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 > 第292章 十里粥棚光耀万家

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 第292章 十里粥棚光耀万家

作者:阿尔法31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3 09:55: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这年入秋以后,正午的日头还是毒得像火,新城县往东却骤然暗了下来。先是天边滚过一团灰黄色的云,接着便是嗡嗡的鸣响,由远及近,越来越密,像千万只纺车同时转动。

“蝗虫!是蝗虫来了!”田埂上,拾柴的老汉扔下捆好的树枝,跌跌撞撞往村里跑。他身后,那团“灰云”已压到头顶,遮天蔽日,连日头都成了朦胧的光斑。转瞬之间,田野里便爬满了黄褐色的虫子,密密麻麻,足有半尺厚,啃食庄稼的“沙沙”声盖过了风声。刚抽穗的谷子、结荚的黄豆、饱满的玉米,眨眼间就只剩下光秃秃的秸秆,田垄里只余一片狼藉。

消息像长了翅膀,半天功夫就传遍了新城县及周边的清河县、固安县、安平县。三县交界处的村庄,农户们看着颗粒无收的田地,有的蹲在田埂上号啕大哭,有的呆坐在门槛上,眼神空洞——那是他们全年的指望,是过冬的口粮,是孩子的学费。

“老爷,不好了!东庄的佃户来报,咱们在清河的两百亩地,全让蝗虫啃光了!”管家大顺跌撞着冲进万家寨善济堂的正厅,额头上全是汗。

善济堂的主人万老爷子去年刚过世,如今主事的是大少爷万恭存。他刚满三十,穿一身半旧的青布长衫,面容清瘦,眼神却透着沉稳。听见消息,他手中的算盘顿了顿,抬头问:“佃户们怎么样?有没有伤着?”

“倒没人受伤,就是都急红了眼,说要往县城里讨饭去。”大顺喘着气,“不光咱们的地,清河县那边,十里八乡的庄稼全毁了!”

里屋的门帘被掀开,大少奶奶石淑贞走了出来。她穿着素色的布裙,发髻梳得整齐,手里还拿着刚缝好的鞋底:“恭存,我刚才在门口听见了。这蝗灾来得凶,光咱们着急没用,得想个法子。”

万恭存站起身,眉头紧锁:“我知道。善济堂开了三代,从来都是救急不救穷,但这次是天灾,不能不管。只是三县受灾的人太多,咱们这点存粮,怕是杯水车薪。”

正说着,院子里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恭存哥,淑贞姐!”一个梳着双马尾的姑娘跑了进来,正是跟着万恭存学中医的龙小灵,“我刚从县城回来,街上已经有不少灾民了,还有人在城门口哭,说家里连糠都没了!”

龙小灵身后,跟着沉默寡言的伊人。她是去年逃难到万家寨的,父母都在饥荒中没了,万恭存收留了她,让她跟着石淑贞打理家务。此刻她低着头,小声说:“我刚才路过西巷,看见郝田哥正带着伙计们往粮仓搬东西,说是怕灾民抢粮。”

“胡闹!”万恭存沉下脸,“郝田呢?让他来见我!”

不一会儿,身材魁梧的郝田就来了。他是善济堂的护院,也是万恭存的发小,性子耿直:“大少爷,我这不是怕出事嘛!昨天固安那边就有灾民抢了粮铺,咱们的粮仓要是被盯上……”

“粮食是用来救命的,不是用来锁着的。”万恭存打断他,“郝田,你立刻带着伙计们去盘点粮仓,把所有存粮都登记清楚。大顺,你去县城里通知各家粮铺,就说善济堂要开粥棚,让他们暂且不要哄抬粮价,缺粮的话,善济堂可以先赊账。淑贞,你和伊人、小灵一起,组织寨子里的妇人,准备锅灶和柴火。”

石淑贞愣了一下:“恭存,咱们真要开粥棚?那得多少粮啊?”

“先开起来再说。”万恭存语气坚定,“我这就去写告示,贴遍三县,就说万家寨善济堂设十里粥棚,管饱不管好,只要是灾民,都能来喝粥。”

龙小灵眼睛一亮:“恭存哥,我去帮忙写告示!我还能让我爹那边的药铺也出点力,给生病的灾民送点草药!”

