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铁槊镇唐末 > 第101章 扩军

铁槊镇唐末 第101章 扩军

作者:娱乐至宝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15:07:40 来源:全本小说网

野狼山一役的硝烟终于散尽,黑风寨的旗帜在这座新夺下的险峻山寨最高处猎猎作响,映着初升的朝阳,格外醒目。山寨内,昨日激战的痕迹尚未完全清理,瓦砾间残留着暗红的血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与烟火混合的气味。缴获的兵甲粮秣堆积在刚刚清理出来的校场一角,如同小山。降卒们被暂时看管在破损的营房内,眼神惶恐不安,而被解救的百姓则聚集在另一处空地上,等待着未知的命运。得胜归来的黑风寨将士们虽面带疲惫,眼中却难掩兴奋与自豪,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昨日的惊险搏杀。

然而,站在砺锋堂(李铁崖已将聚义厅更名为砺锋堂)高阶之上的李铁崖,心中并无多少轻松。他独臂按着冰凉的木栏,目光扫过这片刚刚易主的山寨,以及山下隐约可见的、更广阔的滁水河谷。一场大胜,打开了新的局面,也带来了更复杂的挑战。数百降卒需要安置,偌大的山寨需要布防,新掌控的地盘需要消化,缴获的物资需要清点分配,更重要的是,经过血战减员的队伍需要补充和重整。潞州官府绝不会坐视他坐大,周边的其他势力此刻也必然在暗中窥伺。此刻若处置失当,内部生乱的风险,丝毫不亚于外敌的威胁。当务之急,必须雷厉风行,迅速整饬内部,论功行赏,巩固战力,将这股因胜利而凝聚、却又可能因松懈而涣散的力量,牢牢攥在手中。

辰时正,砺锋堂内,气氛庄重肃穆。堂侧临时设了灵位,供奉着此役阵亡的四十七名将士的名牌,香烟袅袅,寄托着生者的哀思。李铁崖端坐主位,虽面色略显疲惫,但腰杆挺直,目光锐利如鹰。韩德让手持连夜整理好的功绩簿,肃立其侧。堂下,王琨臂缠绷带、赵横甲胄未卸、小乙风尘仆仆、刘黑闼、张栓等主要将领,以及数十名在此战中表现尤为突出的士卒骨干,皆屏息凝神,肃然而立。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清晰可闻。

李铁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沉凝有力,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野狼山已克,‘一阵风’烟消云散。此战能胜,非我李铁崖一人之功,乃是将士用命,上下同心,以血换来的!黑风寨的规矩,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乃铁律!今日,便在此地,论功行赏,告慰英灵,激励生者!韩老,宣!”

韩德让应声上前一步,展开竹简,深吸一口气,高声唱名,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队正王琨!临危受命,亲率敢死之士,攀绝壁,绕险径,冒矢石,焚敌后,身先士卒,负伤犹战,为破寨首功!赏——野狼山前寨水浇良田五十亩!粟米三百斤!精锻铁札甲一副!擢升为前军指挥使,统辖新编前营,驻守野狼山!”

王琨大步出列,单膝跪地,甲叶铿锵,他抱拳过头,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谢将军厚赏!末将必竭尽全力,守土安民,万死不辞!”赏赐实实在在,职位提升,权责加重,众人皆投以敬佩的目光。

“队正赵横!攻坚拔寨,锐不可当,阵斩顽敌,夺旗在先,勇冠三军,居次功!赏——滁水畔肥田三十亩!粟米二百斤!熟牛皮甲两副!擢升为左军指挥使,统辖新编左营,负责肃清滁水河谷,建立防务!”

赵横性情豪迈,此刻亦是激动不已,轰然应诺:“谢将军!俺老赵定把河谷经营得铁桶一般!”

“斥候队正小乙!探敌情于未动,寻小径于绝境,焚敌粮草,乱其军心,功不可没!赏——山地二十亩!粟米百五十斤!骏马一匹!擢升为斥候营都尉,扩编斥候至三十人,专司侦察传递,以为全军耳目!”

小乙沉稳出列,躬身行礼:“小乙领命,必不负将军重托!”

紧接着,刘黑闼、张栓等将领亦根据战功各有封赏,或得田亩钱粮,或获精良兵甲。尤其对于普通士卒,韩德让依据详细记录,按斩首、先登、负伤、缴获等不同战功,一一唱名,赏赐布匹、盐铁、肉食等实用之物。阵亡及重伤者,抚恤加倍,其家小由寨中公库长期供养,确保无后顾之忧。

赏格分明,毫不含糊。没有虚头巴脑的官话,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土地、粮食、铠甲。在这乱世,这些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堂下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受赏者胸膛挺起,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感激;未得重赏者,也暗下决心,下次搏杀定要争先。阵亡弟兄的抚恤承诺,更让所有生者感到温暖与安心,凝聚力空前高涨。

赏功完毕,接下来便是处置那近三百名野狼山降卒。这些人被带到校场,黑压压一片,神情复杂,有恐惧,有麻木,也有几分桀骜不驯。

李铁崖登上点将台,目光如电,扫过全场,喧哗声立刻平息。他声音洪亮,不带一丝感情:“尔等昔日追随孙霸天,为寇为匪,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凶顽所驱,过往种种,暂且不提!如今,‘一阵风’已灭,孙霸天已死!路,在你们自己脚下!我黑风寨规矩,降者不杀!愿留者,须严守军纪,令行禁止,自此便是兄弟,有饭同吃,有难同当!愿去者,现在便可站出来,发给三日口粮,自行离去,但若再与我为敌,定斩不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槊镇唐末请大家收藏:()铁槊镇唐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话音刚落,场中一片窃窃私语。很快,有数十名老弱或心念家园者,战战兢兢地出列,领了干粮,千恩万谢地离开了。剩下的大多数人,则留了下来。乱世之中,能有一个安稳吃饭的地方,已是奢求。

