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二一七八章 百骑统领

天唐锦绣 第二一七八章 百骑统领

作者:公子许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9 09:06:09 来源:抖音小说网

英国公府。

书房内华灯初上,烛光将屋内映照得纤毫毕现,雨雪落在窗户玻璃上反映着晶晶点点。

冬春之交,雨雪霏霏。

吃过饭的李积穿着一身常服坐在椅子上喝茶,将儿子们都赶走,只留下浑身不自在的李敬业陪坐一旁,初闻祖父转述的陛下旨意,惊诧与狂喜之后便板起脸来,努力做出一副“处变不惊”“渊渟岳峙”的模样,至于心里之鼓舞、窃喜,却不敢流露半分。

“百骑司”统领?

君王近臣、皇帝爪牙,那正是我用武之地啊……

李积放下茶杯,看着一脸肃然的长孙,淡然问道:“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李敬业知道祖父对于自己期望颇高,但对自己一直以来的表现却又不太满意,甚至禁止去往边疆军中任职,这次该不会不准自己出任“百骑司”统领吧?

心念电转,他正色道:“吾辈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护卫皇权、保家卫国为己任,皇命所在、万死不辞!”

既然陛下已经属意我来担任“百骑司”统领,祖父你总不会抗旨不遵吧?

忤逆陛下旨意,你可就不是忠臣了啊!

李积一辈子以智谋着称,焉能看不出自家孙子的小心思?

摇摇头,道:“说说看,倘若当你接任‘百骑司’,要如何做?”

“嗯?”

预想之中的训斥、贬低并未出现,更未有丝毫抵触自己成为“百骑司”统领之意,祖父这是准许自己出任了?

李敬业大喜,忙道:“孙儿才疏学浅、少不经事,还请祖父教诲!”

你总说我这不行、那毛病,这回我不做主张,你让我咋干我就咋干总行了吧?

李积沉着脸,喝斥道:“你也成年了,若是连自己的路该怎么走都没有主见,还能有什么出息?”

李敬业:“……”

这不是两头堵吗?

心里虽然不爽却也不敢对祖父有半分怨言,态度诚恳:“还请祖父教我!”

李积这才缓缓说道:“以你之见,陛下此番何以罢黜李君羡、启用于你?”

李敬业知道这是祖父给自己的考题,倘若答不上来或者答错,怕是回头就得入宫向陛下坚决拒绝。

头脑飞快转动,好半晌才谨慎说道:“李君羡虽然在陛下登基过程之中居功甚伟,这些年来也深得陛下信任,但其人与房俊等一干‘仁和功臣’过往甚密,这很犯忌讳。”

“百骑司”是何等存在?

那是君王羽翼、帝皇爪牙,是陛下用来维系皇权统治的根基,倘若“百骑司”的统领与各方利益互有联络,还如何保持绝对的忠诚?

忠诚不绝对,那便是绝对不忠诚。

将其罢黜实乃应有之义。

“就这些?”

李积明显有些失望:“李君羡固然并不纯粹,可你难道就纯粹了?”

李敬业挺了挺胸膛,一脸肃穆:“我当然纯粹!我李家入唐以来深受三代君王之信任、器重,父亲更一度以武勋之身份执掌朝堂、总摄百揆,李家上上下下皆可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纵使赴汤蹈火亦万死不辞!”

他对大唐充满了热爱,愿意为君王付出一切,总结起来唯有两个字——忠诚!

李积头疼,叱道:“好好说话,那么大声作甚?被你吵得脑仁疼!”

心里忍不住叹气。

忠君爱国自是好的,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庸庸碌碌、随波逐流?

但自己这个长孙对于李唐皇室却充满了狂热,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过度则心智不清、眼界不明,分不清家与国、国与君,稍有鼓动便极易误入歧途。

为了心中那份狂热甚至不惜令整个家族陪着他粉身碎骨……

看着李敬业一脸激昂、热血澎湃的模样,李积不得不把话挑明:“陛下易储之念甚为执着,但李君羡是坚定的‘太子党’,不可能完全符合陛下的心意,所以陛下意欲易储就必须撬动东宫坚固的根基……倘若陛下让你配合他易储,你当如何?”

李敬业眨巴眨巴眼睛:“我……祖父让我如何,我就如何!”

不管怎么说,先让祖父答应自己接任“百骑司”统领才好,其余暂且放在一旁。

乖孩子才有糖霜吃,熊孩子不仅吃不到还要挨打……

李积神情莫名、不见息怒,盯着大孙子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淡然说道:“要忠君报国,更要心存敬畏,要能够分辨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该做的事,排除万难、赴汤蹈火也要去做;不该做的事,就算前边金山银山、看上去前程锦绣,也要悬崖勒马、坚决不做。”

说完这番话,又自顾叹息着摇头,觉得这是给大孙子出难题。

如何区别“人才”与“人杰”?

