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王朝的腐朽 > 第一百九十九章 鲁襄公(十二)

王朝的腐朽 第一百九十九章 鲁襄公(十二)

作者:立日耳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0 00:23:0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鲁襄公二十九年,即公元前五四四年,春季,鲁襄公还在楚国。

楚国人想让鲁襄公为楚康王的尸体穿上寿衣,可鲁襄公为此感到忧虑。

叔孙穆子则表示,先扫除棺材上的恶不祥,然后再给死者赠送衣服,这就等于朝见时陈列货币。

于是让巫人用桃棒、笤帚先在棺材上扫除不祥。

楚国人一开始没有禁止,但是不久之后就感到后悔了。

四月,楚康王下葬,鲁襄公与陈哀公、郑简公、许悼公参加送葬,直到西门外边,诸侯的大夫则都到了墓地。

五月,鲁襄公从楚国回来,到达了方城(楚地,今河南方城),季武子派公冶(季氏家臣)来问候鲁襄公。

这个时候,季武子占取了卞地(鲁地,今山东临沂)。

等到公冶出发了,又用印泥封好了信,派人追上去交给了公冶,呈递给鲁襄公。

信上说,我听说守卫卞地的人准备叛乱,下臣率兵讨伐了他,已经得到卞地,谨向您报告。

公冶见完了鲁襄公,才听说季武子占领了卞地,便又去见鲁襄公。

鲁襄公表示,想要这块地方,却说是为了防止叛变,我只看到了对我的疏远。

鲁襄公问公冶,我可以进入国境吗?

公冶答,国君拥有国家,谁敢违背国君呢?

鲁襄公赐给公冶冕服,公冶坚决不接受,强行让他接受,公冶才收下。

可鲁襄公依旧不想进入鲁国,荣成伯于是赋《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泥中?”

原文出自《诗经·国风·邶风》,乃是一首哀怨愁苦之诗,寓有归家之意。

鲁襄公听了,便回到了鲁国。

公冶回到鲁国之后,就将自己的封邑归还给了季氏,并且不再进季武子的家门,表示,欺骗国君,何必派我去。

季武子与他见面,他依然保持从前的样子,不想见的时候,便绝不谈起季氏。

等到公冶病重的时候,就对他的家臣说,我死了之后,不要用冕服下葬,因为那不是因为德行而获得的赏赐。还有不要让季氏的人来安葬我。

吴国国君吴王余祭被杀,他的弟弟夷昧继位。

六月,因为晋平公的母亲是杞国之女,晋平公便召集诸侯为杞国筑城。

孟孝伯与晋国智悼子(荀盈)、齐国高止、宋国华定、卫国世叔仪、郑国公孙段、曹国人、莒国人、滕国人、薛国人、小邾人在杞国会见,为齐国修建城墙。

范献子到鲁国聘问,这是为了拜谢鲁国到杞国修城一事。

鲁襄公设宴款待范献子,展庄叔拿着束锦站在一边。

等到进行射礼的时候,需要三对人,可是鲁襄公的公臣不够,只能从卿大夫的家臣中选取。

家臣,展瑕、展王父为一对,公臣,公巫召伯、仲颜庄叔为一对,鄫鼓父、党叔为一对。

此乃季武子作三军之害,襄公少民、少臣,以至鲁君无民、无臣。

鲁国侵占杞国土地,晋平公便派司马女叔侯前往鲁国让鲁国归还杞国土地,但是没有全部归还。

杞文公到鲁国结盟,杞国本为公爵,春秋时降为伯爵,《春秋》记载他为‘杞子’这是不尊重他。

吴国夷昧刚刚继位,便派季札出使诸侯,季札到鲁国聘问,见到了叔孙穆子,很喜欢穆子,便对穆子表示,您恐怕不得善终吧。喜欢贤良,却又不选择贤人,我听说君子应当致力于选择贤人。您身为鲁国的宗卿,主持国政,不慎重得选拔善人,怎么能够承受得了呢?祸患一定会到你的身上。

季札请求聆听周乐,观看周舞,听乐而知风,观舞而晓德,为鲁国大夫所称颂。

冬季,孟孝伯到晋国聘问,这是对范献子聘问的回礼。

这一年,卫国国君卫献公去世,他的儿子卫襄公继位。

齐国发生动乱,齐国大夫高止逃亡北燕,高竖逃亡到晋国。

鲁襄公三十年,即公元前五四三年,楚王郏敖派遣薳罢(wěi pí)到鲁国聘问,这是楚王新立前来通好。

叔孙穆子问薳罢,表示,王子围在楚国执政怎么样?

薳罢答,表示,像我这样的小人,不过就是吃饭和听吩咐,这样还害怕不能够完成使命而不能避免罪过,哪里能够参与政事?

