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天朝魂 > 第83章 烽烟蔽日,血色骊山

天朝魂 第83章 烽烟蔽日,血色骊山

作者:蓝兰预雨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3 11:30: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烽烟蔽日,血色骊山(公元前771年冬,镐京 & 骊山)

*:申侯联合缯国、犬戎大军突袭镐京;幽王烽火求救无人响应;镐京陷落,幽王被杀,褒姒被掳。

北风像刀子一样刮过骊山,卷起地上的残雪。镐京城内,王宫里的暖炉和酒香,掩盖不住那份深入骨髓的寒意——这次,是实实在在的死亡气息。

一个斥候连滚爬爬冲进大殿,声嘶力竭:“犬戎!数万骑!前锋已突破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要塞),烟尘漫天,直扑镐京而来!申……申侯的旗帜也在其中!”

“完了……”虢石父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幽王姬宫湦猛地站起,酒杯“哐当”摔碎在地,酒液溅湿了他的王袍,他却毫无知觉,只剩下满脸的惊恐和难以置信:“不可能!申侯怎么敢?!犬戎……犬戎怎么会来得这么快?!”他推开怀中的褒姒,像个无头苍蝇般在殿内乱转:“烽火!快!点燃所有烽火!擂鼓!擂最急的鼓!让诸侯速来救驾!快啊!!!”

凄厉的号角再次撕裂寒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急促、绝望。骊山顶上,巨大的烽燧被疯狂点燃,冲天的狼烟如同垂死巨兽喷吐的黑血,浓烈得遮天蔽日!告急的鼓点密集如雨,一声声敲在所有人心上,那是真正的亡国之音!

然而,镐京之外,广袤的周土上,曾经忠诚的诸侯们,只是冷漠地抬起头,望向那熟悉的烽烟方向。

晋国边境军营。

“将军!骊山烽火又起!鼓声之急前所未有!”哨兵紧张地报告。

主将啐了一口唾沫在雪地上:“呸!又是那昏君的鬼把戏!上次累死三匹好马,结果去看他喝酒?这次就是天塌下来,老子也不去!传令各营,紧闭寨门,加强巡逻,防着点趁乱打劫的流寇就行!”

郑国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

郑伯友(郑桓公,幽王之弟,此时已预感不妙,提前将部分族人东迁)站在城楼上,望着西北方那映红天际的浓烟,听着风中隐约传来的、带着死亡气息的鼓点,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

“主公……”谋士忧心忡忡,“此次烽烟,似乎……不同寻常啊。鼓声如此之急……”

郑伯友长叹一声,声音充满了无尽的悲凉和彻骨的疲惫:“不同寻常又如何?‘烽火戏诸侯’四度矣!君王已将‘信用’二字亲手焚毁!此刻,就算烽火是真的,又有谁会信?又有谁敢信?我若出兵,万一又是戏耍,郑国将士如何看我?若真是犬戎……以我军之力,长途奔袭,面对以逸待劳的犬戎铁骑,无异于以卵击石,徒增伤亡罢了……”他痛苦地闭上眼,“镐京……听天由命吧。传令,加固城防,所有人枕戈待旦!”他做出了最理智却也最无奈的选择——自保。

秦地(今甘肃天水一带,非正式诸侯,属附庸)。

年轻的秦襄公赢开也看到了烽烟。他不同于东方诸侯,地处西部边陲,常年与戎狄周旋,对危险有着更敏锐的直觉。“这鼓声……不对!”他霍然起身,“集合族中勇士!随我东进!不管真假,去看看!”秦人尚武,且对周王室尚存一丝原始的责任感。然而,他们距离太远,路途艰险,注定无法及时赶到。

镐京城下。

没有预想中的诸侯联军。只有申侯(带着缯**队)和如黑色潮水般的犬戎大军!他们像嗅到血腥味的狼群,疯狂地冲击着猝不及防、士气低落的镐京守军。守将试图组织抵抗,但寡不敌众,加上军心早已被幽王反复的荒唐消耗殆尽,防线迅速崩溃。

“顶住!给寡人顶住!”幽王在少数侍卫保护下,仓皇带着褒姒和年幼的太子伯服,乘着马车冲出王宫,企图逃往最近的骊山烽火台固守,或许还幻想着有援军能到。褒姒紧紧抱着吓得瑟瑟发抖的伯服,那张绝美的脸此刻只剩下惊恐和麻木。华丽的宫装在寒风中凌乱不堪,曾经清冷的眼眸里满是绝望的泪水。她终于明白了,自己也不过是这场巨大灾难中一个脆弱的祭品。

