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二一五六章 禾生双穗

天唐锦绣 第二一五六章 禾生双穗

作者:公子许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4 12:39:32 来源:抖音小说网

昨夜崇仁坊梁国公府的烟花足足燃放了半个时辰,半个长安城照得通亮,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烟花绚烂多彩,已经成为除夕之夜最为夺人眼目的盛景。

但众所周知,烟花价格不菲,等闲人家燃放一两个便算不错,勋贵皇亲、世家门阀也不过是买回三五十个,谁家能放上半个时辰?

虽然整个大唐的烟花皆房家作坊产出,但也经不住这么造啊,房二“败家”之名再度响彻长安,自是有人羡慕、有人嫉妒。

房俊站在武将之首,闻言看去,见是台太常寺卿韦挺,遂笑着道:“倒也没仔细去数,作坊里卖剩下的烟花一并送入府中燃放一空,大抵六七百支。”

太极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凉气之声。

自烟花问世以来,因为独属于房家之秘方、秘技,理所当然形成垄断,所以一年一涨价,今年那种最新式、弹丸达到三寸的烟花,每一枚价格高达二十贯。

半个时辰便将一万余贯给烧没了?

真是豪横啊!

韦挺赞叹一声,好奇问道:“不知这种烟花造价几何?”

火药秘方由房俊研制,虽然早已将秘方赠予陛下、收归国有,但据说烟花的配方与之相比很是相近,自然也归属于“绝密”等级,旁人想要仿制烟花绝无可能。

但正因如此神秘,所有人都对烟花配方很感兴趣。

至于配方大家不想知道,但很想知道烟花之造价,估算一下房家的烟花作坊每年能赚多少钱……

房俊谨慎:“您若当真对此感兴趣,不妨去问问陛下,我一个字都不敢多说。”

虽然以当下之技术不可能由火药逆推出配方,但“造价”其实也能侧面表露秘方的一些蛛丝马迹,自是半个字都不肯多说。

火药的秘方是不可能永远保密的,只要有人参与操作便迟早会泄露出去,但多保密一日,大唐的火器便凌压整个世界一日……

“呵呵。”

韦挺笑了笑,心里不爽却也再不多言。

……

不就,李承乾姗姗来迟,一身繁复锦绣的龙袍穿在身上,端坐于御座之上,左右力士握扇执屏、气势凛凛,净鞭响过,朝会开始。

与寻常朔日朝会不同,正旦大朝会并无实际事务亟待处置,更多是陛下封赏功臣、优待宗室,然后各种奏表此起彼伏,多阿谀谄媚、歌功颂德,且报喜不报忧,凸显一个“政治正确”。

其中尤以异族番邦之朝觐最为重要。

毕竟再没有什么能够比一群可汗、番王的使节跪在殿中向大唐皇帝表示臣服更为彰显武功……

如今大唐武功赫赫、威震天下,不仅周边胡族纷纷派遣使节进京朝觐,就连尚在交战之中的大食都派人前来,送上一份贺礼,说了一堆好听的话儿,然后就在大殿之上恳请皇帝交换战俘。

李承乾并未直接答应,而是看向房俊:“太尉以为如何?”

太极殿上所有人都感受到太尉房俊的权势……

房俊对周围目光视如不见,淡然道:“交换战俘乃理所应当,此人道之彰显也。不过你我两国正在交战,自不能轻飘飘一句话便各自将俘虏释放,当以俘虏折价,普通士兵、低级武官、中级校尉、高级将领等等各自拟定符合身份之价格,双方一一折算,不足者便按照各自等级之价格予以补足。”

大食使节当即便黑了脸。

两国交战以来,大食连战连败,如今唐军之兵锋已经抵近波斯高原,己方损兵折将,谢赫送去大马士革的战报之中,言及唐军俘虏只有区区数十个斥候,而己方在对方手里的俘虏成千上万,更何况还有奥夫等大将,甚至连王子叶齐德如今也下落不明……

若是按照房俊之建议双方交换俘虏,大食就得凭白赔出去一大笔钱。

都说华夏乃礼仪之邦、仁义之国,怎地忽然之间锱铢必较起来?

大食使节还待再说,李承乾已经不耐烦的摆摆手:“此事就此决定,贵国若想交换俘虏便依照太尉之言办理,否则就此作罢。”

大食使节不敢再说,怏怏退去。

至于诸般番邦朝觐,重中之重自然是刚刚改名的“扶桑国”……

“扶桑国”国相岑长倩代表国主李泰进殿朝觐,没有其余那些异族番邦冗长的礼单,只是捧着一个锦盒大步进入殿中,照例将一份声情并茂文采锦绣的贺词念了一遍。程咬金在一旁诧异道:“魏王殿下已经出海就藩、封邦建国,现在入京朝觐便等同于两国往来,作为大唐之藩国却空手而来、不备礼物,岂不是失礼之至?”

