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 第54章 岁月变迁六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第54章 岁月变迁六

作者:高山流水兮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7 21:38:33 来源:全本小说网

1982 年深秋,征兵的锣鼓敲碎了小山村的宁静。五哥王文友站在生产队晒谷场的报名处,十七岁的他身高勉强够到一米六五,单薄的身形在一众壮小伙中毫不起眼。

有人低声议论:"这娃从小就受卡打,风都能吹倒,当兵怕是扛不住枪。" 他攥紧报名表的手指微微发白,指甲在粗糙的纸张上留下月牙形的压痕,就像他暗暗刻在心底的誓言。

新兵连的晨雾还未散尽,五哥已经在跑道上跑了第三圈。北方闷热的空气裹着潮湿,像无数细小的冰针钻进衣领。当其他新兵还在打哈欠时,他主动帮炊事班挑水劈柴,双手很快磨出了血泡,又结成厚厚的茧子。

队列训练时,他的腰板总是挺得最直,汗水顺着帽檐滴落,在胸前的领章上晕开深色的痕迹,仿佛在书写成长的印记。

一次战术训练中,五哥为了突破自己的成绩,在布满碎石的地面反复翻滚。迷彩服被磨得破烂,膝盖渗出的血染红了沙土,他却咬着牙继续前进。

班长看着这个倔强的新兵,眼里闪过一丝赞赏:"王文友,你小子有种!" 这句话如同春日的暖阳,照进他一直自卑的内心,让他更加坚定了要证明自己的决心。

1985 年,五哥随部队奔赴前线。作为炮兵卫生员,他在后方同样面临着危险。一次敌人的空袭中,他不顾弹片横飞,冲进临时搭建的医疗帐篷,将一名重伤员背到安全地带。

爆炸产生的气浪掀翻了帐篷,碎石划破了他的脸颊,鲜血模糊了视线,但他的脚步始终没有停下。这次英勇的表现,让他火线入党,胸前的党徽在硝烟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从前线归来后,五哥被调到部队制药厂工作。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 —— 小卖部的售货员李晓梅。

那天,他去买生活用品,李晓梅递给他一包针线,笑着说:"看你衣服破了,补补吧。" 温柔的话语像三月的春风,拂过他紧绷的心弦。此后,他总会找各种理由去小卖部,货架上的搪瓷缸、毛巾都见证了他们日渐深厚的感情。

李晓梅的父亲是部队汽车连的老连长,转业后在民政局担任领导。第一次见面时,五哥紧张得手心冒汗,却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挺拔身姿。

老连长看着眼前这个眼神坚定、举止稳重的年轻人,微微点头:"听说你在前线立过功?" 五哥立正回答:"报告首长,这是我应该做的!" 老连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有股子拼劲!"

婚后,五哥在工作中展现出卓越的能力。制药厂的设备出现故障,他连续三天三夜泡在车间,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终于找到解决办法。

他主导改进的生产流程,让药品合格率大幅提升,厂里的老师傅们都竖起大拇指:"小王真是好样的!" 凭借出色的表现,他很快升任制药厂负责人。

李晓梅也在丈夫的支持下,通过考试进入民政局工作。夫妻俩一个守护着军民的健康,一个服务着百姓的生活,成为当地人口中的模范夫妻。

他们的儿子出生时,五哥抱着这个粉嫩的小生命,眼中满是温柔与骄傲:"孩子,你要像爸爸一样,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时光流转,曾经那个瘦小的少年早已蜕变成挺拔的军人。战友们都说他入伍三年长高了十公分,相貌也愈发英气。五哥知道,这不仅是水土的滋养,更是部队这座大熔炉对他的锤炼。

每次回想起那段艰苦的岁月,他都觉得,正是那些汗水与伤痛,那些拼搏与坚持,让他从一棵柔弱的幼苗,成长为一棵可以遮风挡雨的大树。

如今,站在制药厂的办公楼前,五哥看着厂区里忙碌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他的故事,就像一部热血的奋斗史,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那些在部队里学到的坚韧与担当,那些在困境中收获的赏识与信任,都成为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照亮着他前行的道路。

我的日子在煤灰与汗水中流淌。我把操作流程抄在烟盒纸上,在交接班的间隙反复背诵;用废铁丝弯成锅炉模型,在宿舍的床板上模拟管路走向。

有次为研究新式节煤法,我蹲在出渣口观察了整整四个小时,起身时双腿麻木,却发现炉渣的分布规律竟与课本上的流体力学不谋而合。

"这小子着魔了!" 老师傅们笑着摇头,却悄悄把珍藏的《工业锅炉维护手册》塞给我。

赵师傅甚至带我去他的 "百宝箱",锈迹斑斑的铁皮柜里,整齐码着苏联专家的讲课笔记和手绘图纸。"这些该传给真正上心的人了。" 他布满老茧的手指抚过泛黄的纸页,"记住,咱们烧的不是煤,是整个厂区的命脉。"

