人家都没有去。”

徐学诗也跟着哈哈一笑。

再次喝酒的时候,沈速已经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了。

工程一旦启动,银子就流水一般的哗啦啦地往外流。

为了缓解财务的压力。

朱载坖不得又建了一个工坊,这一个工坊只生产牙刷,位置就在玉河边上。

做出来的第一批精品,被朱载坖送进了皇宫。

嫔妃使用的上面刻着形态各异的凤凰,给嘉靖的就是不同形态的龙。

嘉靖第一次收到来自自己儿子的礼物,心中还真有点受宠若惊。

“这个小浑蛋,一天天的小玩意还不少。”

嘉靖拿着牙刷,看着上面刻着三个‘祐樘牌’的字,脸色便古怪了起来。

以前的香皂上面还是‘载坖牌’,把自己的名字四处传扬,突然换了一个牌子,还是自己的祖宗。

是几个意思?

“皇上,裕王殿下说,牙刷是孝宗皇帝发明的,就应该以他老人家的名字扬名。”

听到黄锦如此说,嘉靖心中一怔,忽然想起朱载坖说过你,这也避讳,那也避讳关翠所有字都不用写了,全避讳不就完事?

如今想来,避讳是件好事,可同时皇帝的名声,也很难传出去。

普通百姓可不是读书人,没人提起,哪会知道当朝皇帝是谁?

“黄大伴,你觉得,朕若是弄一个······那个发明,是不是也可以扬名天下?”

很突兀的一个问话,让黄锦都差点没有反应过来什么意思。

“皇上······”

黄锦也不知如何去劝解。

只低低地轻呼一声。

嘉靖回过神来,也是满脸尴尬。

曾经自己的儿子,说要废除一些避讳,他还振振有词地痛斥不懂事,没想到在扬名这一块,自己又稀罕了。

“好了,好了,朕也就随便说说。”

满脸无奈地挥了挥手。

又转开了话题,继续问道:“想不明白那个臭小子,到底要怎么以扩建外城去赚钱,总觉得朕这一次是亏本了。”

黄锦都不清楚,是从什么时候起,自家的皇帝,从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变成了一个斤斤计较,时刻把银子挂在嘴边的人。

"臣也不明白,皇上若是想要知道,何不把裕王殿下叫来问一问?

“算了,那小子,朕还不了解?小小年纪就不老实,即便是朕问了,嘴里也没有一句真话,先看一看吧。”

嘉靖微微摇头。

“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推行新的记账法,还有就是要解决大同兵变的问题。”

事情有轻重缓急。

“希望今年的科举,能够多出几个人才,别再都是蝇营狗苟之辈。”

京师的热闹。

秦定王朱惟焯,经过了几个月总算到了大同。

严嵩推荐此人,算是简在帝心。

在嘉靖登基之后,是唯一一位上黄金千两、白金万两,助建宗庙说完宗室。

信任这一块,没有半点问题。

大同也必须要有已给皇帝信任的人前去镇守。

阳和县。

此时的阳和县可不好过,大同兵变受到创伤最大的地方,就是此地,说一句满目疮痍都不为过。

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没有一处收入来源。

也使得当地百姓,穷困潦倒居多。

今日,县城的官员们,都穿上了干净的官服,站在县城门口迎接。

远远的,就看到了一队车队。

烟尘滚滚而来。

很快便到了眼前,然而为首的马车却依旧没有停下的意思。

“都让开,来个人前面带路,去最近的医馆。”

驾车的是一名中年人,脸上早已经没了半分血色,显得还有些惊慌失措。

秦王在快要到达县城的时候,突然浑身不舒服。

还没等到交代一下事情,人就昏迷了过去。

知县闻言,虽不知具体情况,立刻就派了腿脚利索地在前面带路。

托嘉靖推行医馆的福气。

这里的卫所里的,还是有着一名老大夫的。

马车很快就在带领下,找到了距离最近的大夫。

一句多余的客套话都没有,就被送进马车的车厢看病。

大夫的经验还是有的,只一眼便看出马车内的人,面色蜡黄,额头出汗,嘴唇发紫,是一种罕见的急症。

手指搭在脉搏上,仔细地把了脉,又翻了翻眼皮子。

“心疾,很罕见。”

