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薯条,苏联英雄 > 第53章 间章 空军差距

(本章主要为科普内容,为了接下来剧情中陶格夫匹尔斯发生的苏德空军对捅提供背景,大家可以酌情观看)

巴巴罗萨开始时,苏联空军在理论上是远比德军强大的。

……………………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劣势的德国空军。

被大多数军事史研究人员称为“只是一支战术空军”的德国空军,却发挥了极其显着的作用,不仅仅是在开战的第一时间,将大量苏军飞机击毁在机场,成功获得了早期战场制空权。

更是始终保持着极大出动频率,出现在大部分需要他们的地方,包括但不限于,为德军指挥部门提供大量空中侦查情报,遮断苏军装甲部队的反击,帮助步兵和装甲兵攻击重要目标,冒着风险跟进所有部队夺得的野战机场,并依托这些机场为前线部队支撑起防空伞。

(战术空军,缺乏远程重型轰炸机,缺乏重型运输机,无法完成总体战,赋予空军攻击敌国工业基础与实现战役级兵团空运的任务。当然德国在根本上也养不起战略空军。

此外还指德国空军的规模,始终没有达到能够满足德**事需要的水平,比如赫尔曼·威廉·戈林(Hermann Wilhelm G?ring)吹的几次牛,不仅没有实现,还给德国空军造成了巨大损失。)

……………………

而占据优势的苏联空军,则受困于指挥体系落后,权责隶属不清,缺乏专业人才等一系列直接卡死苏联空军作战能力上限的问题,完全未能发挥出与其巨大体量相配的作用。

而这些因素导致苏联空军始终无法,有效组织起成规模的部队与德国空军对抗,才是苏联空军在战争最初的一个月,甚至是战争的前两年里,持续失败的根本原因。

(不同航空队分属方面军司令部,各区域的防空军与战略预备队,受多方管辖,而这种问题甚至被如今的俄罗斯空天军继承,使得乌克兰可以使用无人机威胁到俄罗斯本土纵深,简直是侮辱性极强)

…………

而除了上述宏观问题,还有如下一些具体情况需要知晓。

一是,占据苏军预算40%的苏联空军,在开战时就拥有1.5倍于德国的飞机生产能力。这使得苏联空军在开战时装备数量有“显着优势”。

即德国及其盟国加起来也只在东线投入了4800架左右飞机(以各方数据最大口径计算,较为靠谱的数据可能只有3200),仍然是少于苏联空军总计高达8000余架的飞机(仅计算苏联西部,不包含海航的1400余架飞机,其中还有1300余架远程轰炸机。如果计算苏联空军总数,则高达吓人的余架)

而被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德空军战斗机具有显着性能优势,其实也没有想象中大。因为包括米格3,拉格3,佩2,伊尔2等新式飞机,在6月1日时已经下线约2600架,几乎达到了德国空军力量的一半。

而至于苏军老旧飞机的性能问题,几乎可以被苏联广大的空域与数量优势所弥补,这一点在苏联空军恢复组织力后,大量使用老旧飞机,在德空军疲于奔命时,反复成功的各种行动证明了。

二是,苏联空军真正限制起飞能力的原因,其实是严重缺乏的技术人员与飞行员,大量飞机都没有与之对应的驾驶员与维护人员,甚至德国空军只能看着,却从未大量拥有的远程轰炸机也只配备了不足70%的飞行员。

(德空军巅峰远程轰炸机数量为200余架,和英美俄比都是小卡拉米中的小卡拉米)

而这些飞行员中缺乏训练的又有很多,新式装备“不足”,加上“大清洗”余威导致,大部分空军指挥官,不敢组织实际飞行训练,甚至产生了个别飞行时间无法用小时作为单位的飞行员。

而作为整体水平的考量,水平最高的波罗的海沿岸军区(西北方面军)飞行员平均飞行小时数为18小时,最低的基辅特别军区(西南方面军)则为6小时。作为对手德军空军一线飞行员普遍超过450小时,二线飞行员则超过250小时。

(MMP这个时间,连飞行游戏都开不好。)

至于更为重要的后勤人员,空军的缺编情况比他们在地面上的装甲兵战友还严重,而且此时的苏联空军还采用了愚蠢的“一对一”式后勤保障。

即每支航空队(团级)都有对应的“空军基地”与后勤保障人员,当航空队转场时,这些后勤人员也要跟着转场(并且没有飞机运输,通过陆地转场),而这些后勤单位缓慢的转场速度就严重拖累了苏联空军航空队做好战斗准备的速度。

导致即使方面军司令员想要使用这些空军,不仅仅会受到糟糕指挥系统的影响命令无法下达,而是哪怕命令真的传达到了航空队,航空队也会因为无法完成战斗准备,而不能执行任务。

同时这样糟糕的转场能力,也使得战争前期出现了大量两个、三个航空团挤在一个前线机场的情况,使得个别机场同时堆积的飞机数量能超过150架,这不仅仅让这些机场几乎失去运作飞机起飞的能力,也是德国空军能在第一波空袭中取得巨大战果的原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薯条,苏联英雄请大家收藏:()我,薯条,苏联英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真·集结在一起,请德军轰炸)

甚至苏联空军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种模式的巨大弊端,并在41年4月开始改革,只是时间太晚,导致开战时,新的后勤单位只完成了不足15%(54个中的8个),而这些实际建立起来的新后勤单位所需要的装备则更是只到位了不足30%

三是,老生常谈的指挥系统硬件与软件问题,苏联空军被多方指挥仅仅是宏观问题。在微观上,缺乏无线电装备使得苏联空军在面对全套无线电武装的德国空军时,就像一支一战武装。

而更糟糕的是原本可以通过自身经验与能力弥补这些问题的,实际掌控苏联空军巨大力量的指挥员的水平,比所有其他军种都要糟糕。

超过91%的航空兵团指挥员在岗时间不超过6个月,而这数据扩大到整个空军指挥系统,又有65%的指挥员任职不满一年,43%的任职不满半年。而在这些缺乏实际岗位经验的指挥员中,还有大量是从飞行学校提前毕业的。

四是,战术水平问题,苏联空军不仅仅缺乏为部队提供战术战役侦察的能力,甚至连其本身最为重视的歼击机战术也落后于他们的对手。

在德军已经使用现代空军的灵活的双机或四机编队时,苏联空军还在使用密集且笨重的三机编队,同时还严重缺乏于陆军的配合。

这一点在西南方面军早期反击中最为突出,作为提前采取措施,使得德国空军第一波对地打击全部扑空的方面军。

几乎保存了全部空军实力的方面军司令部,却没能将空军和陆军的反击协同起来,导致当陆军冒着德军的轰炸前进时,空军却在毫无必要的地方流血。

而相比德军拥有优势的轰炸机部队的表现更是离谱,只会使用楔型或横队密集队形飞行,并且只在一个固定高度投弹,甚至不会根据德军防空力量情况,调整轰炸路线。

(只在固定高度僵硬的沿直线轰炸,甚至被作为挨炸对象的德军步兵在回忆录中鄙视,简直离谱。

对于这些德军步兵来说,相比成规模的有德国空军去拦截的轰炸机编队轰炸,他们更怕的反而是单机出动,德国空军管不过来的,苏军老旧轰炸机的随机扫射与轰炸。)

喜欢我,薯条,苏联英雄请大家收藏:()我,薯条,苏联英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