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晚唐:开局一条船 > 第481章 这是一场朝廷根本无法拒绝的交易!

与此同时,王府的内务府,则呈现出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如果说靖安司是王府锋利的剑,那么内务府就是王府坚实的盾。

长孙玥此刻正坐在一间宽敞明亮的公事房内,在她面前的巨大书案上,铺满了各种账册、图纸和规划文书。

数十名精挑细选出来的女官和书吏正在她的指挥下,紧张而高效地处理着各项事务。

在掌握了现代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后,她对数字更加敏感了。

“凉州、甘州、肃州三地现有的官仓存粮共计三百八十万石,按照每日人均一斤半的口粮计算,可供二百万人食用一年以上。但考虑到后续的移民规模,以及对朝廷的援助,粮食储备仍需增加。

传我的命令,让农垦司立即启动第三期河西走廊屯田计划,并向回鹘、葛逻禄等部族加大马铃薯和玉米种子的推广力度,用牛羊和布匹向他们换购粮食。”

“是,玥妃娘娘。”

“新规划的十个移民安置点,基础建设进度如何了?”

长孙玥又拿起一张建筑规划图,上面用清晰的线条和标注,画着一排排整齐的住宅、学校、医院和工坊。

一名负责工程的女官立刻上前,指着图纸汇报道:

“回娘娘,得益于祈连山基地提供的预制构件,房屋的建设速度极快。目前,首批可容纳五万人的住宅区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配套的水电管网和排污系统也已铺设完毕。预计半个月内,第一批移民便可入住。”

“太慢了。”

长孙玥轻轻蹙眉,沉声说道:

“王爷的命令是,越多越好!半个月五万人,根本不够。传信给李龙先生,我需要更多的预制构件生产线。

告诉他们,王爷说了,人口就是生产力,现在我们多投入一分,未来就能多收获十分。

另外,从现有的工匠和民夫中,再抽调三万人,组建十个工程队,我要安置点的建设速度再提高一倍!”

“可是娘娘,这样一来,我们的水泥和钢筋储备恐怕……”

“这个你不用担心。”

长孙玥胸有成竹地说道:“我已经拟好了条陈,向王爷申请调用战略储备。王爷高瞻远瞩,这些物资早就准备好了。”

她处理事务条理清晰,逻辑缜密,一桩桩一件件,看似千头万绪,在她手中却被梳理得井井有条。

从移民的身份登记、技能甄别,到他们的衣食住行、子女教育,再到后续的工作安排、医疗保障,所有的一切,都被纳入到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系统之中。

这个系统,是李唐亲手设计的,而长孙玥,则是最完美的执行者。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坚韧,将李唐那超越时代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就在整个西北王府这台庞大的机器全力运转起来的时候,长安的使者,终于抵达了新龟兹城。

使者是宰相李吉甫,一个年过五十岁,面容清瘦,但眼神却异常锐利的老年官员。他一路西来,所见所闻,早已颠覆了他对西北的全部认知。

没有黄沙漫天,没有破败荒凉,更没有胡人遍地的蛮夷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平坦宽阔的水泥道路,是阡陌纵横、水渠环绕的万顷良田,是拔地而起、规划整齐的城镇,以及往来民众脸上那份发自内心的安宁与自信。

这哪里是蛮荒的边陲,分明比江南的鱼米之乡还要富庶,比长安的京畿之地还要繁华!

当他被引入西北王府,看到那座融合了盛唐雄风与现代简约风格的宏伟建筑,以及府中侍女仆役们身上那股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时,他心中的震撼更是无以复加。

李唐在王府正殿接见了他。没有过多的繁文缛节,一番简单的寒暄之后,李吉甫便取出了金匣中的圣旨,朗声宣读。

圣旨的内容,与靖安司探听到的情报并无二致。

先是对西北王府平定西域、震慑宵小的功绩大加赞赏,随即话锋一转,言及淮西吴元济叛乱,朝廷用兵在即,希望西北王能“以国事为重,体恤君父之忧”,支援钱粮五十万缗,军粮一百万石,并派遣郭钊所部精锐骑兵一万,东进淮西,协同大军平叛。

宣读完毕,李吉甫将圣旨高高捧起,目光灼灼地看着李唐,等待着他的答复。

他很清楚,这次出使,名为求援,实为试探。朝中不知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这位权势滔天的西北王,看他究竟是忠是奸。

李唐面色平静,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接过了圣旨。

“陛下忧心国事,本王身为大唐宗室,自当义不容辞,为君分忧。”

听到这话,李吉甫心中微微一松。

然而,李唐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始料未及。

“钱粮军资,不成问题。”

李唐语气豪爽地说道:“西北近两年风调雨顺,颇有盈余。本王愿在圣旨要求的基础上,再追加一倍!钱一百万缗,粮二百万石!不日即可启运,送往关中,交由朝廷调配!”

