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第一百一十六章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情

一句没错。

回答的陈经心里一阵茫然。

圣贤书上可是说了,钱财乃铜臭之物,怎么突然间变香了呢?

“繁华是真的繁华,可一直都在追逐钱财,也不是一件好事。”

一直都在喝酒吃烧烤的沈炼,不由的说道。

“钱财本无罪,有罪的是人而已,我刚去天津卫的那一会,海边的渔民穷困潦倒,吃不上饭,穿不上衣,可后来,许多人在那个地方建设了厂子,修了道路,那些穷苦人家,现在却是活得很舒坦。”

严世蕃遥想刚到天津卫的时候。

那个惨样啊。

他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过。

至今他还记得,送给了一个小孩子一块馒头,就换来了一条大鱼。

海边的物资很丰富,就是运送不出去。

现在路也只修了一半。

可就是这一半路,就已经改善了沿途的县城里,许多的百姓们生计。

有活干。

有钱拿,还不用遭人白眼。

生活说不上大富大贵,但绝对比那些还没有商人去过的县城,好得多。

听到严世蕃能够说出这一番话,沉静怔愣了半晌,仿佛才重新认识了此人一般。

“若是如此的话,让全天下的人经商好了。”

陈经不服气地道。

“看吧,想法极端了,我曾听闻二殿下说过,这天下,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以前只有读书人,往后可就不是咱们读书人说了算了。”

严世蕃嘿嘿一笑。

他自己的学问不咋的,若不是他的父亲,也做不了官。

现在突然发现,做生意自己还是很拿手的。

“算了,不说了,本官也该回去了。”

陈经实际上已经信了严世蕃说的那些话,只是作为一个科举出身的文人来说,商人的地位提升,让他很是不舒服。

在他往回走的时候。

嘉靖也在很亲民的微服私访。

一直坐在皇宫里,大臣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切都是被人说给他听。

自从在大同,亲眼看到了底层人是怎么生活的,他就开始了思考,皇权的基础来自哪里。

经过细致的思索之后。

恍然发现,原来都是那些读书人。

只有读书人就太单调了一点,还很容易出现权利的失衡。

于是就抬出来了武将。

没想到后来还蹦出了一个道门。

皇权的基础,多了几种颜色,他在朝堂上说话的声音,也能大起来。

瞧着京城中的繁华盛景。

嘉靖有理由高兴。

或许书上的盛世,也不过如此吧?

而他却能继续做得更好。

正开心的时候,突然一名护卫,向着跟随在一旁的黄锦耳语了几句。

黄锦的面色一紧,严肃地吩咐几声,才悄无声息的来到了嘉靖的身边。

“皇上,宁波传来消息,葡萄牙人又生事端了。”

黄锦记得,在嘉靖三年的时候,葡萄牙人在双屿港设市,一度中外客商云集,泊客拥有徒众万余人。

倭患日趋严重,海禁也日益严厉。

宁波沿海连下海捕鱼与海上航行都在禁止之列。

更不要说没听说过的葡萄牙人了。

当时冲突来得很快,但去得也很快。

没想到如今这些人又卷土重来。

嘉靖皱眉,一时间没想到,这个葡萄牙人,是哪一个部落的蛮子。

“海上的蛮子?”

“是的陛下。”

“走,回宫。”

坐上马车之后,一边往回走,一边思索着海上蛮子的事情。

他的记忆还算不错。

在记忆的旮沓角落,总算找到了关于西班牙人的一点线索。

“当时这些人是为什么来着?”

仔细地思索好一会,依旧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来的,又是为何而来。

时间太过久远,当时也没有闹出多大的动静,印象自然不会深刻。

若不是这些人的名字很特殊的话,嘉靖也不会想起有这件事情。

很快便回到了御书房。

让人找来了所有关于葡萄牙人的信息。

卷宗少得可怜。

只记载了刚刚登基之后的第三年,有过来大明宁波港的记录。

说是为了经商。

如今,嘉靖对经商两个字很是敏感。

不由的就想起了俺答汗,不断地打仗,侵扰边关,就是为了开市。

两者的做法,似乎有借鉴的地方。

“还是得打一场啊。”

只有打胜了,才会坐下来好好的说话。

嘉靖凭着经验,迅速的就找到了应对的办法。

“季总哨船这点兵力,肯定是不行的。”

陆地上的行军打仗他不懂,更不要说海上了。

看了眼地图。

宁波港距离京师太远,就是修路都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够修通。

而从海上行船的话,距离似乎要近一点。

心里不断地衡量着。

“得找个熟悉海战的人,来给朕好好地讲解一下才行。”

嘉靖揉了揉眉心。

突然发现,大明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

吟诗作对,在关键时刻,屁用没有。

“黄大伴,朕突然有些想念汪鋐了。”

嘉靖叹息一声,只有用人的时候,才知道人才得好。

再次翻看了一遍,汪鋐留下的奏疏,建议朝廷重边防,兴水利,引进推广使用佛朗机铳。

真正的认真去了解,才明白汪鋐为何会重视这些。

大明的火铳,他见过。

士卒们都说不太好用,可这个西班牙海上蛮子的佛郎机铳,却不在此列。

可连续快速开火,重量比普通火绳枪重,但威力更大,射程更远。

若情况真是如此的话,那么弓箭可以被堆放在角落里吃灰了。

“皇上,大明人才济济,现在更有盛世的征兆,想要再出几个像汪鋐那样的人,也不是不可能。”

黄锦上前宽慰道。

“你去统计一下,我大明现在的水军将领都有哪些,谁的本领更高一点,立刻招到京师来,朕要好好地询问一下兵事。”

嘉靖再次使用出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的办法。

“另外让兵部尚书刘天和来见朕。”

兵部被嘉靖一阵折腾,已经和原来的兵部不太一样了。

只管着军队和粮草后勤。

就连上朝,也是站在武将那一边的。

如今又加上一个军学院,不同于户部被减少了权利,兵部的权利反而增加了。

少了一些掣肘。

嘉靖对大明就变的改制,也在慢慢地进行着,有银子一切好说话。

第二个边镇,宣府镇也已经快要改制结束。

第三个就是蓟州镇。

看了一遍自己的改制进展,嘉靖很是欣慰。

“朕好不容易有点银子,又要因为打仗花出去了。”

想到不是自己的,是自己二儿子的,嘉靖的心里就舒服多了。

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情,就是得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