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文始证道录 > 第16章 司命星复明

文始证道录 第16章 司命星复明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6:50:25 来源:全本小说网

秋分的晨曦带着霜露的清辉,漫过函谷关的医帐。最后一座棚屋前,宋平正用布巾擦拭着木牌上的名字——那是关城最后一位重症患者的姓名,此刻墨迹已被晨露洇得发淡,像即将褪去的阴霾。尹喜站在观星台的望筒后,目光牢牢锁定着天市垣旁的"司命星",那颗主掌生死的星官,光芒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转盛,银白中透着温润的玉色,像被晨露洗过的明珠。

按《甘石星经·司命篇》"司命星明,主生死有序,灾厄自退",这颗星已黯淡了整整三月,从柳宿示警时的蒙尘,到天江涤秽时的微亮,直至今日,才终于恢复了应有的清亮。尹喜转动望筒,镜筒里的星象愈发清晰:司命星的光晕边缘泛着淡淡的紫气,与旁边的"司禄司危"二星形成稳定的三角,像三位各司其职的星官,终于重新站定了岗位。

"关令,陈老丈醒了!"医帐方向传来老医工的呼喊,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哽咽。尹喜放下望筒,只见老医工背着药箱奔过来,药箱上的铜锁叮当作响,他手里攥着块染血的布巾——那是用来擦拭患者嘴角秽物的,此刻却被紧紧捏在手里,像攥着重生的凭证。"刚喂了半盏米汤,他竟能自己咽了!脉也稳了,跟司命星的光一样,一下是一下的!"

尹喜跟着老医工走进棚屋,陈老丈正靠在床头,脸色虽仍苍白,眼里却有了神采。见尹喜进来,他枯瘦的手微微抬起,指节因长期卧病而变形,却仍努力做出叩拜的姿势。"关令......老丈我......"他声音沙哑,像被砂纸磨过,"昨夜梦见个穿白袍的官儿,手里拿着册子,说'司命星亮了,你该回去了'......"

老医工在旁补充:"陈老丈是疫中最沉的病例,高烧四十日不退,脉都快摸不着了。昨夜司命星刚亮,他的烧就退了半度,今早竟能说话了——这哪是药的功劳,是星官显灵啊!"他翻开脉案,上面的记录从"脉微欲绝"改成了"脉缓有力",墨迹还带着新干的潮气。

尹喜望向窗外,司命星的光芒已穿透晨雾,落在棚屋的床榻上,在陈老丈的被褥上投下淡淡的光斑。《甘石星经·司命秘注》里"司命非独主死,更主生,其光盛处,必有生机"的字句,此刻在心头化作暖流。他忽然想起这场疫病中逝去的人,他们的名字都被宋平记在另册,此刻想来,或许司命星的黯淡,正是为了收容那些魂魄,待生死秩序重归,才肯重新亮起来。

"宋平,"尹喜走出棚屋,对候在帐外的文书道,"把狱讼册取来,该给这场疫病画个句号了。"

宋平捧着厚重的册页走来,封皮上写着"庚子年疫事狱讼录",边角已被翻得卷起。他翻开最后一页,那里还留着空白,是特意为最后一位患者留的。"关令,从惊蛰首例发病,到秋分最后一例脱险,整整一百八十日。"他指尖划过册页上的记录,"医工殉职三人,关卒殉职五人,百姓病逝二十七人,痊愈者三百四十六人......"

尹喜接过册子,目光落在"痊愈者"后的数字上,忽然想起《夏小正》里唱司命星的句子:"司命二星在掖门,主寿夭与招魂......"原来这颗星的"招魂",不仅是招回逝去的魂,更是招回生者的魂——让惶恐的魂安定,让绝望的魂重生,让离散的魂重聚。

"在末尾添一行注。"尹喜指着空白处,"就写'疫如疾风,起于青萍,终于天地之道。《道德经》曰"飘风不终朝",信然。守道则宁,违道则乱,此疫之训也。'"

宋平提笔蘸墨,笔尖在纸上悬了片刻,忽然问:"关令,这'道'究竟是什么?是司命星的光,还是我们熬的药?"

