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天朝魂 > 第80章 新王拭剑

天朝魂 第80章 新王拭剑

作者:蓝兰预雨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3 11:30: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新王拭剑,暗流涌动(公元前828年,初春,镐京王宫)

宣王即位,召公临终托付,面对烂摊子

早春的镐京,空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却驱不散王宫深处的凝重。新继位的周宣王姬静,褪去了少年时的惶恐,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但眼神深处,却像压着一块巨石。他站在窗边,望着宫墙上尚未完全修复的破损痕迹,耳边仿佛还能听到十几年前国人暴动的怒吼。父王厉王客死彘地的消息传来,并未带来多少悲伤,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名为“责任”的压力。

“陛下,召公……怕是不行了。”内侍低声禀报,声音带着哽咽。

宣王心头猛地一沉,立刻转身,几乎是跑着冲向召公虎的府邸。这位用自己的儿子换了他性命、又亲手教导他长大的恩师、忠臣,是他心中唯一的支柱。

床榻上,召公虎已瘦脱了形,白发稀疏,但那双眼睛,在看到宣王进来的瞬间,依旧亮得惊人,充满了殷切的期望和……深沉的忧虑。

“静儿……不,陛下……”召公虎的声音微弱却清晰,他颤抖着伸出枯槁的手,宣王立刻紧紧握住。“臣……怕是不能……再辅佐陛下了……”

“召公!”宣王跪在榻前,眼圈发红,“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召公虎艰难地摇摇头,喘息着:“听……听我说……周室……危如累卵啊……”他浑浊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屋顶,望向虚空,“国人暴动……伤的是皮肉……可真正的病根……在骨子里啊……”

“病根?”宣王凝神。

“井田……荒废了……”召公虎每说一个字都像在耗尽力气,“公田无人种……私田……贵族争抢……农夫逃亡……兵源枯竭……赋税减少……”他猛地咳嗽起来,宣王连忙为他抚背。待平息后,召公虎死死抓住宣王的手,用尽最后的气力道:

“陛下!欲救大周……必改田制!让……让农夫……活!让他们……有田种!有粮吃!愿意……愿意打仗!否则……否则……就是下一个厉王啊……”他的手陡然失去了力量,眼中的光芒迅速黯淡下去,只留下最后一句近乎叹息的嘱托:“用贤臣……远小人……攘外……必先……安内……”

枯槁的手滑落。这位力挽狂澜、义薄云天的老臣,带着对王朝未来的无尽忧思,溘然长逝。

宣王握着召公冰冷的手,久久无言。巨大的悲痛和更巨大的责任感交织在一起,压得他喘不过气。召公临终的遗言,如同重锤敲在他的心上。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烂摊子:

财政空虚: 国库跑老鼠,连维持宫廷运转都捉襟见肘。

军备废弛: 士兵缺额严重,装备老旧,士气低落。

贵族贪婪: 各级贵族疯狂兼并土地(尤其是肥沃的“私田”),压榨农夫,导致大量人口逃亡。

外患环伺: 西北的猃狁(匈奴的先祖)骑兵在边境烧杀抢掠,东南的淮夷部落也蠢蠢欲动,不断侵扰。

人心离散: 国人暴动的阴影犹在,农夫对王室和贵族充满不信任。

“召公,您放心!”宣王轻轻合上恩师的眼睛,声音低沉却异常坚定,“静儿,不会再让您失望,也不会再让大周……坠入深渊!” 他站起身,擦去眼角的泪,眼中只剩下破釜沉舟的决心。一场关乎国运的变革,即将在这位年轻君王的推动下拉开序幕。

危机往往孕育着变革的契机。看清问题的根源,勇敢地肩负起责任,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前辈的智慧如同明灯,照亮前路,但脚下的路,终究要靠自己走。

田亩惊雷 - 不籍千亩的破局(公元前828年,仲春,镐京郊外籍田 & 王宫朝堂)

**宣王宣布“不籍千亩”改革(废除象征性的籍田礼,承认私田耕种现实,鼓励垦荒)

春风拂过刚刚解冻的镐京郊野,本该是准备“籍田礼”的时节。按照几百年的老规矩,天子要在象征王田的“千亩”地上,亲自扶犁,做个耕种的样子,祈求上天保佑丰收。场面宏大,耗费不菲。

