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晚唐:开局一条船 > 第344章 船山书院将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烘炉!

慕容秋虽然打小就性格沉稳,不善言辞,但在面对感兴趣的知识时,却能爆发出不同常人的专注和勇气。

负责讲解的这名工人师傅是李龙培养出的第一批技术骨干,名叫李铁柱,原是龟兹城中一名普通的工匠,在李龙的教化下,现如今已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

李铁柱看着慕容秋,眼中满是赞赏:“小伙子,你问得很好。传统水车利用的是水流的冲击力,而蒸汽轮机则利用高压蒸汽膨胀时的反作用力。

叶片的弧度,是为了最大化地将蒸汽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减少能量损耗。这其中涉及流体力学和材料学,是极为精密的计算。”

慕容秋飞快地在速写本上勾勒着叶片的截面图,并详细标注着教官讲解的关键点。

他不仅记录形状,更试图理解其背后的原理。他甚至蹲下身,仔细观察着轮机与发电机之间的联轴器,以及各种管道的连接方式。

“李师傅,这发电机,是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这种无形之力的?”

慕容秋又问道,他的问题总是直指知识核心。

李铁柱耐心解释道:

“发电机利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就会产生电流。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内部的线圈高速旋转,切割磁力线,从而产生电流。这电流再通过电缆输送到整个龟兹城,点亮灯火,驱动机器。”

慕容秋听得如痴如醉,他用手触摸着发电机外壳上微弱的震动,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无形之力在内部涌动。

他想起了在书院基础认知考核学到的物理原理,此刻亲眼所见,才真正体会到知识的巨大力量。

他现在终于明白,这种“电”并非什么神仙法术,而是自然规律的体现。

这种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通过精密的机械和科学的原理,转化为照亮世界的光明,驱动万物的动力源泉,确实可以称之为真正的“神迹”,因为它是超越一切旧有认知的伟大力量。

在发电厂的参观学习,对慕容秋而言,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洗礼和实践盛宴。

他不仅学习了具体的机械结构和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科技是如何将理论转化为现实,将抽象的原理具象化为可以改变世界的工具。

他感到自己的知识体系正在迅速扩大,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渴望。

李唐在总控智能星辰显示的屏幕上,清晰地看到了慕容秋在发电厂的身影。

少年的专注、勤奋和那股对知识的纯粹渴求,让他感到很满意。

“这颗小小的种子,正在以最快的速度生根发芽。”

李唐嘴角浮现一抹笑意,喃喃自语道,“这小子将来一定能成为科技教的忠实信徒,也是打破旧世界旧秩序的青年先锋。”

李龙在一旁补充道:“根据数据分析,慕容秋在发电厂的学习效率远超预期。他不仅能迅速理解复杂机械的运行原理,还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改进构想。他的天赋,确实令人惊叹。”

李唐微微一笑,点头说道:

“天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那份进取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正是我们船山书院所要培养的核心素质。那些世家子弟,虽然聪明,但往往囿于传统,缺乏亲自动手和深入探究的勇气。他们需要时间来转变思维。”

由他亲手开启的这场“知识与权力”的博弈,远不止于军事和政治层面,更是一场思想的革命。

船山书院,便是这场革命的熔炉。

在这里,旧有的门第观念将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对科学的信仰和对真理的追求。

李唐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那里是吐蕃高原,是中原腹地,是浩瀚的中亚、中东、欧洲、非洲。

由他书写的这幅“人类命运共同体”宏伟蓝图,现在可以宣布正式拉开序章帷幕。

“李龙,关于船山书院的课程安排,要确保理论与实践并重,尤其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考核比重。”

李唐沉声吩咐道:“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子们的团队协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的,不是死读书的儒生,而是能够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是,校长。”李龙回应道。

李唐转过身,走向图书馆天台的边缘,远眺着新龟兹城,以及更远处的祁连山脉。

山峦叠嶂,白雪皑皑,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厚重。

他知道,未来的道路充满挑战,不仅仅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军事威胁和政治压力,更有来自内部思想观念的冲突与碰撞。

然而,他无所畏惧。

他手握超越时代的技术,拥有忠诚高效的仿生机器人核心力量。更重要的是,他心中燃烧着改变世界、构建一个全新文明体系的宏伟愿景。

船山书院开学,意味着第一批经过系统化现代科学教育的人才即将诞生。

他们将如同一颗颗火种,被播撒到西北王府的各个角落,点燃工业革命的燎原烈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请大家收藏:()晚唐:开局一条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两个五年计划,看似漫长,实则紧迫。

李唐必须争分夺秒地巩固治下,发展生产力,培养人才。

他需要更多的慕容秋,更多的杨文菁和林昭君。他需要一支庞大的、由科技武装起来的精英团队,来执行他的战略,实现他的抱负。

想到目前王府治下人口严重不足的现状,李唐深知这才是制约西北工业进入快车道发展的根本。

从吐蕃人和回鹘人手中夺取的广阔土地,需要大量的人口去开垦、去建设。

而从中原引入移民,并非易事。这涉及到与大唐朝廷的复杂博弈,以及对中原旧有社会结构的冲击。

“李龙,移民计划的推进速度,能否进一步加快?”

李唐沉声问道。

李龙调出数据,即刻回应:

“根据当前政策和宣传效果评估,移民速度已达到最优。进一步加快,可能导致移民质量下降,或引发中原地方势力的过度反弹。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西北王府治下的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形成更强的吸引力。例如,把各厂矿工业区的工业产能提高,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而‘科技教’的普及,则能提供精神层面的认同感。”

李唐沉吟片刻,认可了李龙的分析。

他知道,欲速则不达。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是“苟道”的精髓。

“关于南北天山工业城的扩建和工业园区的规划,必须尽快提上日程。我们不仅要生产热武器,更要发展民用工业,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

李唐目光坚定,语气郑重地说道:“纺织、冶铁、农具、交通……这些都是基础。同时,也要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西凉和北凉腹地的矿藏,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

他清楚,每一次工业进步,都将带来生产力的跃升,进而巩固他的统治,增强他对外部世界的掌控力。

“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吐蕃、回鹘残部、波斯和长安方面等周边势力的情报收集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

李唐继续指示,“我们需要准确掌握他们的军事动态、政治倾向以及内部矛盾。知己知彼,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的目标是和平发展,但必须时刻警惕来自外部的挑战,并做好应对一切突发状况的准备。”

李唐的战略思维素来清晰而缜密,他将所有的行动和计划都纳入一个宏大的体系中进行考量。

科技教的传播、船山书院的教育、工业体系的建立、人口的增长、军事力量的维持,以及与外部势力的周旋,这些都不是孤立的事件环节,而是相互关联、环环相扣、彼此促进的整体。

他深知,要彻底扭转大唐江山日落西山的命运,并最终建立起一个以科学与理性为基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漫长而艰巨的努力。

不过,他有信心,也有能力。

船山书院的开学,仅仅是一个开始。

未来,将有无数像慕容秋这样的学子,在这里接受新思想的洗礼,掌握新技术的本领,最终成为改变世界的栋梁。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请大家收藏:()晚唐:开局一条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