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 第59章 折翼的天使(下)

当计划生育的风声像冰棱般刮过北方村落时,宁宁的哭声第一次在姥姥家土炕上显得多余。四岁的孩子还不懂 “躲避” 的含义,只记得母亲把她塞进姥姥怀里时,棉袄里缝着的奶糖已经被体温焐得发软。

姥姥家的窗纸总在风里哗啦作响,糊窗的浆糊混着灶膛的烟味,在她鼻尖结成褐色的痂。

她的小床是用木板搭在灶台边的,夜里能听见老鼠在墙缝里磨牙。姥姥煮的玉米糊糊永远带着焦糊味,碗底沉着没化开的盐粒,有次她被咸得呛咳,姥姥用粗糙的手背擦她的嘴,留下一道红印。

村里孩子笑她 “没爹娘的野种”,扔来的土块砸在她后背上,她攥着母亲临走前塞的半块橡皮,躲在柴草垛里不敢哭出声 —— 那橡皮上还留着母亲指腹的温度,像块融化的蜡。

哮喘的苗头藏在某个霜重的清晨。她跟着姥姥去井台打水,井绳勒红了小手,忽然一阵剧烈的咳嗽攫住了她,仿佛有碎冰渣子呛进喉咙。姥姥往她嘴里塞了颗裹着糖纸的止咳片,那甜味里掺着苦味,像极了此后八年的日子。

深夜里,她总被喉咙里 “嘶嘶” 的声响惊醒,像有只猫在抓挠气管,姥姥用热毛巾敷她的胸口,叹着气说:“这孩子,怕是跟了她娘的弱身子。”

十二岁的病历本厚得像块砖,扉页上护士画的笑脸已经被药水渍晕染。宁宁能熟练地报出自己的过敏清单:柳絮、尘螨、鸡蛋、甚至医院走廊里消毒水的味道。

四岁第一次住院时,她还对着雾化机喷出的白雾好奇地伸手去抓,结果被呛得满脸通红,护士阿姨笑着给她戴卡通面罩,说这是 “给肺部洗泡泡浴”。

后来她学会了数雾化次数。当别的孩子在玩跳房子时,她坐在病床上数点滴:“一百二十八,一百二十九……” 药水顺着透明管子流进手背,那里布满了针眼,像被针扎过的蜂窝煤。

有次同病房的男孩偷塞给她半块巧克力,她刚舔了一口就引发了哮喘,喉间的嘶鸣惊得整层楼的护士跑过来。从那以后,她看着别人吃零食的眼神里,多了层薄薄的玻璃,映着渴望,也映着克制。

第三次病危通知书送来时,宁宁正在背英语单词。监护仪的警报声像尖锐的指甲刮过玻璃,她费力地扯住大嫂的衣角,用口型说:“妈…… 作业…… 还没写完……” 大嫂把脸埋在她枕边,泪水滴在英语课本的 “angel” 一词上,晕开的水渍像只折断翅膀的鸟。

石大夫拿着 CT 片的手在发抖,片子上肺部的阴影像被墨汁浸染的宣纸,层层叠叠地吞噬着健康的纹理。“第三次手术风险极高,”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孩子的气管已经像磨损的旧软管。”

宁宁的床头柜有个带锁的抽屉,里面藏着两个世界。上层是五颜六色的药瓶,标签上的 “布地奈德”“沙丁胺醇” 她能倒背如流,瓶盖上还留着她每次拧开时用力的指痕。

下层是用红绸布包着的奖状,“三好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最旧的一张是幼儿园的 “全勤宝宝”—— 那时她还没被哮喘缠上,能在阳光下跑成一阵风。

有次她对着镜子看喉咙处的疤痕,那是第二次手术后留下的,像条苍白的蚯蚓。她偷偷用大嫂的口红在疤痕上画小花,被进来的护士撞见,吓得把口红藏在枕头下。

护士却蹲下来帮她擦干净,说:“宁宁的皮肤太嫩,不能用化妆品哦。” 她低头抠着被单,小声问:“阿姨,我是不是很难看?” 护士搂住她的肩,指着窗外刚发芽的柳树:“你看那嫩芽,带着点伤疤才显得更坚强呀。”

她的书包永远比别人重,除了课本还有便携氧气瓶。体育课她只能坐在操场边数云朵,看同学们在阳光下奔跑的影子被拉长又缩短。

有次数学老师让大家用 “最想感谢的人” 造句,她写:“我最想感谢雾化机,它陪我的时间比妈妈还长。” 老师在这句话下面画了波浪线,在评语里写:“宁宁的文字像清晨的露珠,带着生命的重量。”

大哥在渔船上的日子,对讲机里的电流声是宁宁最熟悉的声音。“宁宁乖,爹捕到大海螺就给你煮汤。” 她把这句话写在床头的日历上,用红笔圈出大哥说要回来的日期,圈到第三十个圈时,纸页已经起了毛边。

