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二一四七章 皇图霸业

天唐锦绣 第二一四七章 皇图霸业

作者:公子许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9 14:37:44 来源:抖音小说网

刘洎素来认为自己大公无私,即便与房俊之间的分歧亦是文武之争、而非私人利益之争,为的是朝局稳定,遏制军方在无休止的战争之中消耗国家财赋。

可既然中南半岛之战如此重要却影响深远,极有可能攸关帝国长达百年时间的战略,又怎会为了反对而反对呢?

所以李积此刻之言令他颇为不满。

李积哂然一笑:“中书令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我自是佩服得很,言语之中有所疏忽,勿怪勿怪。”

刘洎虽然不满,却也不能追着这一点不放,颔首道:“在下得陛下之信赖总摄百揆,自当忠君报国、公正公允。只是中南半岛即将展开大战,必是如火如荼,英公却优游林泉、含饴弄孙,实在不该啊。”

李积忍不住笑道:“这激将法也太过平庸了吧?不似中书令的水准啊。”

刘洎一脸正色:“非是即将,只是有所担忧而已。先前陛下欲将诸位亲王封疆于外之时,朝野上下一起震动,无数功勋、门阀之后跃跃欲试,都希望能够参与对外作战建功立业,可水师那边忽然弄出一手‘公投’妙计,策反诸多海外番邦直接内附,消弭战争固然于国有利,却也不知令多少人心灰意冷……如今战争开启,甚至规模远胜当初,朝中岂能安安稳稳,坐视水师攻城拔寨、伐师灭国?”

李积眉头微蹙,沉吟不语。

伐灭突厥、击溃大食之后,朝野上下公认盛世已经到来,境外威胁几乎绝尽国家政策转向内政,对外战争将会越来越少,所以满朝勋贵都升起紧迫感,希望抓住最后的机会尽可能参与战事,为家中那些尚未任官、封爵的子弟们谋求福利。

东征高句丽原本是最好的机会,为了争夺功勋甚至在尚未开战之时便将以房俊为首的水师排除在外。

即便最终攻破平穰城的还是水师,可毕竟伐师灭国、大获全胜,按理说顶多将功勋分润给水师一些,其余人依旧可以吃饱。

孰料陛下返回长安便遭遇长孙无忌兵变,平乱之后更离奇驾崩……

举国吊丧之际,谁还能提什么功勋、封赏?

而之后的对外作战,要么是海上的水师、要么是西域的安西军,此两者皆在房俊掌控之下,朝中那些勋贵居然无法插手,看着水师、安西军这两支军队连战连捷、功勋赫赫,不少之前的校尉如今已经连升数级成为将领,岂能不眼红?

现在若是水师即将攻打林邑、真蜡的消息传出去,势必引发动荡。

关键是你李积既然号称“军方两大山脉之一”,与房俊并驾齐驱、威望卓着,却只能看着水师伐师灭国、获取功勋,手底下那些忠诚于你的人怎么看、怎么想?

军人,终究是要在战场上彰显意义、博取功勋……

明知刘洎是在激将,但心底却还是不可避免的种了一根刺。

“军方最终袍泽之情,该当守望相助、同修戈矛,争权夺利那是你们文官才有的事,我心中自有主张。”

刘洎微笑道:“世间官吏原本无非文武,威望卓着者担之,但追逐私利乃是人之天性,正因争权夺利才逐渐分为文武,文武本是一体,虽然追逐利益之方式有所区分,但实质并无差别。”

只要是人就会逐利,钱帛是利益、官职是利益、权力是利益、连话说都是利益……

庙堂是利益,江湖也是利益。

人在利益之中,自然时刻都在逐利而行。

军队不逐利?

简直笑话。

战场之上,胜败是利益,生死也是利益。

那么多贞观勋臣对你唯命是从、马首是瞻,原因只是你这个带头大哥能给大家带来利益而已。

若是无利可图,谁还拥戴你?

没有贞观勋臣之拥戴,你英公又凭什么在贞观、仁和两朝地位超然?*****

房府书房。

房玄龄钻研“政治经济学”已近“走火入魔”之状态,平素不仅将大部分会客全部推掉、非至交即便上门亦不肯相见,更是废寝忘食、埋首案牍,导致胡茬杂乱、面色油腻。

再加上还要编撰《辞海》,几乎精力耗尽……

坐在椅子上喝着茶水听着房俊叙述御书房内之事,沉吟稍许,道:“苏定方大器晚成,算得上一代名将,自然不会犯下轻敌冒进之错误。但水师这些年倚仗着坚船利炮,纵横海疆未尝一败,中下层军官难免滋生骄纵之心,未必将林邑、真蜡放在眼中……可古往今来以少胜多之案例,哪一个究其根本不是轻敌所致?要告诫苏定方不可大意,时刻关注军队动态,要治军严谨。”

“父亲放心,我也有此担忧,所以已经派遣李谨行出海赶赴岘港,督促苏定方小心谨慎、不可轻敌。”

“李谨行?”