然而今年的千亩地,却显得格外冷清空旷。土地荒芜,杂草丛生。远处零星几个农夫在更远处的“私田”里辛苦劳作,不时抬头望望这象征王权的土地,眼神麻木。

宣王站在田埂上,身后跟着两位他新任用的重臣:一位是身材高大、面容刚毅、文武全才的尹吉甫;另一位是气质儒雅、心思缜密、精通民政的仲山甫。他们三人默默地看着这片荒芜的公田。

“二位爱卿,”宣王抓起一把干硬的泥土,任其从指缝滑落,“看到了吗?这就是我大周的‘根本’?这就是所谓的‘王业之基’?”他语气中带着压抑的愤怒和深深的无奈,“籍田礼年年办,锣鼓喧天,耗资巨大!可这田,荒了多少年?种这田的农夫,又逃了多少?”

尹吉甫沉声道:“陛下明鉴!籍田之礼,早已名存实亡,徒耗民脂民膏!农夫不堪贵族盘剥,逃亡依附于有实力的贵族开垦私田,或沦为流民。公田无人愿种,荒废至此,实乃制度腐朽之恶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朝魂请大家收藏:()天朝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仲山甫补充道:“正是。陛下,农夫并非懒惰,而是‘公田’所获大部被层层盘剥,所剩无几;而开垦‘私田’,虽也要向占有土地的贵族交租,但至少多劳能多得几分糊口之粮。此乃人之常情,也是农夫用脚对苛政的无声反抗!”

宣王紧握拳头,泥土硌得掌心生疼。召公的遗言、眼前的荒芜、臣子的分析,如同烈火灼烧着他的心。他知道,再守着祖宗那套虚伪空洞的“籍田礼”,不仅是自欺欺人,更是慢性自杀!

几天后,王宫朝堂。气氛凝重。宣王端坐王位,目光扫过下面心思各异、衣冠楚楚的贵族大臣们。

“众卿,”宣王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大殿,“一年一度的籍田礼,又要到了。”

一些守旧的老贵族脸上露出理所应当的表情,甚至开始盘算着这次又能捞多少油水(负责筹备礼仪可是肥差)。

宣王话锋陡然一转,如同惊雷炸响:“寡人决定,从今年起,废除籍田礼!‘不籍千亩’!”

“什么?!”

“废除籍礼?!”

“祖宗之法不可废啊陛下!” 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尤其是那些守旧派贵族,如丧考妣,纷纷跪倒一片,涕泪横流地反对。

宣王不为所动,眼神锐利如鹰:“祖宗之法?祖宗之法是为了劝课农桑,富国强兵!你们看看现在!”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压抑已久的怒火,“千亩公田,荒芜殆尽!农夫流离失所!国库空空如也!守着这徒有其表的礼仪,能变出粮食吗?能招来士兵吗?能让西北的猃狁、东南的淮夷不来抢掠吗?!”

这一连串质问,如同重锤,砸得守旧派哑口无言。

宣王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抛出他深思熟虑的改革核心:

“寡人‘不籍千亩’,并非废弃农事,而是要务实!其一,即日起,承认农夫开垦的‘私田’合法!只要向国家登记,按私田亩数缴纳合理的赋税(实物税),其耕种所得,由耕种者与土地占有者(贵族)自行议定分成,国家不再强制干预其耕种方式!其二,鼓励所有农夫,无论国人、野人(依附民),开垦荒地!新开垦荒地,五年内免赋税!”

(注:史载“不籍千亩”确切含义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宣王废除了徒具形式的籍田礼,并默认了对私田的承认和私有化的趋势。)

仲山甫立刻出列,大声赞道:“陛下圣明!此令一下,农夫必感念陛下仁德!私田合法,开荒免税,农夫有了奔头,必当尽心竭力!田亩增多,粮食增产,国库自然充盈!农人安居乐业,兵源亦可得补充!此乃固本培元之良策!”

尹吉甫也洪声道:“陛下务实之举,破虚礼而重实利,顺民心而强国基!臣附议!”

