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第十四章简单的朝会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十四章简单的朝会

作者:春秋各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4 12:26:40 来源:就是看

朝堂,离朱载坖似乎很远,又似乎很近。

许多时候,一句无心之语,都有可能改变朝中格局。

一直都没怎么上朝的嘉靖,终于破天荒的放出风声要上朝了。

忙乎了好一阵子,段朝用总算写好了关于召集医者的章程,而后不久,就有小太监通知他明日一早开始早朝。

心里头紧张又兴奋,差点一夜都没睡。

在凌晨寅时被伺候他的下人叫了起来,仔细地收拾收拾之后,也就到了寅时三刻。

没吃任何东西,就是怕上朝的时候,肚子捣蛋。

尽管早朝若是有三急的话,也可以请示,但谁也不知道意外会什么时候来,万一拉稀了怎么办?

第一次朝会若是闹了笑话。

皇上会不会杀了他?

所以饿着就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别的大臣们可是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来的,没道理他就不行了。

他的家住的并不远。

就是给出去了三十多万两银子,也会让他饥寒交迫。

宅子有,马车也有。

出门的时候,还是满天星,寒气还颇重。

上了马车,靠在车上眯了一会,大概半个时辰才停下。

“真人,到了。”

此时刚好差三刻就到了卯时,作为品级最低,还没有俸禄的官员,以前可是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现在被陛下恩宠段朝用就比别人来得更早一些。

他刚到不久,六部的其他主事,郎中们也都陆续地来了。

段朝用瞟了一眼,有官职在身的右通政顾可学,已经见不到了。

“段真人。”

吴浚站了出来拱手问好道:“连续几日,都想法上门拜访,被告知真人正在修行的关键时刻,可有悟到什么道理?”

明着问是悟道。

实际上想问的真是,您老突然上朝,到底所为何事,透露一点,咱们参详一二,好知道陛下的心思。

段朝用也得了皇上的授意,需要先行谈谈大臣们的口风。

最好是能拉拢一批人,通过他的提议。

此时正是机会。

作为陶仲文的女媳,此人的冷凉也是很大的,以前用不上是因为身份不对等,自己给不出好处,人家也不可能轻易地接纳他。

“好说,好说。”

段朝用连连点头道:“其实也没啥大的顿悟,就是突然感怀天下疾苦,若是能够让皇上允许医者为官,提升其身份地位,想来会有更多人选择研习医术,造福百姓。”

周围聚集的其他人,看起来泾渭分明的没有走到一起。

但耳朵可竖得高高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去。

听闻段朝用此话,不少人倒吸一口凉气。

大手笔呀。

若是能成的话,大明又该多出多少官职?

吴浚也被震得不轻。

原本只是拉家常,随便聊聊,没成想聊出来了这么大的一件事。

看情形,分明是段朝用蓄谋已久,而自己傻子一样地撞了上去。

一部分不得志的人,肯定欣喜万分。

可朝中的其他大臣们呢?

科举选士,才有当官的资格,现在忽然多出一条路,这是在颠覆大明的官场用人制度啊。

更不用说,开支哪里出?

又在哪个部门底下做事?

种种问题,只要想一下,吴浚就头皮发麻。

吴浚憋红了连,却一个字都不敢问下去了。

陶家是很荣宠,关系网也编织的根深,可也不能和全天下的文人们作对。

很快场面就谦默不语。

等到最后一位内阁首辅夏言的到来,诸位陈宫门才鱼贯而入大明宫。

按照官职大小,排列整齐后,嘉靖皇帝才在黄锦的唱喏声中落座龙椅。

对于宫门外面发生的事情,嘉靖心中一清二楚。

然而,风声都放出去了。

早朝也已经开始了,却没有任何一人上奏奏章,似乎全天下,在今日就没有一件事情发生。

嘉靖心中冷哼。

玩了许多年的朝堂,怎么不可能不清楚这些人的心思。

严嵩瞧了一眼站在他前面的夏言,心中一咬牙,踏步而出。

少了胡大顺,也没了顾可学,严嵩对自己可能遇到的危机,一清二楚。

朝堂外面的那些消息,已经让他明白,皇上不是放弃了长生的希望,而是有了另外一套办法。

不过是把修道,炼丹,换成了以医术治病而已。

此时踏出一步,是他的造化,也是他的劫难。

挺过去了,夏言就得滚蛋,挺不过去,他严嵩就得告老还乡。

“陛下,臣有本要奏。”

“准奏!”

嘉靖的心思也很复杂,最近今天,有好几次,他都想要把严嵩拿下。

概因此人最能明了他的心思。

却想了又想,或许朝堂上需要推行的东西,还得此人来办。

夏言虽然也可以,可到底老了,也爱惜羽毛了。

“臣风闻,民间百姓,经常有得不到及时医治而身亡的消息,就寝食难安,陛下仁德可否加设医者官职,用于解民之疾苦?”

