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薯条,苏联英雄 > 第45章 间章 苏德战争的人心向背

(半科普向,最后带有强烈的价值观倾向,大家选择性观看)

一方面是德国人。

德国人能提出“巴巴罗萨”这个速胜计划,有一个原因,是基于其对苏联人的刻板印象。

即德国人曾天真的认为,苏联人大多数愿意从斯大林主义中被解放出来。

这一点,在德军进攻初期看来,有点道理,德军在波罗的海三国,会受到热烈欢迎,而在另一些地方,比如西乌克兰的一些地区,也不会遭到当地人的抵制。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波罗的海三国的复杂历史问题,与西乌克兰地区依然保有的,对一战德军的占领记忆,所能制造的影响也就这么多了。

(这里作者解释一下,从比烂角度来说,与沙皇的农奴统治相比,一战德国的殖民统治算是先进的。)

而随着德国人的,糟糕的占领政策落地,当地人对德军的态度,几乎可以说是迅速降级。

毕竟德国国防军统帅部,在开战前就根据苏联并未签署《日内瓦》《海牙》等战争公约为借口,发布了三道命令,

一,苏联政治军官并非战俘,抓到后应该立即枪决。

(着名的“政治委员命令”)

二,德军士兵侵犯平民与战俘的行为,应由其所属部队指挥官决定是否处罚。

(东方大国的所有人都应该懂,这条类似于“领事裁判权”的命令所代表的意义。)

三,任何“攻击”德**人的平民将被处决。

(德军统帅部,显然没有给“攻击”准备一部厚厚的民法典来解释。)

虽然有些德国国防军高级军官在回忆录中宣称,他们拒绝了传达这样的命令,或者将此类命令,全部归于跟在国防军身后的党卫队和类似性质武装身上。

但随着后世历史研究的深入,这些说法被发现大多站不住脚。

比如德国历史学家菲利克斯·勒莫尔,研究了全部德国野战集团军处决苏军政委报告后指出。

德军部队,充其量有时会为了避免影响士气,将处决战俘的任务移交给后方的保安单位,但大部分时间,仅是一些高级指挥官会在原则上抱怨这一做法会影响部队军纪而已。

而如曼施坦因这类,受到纳粹思想影响比较严重的高级指挥官,甚至会相信“犹太人都是**,他们会威胁后方安全”这类离奇故事,从而配合党卫军在自己辖区内大肆搜捕。

此外还有自己编造离奇故事的德军高级军官。

比如,下一卷将作为主角对手之一的,尼古拉斯·冯·法尔肯霍斯特上将,其向自己领导的“挪威”军下发传单,提醒士兵要提防苏联人使用生化武器,还要“特别注意牧师、政委和犹太人”。

(这里作者强调一点,请不要将本文中,任何历史名人的性格与言行,当做他们真实的形象,毕竟在这里,他们都是作者手里展现剧情的棋子。)

而这种情况在德军过分年轻的低级军官中更为严重。

(德军低级军官和高级军官,由于一战原因,中间像是隔了一代人,前者成长在纳粹统治下,后者成长在德皇时期,因此他们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

纳粹党的侵蚀在一些德国国防军部队中,达到了1/3。这些小胡子的年轻追随者,拥有比其他士兵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好的教育水平,其对部队的影响显而易见。

国防军士兵,普遍将苏联人看成傻里傻气又包藏祸心的“劣等人”。

这一思想,让这些士兵,在面对战争时,轻易克服了杀戮同类的心理问题,并又进一步,让这些士兵在暴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导致德军对苏军战俘与平民的暴行,从战争第一天开始,就伴随着德军部队的进军,燃烧在整个东欧的土地上。

至于跟在国防军身后的,负责统治和剥削占领区的各种组织机构,比如各种保安师的行为那就更不用过多描述了。

这些缺乏训练,武器不足,但却同样怀有纳粹思想的部队,和每一个东方大国人都熟悉的,那些曾经肆虐在神州大地上的同类生物一样。

够坏的会坏到骨子里,不够坏的也会因为力量不足,让位于够坏的。

在这样的组织架构下,德军别动队会做出,怂恿斯拉夫人攻击犹太人,这种离谱举动也就不是那么令人意外的了。

当然罪行也不仅仅发生在犹太人身上,数量更为庞大的,非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更为严重。

其规模大到至今无法精确统计,但是可以估算出约有300万人,被运到了德国当做奴隶使用,其结局下场并不比我们被运到岛国的同胞好到哪里去,还有约330万苏军战俘死于饥饿、疾病和寒冷。