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即可称为“人才”。

该做的便去做,意志坚定、矢志不渝,不该做的坚守本心、心智稳定,才能称为“人杰”。前者比比皆是,后者万中无一。

而自家这个大孙子却怎么看都算不上“人杰”……

莫名的又想起前两年朝野上下时常被人调侃、提及的那句话。

生子当如房遗爱……

人到老年,大半辈子辛苦打拼、锐意进取,才赫然发现纵使高官得做、家资万贯,倘若没有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一切都不过是一场虚无。

拿命换来的爵位会被废黜,积攒半生的财富会挥霍一空,赫赫威名也会扫入尘埃。

*****

御书房。

烛台上的蜡烛燃得正亮,屋内亮亮堂堂、犹如白昼,玻璃上蒙着一层薄薄的水汽,将庭院里的风雨隔绝在外,温暖如春。

李承乾坐在御案之后,看着面前跪地谢恩的李君羡、李敬业,心里颇多感触,很是复杂。

尤其是李君羡。

对于这个在他最为困难、危险之时不遗余力支持的臣子,他的确信赖、倚重,即便其与房俊过从甚密,却也从未有一丝一毫的猜忌。

然而当下此时,却不得不让他挪开这个位置,换一个更加忠诚,也更能借势之人。

从御案之后走出,站在两人面前,伸手重重拍了拍李君羡的肩膀,笑着道:“君无戏言,朕当初答应你的事,今日终于做到了。”

李君羡心头感激、哽咽难言,好半晌才沙哑着声音,感激涕零:“陛下宽厚仁爱,千古未有,臣此去边疆定然鞠躬尽瘁、赴汤蹈火,为陛下戍守国土、万死不辞!”

古往今来,几乎每一个掌权的皇帝身边都有一个他这样的人,执掌神秘力量维护皇权稳固。但也因此得知太多皇家秘辛,做了太多见不得光的事,为了保持皇帝光辉伟岸形象,他们大抵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尤其是他这种历经两朝、参与了数次兵变的鹰犬,一杯毒酒、三尺白绫都算是皇帝念旧,阖家灭门亦是寻常……

何曾有过全身而退之先例?

此能力自是感恩万分。

李承乾笑着道:“你我君臣这些年相知相守,自应善始善终,留下一段佳话,感恩的话语不必多说,这是你应得的。”

顿了一顿,道:“这些时日与李敬业交接清楚,便自去兵部述职、前往辽东履任吧。”

虽然高句丽已经覆灭、新罗内附之后由李恪执掌,但辽东大地上仍旧有不少高句丽余孽心有不甘、兴风作浪。兼且朝廷下一步即将大力开发辽东的黑土地,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所以政事堂已经确定于辽东设立“安东都督府”,全权掌管东起辽东、西至渤海国故地的庞大地域。

首任“安东都护府”大都护为崔敦礼。

在资历已足、功勋卓着但宰相尚无缺任的情况之下,崔敦礼只能远赴辽东。

继任的兵部尚书是刘仁轨。

李君羡重重应下:“喏!”

此去辽东虽然山高路远、穷山恶水,但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倘若完成对安东都护府之开发、对其地各民族之管辖,使得如此广大地域彻底纳入大唐之版图,必是丰功伟绩、青史垂名。

“行了,你且先退下。”

“喏。”

待李君羡退出,李承乾来到李敬业身前负手而立,居高临下看着单膝跪地的后者,满意颔首。

肩宽背厚、猿臂蜂腰,浑身上下弥漫着一股剽悍之气。

看着就是一个勇猛无俦却又容易掌控的武将……

“敬业啊,站起来说话。”

李承乾态度很是和蔼。

“喏。”

李敬业起身,兴奋的目光与陛下直视。

李承乾:“……”

这小子是个愣头青啊,居然如此失礼?

不过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开心的笑起来。

年轻人就是要如此朝气蓬勃、热血激昂!

就是要如此令之所至、一往无前!

总是思前想后、权衡利弊算怎么回事儿?

“此番继任‘百骑司’统领,令祖可有嘱托?”

启用李敬业,李积岂会看不清他的用意?

由李敬业去贯彻他这个皇帝的意志,就等同于将李积彻彻底底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否则便祖孙反目、阖家不宁。

而他最终目的自然便是易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