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第二十四章主动交税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二十四章主动交税

作者:春秋各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4 12:26:40 来源:就是看

《淮南子》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

本名《鸿烈》,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

此时嘉靖再次看到书名的释意,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心中暗想着,是不是从很古老的大汉,就已经预测了明的崛起?

可笑自己一直在寻道,在修道,原来道就在身边。

重新温习一遍,早就被放下的书籍,心态不一样了,看法也就有了巨大的不同。

道学和此时流传甚广的儒学不同。

一连几十天,嘉靖都在御书房看书,连批阅奏章的时间都缩短了许多。

对于医官的推行变法,似乎也因此而放弃了一样,朝堂上更是一片风平浪静。

而朱载坖也在忙着赚钱。

巨大的利益,让不少人都红了眼,可这次没了吃里扒外的人,就连给他下绊子的王贵妃,被嘉靖警告过之后,也不敢在明着对付朱载坖。

于是,眼红的人除了说几句酸话之外,也就没了其他的手段。

更重要的一点,卖雪糕和并开这门生意,很大一部分人,都是锦衣卫的家属。

为了赚点小钱,补贴家用。

也没那个不开眼的小毛贼,敢上去骚扰。

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各方盈利,皆大欢喜。

而有银子了,朱载坖就开始了改变自己生活质量的计划。

马桶要有。

招人去研究,去做。

淋浴要有。

招人去研究,去做。

食盐也需要改良,依旧是花钱研究。

渐渐地,京城外面一处荒芜的土地上,就林立起了鱼排排的各种作坊,各种研究室。

其中的人员,也从一开始的几十人,到现在的几千人。

每天消耗的物资,也是不计其数。

期间,胡大顺和顾可学被凌迟处死在了菜市场,都被朱载坖给忽略了过去。

转眼,就到了九月。

在朱载坖刚要在京师修建他的第一个四层酒楼的时候,嘉靖终于再次出手了。这一次出手的方式,很是奇特。

先是建立了一个只属于医者的学院。

言明只有从学员中肄业的医者才能为官,一举从根本上,杜绝了滥竽充数的可能。

对于医术得到周围人称赞的,确实有一技之长的人,给予了优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肄业证书。

大明第一个特殊职业的证书,新鲜出炉了。

最先的医官十点,就在京师周围的县城。

每一座县城,必须有一个医馆,三名医师,标配十五名学徒。

县城的医馆馆主正九品,两位副馆主从九品,俸禄冲皇帝内帑出。

学徒不算是吏员,同样领有俸禄,相对馆主来说只有一半,其实一半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俸禄了。

而且此次的变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县城的医官不受县城官府的管制,直接对上一级的医官负责。

另外还在京师给了一块地,作为打算建成一个更大,医者聚集最多的医官,用于治疗各种民间的疑难杂症。

而且收费便宜。

在朱载坖听闻这一消息的时候,都是一脸懵逼。

对于自己的这位父亲,佩服的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他都还以为医官变法快要凉了,没想到一下子窜出去这么远。

“父皇是吃了啥仙丹了,突然这么聪明了?”

朱载坖很是不解。

嘉靖弄出来的这一套办法,直接是把那些一直叽叽歪歪的文沉闷给扔在了一遍,另起炉灶。

“皇上的办法很好,就是所需的银两太多了,负担京师周围的县城,户籍都快掏空内帑了。”

陆绎自从接触手朱载坖的商业计划之后,对于钱财的敏感程度,只要在心里大概的估算一下,就能算出这件事想要办成,大概要花费多少银钱。

“下一步,应该就是要全天下加税了,哎!苦的还是老百姓。”

刘敬堂叹息一声说道。

从朝堂上走向了民间,尽管只是养豚,却也最了解底层百姓们的艰辛。

朱载坖给养猪的人,开出的工钱实在是风口,不知道多少人没了这一个职业,私底下打的头破血流。

若不是猪场已在扩大范围,所需要的人更多。

难免不会出现人命。

“加税?我看那些和尚,干吃不干活,还富得流油,抄了他们,大明几十年都吃喝不愁,为何还要加税到百姓们的头上?”

朱载坖的话,让陆绎和刘敬堂一阵侧目。

“看什么看?没见过这么聪明的裕王殿下?”

朱载坖一翻白眼,接着又道:“历史上灭佛的又不是没有,况且本殿下说的也不是要灭了他们,只是让他们自食其力罢了,难道这也有错?”

“再说了,一群要饭吃的,凭什么和乞丐不一样?”

话越说越离谱,可越说也越有道理。

是呀,都是要饭吃,乞丐被人打,还要被人赶。

和尚为啥就可以被奉为座上宾?