一些较开明的贵族和官员也纷纷点头表示支持。守旧派虽心有不甘,但面对宣王的决心和尹吉甫、仲山甫这两位新锐重臣的力挺,加上宣王抬出的“强兵御外”的大义名分,也只能暂时闭上了嘴。

“不籍千亩”的诏令,如同一声惊雷,震动了沉闷已久的周王朝大地!这不仅仅是一个仪式的取消,更是一次对土地制度和生产关系僵化现状的勇敢挑战!它点燃了底层农夫心中沉寂已久的希望之火。

变革如破茧。敢于打破华而不实的陈规旧俗,直面现实痛点,尊重底层民众的生存智慧和改善生活的渴望,才能真正激发活力,为复兴注入源头活水。

.烽火砺剑 - 尹吉甫北伐定边疆(约公元前823年,盛夏,西北边境)

**核心事件:尹吉甫统帅大军北伐猃狁(匈奴前身),取得重大胜利,暂时解除西北威胁

“不籍千亩”的变革推行了几年,效果如同春风吹过冻土,缓慢却坚定地显现。登记在册的私田和新开垦的荒地面积明显增加。虽然贵族们依旧在想办法捞取好处,但农夫脸上的绝望少了,田间地头的劳作身影多了,镐京的粮仓也终于有了一点积蓄。国库不再跑老鼠,虽然仍不宽裕,但总算有了点底气。

然而,西北的天空,却始终笼罩着一片阴云——猃狁(xiǎn yǔn)。

这些来自草原的彪悍骑兵,如同贪婪的狼群。他们趁着周室衰弱,不断南下侵扰。烽燧台上狼烟一次次燃起,带来的都是边境村落被焚毁、百姓被掳掠杀戮的噩耗。凄厉的哭喊声仿佛隔着千山万水,传到了宣王的耳中,也撕扯着刚刚恢复一点元气的大周。

“陛下!猃狁又犯边了!云中、朔方数村被屠戮一空!男女老幼……无一生还啊!”边境告急的使者浑身浴血,扑倒在宣王面前,泣不成声。

朝堂上一片死寂,继而爆发出愤怒的声浪!连那些之前反对改革的贵族,此刻也感到了切肤之痛——他们的封邑也在边境地带!

宣王猛地站起,眼中燃烧着怒火和决绝!召公的遗言再次回响:“攘外必先安内”!如今“内”稍稍安定,囤积了一点粮草,训练了一支勉强可用的军队,是时候亮剑了!不是为虚幻的荣耀,而是为了守护那些刚刚看到一丝希望的边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朝魂请大家收藏:()天朝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尹吉甫!”宣王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

“臣在!”尹吉甫大步出列,甲胄铿锵。这位文武全才的重臣,早已厉兵秣马多时。

“寡人命你为帅,总领六师(周朝军队主力),北伐猃狁!犁庭扫穴,扬我国威!”

“臣,领命!”尹吉甫单膝跪地,声音斩钉截铁,“不破猃狁,誓不还朝!”

战鼓擂动!号角长鸣!一支主要由重新招募的国人农夫子弟组成的军队,在尹吉甫的统帅下,浩浩荡荡开出镐京。他们装备或许不如全盛时期精良,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份守护家园的坚定。沿途百姓箪食壶浆,眼含期盼。宣王亲送至郊外,看着远去的旌旗,手心攥出了汗。这一仗,不仅关乎边境安宁,更关乎新政的威信,关乎他能否真正坐稳王位,实现复兴!

战场在西北的朔风旷野展开。尹吉甫深知猃狁骑兵的机动优势。他没有贸然深入草原,而是采取“筑城固守,步步为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稳健战术(史载其“薄伐猃狁,至于太原”,采取筑城防御与适度反击结合)。

烈日当空,尘土飞扬。一处预设的决战山谷。

“报!大帅!猃狁主力约五千骑,已被诱入葫芦口!”斥候飞马来报。

尹吉甫立于指挥战车上,眼神如鹰隼。他放下手中的《诗经》草稿(尹吉甫亦是着名诗人,《诗经·小雅·六月》即歌颂其北伐),拔出佩剑:

“传令!伏兵尽出!战车堵死两头出口!强弩手,覆盖射击!步兵方阵,长戈向前——杀!”