伊人也抬起头,轻声说:“我会烧火,还会切菜,我可以去灶上帮忙。”

大顺有些犹豫:“大少爷,咱们的存粮顶多撑半个月,要是后续没粮了,粥棚断了顿,灾民们怕是会更乱。”

“我知道。”万恭存点点头,“我已经让人去给周边的乡绅大户送信了,请他们出面相助。善济堂三代积德,我不信他们会坐视不管。”

当天下午,善济堂的告示就贴满了新城县及周边三县的集市和村口。告示上写着:“今遭蝗灾,民不聊生。万家寨善济堂设十里粥棚,自明日起,每日辰时、午时、酉时施粥,凡受灾百姓,皆可前来,分文不取。”

消息传开,灾民们先是半信半疑,毕竟往年灾荒,也有大户施粥,但要么分量少得可怜,要么只施三天就停了。可第二天一早,当万家寨外的空地上立起了十座巨大的席棚,棚下支起了二十口大铁锅,锅里熬着浓稠的小米粥,旁边还摆着一筐筐蒸好的窝头时,灾民们终于放下了疑虑,纷纷涌了过来。

“都排好队!不要挤!人人都有!”郝田带着十几个伙计维持秩序,他们手里拿着长棍,却只是用来疏导人群,从不舍得打灾民。

石淑贞和伊人、龙小灵在灶边忙碌着。石淑贞负责掌勺,一勺勺粥舀进灾民的碗里,分量十足;龙小灵拿着药箱,在粥棚间来回走动,看见有老人小孩不舒服,就立刻上前诊治;伊人则和寨子里的妇人一起,不停地往灶里添柴火,蒸窝头、熬粥,忙得满头大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请大家收藏:()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谢谢大少奶奶!谢谢大少爷!”一个瘦骨嶙峋的老汉接过满满一碗粥,激动得老泪纵横,“我家老婆子和小孙子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这碗粥真是救命啊!”

石淑贞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快趁热喝吧,不够还有。”

人群中,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突然晕倒在地。龙小灵立刻跑过去,摸了摸她的脉搏,又翻开她的眼皮看了看:“是饿晕了,还有点中暑。快,先给她喂点温水,再盛碗粥来!”

伊人赶紧端来水和粥,龙小灵小心翼翼地给妇人喂了几口。不一会儿,妇人醒了过来,抱着孩子哭道:“多谢姑娘,多谢善济堂的大恩大德!”

万恭存站在粥棚旁,看着来来往往的灾民,眉头却没有舒展。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虽然已经有几家小户人家送来粮食,但比起每天消耗的量,还是远远不够。

“大少爷,清河县的张老爷派人送来了五十石粮食!”大顺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脸上带着喜色。

万恭存眼睛一亮:“张老爷真是雪中送炭!快让人把粮食卸下来,登记好。”

“还有,张老爷说,他也要在清河县设粥棚,让咱们给点经验。”大顺补充道。

“好!”万恭存点点头,“让郝田派两个有经验的伙计过去帮忙。”

接下来的几天,好消息不断。固安县的李大户送来一百石粮食,还派了十个家丁来帮忙维持秩序;安平县的王举人不仅送来粮食,还亲自带着学子们来粥棚帮忙记账、分发食物;就连新城县的一些小商贩,也纷纷送来蔬菜、柴火,尽自己的一份力。

十里粥棚的名声越来越响,不仅三县的灾民来了,连更远地方的灾民也闻讯赶来。万恭存索性让人把席棚又加长了几里,锅灶也增加到了三十口。每天天不亮,灶上的火就烧了起来,一直到天黑才熄灭。

这天中午,粥棚里突然来了几个穿着体面的人。为首的是新城县的县太爷周大人。他走到万恭存面前,拱手道:“万公子,你设粥棚救灾,真是功德无量啊!本官代表全县百姓,谢谢你!”