风闻?

不就是在大殿外面听了点消息吗?

不少大臣们腹诽不已。

“诸位臣工,有什么看法?”

嘉靖眯着眼睛,一扫诸位臣子问道。

“臣觉得可行。”

吏部尚书率许赞出列赞同道,他和严嵩关系匪浅,严嵩是入了内阁的,依旧挂着吏部尚书的头衔。

算是上下级的关系。

“纳入官员体系,也可以防止一些庸医,招摇撞骗,残害大明百姓,骗取百姓钱财,为祸一方。”

不但赞同,而且还阐述了利害关系。

“臣附议!”

再次站出来的则是礼部尚书张璧。

此人是弘治八年中举人,正德六年(1511)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而真是在翰林院的时候,就结识了还未曾飞黄腾达的严嵩。

说是同窗,也差不多。

朝中六部当中,两部都已经明确的表态了,夏言才恍然发现,自己对六部的控制并不那么得心应手。

这些人难道不知道,同意之后,会发生什么事?

还是说,就是想要挑起争端,让朝堂乱起来?

“臣反对。”

再次出列的就是户部尚书陈经了。

“皇上,户部已经入不敷出,若是再增加官员,怕不少地方上的官员,连俸禄都发不起了。”

银子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不是一张嘴就有的。

而且他的经历也很丰富,从正德九年(1519)中进士开始,就做的是观政吏部,后来补兵部给事中,奉命检查盘点蓟水、辽东军储。

历任通政司右参议、左通政,充册封郑王藩正使。升任通政使,转任礼部左侍郎,掌司事。升任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兼管西苑农事。

最是了解,若是朝廷没有银子,会有怎样的后果。

不是他不想答应下来,实在是扩库空虚,不允许在扩大官员了。

面对这位老臣子,嘉靖也是无奈。

人家肯踏实做事,不拉帮结派,也不搞贪污受贿,还不出错,差不多算个完人了,就是脾气臭硬了些。

有时候会让人下不来台。

有了人反对,接下来反对的人就多了起来。

瞧着群情汹涌,段朝用有点急了,他第一次上朝,一句话都还没有说,怎么就开始吵起来了。

那他被陛下特意恩准上朝,又有什么意义?

或许是气氛到了。

脑子一热就站了出来高喊道:“臣有本要奏。”

场面瞬间神奇地安静了下来,就连嘉靖也好奇,此人要说什么。

他安排段朝用的用意,不过就是在殿门外,散播一些自己的意向,可没想过让此人奏本的。

“准奏。”

“臣刚听诸位大臣们说的都是钱粮不足,为何陛下不用自己的内帑来拨付俸禄?”

段朝用自以为自己的奏请很好。

毕竟以前炼丹的时候,也是皇上用的自己的内帑,反正都是银子,哪里出的还不都一样?

其他大臣们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

一部分人是真的担心国库银子不够,但更多的人,挣的是银子吗?

而嘉靖就傻眼了。

他自认为从未曾看错过人,可自从胡大顺开始之后,忽然发现还有个顾可学,现在好吗。

又多了个段朝用。

看着挺聪明的一个人,净干糊涂事。

国库是国库,内帑是内帑,两种银子的来源都不同,怎么可以混为一谈?

朝堂沉默了良久。

嘉靖吃惊过后,居然也在想着这件事的可行性。

他能够挪用国库的银子来修道,若是顺势先答应下来,等着医者到位,官场架构起来自己也不是不可以用这一套来实行。

到那时,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

医者也已经融入了官场。

谁还能够阻止?

“段爱卿言之有理,为了天下百姓,朕就是内帑搬空了,也是值得的。”

更让人大吃一惊的是,皇上居然同意了。

这么离谱的想法,居然就同意了?

户部尚书陈经眨了眨眼睛,总觉得那个地方不对,却又说不上来。

而严嵩还很年轻,他的反应则是最快。

“陛下仁德,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不能让其他人细心的琢磨,不然就会出现反复。

其他人也连忙跪倒高呼万岁。

果然嘉靖龙颜大悦,只有在看向夏言的时候,冷了几分。

起身之后,夏言出列问道:“若是医者入官场,谁来考核?又该用什么样的标准?”

嘉靖冷哼一声:“这些不就是你们这些做臣子,应该商量的吗?难道都要朕给你们说清楚,才会做事?”

“退朝。”

扔下一句话,嘉靖就起驾回宫。

只等到一群大臣们,沉默不语的走出了大明宫,户部尚书陈经才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此时他也想明白了,皇上为何会答应这么离谱的一个要求。

然而为时已晚。

陛下的权谋,一如既往的厉害呀,这是陈经在昏倒前最后的一个念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