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扫过三人:“排查的重点,是9月28日当晚,所有有可能接触或接近201次列车编组区域的人员。
范围包括,编组场的调车组、连接员、列检人员、货运员、保卫科当班人员,以及当晚在编组场附近作业或经过的任何其他部门职工,包括临时工、家属,一个都不能漏!”
“韩所,这范围可不小啊,”钱副所长皱起眉头。
“编组场一夜三班倒,人来人往,加上临时调配的,挨个排查,动静会不会太大,容易引起恐慌,也容易打草惊蛇。”
“老钱说得对。”韩东点点头,“所以,我们不能搞人人过关、兴师动众那一套,要讲究策略,秘密进行,外松内紧。”
他拿出笔记本,上面已经列出了一些初步思路。
“第一,由老钱你负责,以加强节前安全教育的名义,分批、小范围地召集当晚相关岗位的班组长、骨干人员开座谈会。
不直接问案发当晚的事,而是了解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发现的安全隐患、对管理制度的意见建议。
在闲聊中,观察他们的反应,留意有没有人神情异常、言语闪烁,或者对某些区域、某些环节特别敏感。
重点是引导他们回忆当晚的作业流程和人员活动情况。”
“第二,孙副,你心思细,负责内勤和档案。
立刻调阅所有当晚在编组场有活动记录人员的档案,包括正式工和临时工。
重点查看他们的社会关系、家庭背景、经济状况、近期有无异常表现或违纪记录。
特别是那些有机械维修背景、或者有过小偷小摸、酗酒赌博等不良嗜好的人员,要格外留意。”
“第三,赵指,你负责思想工作和稳定大局,排查期间,难免会有风声和猜测。
你要密切注意干警和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好解释安抚工作,防止谣言传播,确保队伍稳定。
同时,配合我和老钱,对一些重点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不引人注意的谈心谈话。”
韩东的安排条理清晰,分工明确,既考虑了排查的隐蔽性,也兼顾了队伍的稳定性,三人纷纷点头,表示领会。
“另外,”韩东补充道,语气更加凝重,“所有排查情况,必须严格保密,仅限于我们四人掌握。
进展和发现,每天汇总到我这里,由我向专案组汇报。
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向外透露半点信息,包括对所内其他同志。”
“明白!”三人异口同声。
会议结束后,排查工作悄无声息地展开了。
钱副所长首先行动,他以节前安全动员的名义,分批请来了调车组的老组长、列检班的老师傅、保卫科的执勤班长等人。
座谈会在派出所一间小会议室进行,桌上摆着茶水、瓜子,气氛看似轻松。
“老李啊,你们调车组最近活儿挺重吧?夜里编组,有没有觉得哪块照明不行?或者哪个道岔不太好使?”老钱一边递烟,一边像拉家常似的问。
被问到的老组长叹口气:“可不是嘛!车多,时间紧,压力大,照明嘛,老问题了,西头那片一直有点暗。
道岔还行,就是人手紧,有时候忙不过来,就怕出岔子。”
“是啊,安全第一。”老钱附和着,看似随意地提起。
“像前天晚上,201次那种重点车,编组的时候更得格外小心吧,你们组当时谁负责挂钩来着?”
“前天晚上?我想想……好像是小王和小张他们那班。
那车是重点,我们都盯着呢,编组挺顺利的,没出啥问题啊。”老组长回忆道,神情自然。
老钱仔细观察着他的表情,没有发现异常。
他又问了其他几个人,反应都差不多,对201次当晚的编组过程记忆清晰,没觉得有什么特别。
但当问及当晚有没有看到什么生面孔或者异常情况时。
有人含糊地提到好像看到货运车间有人过来办事,但具体是谁,记不清了。
孙副所长那边,则一头扎进了厚厚的档案堆里。
他按照韩东的要求,逐一筛选当晚有可能进入编组场区域的人员名单。
这项工作繁琐而细致,需要极大的耐心。
他发现,编组场人员构成确实复杂,除了固定岗位的正式职工,还有不少根据车流情况临时调配的装卸工、清扫工,这些临时人员背景核查相对困难。
他重点标记了几个有维修技能背景、或者档案中有过轻微违纪记录的人员,准备做进一步了解。
赵指导员则发挥其政工干部的优势,开始找一些平时表现活跃、消息灵通的职工“闲聊”,从关心生活、工作入手。
潜移默化地了解大家对近期站内气氛的看法,以及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吹草动,这种方式比较温和,不易引起反感。
韩东自己也没有闲着,他再次仔细研究了编组场的平面图和当晚的作业记录。
试图还原201次列车从编组完成到事发前两个小时的精确位置、周边环境以及人员流动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路公安的晋升之路请大家收藏:()铁路公安的晋升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