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城深秋的天空呈现出一种清澈的灰蓝色。市政府一号车队缓缓驶入高新区,停在管委会大楼前。刘国栋率先下车,亲自为后座的宋清河打开车门。这个刻意为之的细节,被随行的市电视台镜头精准捕捉。
“宋总,这里就是我们果城经济发展的引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刘国栋手臂一挥,语气中带着主人般的自豪,仿佛这片土地的成就全然归于他的治下。
宋清河今日换了一身更为商务休闲的装束,深色羊绒衫外搭一件薄款风衣,少了几分昨日的商界凌厉,多了几分学者般的审视姿态。他扶了扶金丝眼镜,环顾四周现代化的办公楼宇和整洁的道路,微微颔首:“不错,硬件基础很好,看得出刘市长和果城市政府投入了巨大心血。”
这番恰到好处的恭维,让刘国栋脸上的笑容更盛。他亲自引领宋清河参观园区规划沙盘,讲解发展蓝图,钱有为亦步亦趋,不时补充细节,气氛融洽得如同多年老友。
高新区管委会,林峰办公室
林峰站在办公室的百叶窗前,目光平静地注视着楼下广场上那簇拥的人群。吴婷安静地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今日的行程安排。
“主任,刘市长和宋清河一行人,预计十分钟后会到三号会议室,举行一个非正式的‘企业家座谈会’。”吴婷汇报着,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她很清楚,这场座谈会,绝非简单的交流。
“嗯,按原计划,你代表管委会参会。”林峰转过身,脸上没有任何波澜,“我们是主人,该有的礼节不能少。听听看,这位宋总除了‘不接地气’的宏论,还能抛出什么真知灼见。”
他的声音平稳,但吴婷能感受到那平静水面下蕴藏的力量。她点点头:“明白。相关资料和数据我都准备好了。”她知道,自己不仅是去参会,更是去正面迎接宋清河可能发起的、针对林峰和产业基金的舆论挑战。
市政府一号车内,前往座谈会途中
刘国栋与宋清河同乘一车。车窗隔绝了外面的喧嚣,车内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宋总,待会的座谈会,来的都是高新区有些代表性的企业负责人。”刘国栋看似随意地提起,“他们对当前的政策环境,尤其是金融扶持方面,可能也有些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嘛,哈哈。”
宋清河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弧度:“刘市长放心,投资讲究的是实事求是。好的要肯定,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回避。这才是对地方发展真正负责任的态度。”他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听说林峰副主任是这个产业基金的主要推动者?真是年轻有为啊。不过,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有时候,难免会过于理想化,脱离实际市场的复杂性。”
这番话,既回应了刘国栋的暗示,也再次明确了攻击的靶心。刘国栋满意地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养神。‘林峰,看你这次怎么接招。’
省城,周岚办公室
周岚正在审阅一份全省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手边的内部通讯终端亮了一下,一条简短的情报摘要闪现,提及宋清河今日在高新区的行程安排及可能的动向。她目光在“企业家座谈会”几个字上停留片刻,指尖轻轻敲击着红木桌面。
宋清河选择在企业家中发声,其心可诛。他试图撬动的,不仅仅是官方舆论,更是市场信心,是那些潜在合作者对林峰政策的信任基础。这一手,比单纯在官方场合批评,更为阴险,影响也更为深远。
她拿起加密电话,又缓缓放下。此刻直接联系林峰,并非明智之举。她相信林峰的政治智慧和对局面的掌控力。‘必须要让他自己经历这些风雨……’她心中默念,但那份隐忧,却如同窗外的云层,悄然积聚。
---
三号会议室内,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受邀前来的企业家代表。当刘国栋、宋清河在一众人员的簇拥下入场时,室内响起了礼节性的掌声。吴婷作为管委会代表,坐在靠近主位的位置,神情冷静。
座谈会伊始,氛围还算和谐。几位企业家介绍了各自企业的发展情况,并对高新区提供的服务表示肯定。刘国栋面带微笑,偶尔插话,彰显着存在感。
然而,当话题逐渐引向产业政策和融资环境时,宋清河适时地接过了话头。
“刚才听了各位企业家的介绍,很受启发。”宋清河的声音温和,富有磁性,很容易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果城的企业家们,务实、肯干,令人敬佩。不过,我也注意到一个现象,或者说,一个潜在的忧虑。”
他稍稍停顿,目光扫过全场,仿佛在与每一位企业家进行眼神交流。
