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文豪1983 > 第193章 余桦的三次回信

文豪1983 第193章 余桦的三次回信

作者:小时光恋曲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07 05:05:00 来源:抖音小说网

第193章 余桦的三次回信

余切也看到了这封回信:

靠,这不是《许三观卖血记里面的某些情节吗?

原来八十年代的人还真那么离谱啊!余桦不是胡说八道。

而余桦在这段时间里,感受到了作家余切的待遇。

有十四家出版社计划再次印刷《大撒把,连带着后两部《我们俩和《和你在一起出第二版。

五家出版社为了一次性出版“新现实”合集闹到出版社的纸浆都被挪用,这部合起来近五十万字的大作是毫无疑问必须争取的恢弘巨制。

出版社们借来兄弟单位的纸浆,互相竞价,个个声称自己的纸浆供应充足。最后湘省出版社因为砍掉了旗下《诗苑译林的普希金、雪莱、艾略特等人的诗作,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因而获得版权。

首印十万册,仅这一家出版社,就能在明后两年给余切带来十多万的收益。

“南洋两部曲”、“新现实三部曲”通通被录入广播电台,在不同的时间,于不同的地方广播电台播放。无论是老山前线,还是珍宝岛上的驻军基地,都有余切的小说栏目。

播音员读到一些情节时,常常忍不住当场掉泪,听的人也捂住脸,泪水从双手之间滑落。

张守任告诉他:“余切已经进入快车道,他原先写过的小说,都以各种形式加倍的赠还给他荣誉。”

余桦羡慕极了:“余切为什么这么厉害,到底他厉害在什么地方?”

“他厉害在数量,他数量太大了。”张守任说起来都不可思议。“我有没有遇见过这种作者?也有过,比如李存宝写《高山下的环后,那一两个月他不比余切差;比如现在不太出名的刘芯武,有段时间所有人都看重他……”

余桦问:“余切呢?”

“余切写的东西太多了,每次我觉得这些很成功了,然后他又写出其他的,再写出另外一些,我又发现了不同……我们很多人就知道,他可能是一个真正不一样的人。”

《十月的总主编王世民听到了这番话,回忆起了他第一次和余切见面时的期望:由某一个人来引领某种文学潮流,而这个人首先要有极大的创作量。

余切确实做到了!

原来是这样!余桦感觉自己明白了。余切是一个水平维持在一线,而创作量史无前例的作家。

余桦开始转变思路,把余切生涯写过的所有小说,都拿来精读一遍,然后模仿着写出自己的小说。

一开始,余桦完全摸不着头脑,一周后,余桦开始能写一些像模像样的仿文,读起来很像余切写的东西,然后他悲伤的发现:这实在是太难了。

随着他水平的提高,他越来越感觉余切非人哉,可惜他并不懂“井底之蛙见明月,一粒蜉蝣见青天”的说法,但他模模糊糊的感受到了这种心境。

他越是努力,越是发现自己的差距。

妈的,怎么写的那么快,还那么好?

《十月刊流传着余切创作的一些轶事:余切写“新现实三部曲”时,几乎每一个月交上一部小说,这期间他还在正常上课。余切写《团圆这部小说时,全程只用了两个晚上。张守任读完他的小说用了一个白天和晚上,写那篇审稿报告用了一晚上,然后拿到编辑部开会通报——又是一个下午。

审的竟然比写的慢。传统的报刊出版体系已经容不下余切。

他听了一场音乐会之后,立刻改了《和你在一起的结局,并且令另外一个青年作家当场萌发退圈的想法。

换句话说,那个作家的道心被击溃了。

……

余桦总是孜孜不倦的打听余切的消息,并且代替余切,和张守任一起,给他那些多得数不过来的读者回信。每次余桦写上“余切”的签名时,余桦都有一种恍然的感觉。

仿佛一个新人玩家,登上了国服前十的氪金满装备账号,这带给他极大的成就感,以及无尽的空虚。

余切在他面前成为了两种形象:一种是他亲眼见到的,这个人打牌总是输钱,打乒乓球还玩赖的,但是很喜欢请客吃饭,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另一种是他在作品中见到的,他时而是情感大师,时而是部队作家,时而关心华人苦难史,时而写出武林高手,就好像他真的会功夫一样。读者都当他是自己最亲的人。

他无处不在,他什么都有见解。

余桦在招待所足足住了一个月!除了《十月编辑部,他几乎是足不出户。

他的女朋友纳闷,余桦为什么不回家了,三次写信过来问余桦的情况,语气一次比一次重。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第一次时,女朋友说“你该回来了”,余桦简单说明自己情况,“这个地方有钱发,有地方住,吃饭也不要钱,简直是天堂,我情愿在这一直待下去。”

第二次时,女朋友说“我有好久没和你见过面了,到底你在做什么呢?文化馆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周围的人都说你在外面出了事,余桦,和你在一起之后,我脸上也没有光彩……”

余桦回信说,自己已经进入到了创作的关键时刻。确实如此,他那个时候正在模仿余切的小说,而且开始感受到他和其他作家之间的差距。

余桦是非科班出身,而且整个县城找不到比他更会写小说的,让他没办法和人交流进步。

余桦仍然记得,今年年初他因为来京城改稿,“旷工”一个月后,迎来的不是责难而是欢呼声:从县城的领导到当地的文化人,大家都惊讶于这个县城终于出了一位能去京城赶稿的“文曲星”。

因此,他立刻被领导看重,从一个小小的牙科医生,进入到文化馆工作,每天再也不用为了上班发愁。就算余桦十一点才来上班,他依旧是整个文化馆最早来上班,最刻苦的年轻人。

然而,京城完全不一样了!

仅仅在《十月编辑部,就有七位燕大毕业生,两个燕大教书的教师——无论古今中外,总有人比他更懂得文学的某一分类,他和任何人交流都能受益匪浅。

第三次时,女朋友忍无可忍了,告诉他“如果再不回来,也不打个电话,你总是人间蒸发,我们就分手吧”。

分手?

余桦从那种魔怔的情绪中恢复过来了,这时候他胡子拉碴,满头乱发,彻底成了潦草小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