老大夫摸了摸胡须,仔细地回忆了一下,自己平生所见到过的案例。

随即仿佛想到了什么。

连忙打开了自己随身带着的药箱。

从箱子里拿出了一份最近医馆之间用来交流的病例。

“果然是胸痹这种病。”

不是大夫没见识,而是在他有生之年,确实没有见到过这种病症,只看书并不一定记得。

“都不要喧哗,病人需要静养。”

大夫交代了一声,就开始从箱子里拿出来了一粒药丸,试着念成碎末给人服用。

只要对症,医药下肚之后,剑啸就很快。

在周围紧张的注视下,病人的面上,痛苦之色总算没了,呼吸之声也顺畅了许多。

大夫小心地下了马车。

对着周围道:“病人已经没事了,等他醒来,还是得注意饮食,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我还得回去写病例,再要一份保心丸备着。”

“大夫还是再等等吧,等我家王爷醒了之后再行离开。”

如今的大夫,再也不是以前挥之即来,喝之即去的人了,有着官身,还有这无人可以取代的医术。

谁都要给点面子。

“王爷?”

大夫一愣,随即也点头应下:“也行,今日若不是皇上推行医官,让老夫手中有了现成的保心丸,怕是谁来都无能为力。”

车夫和护卫守在一旁,连连称是。

就是县城里的官员们,也都歌颂王爷洪福齐天,皇上远见卓识。

“水···”

微弱的声音,从马车内传来,让一直守在外面的护卫们,狠狠地松了口气。

感激地看了大夫一眼,正要去取水。

却见大夫已经打开了随身带着葫芦。

“用这个,老夫调配好的淡盐水,比你们的白开水强多了。”

“多谢!”

护卫接过葫芦,小心翼翼地进了马车,从车厢旁边摸出了一个茶盏,倒满之后又小心的喂到病人的口中。

一番折腾下来。

时间已经从正午,到了太阳快要落山。

“进县衙吧,大夫留下来。”

虚弱的声音,从马车内传出,其他人都散了吧,有事明天再说。

秦定王朱惟焯进大同的波澜起伏,很快就从各处,传到了京师。

一时间本来还推进缓慢的医官,突然间就提升了速度。

朱载坖在知道这件事的时候。

心中冷哼。

一群短视的官员们,现在知道好处了,却又一个个地恨不得,把医馆开办得遍布整个大明。

“秦王还真是福大命大。”

陆绎说道。

他从自己的老爹陆柄的口中听说,若是秦王真的有个三长两短,皇上都要把大同的一些官员们,全部杀一遍。

谁也不能保证,在那种情况下,一位王爷的死,是不是被人给暗杀的。

“哎!恐怕等到秦王病情好转之后镇守大同的王爷还得换。”

朱载坖叹息一声说道。

难得有这么一位品行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宗室王爷,却又因为身体不好,不得已换掉。

估计他父皇现在也在郁闷着吧

"是啊,一来二去,半年时间就过去了,即便是大同还有问题,也会被掩埋干净。

陆绎也开始琢磨起和他一点都没关系的官场了。

“呵呵!这不是好事吗?”

朱载坖一翻白眼道。

“皇上因为这件事,加速了推行医官,官员们也放心地配合,朝堂上上下下各取所需,接下来对于全天下寺庙的清理工作也会展开。”

单凭嘉靖的那点内帑,想要把医官的事情干完,根本就不够。

而官员们也不允许,医官的推行拖拖拉拉了。

他们也是人,也会生病。

若是生病了得不到及时的医治,恐怕死的时候他们都觉得亏。

能够用朝廷的银子,来办自己的事。

谁不乐意?

虽然这件事,一开始是皇上的,但现在不同了,已经是大明所有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