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二一六八章 穷途末路

天唐锦绣 第二一六八章 穷途末路

作者:公子许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6 10:55:05 来源:抖音小说网

这一仗来时倏忽难料,结束则风卷残云。

三千林邑援军除去一小部分遁入山林亡命奔逃追之不及,其余绝大多数被唐军歼灭,一少部分被俘虏……

“将这些俘虏组织起来,用绳索串联防止反抗、逃跑,让他们打扫战场、修葺损毁,弟兄们养精蓄锐,固守军寨!”

“派出斥候向西巡逻,寻找真蜡人的踪迹,只要其踏入山口半步就要有消息传回来!”

“喏!”

一道道命令下达,整个军寨有条不紊的忙碌起来。

李谨行与李景仁则从围墙缺口走出来到山腰处,看着遍地人马残骸,忍不住捂住口鼻。

“尚且不知在此驻守几日,这些东西待会儿挖个坑埋了吧,万一**溃烂滋生瘟疫就麻烦了。”

“嗯,稍后让俘虏来收拾。”

“……这具尸体甲胄精良,面容也年轻,应该就是那个林邑太子吧?”

“可惜了啊,倘若将其生擒活捉可是大功一件!”

“陌刀队还是杀戮太重,陌刀重甲、人马俱碎,啧啧,一个个的简直如同杀神一般。”

“可若非有这支陌刀队跟随,这一战必定更加艰难。”

两人围着建多达摩碎成几块的尸体,品头论足、摇头叹息。

陌刀队的确毁了这一桩大功劳,可现在正值中南半岛雨季之前夕,阴雨缠绵乃是寻常,譬如仅此作战,弓弩、火器在雨水之下威力大减,若非陌刀队挡住敌人去路,想要将建多达摩留下无异于痴心妄想。

李谨行啧啧嘴:“将这厮首级削下用生石灰腌制,寻一个木头匣子装好,聊胜于无吧。”

*****

陀罗补罗城内,诸葛地如坐针毡。

城外唐军按兵不动,似乎对他答应和谈故意拖延时间一无所知,只是将两支轻骑兵拉出阵营陈列于南北两侧,看上去只要自己率领大军撤离城池,对方便会衔尾而来追杀不休。

能都在唐军轻骑追击之下从容逃走、遁入深山吗?

诸葛地完全没有信心。

更别说一路安全撤退至雾温岭穿过山口避开唐军追杀了……

“太子可有消息传回?”

“暂时没有。”

可伦翁定紧蹙眉头、忧心忡忡。

按照时间、距离估算,太子两日前就应该抵达雾温岭,那么无论雾温岭是固守、亦或失陷,都应当有消息传回,可直至当下为止,太子却是音讯全无。

事不寻常,自然必有蹊跷。

诸葛地负手踱步,良久才坐下来,叹息一声:“我不该让太子前往雾温岭的。”

他的本意是让太子出城避开唐军主力,驻守雾温岭可进可退,那么即便陀罗补罗城失陷、全军覆没,也能保留下血脉在真蜡协助之下卷土重来。

却忘记使太子单独率军出城也等同于使其置身险地有倾覆之忧。

留在陀罗补罗城内,最不济紧要关头也可投降,保住太子一命、延续家族血脉……

可伦翁定见其已经彻底失了方寸,劝慰道:“汉人有句话,‘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此番唐军主力尽出、不惜代价,可见不覆灭占城誓不罢休,国主多想无益。”

陀罗补罗城是肯定守不住的,若没有雾温岭这条退路,占城覆灭在即,国主也好、太子也罢,谁能独活?

诸葛地深吸一口气,摇头道:“纵使身临绝境,也万万不可摇尾乞怜!”

他知道林邑上下并无与唐军死战之决心,甚至不少人都奢望着此刻他能够回心转意、低下头颅,率领全国上下向大唐乞降,然后效仿新罗、倭国之故事,举国上下内附于大唐,由烟瘴之地蛮荒之民摇身一变成为“唐人”。

但他不能、也不敢。

唐军的企图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区区一个陀罗补罗城需要唐军水师集结数万精锐、调集无数粮秣辎重吗?

根本不配啊。

所以唐军的战略目的必然不止于陀罗补罗城,甚至不止于林邑全境,而是连整个真蜡都囊括其中。

更甚于将整个半岛纳入其版图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此等情况之下,大唐自然需要师出有名,而为了“匡扶扶南国之正朔”便是最好的借口,即便时至今日仍未有人见过所谓的“扶南国王子”,可这有什么关系?左右不过是一个名义而已。

名义这东西其实无所谓真假、对错,谁的拳头大,谁的名义就能站住脚……

既然大唐不打算在林邑搞一搞所谓的“民选”,就意味着林邑是在征服之列。

除去死战之外,他没有其他路走。

可伦翁定当然也知道这些,所以他欲言又止,只能颓然叹气。

门外有官员快步入内:“启禀国主,唐人又派来使者,欲与国主接洽和谈之事。”

诸葛地不置可否,对可伦翁定道:“此事便由爱卿出面负责吧,可以商谈一些待遇问题……等我率军出城之后,城池防御由爱卿全权负责,是战是降,皆由你决断。”

可伦翁定吓得脸色发白、战战兢兢,忙道:“国主明鉴,微臣绝无半分不臣之心啊!”

