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二一四零章 小妹婚事

天唐锦绣 第二一四零章 小妹婚事

作者:公子许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8 13:36:59 来源:抖音小说网

卢氏奇道:“怎地说起此事?”

一家有女百家求,更何况房家这样“一门两国公”的顶级权贵之家?自小妹房秀珠尚未及笄之时便被媒婆踏破了门槛,这两年求亲者更是犹如过江之鲫。

而房俊的态度一直都是“再等等”,什么“女儿太早出嫁阅历全无难免受夫家之气”、“过早生产对身体有害无益”、“女人做闺女的时候最尊贵、放在家中多养几年”……诸如此类颇多借口。

现在却冷不丁谈论起小妹婚事,难免让她意外。

房俊喝了口参汤,遂说起之前在韩王府中大姐之言辞……

言罢,他看向父亲:“父亲以为蒋王如何?”

坊市之间多有传扬房玄龄“惧内”,事实上卢氏确实强势,但涉及家中大事还得房玄龄做主……

房玄龄略作斟酌,迟疑道:“按说蒋王确实不错,早年身为皇子虽有纨绔之气却举止皆有分寸,既不似蜀王那般暴躁乖戾,亦不似齐王那般恣无忌惮,这些年更是愈发稳重,但蒋王即将出海就藩,若秀珠嫁过去必然随其出海,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返本土。”

作为家中最小的闺女,房玄龄亦是宠惯溺爱、如珍似宝,怎忍心将来随同蒋王出海就藩、天各一方?

房俊不以为然:“这一点倒是勿需牵挂,蒋王就藩之地我已有所斟酌,必然是沿海之处,只需向陛下谏言就可确定,届时有水师通航往来便利,想回就回、想走就走。况且天家礼仪繁琐、规矩众多,大姐即便就在长安,可一年到头又能回几次家?”

亲王妃的地位自是不比宫内妃嫔,但规矩、礼仪却并未减少,等闲很难见到外客,更遑论离开府邸。

房玄龄点点头,不过并未做出决断,而是反问:“你觉得呢?”

时至今日,他早已不将这个次子单纯的当做儿子看待,而是用一种颇为复杂的心情予以尊重,很多事情都会询问、在意房俊的意见。

房俊则说道:“还是看看小妹的心意吧。”

房玄龄颔首,房俊便吩咐侍女去看看房小妹是否入睡,若尚未入睡便喊过来。

未几,披着一件狐裘、粉雕玉琢的房秀珠脚步轻快的进了书房,向父兄、母亲见礼之后乖巧坐在母亲旁边,秀眸闪闪,好奇问道:“这么晚叫我过来什么事?”

卢氏拉着她的手,将蒋王有意求亲一事低声说了。

房秀珠秀面微红,垂下螓首。

房俊温言道:“婚姻大事攸关一生之福祉,且不管李恽之身份,只问你自己心中是否钟意此人愿意与他共度余生。你若不愿,莫说区区一个蒋王,‘四大天王’来了也不行!”

卢氏不满,先训斥一句:“好好说话,莫要亵渎神明!”

继而又道:“你就挨个宠着吧,既宠大姐、更宠小妹,瞧瞧你大姐现在何等飞扬跋扈,整个韩王府上上下下说一不二,我都看不过眼!现在又惯着小妹,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她自己做主的份儿?”

只要想想大闺女如今在韩王府那等颐指气使的嚣张气焰,便可见将来小闺女在夫家大抵也是如此,卢氏便忍不住头疼。

她虽强势,但家中大事素来由房玄龄做主,分得清轻重,自己两个闺女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今不少权贵人家都嘲笑房家“家学渊源”,连带着她的名声都坏了……

房俊自是不会反驳母亲说的话,喝了一口参汤,瞧见小妹正偷偷看他,遂挑了一下眉毛,给了一个“万事有我给你做主”的眼神。

房秀珠便掩唇笑起来,心里甜丝丝、美滋滋的。

满天下的权贵、贵戚、门阀,哪一个的女儿不是用来交好盟友、换取资源的“货物”?只要联姻可获取家族需要的礼仪,莫说未来夫婿之人品了,即便是瘸子、聋子、瞎子,照嫁不误。

哪里有人家会问闺女一句“喜不喜欢”?

这种受宠的感受如同无边温水一般将她包裹,浑身上下暖洋洋的无比受用。

但受用归受用,她却素来识大体、知进退。

抿了抿嘴唇,眼眸低垂、秀面微红,轻声道:“婚姻大事,自请父兄做主便好,至于蒋王殿下……也还可以。”

房俊不满:“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还可以’是什么意思?”

