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薯条,苏联英雄 > 第4章 不能胡乱分割战区

“狗哨”带来的第一个帮助就是,让参谋部对于西方面军战前军力部署,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

而与之一并而来的,还有“图司机”几人,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当然考虑到,“狗哨”与“图司机”一样,与其原型人物的关系,更接近同分异构体,所以这一表情更多的是对薯条君做的。

因为之前,薯条君简单粗暴的南北战区划分,把作为西方面军精锐的第10集团军,分成了大小不均的两块。

这让“图司机”等人,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中,挪移足够的力量,以挽救糟糕局势,制造了巨大困难。

当然对此薯条君是不认的。

因为远比薯条君,更适合当指挥官的“图司机”等人,面对当前糟糕的局面,给出的做优解是一种“壮士断腕”式的操作。

即放弃北线格罗德诺地区,与南线布列斯特地区的一干守军,集结第10集团军主力,抓住德军合围前的空隙,向东南突围。

这一操作即可以直接威胁德国人至关重要的铁路线(布列斯特-明斯克),还能为西方面军寻得一块稳固的隐蔽地(斯卢茨克、巴拉诺维奇、平斯克之间的林区)。

十分有利于技术兵器劣势的西方面军,坚持防御为明斯克争取更多时间。

并且按照“图司机”的说法,当南线的苏军完成这一至关重要的战略转进行动后。

薯条君仍然有机会在北线与德军决一死战,未尝不能帮助一部分苏军,按照历史中的剧本(走纳利博克森林)完成向明斯克的撤退。

看完参谋们的“冷血”方案,薯条君有点接受不了,哪有开打前,就默认三个集团军,只有一个有机会跑路的?

(一些解释:

1、同分异构体

由于限定兵人来源于,原型人物的部分精神体,且人均受到主题装扮影响,因此尽管兵人们,都带有原型人物的技能记忆等,但他们与原型人物依然有本质区别。

2、至关重要的铁路线

对于二战中的苏德双方来说,运输后勤的大动脉均是铁路。

因此德国人的四个装甲集群在规划目标时,均重点考虑了夺取铁路枢纽。

对于,第4装甲集群来说是,考纳斯-陶格夫匹尔斯-普斯科夫。

对于,第3装甲集群来说是,苏瓦乌基-考纳斯-维尔纽斯-明斯克。

对于,第2装甲集群来说是,布列斯特-扎宾卡-普鲁察内(铁路从旁边穿过)-巴拉诺维奇-明斯克。

对于,第1装甲集群来说是,利沃夫-杜布诺-罗夫诺-基辅。

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出很多东西。

比如同时出现在第3、第4装甲集群目标中的考纳斯。

德国人对其极为重视,虽然没有直接让装甲集群冲向这里,但还是将其放在了北方、中央两个集团军群的交界位置附近。

并在开战的第一时间,由两个集团军群侧翼的步兵合力将其占领。

(历史中,6月23日上午考纳斯就已经沦陷,并因此牵扯了西北方面军的防御,在第2卷有描述。)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处在德军两大集群之间,爷爷不疼舅舅不爱的,苏军第11集团军,面临这一重要地点被攻占的情况,却只能派出残缺的步兵第16军(仅一个师保有一定战斗力),试图重夺该城。

并很快因为西北方面军开始大退却,而失败。

而与北方两个方面军,对考纳斯-维尔纽斯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第3装甲集群可以横冲直撞不同。

西南方面军,则因为将注意力放在了利沃夫这一铁路枢纽,并因此误判了德军的攻击重点(德军选择直扑杜布诺),导致了一系列战略被动。

当然,德军这一跳过一段铁路的行动,也是南方集团军群,成为战争初期推进速度最慢的德军部队的原因之一。(也是薯条君数次捅破油罐车,让德军指挥官暴跳如雷的原因。)

3、西方面军辖区内的众多林区

格罗德诺北方的林区,成了第3装甲集群,在苏军两个方面军之间穿插的,最佳行动掩护。

明斯克与比亚韦斯托克之间的纳利博克森林,成了历史中,被包围的西方面军,苟延残喘的地方。

斯卢茨克、巴拉诺维奇、平斯克之间的林区,成了历史中,西方面军部分部队的突围选择。

4、三个跑一个的事实

历史中陷于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的,三个苏联集团军,在最后确实只跑了一个,还是那种拼起来算一个的情况。)

………………………………

只是水平确实不足的薯条君,面对9个苏军高级军官给出的方案,确实想不出多少改进方案。

“他娘的,日子不过了,看我微操到每一个地方,我就不信不能逆天改命!”