转机出现在那年冬季供暖期。连续暴雪压垮了主管道,半个城区陷入黑暗。我们班组顶着零下二十度的严寒抢修,我突然想起赵师傅笔记里的应急方案,提议用废旧铁轨加固管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请大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第一缕温暖重新流入千家万户,邓科长在庆功会上拍着我的肩膀:"好小子,我果然没看错人!" 他的笑容里,我看见当年那道冰冷的目光,早已化作欣慰的星火。

深夜的锅炉房,我独自调试新安装的智能温控系统。跳动的数字映在护目镜上,恍若星河倾泻。曾经以为是泥潭的岗位,此刻竟成了淬炼真金的熔炉。

李师傅不知何时站在身后,递来杯冒着热气的浓茶:"当年我师傅说,烧锅炉的人心里要揣团火。" 他望着熊熊燃烧的炉膛,火光在皱纹里跳跃,"现在,这团火该传给你了。"

窗外的雪无声地落着,将整个厂区染成银白。我握着滚烫的操作杆,忽然明白人生的路从没有既定轨道。那些被汗水浸透的日夜,那些在煤灰中摸索的坚持,早已将我锻造成自己的掌舵人。

而这熔炉里跃动的星火,终将照亮更辽阔的天地。深秋的风裹着煤灰,像无数细小的针,扎在我裸露的脖颈上。我站在锅炉房门口,看着烟囱吐出的黑烟在灰蓝色天空中晕染开,把最后一丝阳光都揉碎了。

单位分配通知下达时,领导那句 “年轻人要多历练” 还在耳边回响,可当我真正面对这座轰鸣的钢铁巨兽,心里只剩沉甸甸的失落。

最初的日子,我像台上了发条的机器,每天重复着单调的工作。清晨五点,当整座城市还在沉睡,我就踩着结霜的石板路来到锅炉房。

炉膛里暗红的余烬在黑暗中明明灭灭,像无数双疲倦的眼睛。我握紧铁钳,夹起黑亮的煤块投进炉膛,火星四溅,像被惊扰的流萤。

打热水时,铁皮暖壶的把手被磨得滚烫,仿佛要将掌心的温度都吸走;清扫地面时,煤灰钻进指甲缝,与汗水混合成黑色的泥浆,怎么洗都洗不干净。

直到那天,老管蹲在检修台前,焊枪喷出的蓝光在他脸上跳跃。“来,试试。” 他把焊枪塞进我颤抖的手心。电流瞬间顺着金属传导上来,酥麻的触感从指尖窜到脊椎,像被闪电击中。

焊条与铁板接触的刹那,迸发出刺目的白光,那光芒不仅照亮了眼前的零件,更照亮了我内心深处的迷茫。“气焊可不是简单的活儿。” 老管的声音混着焊枪的嗡鸣,“回火就像埋在暗处的毒蛇,稍有不慎就会咬断你的前程。”

在老管的教导下,我逐渐触摸到这门技术的精妙。调节氧气瓶减压阀时,指针的每一次摆动都像心跳,必须全神贯注;切割金属时,乙炔火焰发出的尖啸声,仿佛是钢铁在痛苦呻吟。

闲暇时,师傅们的闲谈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他们曾是船运队的中坚力量,说起当年在运河上乘风破浪的日子,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时候,我们的船就是流动的家。”

老李师傅擦拭着扳手,回忆道,“遇到大风浪,甲板上的浪头比船帆还高,咸涩的海水灌进喉咙,比黄连还苦。”

公司的历史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从马拉车、人拉底板车起步,那些前辈们用肩膀扛出了一片天。去青岛氧气厂的路有三百里,他们推着木头小推车,在烈日下跋涉,脚底磨出血泡,却从未停下脚步。

“那时候,我们都不知道什么叫累。” 老管望着远方,眼神中满是怀念,“就想着,只要往前走,总会有希望。”

这些故事像火种,点燃了我心中的热血。我开始明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份努力都值得尊重。烧锅炉不再是卑微的代名词,而是承载着责任与使命的岗位。

我更加刻苦地学习,把每一次操作都当作挑战,把每一个难题都视为成长的机会。在新的岗位上,我像一块干涸的海绵,尽情吸收着新知识。

学习机械原理时,那些复杂的公式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像跳动的音符,奏响科技的乐章;研究自动化设备时,电路板上密密麻麻的元件,仿佛是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我永远记得第一次独立完成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试的那个夜晚。当设备按照预设程序平稳运行,指示灯闪烁的光芒映在脸上,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那一刻,我深刻理解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句话的含义。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平凡的岗位也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如今,每当我路过曾经工作过的锅炉房,看着那熟悉的烟囱依旧挺立在蓝天白云下,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段艰苦的岁月,不仅教会了我精湛的技术,更赋予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永不言弃的信念。

我知道,未来的道路上还会有无数挑战,但我已不再畏惧,因为我坚信,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路,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

喜欢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请大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