房秀珠愈发脸红羞涩,撒娇道:“还可以就是还可以呗。”房俊无语:“你是傻的么?就问你行不行,别这么模棱两可!平素看着一副聪慧爽利的样儿,怎地此等大事上却这般含糊?”

房秀珠低着头,不说话。

房俊还欲再说,却是卢氏看不下去了,瞪眼骂道:“我看你才是傻!都说还可以了,那就还可以呗!非得刨根问底作甚?”

“呃……”

被老娘骂了一句,房俊这才反应过来,看着羞赧的小妹,啧啧嘴,无言以对。

女儿家既然说了“还可以”,那就真的是“可以”了,大家闺秀岂能将“我愿意”说出口?

卢氏搂着小闺女的肩膀,伸手抚着她鬓角,对房俊笑着道:“行了,这件事你就别管了,回头我让王妃去知会蒋国夫人一声,等着来提亲就好。”

房玄龄则询问房俊:“陛下对于出海就藩之亲王是否有何限制?是仿照汉朝旧制,还是重新制定规则?最重要是就藩之亲王是否准许与本土仍有钱帛往来?”

他这一问,房俊马上反应过来:“父亲是担心之前的准备的嫁妆有可能受到限制?”

“亲王出海就藩,有利亦有弊,有利之处在于疆域之外多了诸多屏障,极端情况之下可以作为战略缓冲,弊端则是亲王们脱离掌控之后难免升起不臣之心,而掐断内外钱帛之流通,则是防范于未然的最好手段。”

亲王于国外起兵是很难攻破本土防御的,但若是朝中有内应则一切皆有可能。

而内应之培养除去政治联盟之外,最好的办法便是用钱帛收买,一旦掐断内外钱帛之流通,这条路就算是断了。

若陛下有此考量,则之前给房秀珠准备的嫁妆基本都作废了,田地、商铺、作坊等等,若产出不能流出境外送到房秀珠手中,自然毫无用处。

“我也不知陛下究竟如何考虑,合适的时候问一问即可。不过父亲勿需担心,即便陛下掐断本土与封国之间的钱帛往来,大不了于海外再给小妹准备一份嫁妆便是。”

“嗯,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莫要薄待了小妹。”

他只是提醒一下而已,自家儿子办事,房玄龄自是放一百个心。

卢氏奇道:“我听闻海外皆是蛮荒之地,你去哪里寻找给小妹寻找嫁妆?”

房俊笑道:“莫要听那些个世家门阀胡说八道,海外也是分地方的,譬如林邑、扶南、真蜡、骠国等等,那也都是传承数百年的国家,其国王之奢靡生活较之华夏不遑多让。”

海贸兴盛的情形之下,为了避免更多人前往海上参与海贸,几乎所有参与海贸的功勋贵戚、世家门阀不约而同统一口径,在国内宣扬“海外贫瘠”“烟瘴之地”“茹毛饮血”等等谣言,确实影响了很多人对于海外之印象,诸多有心参与海贸的商贾望而却步,纷纷打消主意。

卢氏蹙眉,有些不信:“你可别弄几百上千亩地的当做嫁妆,哪有那么多人去耕种?你小妹从小娇生惯养,如今嫁出去离家万里漂洋过海也就罢了,那是她的命,但你作为哥哥的一定要上心帮衬着。”

房俊气道:“我哪里不帮衬?这样,我送她一座金矿如何?”

曾经去往曼谷旅游的时候,无意之间得知其城市以北三百里,便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开放式金矿,而如今尚在山岭之中蒙尘无人知晓……

卢氏有点懵:“……金矿?”

她只是担忧闺女万里迢迢去往海外过苦日子而已,让房俊多给一些产业、钱帛做嫁妆,可哪能想到儿子居然要给一座金矿?

继而担忧道:“这过分了吧?”

整个大唐也没有几座金矿!

房俊摆摆手,不以为然道:“放心吧,区区一座金矿而已,有什么了不起?进入大唐海疆那便是皇家水师的天下,任何事情有我一言而决,谁也不能左右。这一回西域之战结束,我让薛仁贵在安西军中挑选一些愿意出海的关中子弟,携带家小一并充作小妹的家将,既能保护小妹的安全,也能维护小妹的产业,即便远隔万里,亦是万无一失。”

房秀珠秀眸亮晶晶的,好奇问道:“二兄当真如外间传言那般,是大唐的‘海上王’?”

房俊无语:“这什么绰号?难听死了!”

房玄龄教训道:“虽然知晓你能耐大,但还是要低调一些,这种传言越是流传广泛,朝野上下对你的提防、戒备便越是严重,尤其是一旦引起陛下猜忌之心,不是什么好事。”

房俊忙恭敬领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