“杀——!”震天的怒吼在山谷中回荡!预先埋伏在山脊后的士兵如同猛虎下山!战车轰隆隆堵住狭窄的谷口,强弩箭矢如飞蝗般射向猃狁密集的骑兵!猃狁的战马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惊嘶乱窜,阵型大乱!

尹吉甫身先士卒,乘指挥车冲锋在前。他挥舞长剑,怒吼着激励士兵:“将士们!身后是我们的父母妻儿!是刚开垦的田地!绝不能让豺狼践踏!为了大周!为了家园——杀啊!”

士兵们看到主帅如此勇猛,士气大振!“为了家园!杀!”昔日田间的农夫,此刻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长戈如林,捅翻马背上的敌人;战车轮毂,碾碎敌人的阵型!

这是一场艰苦的血战!猃狁人极其悍勇,困兽犹斗。但尹吉甫指挥若定,周军凭借地利、纪律和保家卫国的信念,逐渐占据了上风。战斗从正午持续到黄昏。

夕阳如血,映照着尸横遍野的山谷。猃狁的旗帜被踩在泥泞中,残兵败将狼狈不堪地向草原深处逃窜。

尹吉甫站在战车上,浑身浴血,甲胄破损,但脊梁挺得笔直。他望着西沉的落日和溃逃的敌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此役虽未彻底歼灭猃狁主力,但给予了其前所未有的重创!西北边境,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消息传回镐京,举城欢腾!压抑了数十年的屈辱一扫而空!宣王亲自出城十里迎接凯旋之师。当他看到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的尹吉甫和虽然疲惫却洋溢着胜利喜悦的士兵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爱卿!辛苦了!你们是大周的英雄!”宣王紧紧握住尹吉甫的手。

“托陛下洪福!赖将士用命!猃狁,已不敢再窥我边境!”尹吉甫的声音带着沙哑的豪迈。

这一刻,“宣王中兴”的光芒,似乎真的穿透了阴霾,照亮了镐京的天空!北伐的胜利,如同给新政打了一针强心剂,证明了变革带来的力量!

和平从来不是祈求而来,是实力铸就的盾牌。内部的改革与凝聚,是抵御外侮的根基。敢于亮剑,善于用兵,方能守护来之不易的希望与安宁。

淮水余烬 - 武功背后的阴影(约公元前822年,秋,东南战场 & 镐京王宫)

**:宣王派兵南征淮夷获胜,但诸侯借机坐大(如郑国),埋下隐患(回光返照)

北伐猃狁的胜利余晖尚未散尽,东南的天空又燃起了告急的烽烟——淮夷诸部,趁周室主力北调,再次大举进犯!他们沿着淮水水系袭扰,攻城掠地,气焰嚣张。

宣王刚刚舒展的眉头再次紧锁。他深知,刚刚恢复一点元气的军队和国库,实在难以支撑两线大规模作战的消耗。但淮夷之患不除,东南膏腴之地将永无宁日,漕运受阻,赋税难收,复兴大计将成泡影!

“仲山甫!”宣王的目光投向这位以干练和务实着称的重臣。

“臣在!”仲山甫出列,神情凝重。

“东南之事,牵涉众多方国,寡人命你为统帅,不必强求大规模决战!可调集王师一部,联合当地诸侯军队(如南方的申、吕、东方齐鲁等),以驱逐、震慑为主!务必打通漕运,安定地方!同时……”宣王压低声音,带着告诫,“务必留心诸侯动向!不可使其借机坐大!”

“臣明白!”仲山甫心领神会。他深知东南战场水网密布,地形复杂,与西北截然不同。而且那里诸侯林立,心思各异,仗并不好打。他的策略是:依靠王师精锐作为核心震慑力量,协调、督促诸侯军队出力,稳扎稳打,逐步挤压淮夷的活动空间。

东南的战事远不如西北那般惊心动魄,却更加冗长和耗费心力。仲山甫如同一个精密运转的枢纽,一面指挥部队击退淮夷的袭扰,一面周旋于各路诸侯之间,晓以利害,催促粮草兵员。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战役上的胜利,将淮夷的势力范围逐步压缩,但过程极其艰难。

**隐患,就在这艰难的进程中悄然滋生

…~…………

喜欢天朝魂请大家收藏:()天朝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