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 第48章 砺剑江北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第48章 砺剑江北

作者:凌峰哥哥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8:15:4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北伐方略既定,整个朱元璋集团如同一架精密而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了高速运转。应天及其控制的广大区域,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紧张而亢奋的气息。

田娃(陈远)肩上的担子骤然加重。朱元璋将“总揽北伐诸军一应器械、火药、粮秣调度,督造攻城之具”的重任交予他,这几乎涵盖了除前线直接指挥外所有的后勤与技术支撑。

他首先扎进了匠作营的核心工坊。炉火日夜不息,锤击声、锯木声、工匠们的号子声交织成一曲雄壮的备战交响。田娃并非空谈之辈,他挽起袖子,与领班的大匠们一同琢磨。

“王师傅,这炮身铸模的沙土比例还需调整,气孔多了,容易炸膛。”

“李头,火铳的铳管要统一规制,我画了这‘标准尺’,以后所有铳管依此检验,务求口径一致,如此子弹方能通用!”

“张老,这‘一窝蜂’火箭的箭匣结构甚好,但引线连接处还需加固,务必确保齐射时能同时激发!”

他凭借超越时代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理念,虽然无法用现代术语解释,却能用最质朴的语言和实际演示,让这些经验丰富的工匠理解并执行。一批批更加精良、规格统一的火铳、火炮、火箭从流水线般的工坊中生产出来。同时,针对北方城墙特点设计的重型配重投石机(回回炮),以及更适合野战的、带有炮架和轮子的中型火炮,也在他的指导下加紧打造。

粮草后勤更是千头万绪。田娃与李善长密切配合,李善长负责从各州府调集粮秣、征集民夫,田娃则负责设计更高效的运输工具和规划补给线路。他改进了四轮运粮大车的转向结构,使其更适合北方相对平坦的道路;设计了标准的粮袋和草料捆扎方式,便于装卸和统计;并在长江以北,依托占领的城池,预先设立了一系列中转仓库和兵站,形成了一条条指向北方的补给动脉。

与此同时,他与刘伯温的合作也进入了最关键阶段——《谕中原檄》的定稿。

刘伯温学识渊博,文采斐然,初稿引经据典,文辞古奥。田娃看过之后,却微微皱眉。

“伯温先生,此文才华横溢,足以流传千古。然……”他斟酌着语句,“北伐檄文,首要之务,是让北地识字不多的百姓、普通军卒都能听懂,都能感同身受。是否可再……直白一些,激切一些?”

刘伯温抚须沉吟:“参政之意是?”

田娃目光灼灼:“要直指元廷‘贫极江南,富夸塞北’之盘剥,要痛陈其‘冠履倒置,以夷变夏’之屈辱,更要明确宣告我主‘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之宏愿,以及‘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之仁政!字句当如刀枪,直刺人心;情感当如烈火,点燃希望!”

刘伯温本是智者,一点即透,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抚掌笑道:“参政高见!是基过于追求辞藻了。此文当为血泪写成,为怒吼发出!”他当即铺开纸墨,与田娃一同斟酌词句,将田娃带来的那种属于后世民族的、更加直接而强烈的情感注入其中。

就在这紧张备战的当口,朱元璋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十二月,他授意廖永忠,前往滁州迎接名义上仍奉为主的小明王韩林儿至应天。行至瓜步渡江时,座船倾覆,韩林儿溺亡。

消息传回,应天城内暗流涌动。田娃听闻此事,心中暗叹,历史的惯性依旧巨大。他清楚,这标志着朱元璋彻底扫清了称帝道路上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名分障碍。不久后,朱元璋下令废止龙凤年号,以吴纪元。称帝,已是箭在弦上。

但北伐之事,并未因此稍有停歇。至正二十七年(吴元年,1367年)春,各项准备已渐趋完备。

这一日,朱元璋在府内设下小宴,只召徐达、常遇春、田娃等寥寥数人。

酒过三巡,朱元璋看着徐达和常遇春,沉声道:“北伐重任,就交予你二人了。山东乃第一战,务必打出我军威风,更要收拢民心!”

徐达郑重应诺:“国公放心,达必稳扎稳打,不负重托!”

常遇春更是慨然道:“末将此去,定当横扫齐鲁,为大军开路!”

朱元璋又看向田娃,语气中带着罕见的感慨:“田娃,咱们从濠州走到今天,眼看就要去完成那最大的功业了。后方,俺就交给你和李善长了。前线的将士们能不能放开手脚打,就看你的了。”

田娃举起酒杯,心中亦是激荡:“重八哥,你放心。利器粮草,绝无短缺!我与伯温先生的檄文,也已定稿,不日即可传檄北上!”

朱元璋重重与他碰杯,一饮而尽:“好!待你们捷报传来,待这华夏重光之日,俺再与诸位,痛饮庆功酒!”

翌日,徐达、常遇春拜别朱元璋,前往龙江军营誓师。十万精锐,旌旗猎猎,刀枪如林,新型的火炮盖着油布,紧随军中,散发出冷峻的气息。

田娃与刘伯温并肩站在应天城头,望着大军远去的烟尘。刘伯温轻声道:“檄文已发,想必此刻,已如星火,散入北地了。”

田娃点头,迎着北风,仿佛已经听到了那篇雄文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激起的回响: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圣君,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历史的车轮,伴随着这篇千古檄文,正式驶向了北方。砺剑已久,今朝出鞘!北伐的第一阶段——山东之战,即将爆发。

喜欢我的发小是朱元璋请大家收藏:()我的发小是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