万恭存连忙回礼:“周大人客气了。天灾无情,人有情,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周大人看着井然有序的粥棚,又看了看正在忙碌的石淑贞和龙小灵等人,赞许地点点头:“你不仅自己救灾,还带动了周边的乡绅大户,真是难得。本官已经上报了知府大人,相信很快就会有朝廷的赈灾粮下来。”

“有大人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万恭存松了口气。

周大人又叮嘱了几句,便带着随从离开了。看着他们的背影,大顺高兴地说:“大少爷,有了朝廷的赈灾粮,咱们就不用愁了!”

万恭存却摇摇头:“朝廷的粮食在路上还需要时间,咱们不能等,还得继续想办法。”

就在这时,龙小灵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信:“恭存哥,我爹来信了!他说邻县的药商们凑了一批药材,还有一些粮食,明天就送过来!”

“太好了!”石淑贞笑着说,“小灵她爹真是个热心人。”

伊人也笑着说:“昨天我听见寨子里的婶子们说,要把家里多余的布料拿出来,给灾民们做几件衣裳呢。”

万恭存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日子一天天过去,粥棚里的灾民虽然依旧很多,但秩序却越来越好了。有些年轻力壮的灾民,主动帮着挑水、劈柴、打扫卫生;有些会针线活的妇人,就和寨子里的妇人一起缝补衣裳;甚至还有几个读过书的灾民,主动帮着记账、教孩子们认字。

这天傍晚,粥棚快收工的时候,一个穿着破旧长衫的中年男子走到万恭存面前,深深鞠了一躬:“万公子,我是清河县的教书先生,姓刘。我听说您设粥棚救灾,还带动了这么多人,实在是敬佩。我没什么能捐的,就想留下来帮忙教孩子们读书,您看可以吗?”

万恭存连忙扶起他:“刘先生客气了,有您帮忙,我求之不得。我这就让人收拾一间席棚,当做学堂。”

很快,粥棚旁就多了一间“临时学堂”。每天上午和下午,刘先生都会在这里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孩子们拿着用树枝削成的笔,在地上写写画画,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半个月后,朝廷的赈灾粮终于到了。周大人亲自把粮食送到了万家寨,还带来了知府大人的嘉奖令,表彰万恭存“乐善好施,救灾有功”。

有了朝廷的粮食,粥棚不仅没有停,反而扩大了规模。周边的乡绅大户也更加积极,有的捐钱,有的捐粮,有的甚至直接在自己的家乡设起了粥棚。据统计,光是新城县及周边三县,就有大大小小的粥棚五十多个,救助灾民上万人。

又过了一个月,蝗虫终于散去了。虽然庄稼毁了,但在大家的努力下,没有一个灾民饿死或冻死。万恭存又组织大家开垦荒地,播种冬小麦,还从外地买来种子,分发给农户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请大家收藏:()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万恭存和石淑贞、龙小灵、伊人、大顺、郝田一起,站在曾经的粥棚旧址上。如今,这里已经种上了冬小麦,绿油油的一片,充满了生机。

“恭存哥,你看,麦子都发芽了。”龙小灵指着地里的麦苗,高兴地说。

石淑贞笑着说:“等明年春天,这里又是一片好收成。”

伊人轻声说:“那些灾民们也都回去重建家园了,昨天还有人来送了自家种的蔬菜呢。”

万恭存看着眼前的一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场天灾虽然残酷,但却让大家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只要人心齐,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大顺感慨道:“大少爷,当初我还担心存粮不够,现在看来,真是大善有酬啊。”

万恭存点点头:“是啊,善念不分大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郝田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当初我还想着锁粮仓,真是惭愧。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我第一个冲在前头!”

大家都笑了起来。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远处,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打闹,笑声清脆。十里粥棚虽然已经拆除,但它所传递的善意和温暖,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民国二十九年春,新城县及周边三县的冬小麦获得了丰收。农户们捧着饱满的麦粒,纷纷来到万家寨善济堂,想要报答万恭存的恩情。万恭存却婉言谢绝了:“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些粮食你们自己留着,好好过日子,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场救灾,在万家寨善济堂的门口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十里粥棚,大善若水”八个大字。而万恭存和他的家人们,以及所有为救灾出过力的人,也永远被人们铭记在心。

喜欢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请大家收藏:()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