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魏逆 > 第75章 取轻

魏逆 第75章 取轻

作者:茶渐浓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4-02-25 01:54:07 来源:就是看

第75章取轻

蒋济一声“犹记否”令天子曹叡猛然惊醒。

唉,罢了。

在心里发出了一声长叹,满脸惆怅的他也终于做出了决策,“如卿与满卿之意,朕取破城虏民之策罢。”

在叹息之时,他缩在广袖里的左手也悄然捏紧了另一份上表。

那是夏侯惠上奏的。

本来,他是打算拿出来与蒋济一并计议的。

但现今他不想也不能拿出来了。

只不过,蒋济并不知道这点。

在天子松口作出决策后,他连忙出声称赞了句,“陛下圣明!”

且待看到天子脸上惆怅之色依稀,便又轻声宽慰了声,“陛下,谋万世者不拘于一时。今我魏国占据天下七分,只需与民休息、积攒国力,他日灭吴并蜀乃必然也!”

他这是心生误解了。

以为天子满脸的惆怅之色,乃是目睹辟土的良机就在眼前,但却迫于形势而不得不舍弃,故而才心有不甘呢!

毕竟身为君王者,孰人能对开疆辟土不热衷呢?

尤其是天子曹叡继位以来,在军争之上是真的乏善可陈啊

“嗯,蒋卿老成谋国,甚善。”

闻言,天子曹叡神情稍缓,出声附和后,便将话题引到了如何查遗补缺上,“取满卿破城虏民之策,蒋卿以为此中尚有遗缺之处否?且庙堂当如何策应淮南邪?”

“陛下,臣窃以为”

约莫半个时辰后,蒋济踏着落日的余晖离开宫禁。

而刚刚亲笔做完给满宠回复私诏的天子曹叡,则是轻轻搁笔于案,拿起细缣诏书轻轻吹干墨迹,待细细再过目了一边后,便出声换侍宦将诏书传去淮南。且还不忘声称自己今夜便宿在崇华后殿内,让侍从传令备膳与奉烛火以及暖堂火盆等。

旋即,便摒去左右,独自缓步走出殿门外,立在合抱粗细的廊柱侧举目眺望。

马上就是仲春二月了。

天犹甚寒,洛阳宫禁内也不见草木萌发绿芽,入眼仍是肃杀萧瑟的景象。

唯独值得庆幸的,便是近几日风雪不再连绵肆虐。

自去岁入冬以来下雪颇多,今岁春耕应是不会再有旱情了吧?

且春寒尤甚,夏耘之际应会少些虫害了吧?

看着台阶上依稀残留的雪花,天子曹叡心中不知觉转到了农桑之事上。

因为去岁的旱情,让魏国宛洛以及雍凉等地的秋收很惨淡,也迎来了粮秣短缺。虽然还不至于演变成为饥馑荒年,但这是魏国自从武帝曹操开始屯田以来,第一次出现了郡县邸阁存粮不足的状况,也足以令天子与庙堂瞩目了。

许多人都将邸阁空虚,归于先前曹真伐蜀与司马懿在陇右御蜀的损耗上。

但天子曹叡心中明白,屯田制逐渐崩坏才是罪魁祸首。

所以,他才让镇守荆襄的夏侯儒以守御屯田积谷为上,并令司马懿在雍凉广开沟渠、务必要做到戎卒自给自足。

而他方才意在取满宠第三个方略的缘由,就是想让淮南战线也能做到戎卒自给——

在夏侯惠的上表中提及具体谋划了。

他在上表中,也如满宠一样将关乎偷袭皖城的前因后果以及利弊细细说了一边,也谏言了或破城虏民而归、或顺势占据皖城谷地的两个选择。

但与满宠不同的是,他对破城虏民而归这个选择言之寥寥。

仅是以“贼吴恃前番石亭之战,以我魏国淮南兵马寡少、不复有攻伐之力,如若我军趁其不备而掩袭,必可功成而归也”之言便带过了。

而在如何占据皖城谷地这个选择上,以及占据这片谷地后能为魏国带来的裨益上,他言之甚详。

他觉得守备这片谷地不失,魏国只需以八千精锐戎兵常驻即可。

但士家的数量至少需要两万以上。

且为了让这些士家能奋勇作战、在贼吴日后反扑中力保城池不失,他建议庙堂能给予士家梦寐以求的放籍。

仍是依着秦国时的隶臣赎身制度,在先前临阵有斩首之功可赎家小的定论之上,再附加恩诏:只要皖城谷地不被贼吴夺去,所有戍守的士家每服役两岁皆可以赎家小一人归入民籍,且画田亩予之。