将城池防御交给他,又让他商谈待遇问题……不就等于点明了他会投降吗?

诸葛地摆摆手,颇有些意兴阑珊:“诶,爱卿何必如此?你我君臣一场,能善始却怕是不能善终,又怎忍心让你随我一同赴死呢?况且这陀罗补罗城上上下下二十万人口以及诸多文武官员,都需要你竭尽全力去帮他们维系性命,否则唐军破城之后未必不会大开杀戒……此事因我而起,却不可因我而连累阖城国民。”

可伦翁定愕然,心里非但没有半分“得遇明主”之欣慰,反而汗毛倒竖、浑身冷汗。

赶紧跪伏于地,悲呼道:“微臣忠贞之心、可鉴日月啊!前朝暴虐,国主愤而拔剑、廓清寰宇,不惜自身荣辱而为林邑国民谋福祉,微臣感念陛下大义遂甘附骥尾,数年来兢兢业业以为臂助,这林邑国谁都能投降大唐,但微臣却万万不能!”

当年就是他辅佐诸葛地暗杀范镇龙窃据林邑国主之位,国中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如今大唐以维系扶南国正朔之名义开战,一旦林邑战败,诸葛地自然必死无疑,但他这个狗腿子又岂能幸免?

可现在国主居然对他升起猜疑……

诸葛地一脸唏嘘,上前伸出双手将可伦翁定扶起来,责怪道:“爱卿何必如此?我也只是不愿爱卿与我一并走上绝路,满腹才华全无施展之处而已。”

可伦翁定心中惊疑不定,问道:“当下该如何是好?”

诸葛地道:“爱卿以为呢?”

“两条路而已。”

“愿闻其详。”

“其一,等待太子之消息,若雾温岭尚在,可由此穿越山口退往真蜡,寻求庇护;若雾温岭失陷,则率领部队遁入深山,辗转游击、以待来势。”

诸葛地沉吟少顷,又问:“其二如何?”

“其二……”

可伦翁定再度跪伏于地:“则微臣追随陛下于城内自裁,以全京师二十万百姓免遭战火荼毒。”

诸葛地:“……”

沉默良久,他才喟然一叹,悔之不迭:“本欲试探大唐之底线,尽可能多争取一些利益与主动而已,何至于便走到今时今日这步田地?”

“国主明鉴,此非国主之错,而是大唐蓄谋已久,自从传出所谓‘扶南国王子前往岘港恳请复国’之时,便已经彰显大唐之野心,他们或许对于海外孤岛、番邦之领土没兴趣,但是与大唐一衣带水之林邑却早已使其心生觊觎。唐人看似仁义,实则野蛮,岂能容许林邑雄踞天南威胁安南、广州之安危?”

这一点倒是当真切合了房俊所制定的战略,林邑之于安南、岭南,真蜡之于云南,都是大唐需要严加防备的巨大威胁,与其长期耗费巨大资源保持防御,莫如主动出击,将整个中南半岛囊括于版图之内。

为林邑范氏王族报仇也好,维系扶南国正朔也罢,都不过是大唐出兵之借口而已。

即便没有这两件事,也不可能阻挡大唐用兵之脚步。

若是大唐无耻一些,随便寻一个“兵卒死于林邑军队之手”的借口而悍然出兵,林邑又能奈何?

这世间本没有什么道理。

大唐雄兵利刃,便是道理。

门外急促脚步声响起,一名官员飞奔入内、面色惶急,甚至有些结巴:“禀禀禀……禀报国主,太子有消息了!”

诸葛地霍然起身:“太子现在如何?”

建多达摩是否抵达雾温岭、是否固守,不仅攸关家族血脉,更攸关整个林邑之生死存亡。

那官员咽了口唾沫,垂下头去:“太子抵达雾温岭时,军寨已被唐军占领,太子不查误中唐人奸计引兵去攻,结果大败亏输、全军覆没,只十余个亲兵刚刚回来报讯,太子……被唐军斩杀,亡于阵中。”

“……”

诸葛地只觉一阵头晕目眩、眼前发黑,一头栽倒在地。

可伦翁定大惊失色,赶紧上前将其扶起,连声大叫:“快传御医!快传御医!”

王宫之内一片混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