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马小玲,带系统斩僵 > 第137章 三堂分治的钟声

守护阁大殿的穹顶在晨露中泛着温润的光,画师们刚用最后一笔金粉勾勒完符咒的尾钩,便躬身退至廊下。新绘的穹顶如一幅悬浮的星河图,左侧驱魔龙族的朱砂符咒蜿蜒如赤龙,每一道笔触都带着克制的锋芒,仿佛随时能冲破画布噬尽阴邪;右侧僵尸族的玄黑战纹呈放射状铺展,古老的图腾里藏着尸族千年的战史,那些交错的刃痕与血槽在晨光中似有血气流转;而正中央的守护印记则凝着一团柔和的绿光,像将晨露里的春阳揉碎了嵌进去,缓缓漫过符咒与战纹的边缘。

三者在穹顶最高处交汇,朱砂的炽烈、玄黑的沉郁、绿光的温润,竟奇异地相融成一个端正的“和”字。檐角的铜铃被风拂过,发出清越的声响,像是为这新生的景象奏响序曲。

马小玲站在九级玉阶之上,玄色法袍的衣摆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她手中捧着三个巴掌大的令牌,令牌由昆仑墟带回的墨玉雕琢而成,表面分别刻着剑、禾、书三种纹样,边缘嵌着细细的银线,在光线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诸位弟子,”她的声音清亮,透过大殿的梁柱传到每一个角落,“自守护阁立阁以来,我们并肩对抗尸潮,守护一方安宁。如今乱象初定,当有章法可循。今日起,阁内分设三堂,各司其职,共护人间。”

台下肃立的弟子们屏住呼吸,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玉阶。他们穿着统一的青色法衣,衣料是用灵蚕丝混着麻布织成的,既透气又能隔绝低阶邪祟的气息。胸口的位置绣着不同的标志:驱魔堂是一柄出鞘的剑,守护堂是一株饱满的稻穗,传承堂是一本翻开的书,针脚细密,颜色是沉静的靛蓝。

马小玲举起第一块令牌,剑形纹样在光下格外清晰:“驱魔堂,由林长老执掌。”一位身形魁梧的老者应声出列,他脸上有一道从眉骨延伸到下颌的疤痕,那是年轻时与千年僵尸搏斗留下的印记。“此堂掌杀伐,凡遇邪祟作乱、尸族犯界,皆由你们出手镇压,务必要护人间不受侵扰。”林长老双手接过令牌,掌心的老茧摩挲着冰凉的玉面,沉声道:“定不负所托。”

接着是第二块令牌,禾纹在绿光中仿佛有了生命:“守护堂,由陈长老执掌。”走上前的是位面容温和的中年妇人,她曾是山下村落的医者,最擅调理灵脉。“此堂掌民生,既要照看阁内弟子的伤病,也要指导山下百姓耕作灵田,让灵脉与人间烟火相融,生生不息。”陈长老接过令牌时,指尖轻轻拂过稻穗的纹路,眼中含着暖意:“必当尽心。”

最后一块令牌上的书纹透着书卷气:“传承堂,由白长老执掌。”出列的是位须发皆白的老者,他背着一个半旧的书箧,里面装着他毕生收集的典籍。“此堂掌教化,既要培育新人,传授道法符咒,也要整理历代典籍,让先辈的智慧不至于湮没。”白长老接过令牌,将其小心翼翼地放进袖袋,声音带着书卷气的沉稳:“老夫会守好这份传承。”

令牌授毕,马小玲的目光扫过台下的年轻弟子,语气柔和了些许:“阿夜。”

人群中,一个身形挺拔的少年应声出列,他左臂的衣袖空荡荡的——那是在尸潮中为了掩护同伴被僵尸咬断的,此刻脸上却没有丝毫颓丧。“你在尸潮中斩杀十七只跳尸,护得二十三位村民脱险,胆识过人,特任命你为驱魔堂副执事。”阿夜挺直脊背,青色法衣下的肌肉微微绷紧,他没有用仅剩的右手去接林长老递来的副执事令牌,而是用左臂的残袖轻轻一卷,将令牌稳稳托住:“弟子定随林长老,斩尽邪祟。”

“小雅。”马小玲看向另一边,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少女怯生生地往前一步,她指尖还沾着些许泥土,刚从灵田回来。“你的草木灵根能催发灵植生机,更能加速灵植的治愈,便进入守护堂,协助陈长老照看灵田吧。”小雅的脸颊泛起红晕,双手在衣襟上擦了擦,接过陈长老递来的堂徽:“谢阁主,我会好好照顾那些灵禾的。”

“李玄。”最后被点到名的少年,正低头看着自己法衣上的书形标志,听到呼唤立刻抬头。他在昆仑墟带回的上古功法还堆在传承堂的书案上,那些泛黄的竹简上刻着早已失传的文字。“你心思缜密,又通古文,便入传承堂,协助白长老整理典籍。”李玄拱手行礼,目光落在白长老身后的书箧上,眼中闪着期待的光:“弟子遵命。”