大嫂总说:“你爹在海上漂着,是为了给你攒医药费。” 她似懂非懂地点头,把省下的住院餐费藏在枕头下,说要给爹买副防水手套。

宁宁的墓碑是块普通的青石板,大嫂用红漆在上面描了朵小小的蒲公英。碑文是她自己写的:“这里睡着一个努力呼吸的孩子,她来过,像苔花一样开过。”

每年春天,大嫂都会在墓碑旁种上薄荷,那清凉的香气让她想起宁宁用的薄荷味润喉糖。

邻居们说宁宁走得太急,连句完整的告别都没留下。只有大嫂知道,宁宁昏迷前攥着她的手,在她掌心划了个 “船” 字 —— 那是她和大哥的约定,等病好了就去海边看日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请大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如今大哥不再出海,在村口开了家小卖部,货架上永远摆着宁宁爱吃的薄荷糖,包装纸在阳光下闪着银白的光,像极了医院病房里晃眼的无影灯。

偶尔有放学的孩子路过小卖部,指着货架问:“叔叔,那糖甜吗?” 大哥会拿起一颗,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糖纸,说:“可甜了,是我女儿最喜欢的味道。”

话音落下时,窗外的柳絮正纷纷扬扬地飘进来,像极了十二年前那个让她窒息的午后,只是这一次,再也没有急促的喘息声,只有满室未散的药香,和一个父亲永远无法完成的海誓山盟。

命运曾给过她十二载光阴,像吝啬的神只洒下的零星月光。她在病痛的泥沼里挣扎着抬头,把每一次呼吸都当作新生的啼哭,把每一张奖状都折成飞向天空的纸飞机。

那些被雾化机白雾笼罩的清晨,那些在针管与书本间穿梭的日夜,最终都化作墓碑前摇曳的薄荷,用残存的清凉,诉说着一个折翼天使曾如何在尘泥里,努力开出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七岁那年的春天,宁宁在床头柜发现一个被阳光晒得发烫的玻璃罐。那是隔壁床阿姨出院时送的,罐底铺着淡蓝色的细沙,像谁把一小片天空揉碎了塞进去。

起初她用来装每天吃剩的药片 —— 白色的是平喘药,黄色的是消炎药,褐色的小药丸闻起来像晒干的橘子皮。后来她发现,空药瓶能装下更神奇的东西。

某个雾化结束的清晨,她趁护士不注意,把窗台上落的一片樱花瓣夹在纱布里。花瓣被水汽洇得透明,像一只折翼的蝴蝶。

她把花瓣放进玻璃罐,又用铅笔头在便签上写:“今天雾化时看到一只麻雀在窗沿梳羽毛。” 纸条折成小船,漂在蓝色细沙上。从那天起,收集 “微小的光” 成了她的秘密仪式:

· 同病房姐姐编的草戒指,草叶干枯后仍保持着戒指的形状;

· 石大夫查房时掉在地上的钢笔帽,她捡起来发现上面刻着 “平安” 二字;

· 冬至那天护士送的半块饺子,她没舍得吃,把饺子皮晒干压在罐底。

罐子渐渐满起来,药片的影子被各种细碎的光亮覆盖。有次大嫂整理床头柜,不小心碰倒了玻璃罐,那些被精心收藏的物件滚了一地:褪色的樱花瓣、磨圆了边角的钢笔帽、皱巴巴的饺子皮……

大嫂看着女儿歪歪扭扭的字迹,突然想起宁宁曾指着罐子说:“妈,等攒够一千个愿望,我的肺就会变好吗?” 此刻她蹲在地上捡那些碎光,指腹触到晒干的饺子皮,忽然觉得那不是干瘪的面皮,而是女儿用尽全力拥抱生活的证据。

三年级时,宁宁的作文本成了班主任的 “特别关注对象”。别的孩子写 “我的理想是当科学家”,她写:“我的理想是能完整地唱完一首《茉莉花》。”

老师在评语里画了问号,她在下一篇作文里附了张图:一个小女孩脖子上挂着氧气瓶,手里拿着麦克风,旁边画着三朵正在开放的茉莉花。

哮喘最严重的那年,她的喉咙像被荆棘缠绕,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刺痛。语文老师布置命题作文《疼痛》,她交上去的本子里夹着一片草叶 —— 那是她疼得睡不着时,从病房窗户缝隙里抠出来的草。

作文里写:“疼痛像喉咙里的刺,可我发现,当你盯着刺看久了,会看见刺尖上挂着露珠,那是太阳给疼痛的吻。” 老师把这篇作文推荐到校刊,编辑特意打电话来问:“这个‘喉间的刺’是比喻吗?”

