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我从大秦朝来 > 第836章 励精图治安良

我从大秦朝来 第836章 励精图治安良

作者:菠萝炒土豆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05 13:37:06 来源:武林小说网

第836章励精图治安良

西晋八王之乱过后,天下大乱,五胡乱华的烽烟席卷大北方。

琅琊王司马睿,在王导、王敦的帮助下,带领一帮马仔南下,建立了东晋王朝。

这个时候北方的各大士族家族,为了生存分成了两派。

第一派选择衣冠南渡,代表家族有: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等。

第二派选择留在北方,代表家族有: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

说实话,选择衣冠南渡,在当时来说,是相对明智的一种选择。

毕竟谁也不知道留在北方会遭遇怎样的厄运。

当时的北方政局动荡,可谓是“遍地是大王,短暂又匆忙”

隔段时间就换一批人上台,没点头脑根本玩不转。

所以说选择留在北方的那帮士族,要想存活下去,除了超越常人的胆量以外,还需要有足够的智慧。

比如说清河崔氏的代表人物崔浩,就是一个集胆量和智慧于一身的重要人物。

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这一规律基本上是没跑的。

医生的孩子将来大概率会从事医学工作,律师的孩子大概率也会从事法务工作,这就是言传身教的作用。

崔浩的祖上,基本都是当官的,所以注定了崔浩也不会是个平凡的人。

崔浩的七世祖崔林,在三国曹魏王朝,官拜司空,安阳乡侯,妥妥的高级官吏。

崔浩的曾祖父崔悦,是五胡十六国之一后赵的司徒右长史,封关内侯。

崔浩的爷爷崔潜,是著名的书法家,在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后燕担任黄门侍郎。

崔浩的父亲崔宏,在北魏初年担任礼部尚书,封白马公,是天下公认的神童。

这样的家庭背景,放在任何时期,都是值得拿出来吹嘘一下的。

可谓是代代都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到了崔浩这一代,那就更了不起了。

崔浩的父亲出身清河崔氏,崔浩的母亲则出身范阳卢氏,所以崔浩是集齐了北方两大士族的精华于一身,这样的人,可谓是天纵英才。

从基因的角度来说,崔浩无可挑剔,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崔浩的父母都当之无愧是非常优秀的老师,言传身教之下,崔浩自然是个出类拔萃之人。

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几乎嗜书如命。

这种教育背景的人,还如此勤奋,你让其他普通人活不活了?由于过早体现出了才能,所以崔浩还没成年,就被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给弄去做了秘书。

拓跋珪这个人我们知道,前期英明神武,到了晚年暴虐疯狂,身边的人都被他揍了个遍,甚至导致他儿子要亲手宰了他。

可偏偏唯独崔浩,从未受到过他的处罚,初出茅庐就能搞定如此难搞的领导,可见崔浩这个人不简单。

没多久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就被他儿子拓跋绍给宰了,拓跋珪的长子拓跋嗣继位以后,依旧重用崔浩。

为啥?因为拓跋嗣非常喜欢奇门八卦这些玩意儿,而崔浩最擅长的就是《易经》这方面的知识,这不就对口了嘛!

最关键的是,崔浩每次算卦,还特别准,这可把拓跋嗣给激动坏了,认为是个神人在一旁辅佐自己。

比如说当时后宫有兔子出现,按道理这是不可能的。

于是拓跋嗣就让崔浩算一卦,崔浩算完以后表示:隔壁国家应该要送美女给您老了!

没多久,后秦皇帝姚兴,果然送了美女给拓跋嗣。

崔浩建议借道给刘裕。

别以为崔浩只是靠这个谄媚君主,早年北魏都城平城闹饥荒,大多数人都主张迁都,唯独崔浩反对,理由很简单,轻易迁都容易导致动乱,这是中原王朝不变的规律。

在东晋的刘裕带兵北伐后秦的时候,曾经向北魏借道,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反对。

又是崔浩独自支持,他的理由是:我们北边还有柔然的威胁,如果南下防备刘裕,必然会遭到进攻,倒不如放刘裕进来,随后把他的归路给堵住,这么一来不就既可以削弱后秦,又可以打击刘裕了吗?

真是个好办法,可惜拓跋嗣不敢用,还是派了10万大军到黄河边上监视刘裕,结果被刘裕一顿胖揍,损失惨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