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 第49章 岁月变迁一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第49章 岁月变迁一

作者:高山流水兮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7 21:38:33 来源:全本小说网

1978 年 12 月的北风还带着刺骨的寒意,收音机里却传来了让黄土高原都发烫的消息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那字字句句透过老旧的喇叭筒,像开春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大哥蹲在墙根吧嗒旱烟的脸。

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着他眼角的皱纹忽深忽浅,他碾灭烟蒂站起来时,鞋底蹭过冻硬的土地,发出 “咔嚓” 一声脆响,仿佛某个禁锢已久的时代枷锁也随之碎裂。

“改革开放” 这四个字,当时在大哥嘴里还嚼不出太多滋味,却像一颗埋进心田的种子,只等春雨一来,便要破土而出。

转年开春,当福建沿海的风开始带着咸腥吹向内陆时,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决策如同惊蛰的雷,在北方的村庄里炸开了锅。

大哥蹲在生产队的大槐树下,听队长念着文件里 “对外经济活动自主权” 这些拗口的词,手指却无意识地摩挲着裤腰带上的铜扣 —— 那是我爹留给他的唯一物件,磨得发亮的铜面映着他忽闪的眼。

散会后他没回家,径直走到村头的土坡上,望着自家那三亩薄田,麦苗才刚冒出头,绿油油的像铺了层柔软的绒毯,可他心里却想着更远的地方。

几天后,他揣着攒了半年的粮票,跑到镇上的旧货市场,跟邻村的王老五凑钱买下了那条斑驳的小木船,船板上结着盐霜,闻起来是海风与岁月混合的味道,却让他嗅到了不一样的生机。

1982 年的春节刚过,当第一声布谷鸟的啼叫划破天际时,中央一号文件像一场及时雨,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燎原之火在农村蔓延。

大嫂揣着那份盖着红章的承包合同,指尖触到纸页上 “包产到户” 四个字时,竟有些发烫。她站在田埂上,看着分得的五亩责任田,泥土经过一冬的冻垡,变得疏松肥沃,脚踩上去软乎乎的,还带着潮润的水汽。

她弯腰抓起一把土,黑黢黢的泥土从指缝间滑落,那特有的腥甜气息钻进鼻腔,让她想起刚生下大妮时产房里的味道,充满了新生的希望。

大哥此时正忙着给小木船刷桐油,深褐色的油顺着木纹渗进去,散发出浓烈的气味,他一边刷一边对蹲在旁边玩泥巴的大妮说:“妮子,等爹赚了钱,给你买花布做新衣裳。” 阳光洒在船身上,反射出暖烘烘的光,连空气里都浮动着金色的尘埃。

春耕时节,大嫂成了田里最忙碌的人。天刚蒙蒙亮,她就背着竹筐出门,筐里装着浸好的稻种,颗粒饱满的稻种在晨露中闪着光,摸上去凉丝丝的。

她弓着背在水田里插秧,水没过脚踝,冰凉刺骨,却挡不住泥土蹭在小腿上的暖意。稻秧插进泥里发出 “噗嗤” 的轻响,一行行嫩绿的秧苗在晨光中挺立,像列队的士兵。

她直起腰时,额头的汗珠滴进水里,荡开一圈圈涟漪,远处传来大哥摇船的 “吱呀” 声,那是他去河口挖蛤蜊的信号。

中午回家,大妮已经把灶火烧得旺旺的,锅里煮着红薯稀饭,腾腾的热气模糊了窗玻璃,大嫂摘下草帽,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住,却笑得眉眼弯弯:“妮子,快看看娘给你带了啥。”

竹筐里除了沾着淤泥的蛤蜊,还有几株刚从田埂上摘的野草莓,红彤彤的果实像玛瑙,放进嘴里酸甜的汁水瞬间溢满口腔。

夏日的午后,阳光毒辣得像要把地皮烤化。大嫂戴着宽边草帽在地里锄草,锄头落下,杂草应声而倒,露出湿润的黑土。

汗水顺着脖颈往下淌,流进粗布褂子的领口,黏糊糊的难受,可她看着玉米苗一天天长高,心里却比喝了蜜还甜。玉米叶子在风中 “沙沙” 作响,像在唱一首成长的歌谣,偶尔有蚱蜢从草棵里蹦出来,翠绿的身体在阳光下一闪,又消失在浓密的叶丛中。

远处的河口,大哥和王老五的小木船在波浪里颠簸,他们戴着草帽,弯着腰在浅滩上挖蛤蜊,铁锹插进泥里的 “噗通” 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潮水退去的滩涂上,留下一片片亮晶晶的水洼,像撒在地上的碎银,蛤蜊藏在淤泥下,要用脚仔细踩才能感觉到硬邦邦的壳。

大哥一铲子下去,连泥带蛤挖起一堆,随手捡起一个,壳上沾着滑腻的海藻,凑到鼻尖能闻到海水特有的咸鲜味。

入秋后的田野,是最让人欣喜的模样。大嫂的责任田里,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微风吹过,掀起层层稻浪,“哗啦哗啦” 的声响如同天籁。

