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第一百四十三章做工作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一百四十三章做工作

作者:春秋各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2-09 23:21:12 来源:就是看

嘉靖都快被朱载坖的话给气乐了。

能不能通过,自己心里没数吗?

若不是他在朝堂上顶着,那些大臣们真的那么好说话?

“这么说吧,父皇觉得手下的人,没有平衡一家独大,会不会出大问题?”

朱载坖看到自己父皇一脸不信邪的样子。

立刻就给出了另外一种说法。

“会,朕会每天晚上都睡不安宁。”

嘉靖没有必要欺骗一个小孩子,他突然想知道,朱载坖到底有什么话要说。

“曾经诸子百家,互相争道的时候,作为君主,想用谁,就用谁,还不用担心谁会让诸诸王成为某一家学派的傀儡,可自从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想要换那个皇帝,都可以找出一大堆的理由。”

随着朱载坖点破这一层窗户纸。

嘉靖浑身一震,吃惊的看向了朱载坖。

同时心中暗骂:都说汉武帝多么英明神武,原来都是儒家需要这样的一个皇帝做榜样,硬生生地吹捧出来的。

他自己倒是爽快了。

可给后来的帝王们,挖了一个差点都填不满的坑。

大礼仪虽然是嘉靖的得意之作。

可到底也让他使尽了浑身解数,差点就身败名裂。

若是当时多几个学派的话,是不是局面又会大有不同?

一直以来,他都是以党争作为平衡手段,后来又抬起了武将。

可朝堂上依旧是文人居多。

现在更有进一步拧成一股绳来对抗武将的意思,特别是在朱载坖开出了比以前更高的粮饷之后。

不知道多少官吏,都暗戳戳地表示,我们是不是也要涨点俸禄了?

嘉靖哪敢轻易地答应下来。

也就改制过后的地方,提升了一点俸禄,可也比不上最后成立的水军粮饷。

现在,武将还没有起来,又多了一个可以平衡局势的大杀器。

那就是扶持新的诸子百家。

“你这个想法,还有多少人知道?”

嘉靖呼吸急促地问道。

同时还不忘使了个眼色让黄锦,守住门口,不要让外人进来打扰。

最后深深的看了朱载坖一眼。

仿佛实在责怪,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就不能够一起在御书房商议?

“很多人都心里清楚,只有父皇不知道而已。”

朱载坖不慌不忙的说道。

人家专门研究儒学的人,自然是知道如何护道的。

说给皇帝听的,都是断章取义弄出来的东西。

谁会说真话?

或许有,但很快就被群起而攻之的沉默到了水底。

这话回答的,嘉靖心底一寒。

仿佛此刻才明白过来,为何这些人那么的重视开经筵仪,就是想要想方设法的,灌输自己的一套东西。

等到皇帝长大成人,自然而然的,机会亲近这种学问。

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教出来的皇帝,有多少是能够治国安邦的?

有一个算一个,只要不符合他们的心思,就是暴君。

而符合了他们的心思,又会给朝廷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说来说去,都是为了利益。

嘉靖都不敢深想,曾经给他讲学的那些大儒们,到底夹带了多少的私货在里面。

御花园中,一时之间只有沉默。

沉默的风吹过,凉爽了五月,也凉爽了御花园中的两人。

发丝随风飘荡。

仿若河堤边上绿柳的垂枝。

“所以你剑的第一个学院,载坖学院,是为了培养商贾,现在的工学院,则是为了培养墨家的人?”

想了想,嘉靖才接着道:“也不对,商贾一直都在,你是在用更加简洁的方式,来流通货物,而墨家早就没了传人,现在的工匠,只是工匠,没有半分自己的主张。”

“而没有主张的一群人,刚好就可以在上面随意地作画,形成自己需要的样子。”

仿佛,嘉靖已经看透了历史长河中的某些东西。

神情有些郁闷。

曾经争来争去的礼仪,其实都是利益。

大礼仪看似自己赢了,实际上已经输了。

自己在用别人定下的规矩在和别人玩。

胜负已经不重要的。

正如大同开办的搏戏楼一样,只要上了桌子,到最后赢得使他们定规矩,抽成的人。

朱载坖怔怔的看着自己的父皇就一反三。

都说皇帝做久了,就会刚愎自用,听不进去旁人的话。

只有自己发现问题了,才是真正的问题。

哪曾想,自己的父皇,好像不是这样。

而且对政治敏感地有些过分。

果然,只听嘉靖喃喃自语道:“既然工学院很重要,需要建立,那么农学院也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大理寺也不是不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学院,刑部也是如此,只是考核不行,必须专精,才能分出学派。”

嘉靖越想越多。

良久,才眼神清明地说道:“工学院的建设,你已经可以筹划了。”

嘉靖没有说能不能通过。

不过他已经想好了,怎样在朝堂上说起这件事。

打着给天下的百姓们一个新的出路。

都去考科举做官,肯定更是不行的。

若是因此少了一部分的竞争者,是不是可以让一些人,支持他的想法?

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朱载坖也干脆地不再纠缠,转身就走。

“小混账,果然是有事就叫父皇,没事话都不想多说几句。”

嘉靖的面色不是很好看。

他的几个儿子之中,就数第二个,最让他头痛。

不过随着三兄弟长大,其他两个儿子,似乎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太子喜欢研究大明律。

三儿子喜欢往军营里去游逛。

没有一个安分的。

很快,御花园中,就只剩下了嘉靖一人。

心中有太多的话想要找人商量,奈何皇帝就是一个孤家寡人,身边就没有一个信得过的人可以使用。

“黄锦,你觉得天下最多的一类人,是些什么人?”

黄锦在朱载坖走后,就回到了嘉靖的身边。

“臣,算不出来。”

“呵呵,又在和稀泥,让你说,你就说,不是多大的事情。”

嘉靖不客气地训斥了一声,好笑地看着谨慎过头的黄锦说道。

“臣觉得,种庄稼的庄稼汉子,应该是最多的吧。”

被嘉靖训斥了,黄锦也不恼怒。

仔细地想了想说道。

“还有呢?”

“还有就是那些有手艺的工匠了。”

“那么相对来说,读书人又有多少?”

“很少。”

“是啊!很少的一群人,却管得一群更多的人,没有任何的反抗之力,你说奇怪不奇怪?”

最后嘉靖仰着头,看着凉亭的檐角,自言自语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