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文豪1983 > 第90章 组织上决定了,由你来赞美余切

第90章 组织上决定了,由你来赞美余切

啥第二版的消息?难道还有消息,比头版头条的国事访问还要重要吗?

大部分时候,事情的重要性在新闻版面上越是靠前,就越是重要。

但也不尽然,小作家提醒刘芯武:“主编,你忘记了步鑫生……”

步鑫生?

啊!这个人!

这人引发了“厂长文学”,是去年被上级选拔出来、宣传出来的代表性人物,他最初登上《人人日报就是在第二版头条上。

刘芯武手忙脚乱,立刻翻起了报纸的第二页,终于他看到了那一条让他心跳都快要停止的新闻:

向余切同志致敬!】

在这第二版里面,新闻谈到了作家余切效仿古代从军的文人,既写下了让战士们喜欢的小说,又亲自上阵击杀了敌人!

这怎么能呢?

战士们登上主峰,完全胜利后山呼万岁!此时,不知道有谁说出‘我们在一起’的口号,他们手拉着手,数次重复了这一句话】

这是多好的场景,多美的话。

刘芯武知道新闻一定有一些美化,但不会彻底颠倒黑白,这代表余切确实做出了某种壮举——简直是军旅作家心中的最高理想了,实现了浪漫主义情怀。

但凡是任何人,刘芯武都要为他感到高兴,为他写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

然而这个人偏偏是余切。新闻上附有战士们在主峰手拉着手的照片,在当前的作战形式下,余切几乎会得到绝对的支持!

刘芯武只觉得天旋地转,两眼一黑。他心道:我完了,我这下完了!

余切通过做拉美文学方面的研究,否定了刘芯武作为研究者的价值,使他的研究水平成为公认的笑柄,没有任何人相信刘芯武的评论文章还具备高价值。

作家圈中充斥着“俺寻思之力”,也即当大家认为你有威望的时候,你做什么都是“行”的,当大家认为你失去威望的时候,你做什么都不行。

这是为啥作家可以不装逼,但绝不能被打脸。

儿童作家郑渊洁去参加作协会议,看大家为了各种文学流派争论得不可开交,于是胡诌了一个不存在的作家和作品,因为他说得笃定,大家竟然围绕着这个作品评论的头头是道,令郑渊洁大失所望,宣布退出作协——作家圈就是这样。

余切所撰写的“新现实”文学和军旅文学,也如同两把尖刀,已经抵进了刘芯武的脖颈,让他快要失去作为一个作家的吸引力。

伤痕文已经很久没有重磅作品了,大众都去看余切的东西。

刘芯武不知道伤痕文必然衰落,他只觉得这是余切个人导致的结果,掘了他的根。

余切在拉美文学研究会上的话,再次在刘芯武的耳边响起:“你还是不懂,因为你来错局了。”

不,不,我没有来错……难道我来错了?他找来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

川省电视台播放了录制的“老山慰问汇演”,在那里余切和全国知名女演员宫雪扮演一对情侣,宫雪甚至为了他流下眼泪。

《军报刊登了“鼠洞餐厅”和“纸条游戏”等轶事,把余切比作为“最旗帜鲜明,最身体力行支持橄榄绿的青年作家”。

军史博物馆宣布,要把“囍”字的破洞竹帘子,收藏到自卫反击战相关藏品中。……

刘芯武的脑子一团乱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狠人?他都下猫耳洞了,对人开枪了,难道还会放过其他人吗?

余切还有啥是不行的,还有啥是能被挑刺的?

幻想文学?《未婚妻的信也是胡编乱造的故事,结果真实的帮助了老山作战。

个人作风?他大是大非没错,又亲身涉险。

学历作假?他是燕大的,我是师专生。

此时,刘芯武终于感到了自己的束手无策,他知道自己为何不喜欢余切,因为他不是余切。

整个四月末,刘芯武苦思冥想几天,简直要恍惚了,越来越多的报道出来:战士们致敬……新的小说在酝酿……《军文艺亲自邀请……领导赏识……参加慰问嘉奖……极为畅销的连环画……

每一样都做到了最绝。他仿佛看到余切本人就站在他面前大笑:

“一定是你每次写东西都差不多差不多,所以你一到发表的时候,就总是差一点差一点!关键时刻你也差一点,全盘皆输——我还没有用力,你已经要倒下了。”

在这种痛苦下,新的痛苦又开始。他总在怀疑自己能否写出好的东西,并在这种重压下曾超越自我,但有时候,压力已超过了人的承受能力。

青年节,老山战役发生后的第一个星期,燕京的青年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

6=9

燕大高校圈组织了盛大的青年圆舞会,歌唱家李谷壹老师的《年轻的朋友在燕京的许多街道上放着,恰逢“青年节”65周年纪念,上级要举办了一场“青年联欢会”,文艺界的许多大腕名角应邀出席并表演。

《人民文学新上任的总主编王濛找到刘芯武,希望他能为如今“代表性的青年作家”余切写一篇报告文,在首都各界先进青年6000多人的大会中朗诵。

王濛是刘芯武尊重的人之一,他俩只差八岁,但王濛年少成名,19岁已经写成了激情洋溢的《青春万岁。而刘芯武却波澜不惊的做了15年中学教师,才发表了《班主任。

从骨子里面,刘芯武崇拜天才,许多人说他个性十分温和,对生了病的爱人耐心,常常为她煎药,对编辑很尊敬,含笑眯缝着眼看着人,内向腼腆……

但他写的文章却很大,很有力量,他总是“敏锐觉察到社会脉动,而适时提出了振聋发聩的问题”,这是他蛰伏十数年弯道超车的法宝,也是他本来的天赋。

发现了吗?

他和余切是相似的,但余切没有那蛰伏的十五年,遇上了文学的好时代。

那原先是王濛给刘芯武的正面评价。但是,他正在全部的、彻底的被余切全包围式的超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