若有阵亡者,不管服役多久皆特恩其家小一人归民籍。

自然,庙堂予厚恩赏重,也会对应的制定严法苛律来约束与惩罚。

乃是建议在临阵逃脱、不尊号令皆斩之的常规军法之外,还要增添守土不利的问责制度。

如吴兵化整为零以小队频繁来侵扰时,每被毁多少田亩而护田的士家需要斩杀多少吴兵方可免责;每个戍守点被焚毁,驻守的士家需要杀伤多少吴兵方可无罪;尚有贼吴大举来围城攻打时,士家必须要坚守城池半年不失,方可让在后方的家小不被连坐!

是的,坚守半年,而不是魏军律规定的百日。

这种问责制度,可以看出夏侯惠几是照搬秦国变法后的军律了

但天子曹叡觉得可以推行。

因为这种奖励与问责机制,也是摸索着推动士家变革的另外一种尝试啊

况且,他并没有觉得夏侯惠谏言占据皖城谷地的方略急功近利,甚至以为夏侯惠与满宠二人所意属的战术,并没有高下优劣之分。

那不过是少壮者锐意进取,而老臣万事求稳妥的理念不同罢了。

而天子曹叡更倾向于取夏侯惠之策,并非只是因为他也同样处于锐意进取的年纪,更因为夏侯惠在上表中还讲述了占据皖城谷地后,淮南战线与魏国社稷将迎来的好处。

不是什么为国辟土、挫败贼吴扬魏**威、为国添户这些显而易见的裨益。

而是关乎治国之政。

一者,淮南战线可做到戎兵自给自足。

从江东的角度出发,他们自然不会坐视魏国全据庐江郡、增添另一攻吴途径的。

故而,他们日后必然会多番兴兵来攻打皖城谷地。

如此一来,合肥那边迎来的战事就相对少了,而庇护在寿春城后方的淮水两岸,更可以迁徙民屯或士家前来安心屯田积谷了!

以淮水两岸的肥沃土壤,只要屯田人数充足,出产供应整个淮南各部兵马绰绰有余。

二者,乃是趁此机会加速士家变革、从民屯募兵的制度,进而慢慢演变成为制衡九品官人制的国策。

可能是知晓了,前番天子曹叡以不复让校事协助纠察屯田积弊作为让步,让公卿百官们附和士家变革与从民屯募兵举措的事情了吧,夏侯惠在此番上表中,还很详细的向天子解释了他先前上疏时为何节外生枝,添增民屯募兵之事。

他是想以此为契机,再复秦汉时的军功制度。

以如今九品官人制的抡才之典,家世也成为了考核的标准之一,这就无法避免出身不高之人的出路被堵塞了。

当今世风,家世有大致的评判标准。

如祖上出过三公或者是海内知名之士者,可被划入名门望族;累世两千石、世代簪缨者谓之郡望世家;而家中曾出过两千石但后来落魄了的家族则被称为寒门。

是的,就算是田亩连于方国、武断乡曲的豪右,在九品官人制中都要被划入下品。

更莫说是生来卑微的黎庶了。

而曾经打破世卿制的军功制度,则是要公平得多。

至少,不管是寒门还是豪右,亦或者是粗鄙的山野之人,只要能博得战功就可以封侯、成为肉食者。

远的不说,并非高门或世家的夏侯一族,不就是凭借军功起家的嘛

且阶级一旦固化,矛盾就会变得尖锐,也会诱发进身无门的人忿怒喊出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或是说,魏国推行九品官人制不过十数年,阶级那会那么快就固化了呢?

但这真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如今朝野已然有了“寒门或黎庶仕官不可高于两千石,不然会给自己以及家族带来祸事”的说法了。

文帝曹丕以九品官人制与士族妥协,让他们为曹魏代汉承天命背书,所以此制度是不可能废除的。

一旦废除了,曹魏社稷将迎来不可承受之重。

深知这点的夏侯惠,才想着效仿秦汉时期的军功制度,打算从民屯中募兵、变革士家制度,以他们作为例子向门第不高或出身卑微的人看到另外一条进身之阶。

不需要依附世家高门,也能光耀门楣的进身之阶。

且凭借军功晋身入的新勋贵,在执掌权势之余也会打破庙堂权力格局,成为君王赖以制衡士族的新势力。

至于为何夏侯惠没有直接上疏明言嘛

试问,如今孰人胆敢公然指摘九品官人制的弊端呢?

