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
门铃声在楼道里清脆地回响。
这已经是徐浪在南唐市的第三天。
接连三日,他早、午、晚的时间都用于登门拜访南唐市各级官员。
无论对方是处级还是厅级,他总是会坐下来,至少饮完一杯茶,交谈一番才告辞。
话题大多围绕着对方子女的前途展开——谈及他计划在内地拓展的家电商城、物流网络以及互联网等新兴行业时,这些官员们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自己或许不会亲身下海,但对于子女的未来发展,却看得比什么都重。
天下父母,谁不望子成龙?
徐浪深谙此道,每次谈话都精准地切入这个核心。
不少官员的子女对徐浪出面充当“说客”心怀感激。
许多行业细节和前景,由他们自己来解释,总显得说服力不足。
但徐浪不同,他的见解清晰透彻,分析鞭辟入里,轻易便能打消长辈们的疑虑,为他们的创业计划赢得关键性的支持。
可以说,凡是徐浪拜访过的家庭,几乎都欣然同意了子女跟随他创业的打算。
今天是拜访行程的最后一天,他已经依次去过了林萧、陈胜斌、徐常平、张磊等几家的府上。
现在,他站在最后一处,也是最重要的一处宅邸门外——上南省省委书记,汪国江的家。
“谁呀?”
开门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
她看着门外捧着礼盒的年轻人,微微蹙眉:
“请问你找谁?”
“是徐奶奶吧?”
“我是专程来拜访汪爷爷的。”
徐浪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老妇人脸上闪过一丝了然的不悦。
这种提着礼物登门省委书记家的情况,目的不言自明。
她显然习惯了这种场面,正欲开口婉拒,徐浪却抢先一步,语气温和:
“徐奶奶,我是小浪。外公在家时常提起您,说我小时候被管得严,一直没机会来拜访您,跟您说说话。”
他一边说着,一边自然地摘下了墨镜。
借着门廊的灯光,老妇人觉得这张脸有些眼熟,一时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脸上露出些许犹豫。
“徐奶奶,您可能在电视上看到过关于我的报道。”
徐浪适时提醒。
老妇人恍然大悟,脸上立刻绽开笑容:
“哎呀!原来是文太的外孙!瞧我这记性。快,快请进!”
她的态度瞬间转变,热情地将他迎进门,与先前的冷淡判若两人。
“老汪,快出来!看看谁来了?”
老妇人将徐浪安顿在客厅沙发上,朝一间亮着灯的书房喊道。
“谁啊?如果是来送礼的,就让他先回吧。不是跟你说过,有人来就说我不在家吗?”
书房里传来汪国江的声音,带着几分不耐。
徐浪闻言,心下有些无奈。
这话明显是说给他听的,意在让他知难而退。
不过汪国江恐怕想错了,他徐浪今天来,可不是为了求人办事。
“老汪!你怎么说话呢?”
老妇人声音提高了些,“是文太的外孙徐浪来看你!有你这么把人往外赶的吗?”
书房里的汪国江显然愣了一下,随即传来脚步声。他笑着走出来:
“是小浪啊!你来之前怎么不先打个电话?最近家里客人有点多,怠慢了,可别见怪。”
他目光落在徐浪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汪爷爷,您太客气了。是我不对,没提前预约就冒昧打扰。”
徐浪站起身,等汪国江在主位坐下后,才重新落座。
老妇人端来热茶,徐浪道谢后,她便笑着离开了客厅,将空间留给他们。
在汪国江看来,徐浪确实是陈文太的骄傲。
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能取得如此成就,却不骄不躁,依然脚踏实地拓展事业。
他见过太多有潜力的年轻人,大多急功近利,处事毛躁,即便经过家族精心培养,仍难掩瑕疵。
但徐浪不同。
他处事或许还不够老辣,那份谋定而后动的沉稳和谨慎,却让汪国江如同发现璞玉般欣喜。
到了他这个年纪,看重的早已不单是前程——拥有如此雄厚的基底,徐浪的未来注定不凡。
他更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
仅从那篇《论城市建设与工业化污染》的论文,就足以证明徐浪若不入政坛,实在是浪费才华。
可偏偏他投身商海,同样风生水起,成为内地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这一点,不知让多少人在背后扼腕叹息,感慨政坛失去了一颗明日之星。
“听说,你最近在港城那边遇到些麻烦?”
汪国江端起茶杯,看似随意地问道。
最近港城风波闹得很大,主角正是徐浪。
各大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电视节目,都在追踪事态发展。
这种关注度本身,也侧面印证了徐浪如今的影响力。
能掀起如此巨浪,已然引起了上层圈子的密切关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纨绔重生:再混仕途就是狗!汪请大家收藏:()纨绔重生:再混仕途就是狗!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