此时,珍珍捧着一块半人高的石碑走上玉阶。石碑是用后山的青岩凿成的,表面打磨得光滑如镜,上面刻着的“三堂规约”四个大字是用朱砂写就的,笔力遒劲。她穿着淡紫色的襦裙,裙摆绣着细碎的兰草花纹,走到石碑前,轻轻将其立在玉阶旁。

“这是我们共同商议的三堂规约,共计三十六条。”珍珍的声音温柔却坚定,目光扫过每一条规约,“从执事的权责到弟子的考核,从资源的分配到紧急情况的应对,皆有详述。”她的手指落在最后一条上,那里的字迹是用金粉写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三堂虽分,心须同归——皆以守护为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马小玲,带系统斩僵请大家收藏:()我,马小玲,带系统斩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说完,珍珍将手掌轻轻按在石碑上。她掌心的守护印记忽然亮起,一团柔和的绿光顺着她的指尖渗入石碑,像是有生命般在石纹中游走。很快,石碑底部浮现出三条纹路:一条如利剑般锋锐,代表驱魔堂;一条似禾苗般舒展,代表守护堂;一条像书页般平整,代表传承堂。这三条纹路在碑底缓缓交缠,最终形成一个闭环,将整个石碑稳稳圈住。

“无论在哪一堂,”珍珍收回手,绿光在她掌心慢慢消散,“都别忘了我们为何而战。不是为了令牌上的纹样,也不是为了堂口的界限,而是为了身后的人间烟火,为了那些需要我们守护的人。”

话音刚落,一道淡金色的光幕突然在众人眼前闪过,一行行文字悬浮在空中,只有阁主与长老们能看见——

【系统提示:触发主线任务“完善教派规制”!目标:三个月内完成三堂职能划分,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确保运转流畅。奖励:守护阁气运提升,学员修炼速度增加10%。失败:内部权责混乱,被邪派抓住漏洞渗透。】

马小玲看着光幕上的文字,眼中闪过一丝凝重,随即又化为坚定。她知道,这不仅是系统的任务,更是守护阁长治久安的根基。

三堂分治的揭牌仪式定在半月后,那天恰逢山下村落的集市日。天刚蒙蒙亮,守护阁的弟子们就开始忙碌起来:驱魔堂的弟子在阁门两侧布下简易的结界,防止闲杂人等闯入;守护堂的弟子提着药箱,正在给前来看热闹的村民检查身体;传承堂的弟子则在广场上摆开长案,将整理好的基础符咒典籍摊开,供有兴趣的村民翻阅。

当马小玲亲手揭开“驱魔堂”“守护堂”“传承堂”三块匾额上的红布时,檐角的铜铃再次响起,这一次的声响更加清亮,仿佛能穿透云层。

就在这时,阁门外传来一阵喧哗。众人回头望去,只见首任守护堂长老——那位曾被李玄在尸潮中救下的老农,正带着十几个村民往阁里走。老农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褂,腰间系着草绳,手里拄着一根枣木拐杖,脸上的皱纹里还沾着些许泥土。他身后的村民们抬着一个巨大的竹筐,筐里装满了颗粒饱满的灵米,米粒上泛着淡淡的白光,那是凝聚的愿力。

“陈长老,马阁主!”老农大笑着上前,拐杖在青石板上敲出笃笃的声响,“这是我们用你们教的法子种的第一茬灵米,你看这颗粒,比往年饱满多了!”他从筐里抓起一把灵米,米粒在他粗糙的手掌中滚动,那层淡淡的白光蹭在他的掌心,带来一阵温暖的触感。

“以后啊,”老农把灵米放回筐里,拍了拍手,“守护阁的粮食,我们包了!你们护着我们,我们也得让你们吃饱饭,有力气打那些坏东西!”

陈长老走上前,看着筐里的灵米,眼眶微微发热。这些日子,守护堂的弟子们每日下山,教村民们如何引灵脉之水灌溉,如何用符咒驱赶啃食禾苗的精怪,村民们学得认真,哪怕是七十岁的老婆婆,也会拿着画符的朱砂在田埂上画简单的护苗符。

驱魔堂的阿夜站在一旁,看着灵米上的愿力微光,忽然想起自己断臂那天,是山下的张婶用草药给他包扎,是李玄背着他往阁里跑。那些曾经被他守护的人,此刻正用他们的方式回应着守护。

传承堂的李玄翻开一本刚整理好的典籍,书页上记载着古老的守护咒语,此刻在他眼中,这些文字仿佛与村民们脸上的笑容重合了。

马小玲望着那筐闪烁着愿力的灵米,又看了看三堂弟子们脸上若有所悟的神情,心中豁然开朗。真正的秩序,从不是冰冷的规矩和刻板的划分,而是当每一个人都明白“守护”二字的分量,当杀伐者懂得为何而战,当民生者知晓为谁而劳,当传承者清楚要延续什么——这些看似分散的力量,便会因为同一份信念,紧紧联结成不可撼动的人心之墙。

喜欢我,马小玲,带系统斩僵请大家收藏:()我,马小玲,带系统斩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