这些数字中包含的一些事件,也十分类似于他们的类人同行,在东方大国和东南亚的所做所为。

比如德国人也曾搞过类似,美军战俘在菲利宾遭遇的“巴丹死亡行军”,即让苏军战俘,徒步在冬季严寒中穿过东欧前往德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薯条,苏联英雄请大家收藏:()我,薯条,苏联英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再加上“东方总计划”的影响,整个德军占领区的人民,处于食物和一切生活必需品被系统剥夺的慢性死亡状态。

上述所做所为,让原本在1941年,德军后方仅有的,极少数内务部特别部队和部分被打散的红军,迅速发展成了,仅次于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游击队伍。

而在德式三光与俄式游击队的对抗中,德国人残忍的行为,更是成功的激起了占领区人民的反抗情绪。

将小胡子臆想的,针对犹太人与**的清理战争,变成了德军对抗苏联境内全体人民的战争。

其必然失败的结局,也就此开始了倒计时。

…………

另一方面是苏联人。

对于一名生活在苏联的普通人,甚至是普通士兵来说,德国和德军士兵,一度是带有某种滤镜的。

在滤镜中,德国是发达的工业国,那里有苏联无法想象的漂亮商品,那里的人富有教养且彬彬有礼。

在滤镜中,穿着远比苏军士兵更为得体和漂亮的制服,乘坐着从整个西欧搜刮来的各种“漂亮”汽车,吃着苏联人没见过的巧克力,口袋里装着精美钢笔,或拿着精美笔记本的德军士兵,看起来异常“文明”。

再加上,德国作为马克思的故乡,在苏维埃过去的宣传中,还是一个有着强大工人阶级的国家。

这些工人只是暂时屈服于小胡子的手枪与绞刑架,才跟着纳粹党行动。

而这些随时会起来反抗纳粹统治的工人,组成了法西斯德国以外的,苏联滤镜下的,一个“真正的、人民的德国。”

这种强烈的滤镜,让一些联共(布)老党员认为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国内会立即爆发反抗小胡子的“巴黎公社”式革命。

甚至让一些苏军士兵拒绝对普通德军士兵开火,理由则是离奇的,“那会让“被迫”给小胡子充当炮灰的,德国劳动人民由于得不到苏联人民的帮助而感到失望”。

这些离奇的滤镜,无疑需要为,苏军在最初的溃退,负一些责任。

当然,随着德军不光彩的一面,逐渐在战争中表现出来,这些滤镜被打破了。

苏联人最终意识到,至少在他们进行卫国战争的过程中,“真正的、人民的德国”是根本不存在的。

他们面对的也从来不是单纯的一小堆纳粹类人,而是一整支,被狂热思想影响的德军部队。

………………

随着德军宣传的幕布被揭下。

随着苏联人眼前的滤镜被击碎。

双方战前的天真迅速消失,

这场战争也迅速升级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最终苏德战争,或是苏联语境下的伟大卫国战争,演变成了一场,四千万装备着当时最精良武器,被各种疯狂情绪所支配的士兵,在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以及其对应的天空,与毗邻的海洋中,进行的一场长达1417天的残酷厮杀。

这是一场人类战争史上,前无古人,并且作者单方面希望后无来者的,登峰造极的战争。

其背后的含义,一点不比我们先辈所经历的那14年含义少。

甚至某种程度上讲,只有透过这场,我们可以部分作为局外人的战争,我们才能看到更多绝对不同于,东方大国“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家国情怀以外的,真正复杂的,影响世界大势与大战结果的人心向背。

“苏联”这个词,在国内的舆论环境内,是有着复杂含义的,甚至一度是可以与“邪恶帝国”画等号。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在这个世界百年未有变局之时,再次回望这个词语的时候,特别是将其与,另一个复杂的“邪恶帝国”并列在一起看时。

人们终究能从真实历史中,邪恶、正义、残暴、人道等错综复杂的,纠葛在一起的情形中与评价中,看到某种真相。

关于苏联,被某些国家仇视的真相,

关于苏联曾具有的,超出时代的力量是什么的真相,

关于苏联身上所带有的,理想主义色彩背后是什么的真相,

这些才是这个词语,在已经离我们远去的,接近半个世纪里,反复被人提起的关键。

………………

当然这一切,对于处在二战刚刚开始时间点的,两国人民或者士兵来说都太遥远了。

喜欢我,薯条,苏联英雄请大家收藏:()我,薯条,苏联英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