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第三十三章祭祀,翻修太庙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三十三章祭祀,翻修太庙

作者:春秋各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4 12:26:40 来源:就是看

凡每岁正旦节,自初一日为始,文武百官放假五日。

冬至节,本日为始,放假三日。

而永乐七年,更专门下谕设定元宵节假,“令元宵节自正月十一日为始,赐百官节假十日。”

其中属于春节假期的,是元旦、元宵两节。

与民间一样,从腊月二十四祭灶开始,宫中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宫眷、宦官们开始穿葫芦景补子和蟒衣。大家都准蒸点心,存储猪肉,“将为一二十日之费”。

从这天开始,到正月十七日为止,宫中每天都在乾清宫前燃放花炮。

只有遇到大风天气,才会停止半天,或者一天。

同时,皇宫内安设鳌山灯、扎烟火。

皇帝每天都会去看,当圣驾到来时,就会燃放花炮;皇帝回寝宫时,也会放大花炮。

到了腊月三十日这天,宫中开始更加忙碌起来,“门旁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结黄钱如龙”,“檐楹插芝麻秸,院中焚柏枝柴,名曰岁”。

这一天,皇帝还会下旨,命令外戚前往昌平的各处皇陵祭祀。

皇帝也会在太庙、世庙举行盛大的“祫祭”仪式。所谓“祫祭”就是将明朝列祖列宗的牌位供奉在太庙里面,举行合祭。正月初一的五更时分,宫中就会早起,焚香放花炮,饮用椒柏酒,吃饺子。

同时还会在饺子里面偷偷包上银钱,“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

这些活动结束后,皇帝还会下旨,让外戚再次祭拜昌平的各处皇陵。皇帝则先到奉先殿、奉慈殿祭拜,然后再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宫中行礼,拜贺新年。接下来,皇帝就会来到奉天殿(也叫皇极殿,即太和殿),举行大朝会。此时,文武群臣以及四夷朝使向皇帝行庆贺礼。

凡是受过朝廷封诰的命妇也要入宫,向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行庆贺礼。不过,命妇入宫朝贺有时候会暂免。奉天殿的大朝会,场面非常壮观,无论是文武官员、外国的使者都会参与,更是凸显出皇帝的威严,以及明朝“天朝上国”的地位。

接下来,皇帝就会赐宴,不过有时候也会不赐宴,直接赏赐节庆钱。接下来,文武百官还要到文华殿,朝贺皇太子。第二天还要入宫,向在京的亲王朝贺。之后,才是官员之间的“拜年”活动。

朱载坖还以为这些都和他一个差不多算是被放逐的皇子,没有半点关系。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就被黄锦接进了宫中。

出宫才差不多有多半年时间,对景仁宫已经显得有点陌生。

“二哥!”

脆生生的一声叫喊,朱载坖瞬间就找回了熟悉的感觉。

同样一身裘衣的朱载圳,正一脸欣喜地看着他,身边还站着一名宫女,一名小太监。

只是这两人的神情都很紧张,眼神仿佛不断的在往着身后,偷偷摸摸的随时注意着有没有人前来。

“三弟!”

朱载坖上下打量了一阵朱载圳。

“小脸上有肉了,嗯!是吃胖了一点,得多注意身体,人胖了就很容易生病,很难熬的。”

“哼!二哥一见面,就知道骗人。”

刚刚见面的欣喜,立刻化成了不满,朱载圳圆圆的小脸,皱成了一团。

“嘿嘿!这个可不是你二哥我胡说的,父皇推行的那个医官,总结了不少的病例,有人特意做过统计,只是现在暂时只做猜测,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朱载坖一仰头,一副让你的书你不读,现在知道的少了吧的表情。

傲娇的可以。

朱载圳闻言,不满变成了忧心忡忡。

生病可太难受了。

不但浑身无力,还得吃苦得要死的汤药。

“那该怎么办?好吃的东西太多了,我可舍不得饿着呀。”

“谁给你说,只有饿着才会变瘦?锻炼身体也一样可以达到目的,还可以让你变得更加有力气。”

“也对,等我有力气了,一定和大哥,二哥比试比试。”

朱载圳越说,越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大哥学习好,先生们经常夸。

二哥也很聪明,能做出好多好吃的东西。

他自己也不能让两个哥哥小瞧了去。

往后不管是吵架,还是抢东西,力气大了总是不亏。

此时的朱载坖还没有意识到,他的一番话,会给他自己带来多大的麻烦,三天两头上门找比武,还越来越打不过,最后居然只能躲起来。

“呵呵!等你力气大了再说。”

朱载坖可不相信,一个小孩子的想法,能够坚持多久?

