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第三十七章大同俘虏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三十七章大同俘虏

作者:春秋各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4 12:26:40 来源:就是看

又检查了一下印刷作坊的现况。

见没有什么可说的,只叮嘱一定要注意安全,防火之类的事情后,就往回走去。

现在他出门一趟不容易。

前呼后拥,没有之前周围人少时的自由。

突然,前面道路上行来一辆囚车,后面还跟随着众多带着枷锁的囚徒。

“小祥子,”

“殿下,小的在呢。”

“打听一下,什么情况,哪来的这么多犯人。”

“是。”

朱载坖坐在马车内,静静地思索着,最近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呀?

就是朝堂上通过的如何让寺庙缴税,也只是刚刚展开推行。

若是押解反抗的进京,也应该都是和尚。

没道理看着都像是一群难民。

等到朱载坖回到了他的府邸,滕祥才前来汇报他打听到的消息。

“殿下,那些都是大同叛将和他们的叛兵。”

“大同?”

朱载坖心中疑惑,滕祥立刻就找出而来大明的地图只给他看。

“画的什么玩意?能看的懂都是人才。”

第一次见到大明地图的朱载坖,忍不住吐槽道。

不过在滕祥指着的位置,还是看清了大同位于哪个方向。

“距离京师很近啊,那个地方的兵将是怎么叛变的?”

朱载坖仔细的想了想,没发现这段时间在历史上,大明这段时间有兵变的记载啊。

难道他的到来,让大明出现了其他不该有的变化?

“具体的小的也不是很清楚,只听说是昨年因边境的警报,大同总兵官李瑾修浚天城左孤店濠沟四十里,监工急迫。士卒王福胜等焚杀李瑾,并焚烧大同巡抚潘倣的官署。

皇上命刘源清同总兵郤永讨伐,那个装在囚车里的人,就是被逮捕的首领王保。”

滕祥早有准备,把自己所知的都说了出来。

“恐怕不止于此吧?”

朱载坖很是怀疑。

对于这个年代的百姓,他是见识过的,干活会反他是不信,只能说是吃得不够,活不下去才会做这种杀头的买卖。

“去吧往年,关于大同边军的消息,搜集一些。”

朱载坖总局的,这种地方的问题,若是解决不了,他住在京城都感觉不到安全。

同样有这种感受的,还有嘉靖。

说起来,在没有开始修道之前,嘉靖是很勤勉的一位皇帝,也很有作为。

刚刚上台就推行的一些变法,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现在,嘉靖有重新拾起了他的聪明。

“看看刘清源上奏的奏章,再看看苏祐的奏章,还借鉴昔日胡瓒的事例,人家胡瓒兴利革弊,剔蠹除奸,他们是在干什么,能够把贪污粮饷说的这么光明正大,还要给自己的脸上贴金,分明是在糊弄朕。”

嘉靖一摔手中的奏章,怒气上涌。

“说吧,你们锦衣卫又查到了些什么细节。”

转头就看向了陆柄。

“潘倣上奏恐防激变,刘清源命令总兵郤永讨伐,并且贴榜命令解散,而榜中声称五堡之变,处之过宽······”

陆柄说着自己从下属处得的密闻。

话还没有说完,嘉靖就气笑了。

“好啊!朕让他刘清源去平乱,他就去逼反,还讨伐,还处之过宽,上一次处罚宽松,还不是朕给他们包容?不贪了五堡的粮饷,那还有后来的兵变?朕看他们分明是在销毁罪证。

现在千户张钦死了,朱振也受不得冤屈自杀了,后面还想要杀谁?上次朕不想继续查下去,免得牵连跟过的人,从而一发不可收拾,是朝堂还不稳固,是不是看朕想要对付佛门,需要用到他们这些文人,才继续这么大胆邀功的?”

昨年的事情,拖到了今年,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卡在这种时候。

这就是可处出来的进士。

不能说这些人不够聪明,可都用在了欺上瞒下,贪赃枉法上面。

“去吧严嵩,还有御史苏祐都叫来,在通知一下兵部尚书刘天和。”

嘉靖现在手上有了银子,就像把近在尺尺的危险,给彻底掐灭。

改变边军,此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别的地方动不了,大同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可以重新换一批新人过去,朝堂上的大臣们还说不出多少错处。

用他儿子的话来说,就是先做一个试点。

若是可行再慢慢的推行。

可惜他对医馆的变革和推行,又得暂停一段时间了。

黄锦领命出去之后,嘉靖才又一次翻起了刘清源的生平。

‘正德九年(1514),考中进士,授江西进贤知县。

正德十四年(1519),朱宸濠叛乱,刘源清因为进贤处于交通要道,每日规划守城之策,揭旗大书“誓死报国”四字,并积聚木柴在家周围,命家人说:“如果事急,点燃吾家。”