宁宁在电话那头轻轻咳嗽着说:“不是比喻,是真的像有刺呢,但我觉得露珠也是真的。”

她的铅笔盒里永远放着两样东西:润喉糖和小镜子。每当喉咙发紧,她就含一颗糖,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舌头 —— 母亲说过,舌头灵活的人说话不会打结。

镜子里的女孩脸色苍白,嘴唇因缺氧泛着青紫,但眼睛总是亮的,像落了两颗星星。有次同桌借她的镜子,发现背面用修正液写着一行字:“今天也要让喉咙里的刺开出花来。”

四年级的秋天,宁宁累计请假的天数超过了上课天数。她的书包里装着同学们轮流抄的笔记,纸页边缘被翻得毛糙,有的地方沾着墨水渍,那是同桌写字时不小心蹭上的。

她把笔记本挂在输液架上,吊瓶的药水一滴一滴落进血管,她的笔尖就在纸页上沙沙移动,像在和时间赛跑。

有次数学老师来医院补课,看到她把输液的左手藏在被子里,右手握着笔演算习题。“左手疼吗?” 老师问。她摇摇头,掀开被子 —— 左手手背上贴着退热贴,她笑着说:“这样药水滴进去就不冰啦。”

老师转身擦掉眼泪,再回头时看见她正在笔记本上画笑脸,每个笑脸旁边都写着一个同学的名字。

病房的墙壁是惨白的,她用彩色粉笔在上面画黑板报:左边是语文课本里的古诗,右边是数学公式,中间画着个大大的太阳,太阳里藏着她的秘密 —— 用极小的字写着 “等我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请大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保洁阿姨每次擦墙都绕开那个角落,说:“这孩子的画能给病房添点生气。” 后来医院规定不能在墙上涂鸦,宁宁就把黑板报搬进了玻璃罐,用彩色便签纸写满知识点,罐子摇起来时,彩色纸片像彩虹雨。

十二岁生日前一个月,宁宁在杂志上看到海边度假村的广告。封面是个戴泳镜的女孩在水里笑,水花溅得老高。

她把那页撕下来贴在床头,用红笔圈出女孩的游泳圈,旁边写:“等病好了,要去海边浮潜,看真正的珊瑚。” 大嫂偷偷买了个粉色的儿童游泳圈,藏在衣柜最底层,想着等她熬过这个冬天就带她去。

生日那天,护士们用听诊器和输液管做了个 “生日皇冠” 给她戴上。同病房的叔叔阿姨凑钱买了个氧气罐形状的气球,气球上画着笑脸。吹蜡烛时,她刚鼓起腮帮就引发了咳嗽,蜡烛没吹灭,却把大家吓了一跳。

她摆摆手让大家别担心,拿起牙签小心翼翼地把蜡烛从蛋糕上挑下来,说:“留着吧,等我去海边的时候,用它点篝火。”

那天晚上,她翻出藏在枕头下的游泳圈说明书,借着走廊的灯光一页页看。说明书上写着 “适合 8-12 岁儿童”,她的手指停在 “12 岁” 上,轻轻摩挲着那个数字。

窗外的月亮很圆,像个被吹得饱满的气球,她对着月亮许愿:“如果只能选一个愿望,就让我在海水里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

最终那个游泳圈直到她离开都没拆封,和玻璃罐一起被收进木箱。后来大嫂整理遗物时,发现游泳圈说明书里夹着一片干透的樱花瓣 —— 正是七年前放进玻璃罐的那片,如今花瓣边缘已经碎成粉末,像谁在上面撒了把星星的碎屑。

宁宁离开后的第一个春天,大嫂在她的墓碑旁种了一片薄荷。初夏时,薄荷开出淡紫色的小花,蜜蜂嗡嗡地绕着花飞。

有天大哥蹲在墓前拔草,忽然发现薄荷丛里冒出几株陌生的植物 —— 叶片像羽毛,茎秆上长着细小的绒毛,他认出来,那是宁宁作文里写过的 “野樱草”。

后来村里人发现,王家门口的石缝里、墙根下,总能冒出些叫不出名字的小花草。有人说看见大嫂半夜拿着小铲子在路边挖坑,把收集来的花种埋进去。

她不说话,只是默默种着,仿佛在完成女儿未竟的心愿。有次下大雨,她蹲在泥地里护着刚发芽的幼苗,邻居劝她:“嫂子,回家吧,花草淋点雨没事的。”

她抬起头,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说:“宁宁以前说,每颗种子都是星星掉在地上的孩子,得好好看着它们长大。”

如今王家小卖部的窗台上,总摆着个透明玻璃罐,里面装着各种花草种子。有孩子来买糖时,大哥会抓一把种子给他们:“拿回去种吧,会长出很漂亮的花。” 孩子们不懂这其中的深意,只觉得这罐种子像极了故事里的魔法豆。

只有大哥知道,那些种子是宁宁玻璃罐里的星光,是她用短暂的生命播撒在人间的温柔,是一个折翼天使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哪怕喉咙里缠着荆棘,也要努力让疼痛开出花来,让每一粒被命运揉进泥土的种子,都能听见春天的回声。

她曾在病床上画过一幅画:一个女孩脖子上挂着氧气瓶,手里捧着个玻璃罐,罐子里飘着无数发光的种子,种子飞出去,落在干涸的土地上,长出一片开满花的森林。

那时她对大嫂说:“妈,等这些种子都长大了,我的肺就不会疼了吧?” 现在那些种子真的在人间生根发芽,在每个春天开出淡紫色的花,花香里带着薄荷的清凉,像极了她当年含在嘴里的润喉糖,也像极了她用尽一生去追逐的、那口自由而清甜的呼吸。

喜欢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请大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