哪怕是天子曹叡都不能!

《老子》有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故而,夏侯惠便想着看能否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将士家与屯田客作为突破口了。

一旦能成功,那么寒门、豪右或寻常黎庶必然会争相响应——

就连与奴隶无异的士家和屯田客都能凭借军功晋身,出身更高才学更全的他们岂不是有机会踏入庙堂之高!?

也正是因为如此,夏侯惠才颇为激进的谏言当占据皖城谷地。

也令天子曹叡出于为社稷考虑的原因,更倾向于全据庐江郡,以此当作契机来推动夏侯惠提出来的变革。

毕竟,比起缓解九品官人制的弊端而言,承担皖城谷地难以守御的风险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只不过,可惜了。

在蒋济的提醒下,天子最终还是将此事暂时搁浅了。

陇右之战后,司马懿在上疏请罪时,还附上了对日后雍凉战事的预测。

而天子曹叡召满宠、刘晔与蒋济私下计议后,皆对司马懿的预测深以为然——下一次蜀兵来犯时,将是魏国代汉以来最艰难的时刻!

缘由有三。

其一,乃是魏国对阵蜀兵时,将不复再有兵力优势。

理由是内耗。

雍凉之地不管是在前朝,还是对如今的魏国而言,皆是最容易动荡的地区。

羌胡部落众多之地一直都易动难安,且如今曹真伐蜀不利、司马懿陇右败北极大降低了魏国的威信,也极大助长了羌胡部落以及一些豪右大族的恣睢之心。

魏国为了在抵御蜀兵之际,不会迎来后方动乱,只得增多兵马部署在各郡县里驻守。

如远离庙堂的河西走廊,如民众以种羌部落为主的西平郡与金城郡等地。

如此一来,雍凉可御蜀的兵力自然就减少了。

其二,则是蜀兵不会重蹈覆辙。

前几次蜀兵犯雍凉,粮秣难继乃是最大的弊端。

尤其是前番的陇右之战,明明蜀兵都大破魏军了、已然可以北上天水郡步步为营蚕食陇右了,却因为粮尽不得不放弃大好局势罢兵而归。

所以,下一次蜀国再兴兵的时候,也必然会先规避这一弊端。

在蜀兵无有粮秣之忧、双方兵力大致对等的情况下,魏国还能向先前几次一样将蜀兵堵回去吗?

可能性很小的!

卤城的三千甲首就证明了,魏国的兵将真不如蜀国强悍。

再者,蜀吴乃同盟之国!

前几次蜀吴两国兴兵来犯时,不曾同期动兵过,故而魏国也能从容应对。

但他们在数次兵伐无果后,还不吸取教训相约同期兴兵北上吗?

蜀吴二国虽小,但也不乏有识之士。

他们都明白彼此之间乃唇亡齿寒,更知道如今魏国独大而蜀吴不争即亡的局势!

其三,那就是北疆将有刀兵起了。

拥控弦十余万骑、称雄漠南的鲜卑大人轲比能素有一统鲜卑的雄心。

前番从横跨河套平原来陇右,也是指望着与蜀兵前后夹击攻破魏国雍凉各部,好让魏国不复有干预他兼并其他鲜卑部落的战事,尽早一统鲜卑三部。

如今,他与蜀国约盟之事已然败露、反迹已显,若是看到魏国兵力被蜀吴二国牵制无暇北顾之时,定会兴兵为害北疆边塞的。而轲比能一旦为害边塞,远在辽东的公孙渊,以他囚禁从父公孙恭夺位自立的心性也必然不会安分的。

故所谓之,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是也!

魏虽大,国力也可称雄厚,但面对数千里疆域皆烽火连绵的局势,也是很难应对的。

且是稍有不慎,便将迎来动荡社稷的大创。

如此,分出洛阳南北军前去驻守皖城谷地自是不可取了。

天子曹叡为了即将到来的艰难时刻绸缪,也唯有按捺住心中万般不甘,很是惆怅的两害相权取其轻。

不过,夏侯惠的私奏并非一无所得。

因为天子曹叡虽不取他之策,但却有感于他为国裨益之忠直、推心置腹之诚恳,便赋予了更多宠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