叔孙穆子再三询问,可薳罢就是对此不作回应。

穆子因此告诉鲁国大夫,楚国的令尹(王子围将要作乱,薳罢也会参与协助,现在他只是在隐瞒情况。

五月,宋国发生火灾,宋共姬(鲁宣公与穆姜之女)被烧死。

七月,鲁国大夫叔弓(叔老之子,鲁文公后代)到宋国,安葬宋共姬。

十月,叔孙母子与晋国赵文子、齐国公孙趸、宋国向戌、卫国北宫佗、郑国罕虎、曹国人、莒国人、邾国人、滕国人、薛国人、杞国人、小邾国人在澶渊会见,这是因为宋国发生火灾,诸侯大夫商议给宋国赠送财物,但是最后什么都没有送,《春秋》因此没有记载这次会见的诸侯大夫的姓名,没有记载鲁人,是为鲁国隐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王朝的腐朽请大家收藏:()王朝的腐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一年,周王室发生动乱,周景王杀其弟王子佞(nìng)夫。

楚国令尹王子围杀楚国大司马蒍掩。

郑国发生动乱,伯有(良霄)被杀。

蔡国世子般弑蔡景公,因为蔡景公与儿媳私通。

鲁襄公三十一年,即公元前五四二年,叔孙穆子从澶渊会见回到鲁国。

见了孟孝伯,向他表示,赵孟(赵文子,孟,长也,赵氏宗主称赵孟)将要死了。他的话毫无远虑,不像是百姓的主人。而且不到五十,却像**十岁的老人一样絮絮叨叨,他不会活得太长久了。如果赵孟死了,执掌晋国政权的将会是韩起。你可以与季孙去说,早点跟韩起建立友好,他是一个君子。晋国的国君眼看就要失去政权了,如果不早点去建立友好,让韩起早做准备,不久之后晋国的政权恐怕就会落在其他的大夫手里,韩起懦弱,晋国大夫又多贪婪,要求和**没有止境,齐国和楚国已经不能依靠,我们鲁国恐怕会陷入困境。

孟孝伯听了之后,表示,人的一生能有多久,谁能没有得过且过的想法,早晨活着害怕到不了晚上,哪里用得着去建立友好呢?

穆子退出之后,告诉别人,表示,孟孙将要死了,我告诉他赵孟得过且过,他却比赵孟还要不如。

他又和季武子说起赵孟,可季武子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齐国的公孙趸畏惧闾丘婴,想要杀死他,便派他攻打阳州(鲁邑,今山东东平西北),鲁国因此质问齐国为何出兵。

五月,公孙趸杀闾丘婴,向鲁军解释了出兵的原因。

鲁襄公建造楚宫(楚国样式的宫殿),叔孙穆子便表示,《大誓》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国君想楚国了,所以建造楚宫。如果不再去楚国的话,必然死在这座宫殿里。

六月,鲁襄公在楚宫中去世。

鲁国大夫叔仲带偷了襄公的大玉璧,将它放在驾车的人那里,退出后,又将大玉璧取了回来,因此获罪。

鲁国大夫拥立胡国之女敬归之子,太子野,住在季氏那里。

九月,太子野去世,说是因为哀痛过度。

不久之后,孟孝伯去世,他的儿子孟貜(jué)继承了他的卿位,是为孟僖子。

太子野去世,鲁国便拥立敬归的妹妹齐归生的儿子公子禂,可叔孙穆子却不愿意,表示,太子去世,有同母兄弟,就立他,没有就立年长的。年纪相差不大的就选贤能的,贤能又差不多就占卜来决定,这是古代的规矩。

太子野并不是嫡子,为什么一定要立母亲妹妹的儿子?而且这个人,丧礼期间却不哀痛,父亲死了却有喜悦的脸色,这是不孝。

不孝的人,很少有不捣乱的,假如拥立了他,必然会造成季氏的忧患。

可是季武子又一次没有听从穆子的意见,拥立了公子禂。

季孙位高权重,季氏久居尊贵,耳目已难辨家国,举止皆顺应心意,近则祸国,远必害己。

十月,滕成公前来参加葬礼,表现得很不恭敬,眼泪却很多。

子服惠伯(孟椒,孟献子之孙)表示,滕成公将要死了。吊丧如此懈怠,可哀痛太过分,在葬礼中已经显示出了将死的征兆,怎么能够不相继死去。

等到安葬鲁襄公的时候,公子禂三次更换丧服,衣襟脏得像旧丧服一样,没有国君的威仪。

公子禂当时已经十九岁,可依旧孩子脾气,有人因此表示他恐怕不能善终。

这一年,莒国人弑莒犂比公,其子展舆自立为国君。

郑国的子产在内政、外交上表现出众,闻名于诸侯。

鲁襄公在位之时,鲁国三桓越发强势,鲁国国君的境况越发窘迫。

鲁国与晋国的关系和睦,使得鲁国在诸侯纷争之中维持住了自己的身份,甚至得到了许多益处。

喜欢王朝的腐朽请大家收藏:()王朝的腐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