还得还吃好喝的伺候着。

难道念几句经文,就有这么大的神力?

可乞丐也会莲花咯呀?

陆绎和刘敬堂越想也是迷糊,道理似乎是这个道理,可总有那个地方不对劲。

不敢深思下去,连忙摇了摇头。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跟着朱载坖,偶尔就会听到一些很颠覆性的话语,让他们突然对自己的所学没产生极大的怀疑。

现在这种感觉又来了。

“殿下,咱们还是说一说,自来水怎么弄吧。”

“就是,就是,马桶已经煅烧出来了,没有您说的自来水,一切都是空谈。”

朱载坖一阵尴尬,他也发现了问题。

应该先架设管道的,可以大明现在的技术,根本就没有办法实施。

或许可以用竹子试一试?

绿色,环保?

“本殿下突然觉得,仓促建一个新酒楼,不会太完美,咱们还是先放一放,如今最应该先解决的是香皂厂建厂的问题,许太医已经拿出了小灶的成品,你们也都使用过了,成本还很低,足以成为咱们商业计划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朱载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果然引开了两人的注意力。

“本殿下还决定,给予许太医一成的干股。”

突然补充的一句话,再次让陆绎和刘敬堂陷入了沉默。

香皂厂一成的干股是多少,他们以前是没有印象的。

但自从使用过香皂之后,就再也没有了疑问。

日进斗金的冰鉴制造,就是前车之鉴,谁能想到有能够把开水,加点甜东西,就卖到了比粮食还贵的地步。

拦路打劫,抢银子都没有这么快。

若不是制造雪糕是皇子的产业,早就有人下黑手了。

“别想得太多,若是你们想要生产香皂的话,也不是不可以,配方去找许太医,就是有一点,得给人家专利费,毕竟研发也不容易。”

听到这里,两人若还是不知道是殿下再给他们送钱,那就是蠢的可以了。

“陆绎谢过裕王殿下。”

“刘敬堂谢过裕王殿下。”

“起来吧,没人的时候跪着,给谁看呢?”

朱载坖挥了挥手。

两人感激涕零的起身。

“本殿下丑话说在前面,赚钱是可以堂堂正正的,回去告诉你们家里人,别再搞贪赃枉法的事情了,银子哪里赚不到,没得脏了自己的名声。”

此话也算是一个不轻不重的敲打。

生意是做不完的,分出一点利益,也是拉拢人心,纯化一下大明官场。

两人面面相觑,心中已经打定主意,犯法的事情,不要在做了。

不就是银子吗?

只要厂子办起来,还不是财源滚滚来。

到时候不收银子,腰杆也不就挺得直了?

“多谢殿下提醒。”

两人再次一揖到底。

又商量了一下办厂的计划,就各自离开了。

朱载坖回到皇宫的时候,也是宫门刚刚要关闭的时候。

只是还没有回到他的景仁宫,就被嘉靖交到了御书房。

隔着一扇屏风。

父子两的见面让朱载坖总局的很是搞笑。

“听说裕王殿下的家中金银财宝堆满了库房,就连龙宫的老龙王,都得想你借贷,可有此事?”

一见面就说银子,朱载坖就想起了陆绎的猜测。

父皇手中没钱了,想要在他这里打秋风。

“哪有,孩儿都快穷的小灶揭不开锅了,外面的话哪有真的,都是诬蔑。”

嘉靖是一点都不信。

他让人算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就有十一万两银子进账,随着扩散的范围加大,往后还会更多。

也就是一开始他没有看上这点利润,等到成了朱载坖做大做强之后,京师周围已经没有别人的生存之地了。

朝中也不是没人看到利润,学着样子做起来,却是亏本。

人们大多数只认“载坖牌”雪糕和冰块。

一点都毫不忌讳的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几次都被御史们拿出来大做文章,弹劾的不亦乐乎。

“呵呵!若不是朕在后面给你撑腰,你觉得雪糕厂开的下去?”

嘉靖见到朱载坖油盐不进,懒得再绕弯子,开门见山的问道。

“父皇是在威胁孩儿吗?”

朱载坖问道。

“是!”

嘉靖回答得也很干脆。

“···早说啊,孩儿突然发现,手里还是有点银子的。”

朱载坖发现一旦父皇耍赖,自己还真没辙。

“不过不能暗地里给你,得算作税收,不知可行?”

“你打算拿出来多少缴税?”

“五万两银子,近来收入的一半。”

“好!不愧是朕的好儿子,天色晚了,快回去吧。”

朱载坖:“······”

真的是用完人就扔。

是不是做皇帝的都这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