不愿意放弃一切希望的薯条君,做出了最后的倔强,无视系统再三给出的,不要过度划分战区的警告,直接将西方面军切了个“稀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薯条,苏联英雄请大家收藏:()我,薯条,苏联英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且,如果不是每个战区都有苏军编制的最低限制,外加“狗哨”作为方面军司令,确实不知道,苏军每个营,每个连的防御阵地在哪。

薯条君大概,真的会将这场两百多万人参加的大战役,变成无数个战地超人熟悉的连级战斗。

那么如此一番操作之后,首先要从哪里下手呢?

毕竟“莽夫”附体结束后,因为过往系统警告的离奇威力。

已经对于系统的一切警告都放大三倍观察的薯条君,也不得不认真思考,系统对于过度划分战区的风险提示,主要是指哪个方面。

并立即意识到,第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就是,不同战区之间时间线收束时,会造成的互相影响。

“那么,岂不是应该从影响最小的地方,开始?”

所以就决定是你了,第10集团群的南部大块。

(一些解释:

两百多万人参加

德军145万,苏军79万,加起来224万人。)

…………………………

战地时间6月23日上午7时,在驻扎在扎宾卡附近的机械化第14军,发起反击前,薯条君离开了布列斯特-第4集团军战区。

进入了当前正在抵挡,德军步兵攻势,并且认为成功堵住了德军主力突进的,第10集团军南部战区。

“那么,行动吧!”

薯条君,一股脑从古拉格体系,拉出了一个班的“通信兵”,让他们和暴风兵小队一起,带着如假包换的“方面军司令部命令”,去找所有能找到的苏军部队。

意图以最快速度,在这一战区,建立起一个强而有力的苏军集群。

好为实现后续战略意图,打下坚实的战力基础。

(一些解释:

1、成功堵住了德军主力突进

巴甫洛夫在失去对于前线情况的掌握后,依据自己的静态防御阵地,与从前线获得的最后报告,对德军的战略意图进行了判断。

在巴甫洛夫眼里,德军用少量坦克绕过防线薄弱环节,

(第3集团军在格罗德诺地区的部队,部分面对了德第3装甲集群的坦克,苏第4集团军在布列斯特地区的部队,部分面对了德第2装甲集群的坦克。)

正面使用步兵和炮兵发动猛烈进攻。

(第10集团军,遭到德军第4、第9两个步兵集团军的辅助攻势。)

是为了夺取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两侧河流上的桥头堡,将主力部队,送入比亚韦斯特开阔地,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其装甲部队快速突进的优势。

因此,巴甫洛夫要求主力部队,全力封堵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的防线,并让机械化第6军,与机械化第14军前往封堵两翼的破口。

这一战略错判,导致巴甫洛夫表现的像把西方面军主力,亲自送进德军的包围圈一样。

但这是我们作为后来者,在知晓的德国人,擦过西方面军两翼的坦克部队,才是德军主力。

和德军巨大的,整个包围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乃至整个白俄罗斯西部的野心后,才能做出的评价。

而对于当事人来说,

前者是巴甫洛夫,只能依靠战略水平进行的猜测,但却完全没有任何信息来源证明。

后者则是巴甫洛夫,基于自身坦克理论(苏军对西班牙与苏芬战争经验的错误解读),所无法想象的事情。

所以巴甫洛夫这一重大错误,除去其自身水平实在不够外,也和西方面军拉胯的通信组织能力,与苏军作战理论在二战前的落后,分不开关系。

PS:战略错判是西部三个方面军全部犯了的错误,只是西方面军的巴甫洛夫,在错误的敌我强度判断下,梭哈的太狠,所以糟的最重。

2、方面军司令命令

由西方面军司令“狗哨”亲自签发的命令,怎么不算西方面军司令的命令呢?)

喜欢我,薯条,苏联英雄请大家收藏:()我,薯条,苏联英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