“王爷高义!”李吉甫大喜过望,连忙躬身行礼。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出了朝廷的预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请大家收藏:()晚唐:开局一条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是……”李唐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出兵一事,非是本王不愿,实在是力有不逮啊。”

裴度的心猛地提了起来,沉声问道:“王爷此话何意?”

李唐长叹一声,命人取来一份军报递给李吉甫,满面愁容地说道:

“李大人,你别看吐蕃人现在变得老实了,但其国内依然暗流涌动,赤德松赞雄才大略,摆明了在伺机以待,对我大唐边境始终虎视眈眈,近月以来,小规模的摩擦冲突已达十数起。

北面的回鹘与西边的葛逻禄虽然已经亡国,但其残余顽抗势力并没有被彻底剿灭,依然在随时随地威胁我大唐边境。我安西军将士,必须时刻枕戈待旦,守卫这万里疆土,实在不敢轻动啊!”

李吉甫接过军报,只见上面详细记录了近一个月来,西南、西北边境线上发生的各种冲突事件,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一应俱全,详实得不容置疑。

“这……”李吉甫一时语塞。

守土安边,确实是藩镇的首要职责,这个理由,他无法反驳。

李唐见状,又将他引至一幅巨大的地图前,指着上面一条从兰州蜿蜒向东,直指长安的红色线条,神情肃穆地说道:

“更何况,郭钊将军和他麾下的56师将士,如今正承担着一项比去淮西平乱更为重要的任务!”

“哦?敢问王爷,是何任务?”李吉甫明知故问。

郭钊统率的那三万安西军精锐虽然刀枪入库,摇身一变成了什么铁道工程兵。但李吉甫一直怀疑这是李唐的阴谋诡计。

“当然是兰长铁路。”

李唐看破不说破,顺着李吉甫的话说道:

“这条铁路一直是我西北王府的重点工程,李大要可以试想一下,此路一旦修成,西北的钱粮物资,包括朝廷急需武器装备,将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关中!这不仅是一条商路,更是一条军路,一条能确保我大唐江山万年永固的国之命脉!”

“与此等万世之功相比,区区淮西之乱,不过是疥癣之疾罢了。本王让郭钊将军亲自督造此路,正是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着想。若是此刻将他调往淮西,致使工程延误,那才是对陛下,对朝廷最大的不忠啊!”

一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大义凛然。

李吉甫听得是目瞪口呆。

你怎么不说几十万安西军精锐大军也可以顺着这条铁路挥师东进,兵临中原。

他看着李唐那张真诚无比的脸,一时间竟分不清,对方到底是在找借口,还是真的在为大唐的千秋大业而谋划。

拒绝出兵的理由,被他说成了更高层次的忠诚。

这等境界,这等手腕,简直是闻所未闻!

“当然了。”

李唐见火候差不多了,又换上一副谦恭的表情,对着李吉甫意味深长地说道:

“本王在西北推行的一些新政,如均田、商税、户籍等,虽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地方,服务于陛下,但终究与朝廷旧制有些出入。

为了能更顺畅地调集钱粮,也为了这条钢铁之路能名正言顺地修建,还望裴少卿回朝之后,能代本王向陛下上奏,恳请陛下颁下旨意,对西北新政予以追认,使之一切都合乎大唐律法。如此,本王行事方能毫无掣肘,更好地为陛下效力!”

图穷匕见!

李吉甫心中猛地一凛。

他终于明白了,前面所有的慷慨、为难、大义凛然,都是为了这最后一句话做铺垫。

给钱给粮,可以,甚至可以加倍给!

不出兵,有无法反驳的理由!

而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朝廷承认他在西北建立的这一套全新体系的合法性!

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交易。

李吉甫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西北王府给出的条件太过优厚,而索要的东西,听起来又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他几乎可以预见,当他把李唐的这番话带回长安,朝堂之上,那些相公们会是怎样一副精彩的表情。

他们会愤怒,会觉得被戏耍,但最终,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

因为朝廷现在缺钱,缺粮,更需要一个“忠心耿耿”且实力强大的西北王来震慑四方。

“王爷……深谋远虑,下官……佩服之至。”

李吉甫艰难地从喉咙里挤出这句话,对着李唐深深地拜了下去,“下官回朝之后,必将王爷的忠义之心,以及这利国利民的万全之策,原原本本地奏明陛下!”

“有劳李大人了。”

李唐微微一笑,亲自将他扶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请大家收藏:()晚唐:开局一条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