然而,犬戎的骑兵速度更快!他们在骊山脚下追上了狼狈的王室车队。

“姬宫湦!你的死期到了!”犬戎首领挥舞着弯刀,狞笑着。

侍卫们拼死抵抗,一个个倒在血泊中。幽王惊恐万状,试图求饶,但回应他的只有冰冷的刀锋。

“噗嗤!”一声闷响,象征着周天子无上权力的身躯,在骊山脚下,这个他曾经无数次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的地方,被犬戎士兵一刀刺穿!鲜血染红了冰冷的土地。他至死都睁大着眼睛,充满了不解、恐惧和难以置信——为什么,这次没人来救他?

年幼的伯服在惊吓中被乱兵杀死。褒姒,这位倾国倾城的“祸水”,被犬戎士兵粗暴地从车中拖出。她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幽王和儿子,看着周围狰狞的面孔,听着镐京方向传来的厮杀和哭喊,终于发出一声凄厉的哀鸣,随即被掳走,命运成谜(一说被杀,一说被掳走成为战利品)。那个曾让君王神魂颠倒、不惜失信天下的笑容,终究化作了泡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朝魂请大家收藏:()天朝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镐京,这座辉煌了近三百年的西周王都,在震天的喊杀和冲天的火光中彻底陷落。犬戎和申侯的军队进行了野蛮的烧杀抢掠。宫殿坍塌,珍宝被洗劫一空,百姓惨遭屠戮,尸横遍野。象征着西周鼎盛的青铜礼器被砸毁熔炼,无数珍贵的典籍文献付之一炬。繁华的王畿,一夜之间沦为修罗地狱。

失信者终将被世界抛弃。当信任基石被反复践踏,再真诚的呼救也会被视为谎言。无论身处何种位置,维护诚信都是生存的底线。透支信任换来的短暂利益,终将以百倍的代价偿还。

洛水东流启新篇(公元前770年,镐京废墟 & 洛邑)

**:废太子宜臼在申侯等拥立下即位为周平王;目睹镐京残破与戎狄威胁,决定东迁洛邑;在晋、郑、秦等诸侯护卫下迁都,开启东周(春秋)时代。

几个月后,残冬未尽,镐京的废墟上仍弥漫着焦糊和血腥的气息。断壁残垣间,乌鸦成群,啄食着未能掩埋的尸体。侥幸活下来的人们,眼神空洞,麻木地在废墟中翻找着任何能吃能用的东西。

一支队伍在精锐士兵的护卫下,缓缓踏入了这片人间地狱。为首的是一个面容清秀、眼神复杂、带着超越年龄的沧桑与疲惫的少年——宜臼。他就是被废黜的前太子,申后的儿子。在他身边,是志得意满却又难掩忧虑的申侯(他的外祖父),以及晋文侯(仇)、郑武公(掘突,郑伯友之子,郑伯友已在保卫郑国时战死)、年轻的秦襄公赢开等诸侯。

宜臼看着眼前的一切:倾颓的太庙,烧成焦炭的宫室,散落的白骨,还有远处骊山脚下——他父亲殒命的地方。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他强忍着呕吐的冲动,身体微微颤抖。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意,只有无尽的悲凉和沉重的窒息感。

“父亲……伯服……”他喃喃低语,声音沙哑。虽然怨恨父亲的昏聩和废黜,但亲眼看到如此惨烈的结局,血脉相连的痛楚依然尖锐。更重要的是,这曾经象征着他姬周家族无上荣耀的都城,如今成了这副模样!一种无形的重压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这就是他即将继承的“江山”?

“殿下……不,天子!”申侯上前一步,声音洪亮却显得有些刻意,“昏君无道,宠信妖妃,失信天下,招致天谴!今犬戎已退(实际上犬戎抢掠后并未远离,关中已成其猎场),镐京残破,已不堪为都!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太子宜臼即刻于宗庙废墟前告祭天地先祖,即天子位,以安天下之心!”