一个仆人逃逸,刘源清手刃了他,杀鸡儆猴。刘源清杖杀了县中与叛军勾结的诸恶少。朱宸濠王妃的弟弟娄伯到上饶募兵,被刘源清招募死士二百人截杀。

叛军的檄文至,刘源清立刻斩杀了使者。正好余干知县马津、龙津驿丞孙天祐也起兵抗击叛军。叛军七殿下夺运舟于龙津,孙天祐与他交战,杀数人。叛军募兵过龙津,孙天祐追杀之,焚其舟。娄氏家众西下,也被孙天祐所阻拦,生擒七十余人。

叛军不敢经湖东以窥浙江,是三个人的功劳。叛军平定,刘源清征为监察御史。历任大理寺丞,刘源清称病归乡。’

“看在往日的功劳上,朕就再给你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

嘉靖看罢,喃喃自语道。

后面升任右佥都御史、宣府巡抚,前半段可圈可点,后半段就耐人寻味了。

叛乱是平了。

可总兵官郤永虐待下属,刘源清只是弹劾罢官,至今仍逍遥法外。

是想养寇自重,还是其他原因,暂时不得而知。

一旁站着的锦衣卫指挥使陆柄,眼观鼻,鼻观心,仿似什么都听不到,也看不到。

半晌。

内阁首辅严嵩,大理寺卿兼御史苏祐,兵部尚书刘天和三人联袂而来。

在刘源清押送俘虏进京的时候,他们也应得到了消息,似乎就等着嘉靖的召唤一样。

嘉靖在见到严嵩头上被轻纱笼罩着的沉香水叶冠,心中暗自点头,脸上却不漏部分满意之色。

“俘虏已经入京,诸位爱卿有什么看法?”

“对大同边军,又有何种建议?”

“大同府的官吏,该换何人担当?”

一连抛出了三个问题。

每一个问题都很致命,却又不得不去解决。

北部边境设立了九座重镇,以重兵布防,称为九边,而大同就是九边之一。

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为了解决来自蒙古草原的威胁,而以大同城为核心的大同镇地处对抗蒙古势力的第一线,军事地位极其重要。

此前还有代王坐镇,设有巡抚、总兵、副总兵、都司、游击、守备、县衙等官署,衙门林立,高官云集。

可经历一次张文锦事件之后,大同的局势就微妙得很。

朝廷在许多官兵的心里,信誉直线下降。

粮饷也因此,从来都没有顺利地发放过,头顶上作威作福的官员还未曾见少。

可以说,那个地方就是个火药桶,一点就炸。

现在十年前的事件再次重演,就很能说明问题。

“皇上,俘虏都是我大明子民,应该从轻发落。”

严嵩知道现在嘉靖看重的是什么。

自从裕王殿下说出,人也是财富,养几十年好不容易能够干活了,然后杀掉想想都是多么的愚蠢之后。

朝廷上下似乎开始从新认识人口这个问题。

当然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每个人都会犯错,万一有一天轮到自己被杀头又该怎么办?

所以在必要的条件下,保住百姓们的脑袋,实际上也就保住了他们自己的脑袋。

别说,效果还不错。

就是花费国库的那点粮食,也会让犯人干活给成倍地赚回来。

不但减少了徭役的发放,还增加了地方县衙的收入。

简直是太合算了。

“臣,附议!”

刘天和和苏祐异口同声道。

嘉靖没有没有表示,只是示意继续往下说。

“大同边军只需派遣能臣干吏亲前往,必能解决问题。”

严嵩继续说道。

能臣干吏,谁是能臣,谁又是干吏?

每个人心里的标准都不一样。

准确的说就是,皇上您愿意派谁去,就派谁去吧,我们这些做臣子的都听您的。

“臣!附议。”

苏祐和刘天和两人暗中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各自心中的想法,现在大同已经烂了,当地官府穷的,什么都没有。

去了那等地方,就差不多等于流放。

完全不用在这上面和皇上较劲。

“好!既然如此,朕就先说说大同边军的事情。”

然后让黄锦拿出了他早就拟好的办法,分发给诸位。

“大同是九边重中之重,朕欲重建边军,此军不入兵部,所需粮饷也不走国库。”

嘉靖知道势力的平衡,夺了兵部的一部分兵权,就得给兵部一个交代。

紧接着就是了自己的另外一个设想。

“另外,大同府的所有捕快,不再受当地县衙直接管理,直接对并不负责,其捕快的俸禄也由兵部出。

同时,县衙设置兵尉一职,正九品官员,”

严嵩心里咯噔一下,皇上这是变法上瘾了。

每一个部门都想要做出一点变化。

而兵部侍郎李天和,暂时看不出来并不的权利是大了,还是小了。

不过相对而言,对地方上的控制,应该是提高了不止一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