岑长倩面色如常、镇定自若:“国主乃太宗血脉,就藩于外、为国藩篱,力求经略‘扶桑’、整军经武成为大唐东海之屏障,为此,勤俭治国、艰难困苦,实在拿不出珍宝钱帛作为贺礼。”

有人笑道:“咱们都知道魏王日子过的艰苦,可总不能什么也不拿吧?”

“魏王为国藩篱、志存高远,即便什么也不拿也在情理之中。”

“没错,只要魏王能够将扶桑治理得妥妥当当,使得帝国在东海之上拒敌于外,便有大功于社稷,岂在意那点贺礼?”

不仅因魏王李泰第一个出海就藩、封邦建国,面对种种困难举步维艰,朝堂之上要予以体谅,单只是站在殿中这个器宇轩昂、不卑不亢的少年,就无人敢于轻视,更别说拿话讥讽挖苦。

谁人不知岑长倩乃贞观书院之佼佼者,深受房俊器重?

即便不在意房俊,又有谁不知当初李治兵变之时是岑长倩率领“神机营”死守东宫、保护太子无恙?

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个少年前途无量,其叔父之余荫、其建立之功勋、其自身之才华,即便仁和一朝因其年龄原因未必走到高位,但等到将来太子登基,此子必然青云直上、一飞冲天。

官场之上捧红踩黑,谁会如程咬金那般得罪人?

岑长倩站在殿上,微微躬身将礼盒交给一旁的内侍:“倭岛偏居海外、蛮荒之地,其国衰弱、其民愚昧、其地贫瘠……然如今举国上下内附于大唐,却是风生水起、人杰地灵,甚至于天地之中长出如此祥瑞,足以说明我大唐如日中天、奉天承运,即便倭岛那等不毛之地,也由此逆天改命!”

李承乾来了兴趣:“哦?不知是何等祥瑞?”

“请陛下一观便知!”

内侍捧着锦盒快步来到御案之前,将锦盒放在案上打开,李承乾俯身而视,顿时瞪大眼睛。

锦盒之中,一支“双穗禾”躺在其中……

刘洎离得近,侧身踮脚看了一眼,大吃一惊:“居然是‘神禾’!”

太极殿上顿时一片鼓噪,纷纷目露惊奇。

李承乾龙颜大悦,一挥手:“拿去给诸位爱卿一观,看看与当年神禾原产出的‘神禾’是否一样?”

所谓“神禾”,既“禾生双穗“,一株禾稻长出双穗,自古便被视为上天对帝王德政或地方治理的嘉许。

贞观元年,太宗皇帝出游至长安城南,田野之中见到禾生双穗的景象,称之为“神禾“,命其地为“神禾原”……

如今倭国刚刚内附于大唐,成为大唐海外藩国之一,便出现了此等“神禾”,岂不正说明陛下封邦建国之决策上应天心、下顺民意,乃千古之德政?

什么金山银山的贺礼,也比不过这小小的一株禾苗!

内侍捧着锦盒在殿内游走,房俊待其来到近前也仔细打量,他曾经便是学农出身,知道这种变异株是有概率存在的,却从未曾一见,自然很是好奇,甚至上手婆娑,翻过来仔细观察,看看是否李泰那厮弄虚作假。

内侍脸都白了,瞪大眼睛战战兢兢,唯恐房俊手上一用力将这“神禾”掐断……

房俊啧啧称奇。

当然所谓“禾生双穗”不过是特定情况之下的基因变异而已,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并不具备复制性,只能作为奇闻异趣广为流传。

但这东西确实神奇、稀有,难怪被视为“祥瑞”。

传说之中甚至有“九穗禾”这种东西,当然,李承乾是配不上“九穗禾”这种最顶级的“祥瑞”的,那得是炎帝那种级别的千古圣王才行……

果然,李承乾见到“双穗禾”龙颜大悦,“扶桑国”非但不用朝贡,反而获赐诸多钱帛粮米、金铜珍宝。

……

除此之外,琉求、吕宋、诃陵、堕婆登、陀洹、哥罗等海外番邦皆有使节朝觐,且无一例外上书言及当地居民心向华夏,恳请效仿倭国实行“公投”内附于大唐……

朝堂上的大臣们心领神会,这必然是水师搞出来的把戏,不费一兵一卒颠覆当地之政权,使得大唐顺理成章成为这些番邦的宗主国,进而将诸位亲王分封于彼处。

虽然看上去有些轻率,但从法理之上又无从挑剔——任何政权也不能替代人民之话语,当举国上下一致投票赞同内附于大唐、成为大唐海外一处藩国,谁也不能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