尹喜望向司命星的方向,晨光中,那颗星的光芒已与日同辉。"是星,也是药,更是人心。"他缓缓道,"司命星的光是天道,药是人道,人心是连接天人的桥。就像陈老丈,他能活下来,既是司命星的指引,也是医工的坚持,更是他自己不想放弃的念头——这三者合在一起,便是'道'。"

宋平似懂非懂,却还是认真写下注脚。墨迹在纸上晕开,与册页上其他的记录融为一体,像司命星的光融入了紫气。

消息传遍关城时,百姓们自发聚到观星台下,有人捧着新收的秋粮,有人提着刚酿的米酒,还有孩童举着自己画的司命星图。王伯带着粮仓的伙计,抬来一坛封存的老酒,说这是去年丰收时埋的,就等疫病结束开封。

"关令,该祭星了。"老医工捧着艾草走来,艾草上还沾着晨露,"司命星护佑我们闯过这关,得让它闻闻关城的新米香。"

尹喜没有阻止。百姓们在观星台下设起香案,秋粮、米酒、艾草摆在案上,香烟袅袅中,有人唱起《夏小正》,调子从司命星一直唱到紫微垣,像在给天地汇报这场疫病的终局。陈老丈被家人用担架抬来,他挣扎着坐起身,对着司命星的方向深深一拜,泪水混着笑意在脸上流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文始证道录请大家收藏:()文始证道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尹喜站在香案旁,望着人群中此起彼伏的叩拜,忽然明白司命星为何要"生死有序"——不是刻板的规矩,是让生者懂得珍惜,让逝者得到安宁,让活着的人带着逝者的份,好好活下去。就像这秋分的日与夜均分,生死也该各安其分,才能让天地的气息顺畅流转。

午后,医工们开始拆除最后一座棚屋,青竹幡被小心地卷起来,要送到观星台的库房封存。宋平抱着狱讼册,在每个曾住过患者的床榻前驻足片刻,像在与过去的日子告别。尹喜走到陈老丈的床榻边,见褥子上还留着司命星的光斑,伸手摸去,暖意从指尖一直传到心里。

暮色降临时,司命星的光芒在夕阳中显得格外柔和。尹喜登上观星台,将《紫气星象录》摊开在石案上,写下:

"秋分日,司命星复明,光芒盛于往昔。关城最后一例重症脱险,疫事终。《甘石星经》'司命明则生死有序',验之。百日疫病,如飘风过谷,虽摧折草木,终归于宁。盖因天道有常,司命有规,人若顺之,虽危可安。此星此疫,皆示世人:生者当惜生,死者当安死,守此序者,天地佑之。"

写完,他合上竹简,远处传来关城的钟鼓声——那是关闭了百日的城门重新开启的信号,雄浑的钟声在山谷间回荡,像在回应司命星的光芒。百姓们涌向城门,要去关外的田野看看,孩子们的笑声比钟声更亮,像一串串被风吹响的银铃。

尹喜知道,司命星的光芒会一直亮下去,就像这场疫病留下的教训,会刻在关城的土地上。生与死,从来不是对立的两端,而是司命星轨的首尾,首尾相接,才成了完整的循环。就像这秋分,黑夜与白昼均分,却都向着各自的方向延伸——黑夜孕育安宁,白昼催生希望,如此,天地才生生不息。

夜露打湿了观星台的石案,司命星的光芒在案上投下清晰的星影。尹喜轻轻抚摸着那道影子,忽然觉得这颗星离人间很近,近得能听见它的呼吸,就像每个经历过疫病的人,胸口跳动的声音——那是生的声音,是司命星最想听到的回响。

喜欢文始证道录请大家收藏:()文始证道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