累上几次,自然就会放弃。

“哼!等着。”

朱载圳变脸速度很快,冷哼过后,立刻就换了一副笑脸。

“二哥这次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自从朱寿媖回宫之后,那一个八音盒,就让不少人羡慕不已,更不要说那些装在瓷瓶中的香水了。

“这东西见过吗?可以让你变得很聪明哦!”

只见朱载坖掏出一个四四方方,涂着不同颜色的东西,在朱载圳的眼前晃了晃。

“一块木块?这东西能让人变聪敏?”

朱载圳很是怀疑。

他是年龄小,可不是真的蠢。

拿在手中,摆弄了一下,看不明白其中的妙处。

“怎么玩?”

“我教你!”

朱载坖拿在手中,把颜色打乱,然后双手翻飞,又把一样的颜色,聚集在一面。

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朱载圳越看越是欢喜,这个简单。

然而等到他上手之后,很快就忘了其他,不管怎么转动,就是不能够把一样的颜色摆正。

直等到有人叫他快要祭祖了,才恋恋不舍地收起了方块。

这一次,朱载坖没有见到朱载壡。

另外一个魔方,也就没有送出手。

好在他的大姐朱寿媖,带着他之前很少见到的一个妹妹朱禄媜来看他了。

小家伙今年才四岁半,性格却是和朱寿媖大不相同。

见了人就害羞,很是怕生。

不过在朱载坖的零嘴攻势下,也很快就开朗了许多。

“等她长大点,就经常带她去我那里玩,免得一直待在宫中闷坏了。”

朱寿媖应下。

在皇宫中,看起来最富贵的地方,实际上还没有在朱载坖的府邸过得舒心。

“祭祖的时辰快到了,三弟怎么还是呆呆地站着?”

朱寿媖来的时候,就看到了朱载圳在站着,等了好一会,都没有等到他的三弟给她打招呼。

“嘿嘿,玩游戏玩入迷了,叫醒他一块走。”

当朱载圳被叫醒的时候,还满心的不乐意。

直等到看见自家大姐的拳头,才闷闷不乐地收起了魔方。

“那东西就那么好玩?有机会了也给姐做一个。”

“好!”

太庙始建于永乐十八年,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与故宫同时建成。

后来嘉靖将太庙一分为九,改合祀制度为分祭,设九庙分别供奉历代祖先。

到了嘉靖二十年(1541年),太庙中的九庙有八庙被雷火焚毁。

孤零零的一座太庙前,庄严肃穆。

嘉靖带领着嫔妃子女们,开始了念诵祷文。

寒风之中,细雪飘飞。

朱载坖冻得脸蛋通红,眼睛却盯着最前面站着的陶仲文。

说来此人在胡大顺他们死了之后,就很低调。

朱载坖还是第一次看到此人。

确实仙风道骨,很有风范。

"仰惟诸帝,昔皆奉天抚世,创治安民,皇祖敬慕不忘,春秋致祭,着令在甲,兹朕特遣建殿宇,恭修恒祀,时维仲【春秋】谨遣辅臣以牲帛庶品,用享列圣,予惟冲昧,敬体皇祖追报之虔,惟诸帝鉴临,来格于斯,庶副予诚之至,尚飨!

一篇祝文念诵完毕。

才算是结束了祭祖的最后流程。

相比起祭祀先圣,就简单的多,嘉靖只委派了官员就成。

“殿下,皇上请您过去。”

一群人刚刚回到乾清宫,接下来还要去文华殿偏殿的朱载坖,就被黄锦给拦住了。

“黄公公,父皇找我何事?”

朱载坖一边询问,一边心中不断地做着猜测。

现在他身上能够让人的惦记的,也只有银子了。

御书房中,嘉靖也已经换了常服,正坐在椅子上查看各处传来的奏章。

“皇上,二殿下带到。”

“坐。”

嘉靖放下手中的奏章,看着朱载坖,脸上略带欣慰。

“外面都说你著了一本书,给咱们老朱家长脸了,你父皇我也看了一遍,感觉还不错的样子。”

朱载坖都怀疑自己的便宜父亲,有没有看懂。

不同于四书五经,完全是另外的一种新的学问,没有长时间的经验,只能看得头昏眼花。

即便是他这个作者,都没法解读其中的某些东西。

“孩儿偶有所得,算不得什么。”

可话到嘴边额嘲讽,转了个圈,就变成了自得。

朱载坖觉得他这一举动,算是填补了大明在经济方面的空白,值得骄傲。

“今日祭祖,你也看到了,太庙九缺其八,急需大修,你的银子放着也是放着,不妨拿出来一点,给列祖列宗一个好住处?”

转了一圈,果然还是要银子。

“孩儿义不容辞,春节过后就派人前去翻修。”

朱载坖也不矫情,立刻应下。

给自家祖宗修缮住处,不积极怎么能行。

“哎!!给银子就成,工部还是有工匠可以用的,不比你从民间招来的人差。”

嘉靖轻咳一声,缓缓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