房玄龄疑问,对于当下军中后起之秀,他已经疏于耳闻。

“当年燕州总管、右卫将军、着国公突地稽之子,四旬年纪、精明强干,不仅骁勇善战且勇冠三军。”

“突地稽?粟末靺鞨的首领啊,其人与我有旧,英武非凡、刚烈正直,前隋之时便受隋炀帝之重用,数次征伐高句丽都曾参与,入唐之后还是我向高祖皇帝推荐他担任燕州总管,只是死的早了一些。”

房俊颔首,他却是不知父亲居然还曾与突地稽交好:“他们这一支粟末靺鞨已经彻底汉化,心向中原、忠贞勇武。李谨行之前在洛阳负责保卫媚娘的安全,听从调遣,是媚娘向我推荐他参与中南之战。我也很是看好此人,这次大战磨砺一番,将来或可出镇大小金山。”

所谓“粟末靺鞨”便是生活在粟末水的一支靺鞨族人,而“粟末水”便是松花江,“大小金山”则是大小兴安岭,大小兴安岭之间的广袤平原这时候已经逐渐受到开发,即将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地……

房玄龄颔首:“简拔人才、知人善任,这一点你一直做得很好,甚远胜于我。”

想着这些年受到房俊举荐、简拔、培养的人才,无论文武都已经在朝堂之上占据一席之地,心里便忍不住唏嘘感叹,这看人的眼光也着实离奇高明……

喝一口茶水,他叮嘱道:“你如今大权在握,甚至可以一己之力推动一场横跨中南半岛的战争,但越是如此便越要小心谨慎,切不可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尤其要顾忌英国公。”

虽然知道今时今日的儿子已经不需要他过多教导,但身为父亲还是忍不住谆谆教诲:“英国公才智高绝、心胸开阔,非是争名逐利之小人。但处于他那个位置很多时候却身不由己,贞观勋臣将他高高捧起使之拥有超然之地位,同时也将他绑架起来,必须照顾到贞观勋臣的利益。皇权更迭只是可以用作壁上观来搪塞,但如今中南半岛开战则意味着无以计数的功勋,他或许当真漠不关心,可他麾下那些个贞观勋臣却未必。而一旦你与英国公决裂,就意味着大唐军方之分裂,遗祸无穷。”

房俊执壶给父亲斟茶,笑着道:“父亲放心,我岂是那等桀骜不驯、好高骛远之人?我已经在等着英公前来与我商谈,对于他的要求可适当予以让步,否则必被刘洎之辈中伤分化。”

他可以给李积做出让步,准许其在这一场大战之中分润一些功勋,但并不会亲自登门。

主次要分清,尽可能掌握主动。

房玄龄欣然颔首:“这样就对了!你要时刻谨记切不可将自己置于陛下之对立,无论掌握着怎样的权力、有着多大的能力,都要给自己树立一个足矣分庭抗礼的对手,李积也好、刘洎也罢,别想着将他们踹到推翻甚至一竿子打死,因为没了他们,你就将直面皇权……此人臣所不为也。”

无论与李积争、还是与刘洎斗,李承乾居中稳坐两方调和,皇权稳如泰山,自然可以容纳更多不谐之处。

可一旦直面皇权,便会让李承乾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危险。

而皇帝面对有可能颠覆皇权之危险,能做的只有两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其中再无转圜之余地。

房俊笑着,道:“我所做的非在于十年百年,甚至也不在于一朝一代,百代衣冠虽改,而诗书不绝;千年城郭虽湮,而礼乐犹存。是故金瓯可碎,而文脉难断;帝祚可移,而道统常继。庙堂霸业,终作一抷黄土;闾阎炊烟,方为太平气象。我的愿望,不过是使耕者有其垄,织者有机杼,稚子诵典于庠序,耆老含饴于庭闱,则虽无万岁之呼,实得千秋之盛。”

秦汉隋唐、皇图霸业,然则千秋过往,终是烟霭浮云、随风而散。

心存华夏文明之传承,常怀百姓之疾苦,奋进余力、矢志不渝,何必效忠于一家一姓?

房玄龄啧啧嘴,目光幽深的看着儿子,半晌才叹口气:“你这志向……较之皇图霸业何止难了百倍、千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