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铁蹄哀明 > 第14章 天要亮了

铁蹄哀明 第14章 天要亮了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9 15:13:06 来源:武林小说网

“天……要亮了……”

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

大明宁前兵备道袁崇焕,面无表情地站在宁远城头上,披甲按刀,极目远眺。

一群将官僚属林立在他的身后,皆默默不敢言。

自山海关向北三百七十里直至锦州,有一条长长的走廊沃土,左枕松岭、黑山,右靠辽东海湾,史称辽西走廊。

宁远城就雄踞在辽西走廊中间,以城关为险,屹为形胜。

东北首山遥遥相望,西南宁远河经流入海。

宁远城方正如鼎,东西各长八百余米,城墙高三丈二尺,有四座带瓮城的城门,城墙四角敌台向外突出,架了十一门红夷大炮。

此时,夜色如泼墨,但城墙上却灯火通明、恍若白昼。

一些民夫在寒冷的天气里打着赤膊,热火朝天地喊着号子,用竹筐从内城吊上来礌石滚木。

另有一些民夫推拉着排车,将礌石滚木送到一个个城墙垛口。

垛口下的兵丁毫不在意周遭传来的响动,正半躺半卧地睡着,尽管已经打起了鼾,但怀里仍旧死死地抱着兵刃。

不时有一些士兵喝开挡道的民夫,举着火把在城墙上巡逻。

战事刚停,袁崇焕就迫不及待地城正中的鼓楼帅帐中走出,带着将官僚属登上城墙巡视,最后在参将祖大寿镇戍的、城南门永清门的城墙上停下来眺望。

袁崇焕脸上水波不惊,让跟随的将官僚属们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袁崇焕身材短小,容貌不扬,但细小的眼睛当中精光凛冽,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让人不敢直视。

他本是商人家庭,早年读书应举,在万历四十七年被赐同进士出身,授邵武知县。

在任内尽心民事,甚至曾经还亲自登上着火的民居救火,深得民心。

天启二年,外放的官员要上京大计考核,考核当中袁崇焕对答如流,又对辽事侃侃而谈,不久就被任命为兵部职方司主事。

后又升迁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监军、宁前兵备佥事、山石兵备道、辅佐王在晋、孙承宗等经略、督师整饬构筑由山海关、宁远、锦州所构成的关宁锦防线。

此时,正值孙承宗因为柳河之战的惨败而去职下台,新任辽东经略高第上任。

高第和王在晋都主张将兵马收缩到山海关,放弃锦州、右屯卫、宁远、前屯卫等山海关以外的土地。

高第此举遭到了袁崇焕的极力反对,他甚至直接给天启皇帝递上了揭帖表示抗议。

还直言不讳地说,作为宁前兵备道,他誓要与宁前共存亡。

高第要是撤宁前兵,他就会抗命固宁远,以宁远城来抵抗奴酋的大军。

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碰到个这么不听话且强硬的下属,让高第也十分无奈。

一夜未合眼的袁崇焕虽然看起来脸上毫无表情,但心中已经愤懑滔天:“高经略啊,高经略!

若非你尽弃关外之地,何至于让东奴西虏驰突到宁远城下?若是孙督师还在,定不会让蛇鼠如此跋扈跳梁!”

在袁崇焕的眼中,高第实在是胆小如鼠,畏敌如虎。

比起孙承宗那可是天壤之别,甚至连随时准备逃跑的王在晋都不如。

虽然战前袁崇焕曾经当面恳求高第不要出兵救援,就想通过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略,让阖城军民心无旁骛誓死抵抗。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宁远城这边打得热火朝天,在城池固若金汤,建奴死伤惨重的情况下,拥兵十一万的经略高第和山海关总兵杨麒真就稳坐高台,不肯发一兵一卒来救援宁远。

袁崇焕以不满两万的军民,依托坚固的城池和威不可挡的红夷大炮抵挡住了努尔哈赤亲率的十三万满蒙精兵。

在三天的血战当中,宁远城上的军民通过铳炮、药罐、雷石让女真兵苦不堪言,死伤惨重。

此时的明军,其实依旧占据着火器上的优势,血勇衰微后的女真兵听到铳炮声还会瑟瑟发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