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二一四二章 纳采之礼

天唐锦绣 第二一四二章 纳采之礼

作者:公子许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0 15:18:29 来源:抖音小说网

陛下即将前往梁国公府为蒋王提亲的消息很快传出,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房玄龄乃先帝肱骨、社稷之臣,满朝文武受其简拔者不计其数,即便致仕多年但影响力并未减退。房俊如今更是权倾一时、简在帝心,纵使这两年与陛下暗生龌蹉,可陛下对其之信赖丝毫不减,平素君臣针锋相对,一旦遭遇大事每每询问房俊之谏言,且从谏如流、无所不从。

如此显赫之家世,几与当年的长孙家旗鼓相当。

哪一位王孙公子娶了房家小妹,少奋斗三十年……

魏晋南北朝以来,天下混战、民不聊生,各方势力俱“兵强马壮者王之”,自顷丧难、礼崩乐坏,闾阎绝讽诵之音,后行无庠序之教,礼教倾颓殆尽。

及至隋唐,天下大定、儒家复兴,致力于穆章风化、崇阐斯文,“克己复礼”、以为王道。

遂恢复周礼。

而据《礼记》之说,“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腊月初九。

宜:嫁娶、纳采、祈福、塑绘。

辰时三刻,承天门洞开,一队队顶盔掼甲的禁军策骑而出,“百骑司”精锐前边开路、左右护卫,蒋王李恽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当先而行,一只大雁挂在马鞍上——寒冬腊月自是捉不到活雁,这是从大内库府之中取出的冻雁……

帝后御辇紧随其后,装饰华美的四轮马车在密密麻麻禁军簇拥之下驶出承天门,拐上承天门大街向东而行,出延喜门便见到道路两侧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都知是陛下前往房家为蒋王提亲,纷纷高声喝彩、大声祝福,充满对于皇家的尊敬与爱戴。

李承乾素来只闻骂声、不闻褒扬,如此感受到百姓之热切,脑袋一热便从车厢中探出头来站在车辕上,皇后苏氏拉了一把,没拉住……

百姓们自是不认得皇帝,但见到最中间御辇之上陡然站出一个身穿明黄袍服、头戴梁冠的青年,哪还不知这便是当今大唐帝国的皇帝陛下?

顿时激动不已,纷扰吵杂、大声呼喝,最后居然神奇的统一起来,山呼万岁。

李承乾志得意满,含笑冲着道路两侧百姓致意。

车厢里的皇后苏氏脸都吓白了,可身为皇后、母仪天下却不能抛头露面,急的连声催促李承乾回来车厢坐好。

随行一旁侍卫的李君羡差点把魂儿吓飞,此处已经离开皇城,汇聚的百姓不下数千人,各形各色、鱼龙混杂,万一其中混进来乱臣贼子趁机刺王杀驾,简直防不胜防!

赶紧挥手命令麾下“百骑”冲上去将御辇团团围住,自己则策骑追到御辇一旁,满头大汗疾声道:“陛下,龙体贵重不可陷于危险,请速速回去车厢!”

眼见禁军鸡飞狗跳、如临大敌,李承乾这才醒悟自己着实鲁莽,顾不得百姓齐齐呼叫,赶紧一矮身钻回车厢。

皇后将其一把拽住,秀美面容满是惊惶,埋怨道:“陛下万金之体、国之根本,岂能这般任性妄为?万一有个什么好歹那可如何是好!”

李承乾拂袖振开皇后手掌,虽知犯错但犹自倔强:“此乃我大唐帝都,市井之间皆忠臣良民,岂会害我?皇后多虑了。”

皇后:“……”

也不知自登基以来遭受了几次兵变?

那些人连造反都敢,又岂会不敢当街行刺?

不过她也知道李承乾不过是一时头脑发热做出鲁莽之举,想来心里已经后悔知错,但嘴上倔强不认……

遂不再多话。

但心里依旧不满,自己好心好意怎就换来一副冷脸?

……

御驾抵达崇仁坊外,坊门洞开,房玄龄父子早已身穿朝服候在路旁,见到御驾抵近,匆忙上前施礼。

这回李承乾没敢从车厢钻出来站在车辕上,从旁随行的王德下马还礼,高声道:“陛下有旨,房相、太尉不必多礼,先行入府、再行叙话。”

李恽也下马一同步行。

“喏。”

房家父子恭声应下,引领车驾进入坊门,自洞开的中门将御驾迎入府内。

……正堂之内,欢声笑语。

坐在主位的李承乾见到一袭襦裙、温婉楚楚的房小妹上前来万福施礼,笑着对房玄龄道:“我虽在大内之中,却也知房家小女如珍似宝、温良贤淑,长安城内不知多少世家子弟趋之若鹜,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房玄龄谦逊道:“小女顽劣,陛下谬赞了。”