她走在田埂上,稻芒拂过裤腿,痒痒的,手里的镰刀闪着寒光,只等开镰的那一刻。清晨的露水打湿了鞋面,冰凉的感觉从脚底升起,却抵不过心里的火热。

开镰那天,大哥特意从河口赶回来帮忙,夫妻俩站在田头,大哥深吸一口气,说:“他娘,咱这季稻子,准能打个好收成!” 话音未落,镰刀已经 “唰” 地割下第一把稻子,稻秆断裂的清脆声响在田野里回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请大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嫂跟着弯腰割稻,金黄的稻穗蹭着脸颊,带着阳光的味道,汗水滴在泥土里,瞬间就被吸干了。

中午时分,地头堆起了一座座稻垛,像金黄的小山,大妮坐在垛子上,手里攥着几穗稻子,颗粒饱满的稻谷硌得手心发痒,她忍不住放在嘴里嚼了嚼,清甜的米香在舌尖弥漫开来。

收割完水稻,大哥又忙着去河口挖蛤蜊。秋后的海水凉了许多,大哥穿着橡胶雨裤站在浅滩上,潮水退去后,滩涂变得黏糊糊的,一脚踩下去能陷进半尺深,拔脚时发出 “咕唧” 的声响。

他弯着腰,手里的铁锹在淤泥里翻找,每挖到一个大蛤蜊,就 “咚” 地扔进旁边的竹筐里,竹筐渐渐满起来,蛤蜊壳碰撞发出 “咔嚓咔嚓” 的响声。

夕阳西下时,小木船载着满筐的蛤蜊往回划,水面被染成一片橘红,船桨划破水面,荡起细碎的金光,像撒了一河的星星。

大哥哼着不成调的小曲,船尾的浪花 “哗哗” 地响,海风带着咸腥味扑面而来,吹乱了他额前的头发,却吹不散他脸上的笑意。

卖蛤蜊的日子总是充满期待。天还没亮,大哥就骑着大金鹿自行车去镇上的早市。到达城里的市场时,东方刚泛起鱼肚白,上早市已经有了零星的人影。

大哥把竹筐扛在肩上,蛤蜊的重量压得他肩膀生疼,却也压得他心里踏实。走进人声鼎沸的市场,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像一首热闹的交响乐。他找了个角落放下竹筐,刚解开盖在上面的湿布,新鲜的蛤蜊就露出了油亮的壳,沾着的水珠在晨光中闪烁。

“刚从海里挖的蛤蜊嘞,新鲜着呢!” 大哥的吆喝声粗犷有力,立刻吸引了几个主妇围过来。她们蹲下身,用手指拨弄着蛤蜊,“这壳真亮,一看就新鲜。”“咋卖呀大哥?”

大哥搓了搓手,报出一个五分钱一斤价格,主妇们开始还价,一来二去,最终成交时,大哥接过皱巴巴的票子,手指沾着汗,数了一遍又一遍,那带着体温的纸币上仿佛还留着蛤蜊的咸鲜味。

当第一笔卖蛤蜊的收益揣进兜里时,大哥觉得那几毛钱硬币格外沉甸甸的。他没舍得花,而是小心翼翼地用手帕包好,塞进贴身的衣兜。

回家的路上,他特意绕到供销社,给大妮买了块水果糖,糖纸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一小块彩虹。推开家门,大嫂正在灶台前忙活,锅里炖着刚收的新米,香气扑鼻。

大哥把包着钱的手帕往桌上一放,得意地说:“他娘,你看!” 大嫂解开手帕,看到里面卷着的几张毛票和硬币,眼睛一下子亮了,手指轻轻拂过那些纸币,仿佛在触摸什么珍宝。

“真不少呢!” 她抬起头,眼里闪着光,嘴角的笑容怎么也藏不住,“咱攒着,给妮子交学费,再给你置件新褂子。”

大妮凑过来,抓起一块硬币放在嘴里咬了咬,凉丝丝的金属味让她皱了皱鼻子,却又咯咯地笑起来。

那年冬天,大哥家的粮仓堆得满满的,新收的稻谷散发着淡淡的米香,墙角的陶罐里装满了卖蛤蜊攒下的票子。

大嫂坐在炕头缝补衣裳,煤油灯的光晕在墙上摇曳,大哥蹲在地上修理小木船的桨,木屑落在他脚边,像撒了一地的星星。

窗外的北风呼啸着,屋里却暖烘烘的,大妮趴在桌上写作业,铅笔尖划过作业本的 “沙沙” 声,与大哥修桨的 “咚咚” 声、大嫂穿针引线的 “嗤啦” 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温馨的生活乐章。

大哥偶尔抬起头,看看墙上挂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又看看炕上堆着的新粮,嘴角不由得向上扬起 —— 他知道,那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吹来的春风,不仅吹绿了田野,也吹开了他一家的新生活。

土地与海洋,成了大哥家在时代浪潮中前行的双桨。

春天在田地里播下希望的种子,秋天在河口收获生活的馈赠,汗水滴进泥土里,也融进海水里,最终都化作了粮仓里的稻谷和兜里的票子。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越吹越劲,大哥的小木船后来换成了机动船,蛤蜊的销路也从镇上的早市拓展到了城里的饭店,而大嫂的责任田,也因为科学种植变得越来越肥沃。

那些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日子,那些在河口挖蛤蜊的清晨,那些数着卖蛤蜊钱时的喜悦,都成了刻在岁月里的印记,见证着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时代变革中的奋斗与成长,也见证着农村大地在政策暖阳下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喜欢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请大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