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 第43章 应天新政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第43章 应天新政

作者:凌峰哥哥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8:15:4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集庆,这座曾见证六朝金粉、十代繁华的古都,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后,迎来了新的主人。城墙上的弹痕与血迹尚未完全清理干净,但城内秩序已在振武营(现改称“吴国公”亲军,因朱重八已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吴国公)的强力管制下初步恢复。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石灰(用于消毒)和一丝重建家园的忙碌气息。

吴国公府(原元朝御史台衙署)内,朱重八屏退了左右,只留下田娃(陈远)一人。他站在巨大的江南舆图前,眉头却并未因夺取集庆而完全舒展。

“田娃,”朱重八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更带着深沉的忧虑,“城是打下来了,可这摊子,比十个和州、太平加起来还大,还复杂。”

他指向舆图:“城内,元朝旧吏、士绅豪强、溃兵流民,鱼龙混杂,人心浮动。城外,东边张士诚据着平江(苏州)、常州,富得流油,却首鼠两端;西边徐寿辉(实为陈友谅掌控)占着武昌、江州,兵强马壮,虎视眈眈;北边元廷虽乱,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咱们看似占了龙蟠虎踞之地,实则身处四战之地,危机四伏!”

田娃深知朱重八所言非虚。夺取集庆(朱重八将其更名为应天府,取“顺应天命”之意)只是第一步,如何消化、巩固,并以此为基础应对四方强敌,才是真正的考验。这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更是政治、经济、人心的全面博弈。

必须帮助重八哥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和高效的统治体系。 陈远在心中迅速规划。

“重八哥,”田娃上前一步,目光沉静,“当务之急,是稳定内部,积蓄力量。对外,可暂取守势,甚至对张士诚、徐寿辉示弱,麻痹其心。对内,则需雷霆手段与怀柔政策并用,迅速整合力量。”

他提出了系统的“应天新政”构想:

“第一,定官制,明赏罚。仿前朝旧制,设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但需简化,提高效率。重用李善长、冯国用等文士,处理政务,安抚士人。对军中将士,论功行赏,清晰明确,但需严明军纪,禁止扰民。”

“第二,劝农桑,积军储。发布《劝农令》,招抚流亡,分配无主荒地,推广和州、太平时行之有效的屯田与圩田法。设立‘营田司’,专司水利兴修与农事督导。同时,清查户口,整顿盐铁茶税,广开财源。”

“第三,兴文教,聚人心。开设‘礼贤馆’,招揽四方儒士,不论出身,唯才是举。重修府学,允许民间办学,稳定士子之心。这不仅能获取治国人才,更能争取天下读书人的认同。”

“第四,强武备,固根本。”田娃语气加重,“匠作营需扩大规模,集中能工巧匠,不仅要继续改良火铳、轰天雷,更要研制更大威力的火炮,以及适用于长江水战的战船!我军需尽快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方能与陈友谅争雄于大江之上!”

朱重八听得目光炯炯,田娃的谋划,几乎涵盖了一个新生政权巩固根基的所有方面,且条理清晰,切实可行。

“好!就依你之策!”朱重八当即决断,“李善长可为中书省参议,冯国用掌钱谷。军中赏罚,由你与徐达、汤和商议拟定。劝农、兴学、匠作诸事,由你总揽其成!谁敢阳奉阴违,你可先斩后奏!”

这道命令,赋予了田娃极大的权力,其地位已隐然在诸将之上,成为朱重八集团中仅次于朱重八的核心决策者。

新政的推行,伴随着铁与血。对于敢于反抗的元朝顽固旧吏和趁机作乱的兵痞,朱重八毫不手软,以雷霆手段镇压。同时,李善长、冯国用等文官开始梳理政务,颁布一系列安民告示,减轻赋税,招揽流民垦荒。

田娃则忙得脚不沾地。他不仅要协调各方,确保政令畅通,更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匠作营和军事改革中。

应天府的匠作营规模空前,占据了元元朝一处巨大的官营工坊。田娃(陈远)将脑海中所能及的后世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理念,以这个时代能够理解的方式引入。工匠被严格分工,负责锻打、铸造、木工、组装等不同环节。他改进了高炉,提升了铁水质量;统一了兵器部件的规格,使得损坏的零件可以互换;甚至尝试用水力驱动鼓风机和锤锻设备,虽然效率提升有限,却已是划时代的进步。

