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文始证道录 > 第3章 星夜踏征途

文始证道录 第3章 星夜踏征途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6:50:2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启明星还没在东方天际露头,少室山道上已响起细碎的马蹄声。夜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将山梁、崖壁、栈道都裹在里面,只有天上的星光漏下几缕,在结冰的路面上洒下点点碎银。

这条路确实险。左侧是刀削般的陡峭山壁,上面挂满了冰棱,长短不一,最长的足有三尺,像无数把倒悬的尖刀,在星光下闪着冷光,偶尔有冰棱坠落,砸在下方的岩石上,发出“咔嚓”的脆响,在山谷里荡开很远。右侧是深不见底的山涧,黑黢黢的像张巨口,只能听见水流撞击岩石的轰鸣,那声音混杂着冰碴摩擦的“咯吱”声,让人不敢多看一眼。

士兵们牵着马,小心翼翼地在仅容一人通过的栈道上挪动。栈道是在崖壁上凿出的石窝,铺着朽坏的木板,积着薄雪,走上去“吱呀”作响,仿佛随时会塌。甲胄碰撞的声音被刻意压低,只有马蹄踩在冰面上的“咯吱”声,还有士兵们粗重的呼吸声,在寂静的山谷里来回回荡,像谁在低声诉说着路途的艰难。

尹喜走在队伍最前面,手里展开的星图被夜风掀得微微颤动。他借着皎洁的月光辨认方向,羊皮纸上标注的“少室山道”路线用朱砂画了道醒目的红线,此刻正指向东方。岁星悬在天际,像一颗缀在黑丝绒上的碎金,光芒虽淡,却异常稳定,没有丝毫偏移——《甘石星经》说“岁星东行,其道不偏”,这意味着他们的路线没有错,正顺着天命指引的方向前进。

“先生,歇会儿吧?”身后传来年轻士兵的声音,带着些微的喘息。尹喜回头,见是阿元,就是那个怀揣干花的洛阳兵,此刻正扶着一个腿抽筋的老兵,额头上全是汗,顺着冻得发红的脸颊往下淌,滴在胸前的甲胄上,瞬间凝成了小冰晶。老兵疼得龇牙咧嘴,按着膝盖直哼哼,花白的胡子上挂着霜。

尹喜停下脚步,看了看星图。图上标注的“氐宿”已经从东方升起,四颗星像一串珍珠,在天幕上格外清晰。氐宿主“旅行”“迁徙”,此刻星光明亮,没有丝毫杂光,正是“行旅安稳”之兆。“歇一刻钟。”他说,声音在风中散得有些淡,“让马也喘口气,喂点草料。”

士兵们纷纷靠向山壁,找了背风的角落歇脚。有人从怀里掏出麦饼,饼硬得像石头,得用牙一点点啃;有人解开水壶,倒出的水带着冰碴,喝下去喉咙一阵发紧。阿元啃着麦饼,眼睛却没闲着,忽然指着山涧对面的崖壁,声音压得极低:“先生,你看那是什么?”

尹喜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对面崖壁的阴影里,隐约有几点橘红色的光点在闪烁,忽明忽暗,像是有人举着火把在移动,轨迹杂乱无章,既不像是商队的有序行进,也不像是巡逻兵的规律巡查。他心里一紧,迅速从行囊里掏出青铜浑仪,调整窥管对准那些光点——浑仪的刻度显示,光点的方位恰在“氐宿”的边缘,而《夏小正》里“氐宿遇客星,途有窥伺”的句子此刻在脑海里格外清晰。

“是犬戎的斥候。”尹喜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他们在查山道,怕是料到会有援兵。”他迅速挥手示意士兵们熄灭火把,“都别出声,贴着山壁走,马蹄用布裹上。”

队伍立刻安静下来,连咳嗽声都被硬生生憋了回去。几个老兵熟练地解下马鞍旁的麻布,将马蹄层层裹住,马似乎也察觉到了危险,只是不安地甩了甩尾巴,没有发出嘶鸣。那些光点在崖壁上晃了半天,像几只不安分的萤火虫,渐渐往远处的山坳里去了,山涧里只剩下风声穿过石缝的“呜呜”声,像谁在暗处叹气。

阿元拍了拍胸口,长舒一口气,小声问:“他们怎么知道咱走这条路?少室山道不是只有采药人才走吗?”