但这只是第一步。随后,由王琨、赵横主持,韩德让、郑先生协助,对留下降卒进行了极为严格的甄别。过程持续了整整一日。昔日“一阵风”的大小头目、恶迹昭彰、手上沾满无辜百姓鲜血的悍匪,被逐一指认出来,共计十余人,被当众宣布罪状,明正典刑。此举既是为民除害,也是彻底瓦解“一阵风”的旧有体系,树立黑风寨的规矩和威严。

剩下的降卒,根据其背景、表现和体能,被重新编组:

约百名体格健壮、有一定战斗经验的普通悍卒,被彻底打散,混编入王琨、赵横、刘黑闼的三营战兵序列中,由黑风寨老兵带领,严加看管和操练,以老带新,逐步同化。

另外百余名多是被裹挟不久或年纪较轻的青壮,则编入辅兵营,由韩德让统一管理,主要负责屯垦、运输、修缮工事等任务,并在实践中观察考验,表现优异者日后可补充进战兵。

其余有家眷牵连或体质稍弱者,则安置在野狼山周边新辟的田亩中,登记造册,成为民户,向他们传授黑风寨的屯田之法,允其耕种,按制缴纳租赋,由寨兵提供保护。

如此一番梳理,既消除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又将这批降卒转化为可用的兵源和劳力,增强了黑风寨的整体实力。

随着控制区域(黑铁岭原有地盘加上新得的野狼山及滁水河谷部分)扩大一倍有余,人口、资源增加,原有的军事编制已不适用。李铁崖与核心将领连日商议,对军事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编,旨在建立一支更精干、更有层次、更能适应扩张需求的武装力量。

首先,确立了三级战兵制,作为核心战力。设前、左、右三营,每营定额一百二十人。王琨任前军指挥使,驻守野狼山新寨,扼守北上要道;赵横任左军指挥使,负责经营和肃清滁水河谷,拱卫两寨侧翼;擢升在此战中勇猛果敢、表现出指挥潜质的刘黑闼为右军指挥使,驻守黑风寨老营,保障根基稳固。每营下设四都,每都三十人,设都头;都下辖三队,每队十人,设队正。层级清晰,职责明确。

其次,扩编专业分队。斥候营扩至三十人,仍由小乙任都尉,不仅负责侦察敌情、传递消息,还要承担小规模奇袭、地形测绘等任务,成为全军最灵敏的触角。辅兵营扩充至二百人,由韩德让兼管,下设工程、运输、屯田等队,负责一切后勤保障,同时也是战兵的重要后备来源。

装备方面,优先将缴获的完好皮甲、铁甲及制式刀枪弓弩配发给战兵各营,建立统一的武库制度,专人管理,定期检修,确保军械精良。并下令利用野狼山发现的简陋铁匠作坊和煤窑,招募工匠,尝试小规模修复和打造兵器。

防区也重新划分,责任到人。张栓率一都战兵及部分辅兵坚守黑风寨老营,这里是粮秣储备和家眷安置地,是绝对不能有失的大后方。王琨前营主力驻守野狼山,此处是前线堡垒和向北拓展的支点,必须经营得固若金汤。赵横左营则像一把梳子,反复梳理滁水河谷,清剿可能残存的敌对势力,建立保甲制度,征收粮赋,将这片肥沃的土地真正纳入掌控。

对于新控制的野狼山地区及滁水河谷内依附的百姓、流民以及降卒中转为民户者,李铁崖延续并完善了在黑铁岭行之有效的政策。

首要便是分田授土。将“一阵风”旧有及无主的荒地,按户分给无地或少地的百姓,颁发田契,承认其使用权,极大地激发了生产积极性。租赋定额较低,且承诺三年内不增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同时,黑风寨驻军承担起保护之责,清剿小股流窜的匪类,维持地方秩序,使百姓能安心生产。对于俘获和投靠的铁匠、木匠等手艺人,则集中安置在寨内或交通便利之处,设立作坊,由寨中提供材料,让他们打造农具、兵器,既满足了自身需求,也使他们有了生计。

李铁崖还特意嘱咐韩德让、郑先生,要注意教化。在控制区内,利用农闲时间,由识字的弟兄或郑先生这样的读书人,向民众宣讲黑风寨“保境安民、抗击流寇”的宗旨,逐渐凝聚认同感。

一番雷厉风行的整顿之后,黑风寨的面貌焕然一新。兵力显着增强,战兵增至四百余,辅兵二百,控制区域扩大数倍,资源危机得到极大缓解。校场上,新老士卒混合操练,喊杀震天;田野间,新附民户辛勤耕作,生机勃勃;作坊里,工匠们敲打之声不绝于耳。

李铁崖站在砺锋堂外,望着这片蒸蒸日上的景象,心中却并无半分松懈。扩军易,强军难。如何让这支成分复杂、迅速膨胀的队伍,真正融为一个整体,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如何驾驭王琨、赵横这些日益权重、性格各异的将领?如何应对潞州官府必然随之而来的猜忌、打压甚至征剿?如何在这群雄并起的乱世中,找到一条真正的生存发展之道?

他知道,脚下的路,虽然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前方的征途,依旧布满荆棘,甚至更加凶险。砺兵秣马,绝不仅仅是为了消化一场胜利的果实,更是为了应对那即将到来的、更猛烈的风雨。他握紧了独臂的拳头,目光投向北方更遥远的天际,那里,是潞州,是河东,是整个纷乱天下的大棋盘。

喜欢铁槊镇唐末请大家收藏:()铁槊镇唐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