在几根尚未完全倒塌的宗庙石柱前,在满地狼藉和萧瑟寒风中,一场前所未有的简陋登基仪式仓促举行。没有庄严的礼乐,没有簇拥的百官,只有残破的废墟、冰冷的空气和一群神色各异、各怀心思的拥护者。宜臼,这个年仅十几岁的少年,被迫扛起了复兴周室的重担,史称周平王。

“父王……不,幽王失德,致有今日之祸……”平王的声音带着哽咽,却又努力维持着镇定,“寡人……朕……承天命,继大统……”他看着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等人,“赖诸位爱卿忠勇,护佑宗庙……然镐京残毁,戎狄环伺,关中以非久居之地……”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个早已在众人心中盘旋的决定:“为宗庙社稷计,为天下生民安……朕决意,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又称成周)!”

迁都!放弃祖宗基业,放弃关中的沃土,东迁到当年周公营建的陪都洛邑!这个决定充满了屈辱和无奈,但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关中平原暴露在犬戎的獠牙之下,镐京已成一片废墟,重建无望,安全无保。而洛邑地处天下之中,有险可守(崤山、函谷关),靠近支持王室的晋、郑等东方诸侯。

消息传出,残余的周室贵族和民众一片悲戚。故土难离,祖坟宗庙皆在此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司徒跪在平王面前,老泪纵横:“陛下!祖宗陵寝在此,宗庙根基在此!迁都……迁都就是舍弃根本啊!老臣宁可埋骨于此,也绝不东去!”

平王扶起老臣,眼中同样含着泪,但语气却异常坚定:“老司徒,朕岂不知此乃不得已而为之?留在此地,宗庙就能保全吗?百姓就能安宁吗?戎狄再来,我等皆成俎上鱼肉!舍弃的是土地,要保全的是姬周血脉,是天子之名分!在洛邑,朕才能重整旗鼓,联合诸侯,以期……有朝一日,光复宗周故土!”少年天子的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坚韧和一丝渺茫的希望。

公元前770年春,一支庞大的、充满悲壮色彩的队伍,在晋文侯、郑武公率领的精锐军队护卫下,更有秦襄公赢开率领骁勇的秦军殿后(秦人因护驾有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缓缓离开了满目疮痍的镐京,向着东方,向着未知的洛邑进发。队伍中,有惊魂未定的王室成员,有拖家带口的贵族,有扶老携幼的平民,装载着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少量典籍、礼器,更多的是沉重的家当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车轮滚滚,扬起一路烟尘,也碾碎了西周的余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朝魂请大家收藏:()天朝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周平王的銮驾终于踏入洛邑的城门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的完成: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正式终结!

东周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开启!

由于洛邑在镐京之东,史称“平王东迁”。

东周的前半段,王室权威虽已一落千丈,但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诸侯争霸的序幕缓缓拉开,史称“春秋时代”。

新的都城洛邑,规模远不如昔日镐京雄伟。周平王坐在略显空荡的大殿上,听着远处隐隐传来的市井之声,心中百感交集。他摆脱了犬戎的直接威胁,却也从此被置于强大的中原诸侯环伺之下。他名义上是天子,却更像一个需要仰仗诸侯鼻息的“盟主”。那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西周鼎盛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历史的聚光灯,开始从周王室转向了那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诸侯们。一个更加纷乱但也充满活力的新时代——春秋,就在这废墟上的迁徙中,拉开了它波澜壮阔的大幕。

绝境不是终点,而是新生的起点。当旧有的秩序崩塌,勇于承认现实,做出艰难却必要的改变(如迁都),是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放下过去的荣耀与包袱,带着希望和坚韧向未知进发,才能在废墟之上重建新的家园。真正的勇气,不在于固守残垣,而在于面向未来迈出第一步。

历史的余烬与新生:

骊山的烽烟熄灭了,带着一个王朝的终结和一个少年的血泪教训。

洛水的波光荡漾着,映照着一个新时代的晨光和未知的挑战。

西周的灭亡,非一日之寒。它是信任被反复玩弄后的彻底崩塌,是规则被肆意践踏后的必然反噬,是沉迷享乐、忽视责任后的灾难性清算。周幽王亲手点燃的每一把“戏弄”的烽火,最终都化作了焚毁自己王朝的烈焰。

而平王东迁,是屈辱的退却,却也是明智的求生。它在警示后人:当根基腐朽、环境剧变时,固守只会带来毁灭,有时,战略性的转移,是为了保存复兴的火种。迁都洛邑,虽然标志着王权的衰落,但中华文明的火炬并未熄灭,它在诸侯的纷争与融合中,即将迎来一个思想勃发、英雄辈出的伟大时代——春秋战国。信任的代价与迁徙的智慧,如同两面镜子,映照着过去,也启示着未来。

喜欢天朝魂请大家收藏:()天朝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