火器研发是重中之重。在田娃的亲自指导下,工匠们不断试验新的火药配方,加长铳管,改进闭气机构,碗口铳的射程和精度稳步提升。同时,一种被称为“无敌大将军炮”的早期重型火炮也开始立项研制,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代表了未来的方向。

水师建设也被提上日程。田娃与巢湖水师出身的廖永忠、俞通海等人密切合作,设计建造更大的楼船和更灵活的艨艟,并在船上预留安装火炮的基座。水战训练日益严格,强调与陆军的协同作战。

陈远知道,时间紧迫。历史上,陈友谅很快便会整合力量,顺江东下,与朱元璋展开决定江南归属的殊死搏杀。他必须抢在这之前,为朱重八打造出足以抗衡甚至压倒陈友谅的强大武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发小是朱元璋请大家收藏:()我的发小是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外部威胁尚未降临,内部的暗流已然涌动。

朱重八的崛起太快,势力扩张太猛,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原濠州系老人,尤其是郭子兴之子郭天叙、妻弟张天佑等人的强烈嫉妒和不安。他们自恃身份,对朱重八麾下以田娃、徐达、汤和等为代表的“新人”占据要职颇为不满,时常在军中散布流言,暗中掣肘。

一次,关于军粮调配的会议上,张天佑公然指责田娃“任用私人,把持匠作,耗费钱粮无数,却未见其功”,言语间极具挑衅。

帐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汤和当场就要发作,被徐达按住。

田娃面不改色,缓缓起身,目光平静地看向张天佑,又转向端坐主位的朱重八。

“张将军,”田娃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匠作营所耗每一分钱粮,皆有账可查,所出每一件军械,皆经严格校验。若无这些‘耗费’打造出的强弓硬弩、火铳战船,我军能否顺利渡江?能否攻克太平?能否拿下这应天府?”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至于功效,下次敌军来犯,张将军可亲自持旧刃,与我匠作营新械比试一番,如何?”

张天佑被噎得面红耳赤,想要反驳,却见朱重八脸色已然沉下。

“够了!”朱重八厉声喝道,“大敌当前,不思同心戮力,反而在此争权夺利,构陷功臣!田娃之功,天地可鉴!日后若再有人非议田参军,乱我军心,定斩不饶!”

他目光如刀,扫过郭天叙、张天佑等人,警告意味十足。

经此一事,明面上的挑衅暂时平息,但暗地里的裂痕却已难以弥补。朱重八深知,内部的整合,远比对付外敌更加棘手。

数月之后,应天府焕发出新的生机。城墙修复如新,城内市井逐渐繁荣,流民得到安置,田野里禾苗茁壮。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兼具水陆作战能力的新军已初具规模。

这一日,朱重八与田娃再次登上应天城头,远眺大江。

“田娃,如今内部稍定,军备渐充。下一步,我们该指向何方?”朱重八问道,目光中闪烁着雄心与审视。

田娃知道,战略抉择的时刻到了。东面的张士诚相对保守,西面的陈友谅则锐意进取,威胁最大。

“重八哥,”田娃指向西方,语气坚定,“陈友谅,枭雄也,其势正盛,必为我心腹大患!与其待其整合力量来攻,不若我军主动西进,先发制人!当务之急,是巩固应天西面屏障,夺取池州、安庆等要地,将陈友谅势力压制在江州(九江)以西!同时,继续积草屯粮,打造舟师,以待时机,与陈友谅决战于鄱阳湖!”

“与陈友谅决战……”朱重八喃喃道,眼中燃起熊熊战意,“好!就先拿下池州、安庆!这江南的霸主,只能有一个!”

潜龙已据金陵,利爪磨砺一新。一场决定未来华夏命运的双雄对决,正在长江的波涛下,悄然酝酿。而田娃,这位来自未来的灵魂,将继续以他超越时代的智慧与眼光,为这条真龙铺平通往至尊宝座的道路。

喜欢我的发小是朱元璋请大家收藏:()我的发小是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