“大家谈到发展,谈到创新,似乎都绕不开管委会主导的那个‘产业引导基金’。这本身说明基金的重要性。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略带凝重,“我研究过这个基金的准入标准和评审流程,不得不说,其设计理念,或许……与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处于快速成长期、最需要资金血液的‘瞪羚’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请大家收藏:()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会议室里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宋清河身上。
“它过于强调技术的‘前沿性’和所谓‘长期战略价值’。”宋清河侃侃而谈,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分析案例,“评审条款复杂,周期漫长,对于市场机会稍纵即逝的企业来说,等基金落地,黄花菜都凉了。它更像是一个为少数‘高大上’科研项目定制的花瓶,而不是普惠广大企业、解决燃眉之急的及时雨。”
他摊了摊手,做出一个无奈又诚恳的表情:“我说句可能不太中听的话,这种过于超前的、带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设计,是否有些‘不接地气’?是否真正考虑过我们一线企业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若执行层面脱离实际,恐怕最终会好心办坏事,扼杀了真正活跃的市场细胞啊。”
“不接地气”四个字,再次被他抛出,这一次,是在一群企业家面前,其煽动性和杀伤力,远胜于昨日的私下场合。几位原本就对基金高门槛感到犹豫的企业家,脸上露出了深以为然的表情,低声交头接耳起来。
钱有为立刻附和:“宋总不愧是见多识广,一语中的!我们有些同志,就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不了解企业经营的艰难!”
刘国栋故作深沉地叹了口气:“兼听则明,宋总提出的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吴婷感受到来自周围目光的压力,她深吸一口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宋清河的关键论点,同时大脑飞速运转,准备着回应的措辞。她知道,此刻自己代表的不仅是管委会,更是林峰的声誉和政策的正当性。
林峰办公室
林峰的电脑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三号会议室的监控画面(仅限于公共区域,无音频)。他看着宋清河在众人面前挥洒自如,看着一些企业家被其言论带动情绪,看着钱有为和刘国栋一唱一和。
他的表情依旧平静,只是眼神锐利如鹰。宋清河的策略很清晰:分化拉拢,动摇根基。他不在具体问题上与林峰纠缠,而是直接攻击林峰施政的根本理念,试图从根本上否定其工作的价值。
‘攻心为上,倒是打得好算盘。’林峰心中冷笑。但他并不慌乱,反而因为对手终于图穷匕见而更加清醒。舆论的压力固然麻烦,但只要根基牢固,事实清晰,这种程度的诋毁,终究如同沙上筑塔。
他拿起内线电话,接通了吴婷的手机(振动模式)。
吴婷感觉到手机的震动,借着低头记录的时机,快速瞥了一眼屏幕,上面只有林峰发来的两个字:“收到。”
简单的两个字,却像定心丸一样,让吴婷略微起伏的心绪瞬间平复。她明白了林峰的态度:知晓,重视,但不必自乱阵脚。
座谈会最终在一种微妙的气氛中结束。宋清河的“不同看法”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虽然未能立刻掀起巨浪,但那扩散开的涟漪,却已经悄然改变了湖面的平静。
送走宋清河和刘国栋一行人后,吴婷回到办公室,向林峰详细汇报了会议情况。
“他说的,并非全无道理。”林峰听完,沉吟片刻,出乎吴婷意料地说道,“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完美,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产业基金也不例外。”
吴婷有些讶异。
林峰看向她,目光深邃:“但是,他指出问题的方式和目的,绝非为了帮助改进。他是要否定根本,制造对立,为他自己的介入铺路。所以,我们既要正视可能存在的不足,更要坚定我们的方向和信心。”
“我明白。”吴婷郑重地点点头。
“把我们基金支持的成功案例,尤其是那些克服了初期困难、最终实现突破的企业故事,整理出来。”林峰指示道,“同时,启动对基金评审流程的优化研究,邀请第三方专家和企业家代表参与讨论。我们要用开放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来回应一切的质疑。”
宋清河的“见面礼”,是一包裹着糖衣的毒药。而林峰,选择先剥开糖衣,分析毒性,然后再用更苦、但更有效的解药,来化解这场危机。博弈,从台面上的握手言欢,转入了更深层次的谋略较量。窗外,秋意渐浓,山雨欲来的气息,弥漫在果城上空。
(第九十二章 完)
喜欢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请大家收藏:()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