尹喜望着岁星的方向,那颗星的光芒不知何时微微颤动了一下,像被风吹得发颤。“因为紫微垣的暗斑。”他说,声音里带着些微的沉重,“王气衰了,什么妖魔鬼怪都敢出来晃悠。”他从怀里摸出那本磨破角的《夏小正》,借着月光翻到“紫微垣”那页,指尖在“帝星失位,小星僭越”的批注上顿了顿,墨迹已有些模糊,“幽王把王气败光了,犬戎自然觉得有机可乘,早就把通往洛阳的路都盯紧了。”

歇够了,队伍继续前进。天蒙蒙亮时,他们翻过了一道山梁,眼前突然开阔起来——山脚下的河谷里,竟有一片小小的村落,不过十几户人家,茅草屋顶上覆盖着薄雪,几缕炊烟正从烟囱里升起,像一条条细细的白带,在晨光中缓缓飘散。

“有人!”阿元惊喜地喊道,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他已经很久没见过安稳的村落了。

尹喜勒住马,示意大家停下。他举起浑仪观测了片刻,河谷上方的“天社星”亮得很稳,四颗星排成一行,光芒柔和,没有丝毫紊乱——天社星主“土地、生民”,主“安宁无虞”,这星象意味着村里是安分守己的百姓,没有危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文始证道录请大家收藏:()文始证道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去看看。”他说,声音里也松快了些。

村口的老槐树下站着个穿粗布棉袄的老汉,棉袄的袖口磨破了,露出里面的棉絮,他手里拄着根枣木拐杖,见他们过来,非但不怕,还往前迎了两步,拱手作揖:“官爷是去洛阳的吧?快歇歇脚,老婆子刚熬了小米粥,热乎着呢。”

尹喜有些意外,勒住马问:“老人家不怕我们是犬戎?”这一路过来,见过太多因战乱而惶惶不安的百姓,这般镇定的实在少见。

老汉笑了,露出没牙的牙床,脸上的皱纹挤成一团:“犬戎的马蹄声重,踏在地上‘咚咚’响,像打雷;你们的轻,像猫走路。犬戎的眼睛发绿,见了东西就抢;你们的眼睛亮,透着股正气。再说了,”他抬起拐杖,指了指天上,“岁星照着呢,好人才能跟着岁星走,蛮子沾不上这光。”

尹喜抬头,岁星此刻已升得很高,光芒穿过河谷的薄雾,在地上洒下一片金辉,连茅草屋顶的雪都染上了层暖色。他忽然想起《甘石星经》里的话:“岁星所临,民人安,五谷丰。”或许,真正的王气,从来就不在紫微垣的帝星上,而在这些袅袅的炊烟里,在这些面带风霜却依旧淳朴的百姓眼里,在这些愿意相信“岁星照好人”的心里。

队伍在村里歇了半个时辰。老汉和村民们送来热粥和刚蒸好的黍米糕,还有妇人把家里仅有的咸菜坛子抱了出来,往士兵们的碗里添。一个梳着总角的孩童好奇地看着阿元身上的甲胄,伸手想去摸,阿元笑着摘下头盔,把孩子抱了起来,逗得孩子咯咯直笑。

村民们还指了条近路,说翻过前面的“望洛坡”,能比原路再快一个时辰。临行前,阿元把自己怀里舍不得吃的半块腊肉塞给老汉的孙子,那孩子怯生生地接过,却转身跑回家,很快又跑出来,往阿元手里塞了一把野栗子,栗子壳上还沾着泥土,带着股山野的清香。

尹喜看着这一幕,将《夏小正》重新揣好。他抬头望了望紫微垣的方向,那里的暗斑似乎又扩大了些,帝星的光芒依旧微弱,但他心里的沉重却轻了许多。

“走了。”他翻身上马,缰绳一扬,黑马会意地往前迈步。岁星的光带在前方的山道上铺开,像一条金色的路,引着他们往洛阳的方向去。

马蹄声再次响起,这次,队伍里多了些轻快的节奏。山风掠过河谷,带着小米粥的香气和野栗子的甜,吹得岁星的光芒愈发明亮起来,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在征途上,也照在每个人的心里。

喜欢文始证道录请大家收藏:()文始证道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