李承乾挺直腰板,正色道:“房相何必谦虚?清河房氏门楣高华,庭训清正。仆闻贵府有女,毓秀钟灵,德容兼备,蕙质承庭训,兰仪动闾里。舍弟不才,窃慕芳范,我以冰人之命登门求亲、以通悃愊。愿以雁帛为聘,鹿车为约,奉蒹葭之仪,托乔木之好。若蒙垂允,当循六礼之制,择吉纳采,谨以忠信为盟,琴瑟为誓。俩家许结秦晋之契,则蓬门生辉,幸甚至哉。”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堂堂大唐皇帝,自诩“蓬门”,更将求娶房家之女视为“幸甚至哉”,姿态放低至无以复加。

房玄龄也好、房俊也罢,赶紧离席、躬身施礼。

“寒门弱质,谬蒙青目,感佩殊深。小女蒲柳之姿,得托君子之门,诚惶诚恐。谨遵台命,愿结秦晋之好。伏冀良媒执雁,恭候吉帖。惟望冰弦永谐,瑟琴长和。”

皇帝自诩“蓬门”,自降身份,房玄龄非以皇室相称,而称以“君子之门”,自是令李承乾龙颜大悦。

至于当场答允求婚、未有半分矜持……一般到了这一步都是两家早已私下约好、情头契合,过程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更何况到了皇帝亲自登门求亲这一步,纵使房家千般不愿,难道还能驳了皇帝颜面?

自此,“纳采”之礼顺利完成。

皇后在一旁握着房秀珠的手,从头上取下一只五凤金钗插在房秀珠发髻之上,左右打量一番,笑着道:“真好看!”

房秀珠小脸儿微红,脆声道:“多谢皇后。”

皇后柔声道:“以前是一家人,以后更是一家人,小小礼物,不必道谢。”

房秀珠笑容温婉,心底却感觉有些怪异,怎地皇后看自己的眼神颇似高阳、长乐、媚娘她们一样,透着些宠溺、还略有几分讨好……是自己的错觉吗?

搞不懂诶……

……

一场“纳采”之礼,很是圆满。

午膳之后,李承乾并未直接回宫而是去往房玄龄的书房,君臣三人品茗闲聊。

喝了口茶水,看着书架、墙角、桌案堆得满满当当的书稿,李承乾奇道:“《字典》不是已经编纂完成刊行天下?房相难道又有鸿篇巨着问世?”

《字典》堪称巨着。

不仅在于其几乎将由古至今的文字一网打尽、详尽注释,更由于采取拼音予以注音、检索,旷古绝今、前所未有。

且房家对印书局大力补贴以近乎于成本价通过“大唐文化振兴会”的渠道出售,至今发行已超过万本,几乎每一处乡学、私塾都能最低拥有一本……

房玄龄坐在一旁,捋着胡须,神情矜持之中略带得意:“《贞观字典》注重实用性和普及性,收词以常用字、词为主,包括注音、释义、例句等,其定义是学子们学习汉字、查阅字词的基本工具书。而老臣现在则打算编纂一部涵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权威工具书,收词广泛且深入,旨在为学子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信息,暂且命名为《仁和辞海》……除了常见的字词解释外,还包含大量的词条释义、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科学原理等,工作量是《字典》之数倍。”

顿了一顿,有些遗憾:“只是老臣如今已然风烛残年、精力不济,有生之年怕是难以完成这部鸿篇巨着了。”

李承乾震惊:“若此书完成,较之《字典》更为权威!若是有需要朝廷帮衬之处还请房相直言,无论长安的集贤殿、亦或洛阳的观文殿,随时可向房相开放、任意调取殿中所藏书籍。”

古之帝王如何彰显功绩?

无外乎文治武功而已。

而文治之中,国家税赋、百姓生活固然重要,修书亦是重中之重,否则历朝历代何以不惜花费重金、集结天下名士编纂史书?

先有《贞观字典》、再有《仁和辞海》,足以彰显他李承乾之文治可比肩太宗皇帝……

房玄龄笑呵呵点头:“多谢陛下体谅支持……不过人力有时而穷,如同编撰《字典》之时一样,老臣打算召集一众老友择选一处幽静之地,将这部《辞海》编撰出来。”

李承乾闻言颔首:“房相放手去做便是,任何要求,我无有不准。”

当初编纂字典之时,房玄龄号令一出、天下竟从,不知多少隐士大儒齐聚骊山。如今再度编纂《辞海》,可以想见受房玄龄征召者亦是身份不凡、各个名动天下,如此之多的大儒齐聚一堂足以轰动天下,若不提前报备、得到皇帝允许,万万不行。

万一皇帝误会甚至猜疑,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