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两千九八章 施政纲领

天唐锦绣 第两千九八章 施政纲领

作者:公子许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31 03:05:14 来源:抖音小说网

花信之年又兼久旷之身,自是**、蜜里调油,躺在床榻之上任凭轻薄抚弄,良久才从失神之中长长吐出一口气,缓过神来……

侧身依偎在郎君胸前,身体依旧充盈着余韵,声音轻轻柔柔:“能得郎君宠幸,妾身纵使死去也无所憾了。”

女人总是慕强的,只需于身心之上予以征服,自是温柔婉转、死心塌地。

反之,装出来的恩爱与共、琴瑟和谐终将如春日薄冰,随着河水滚滚东流、一去不复返。

房俊浑身舒泰,嗅着发丝间的清香,笑道:“既然满足舒适,那便是好日子,该当长长久久、幸福愉悦,如若就此死去岂非再也尝不到这滋味?”

武顺娘羞得说不出话,脸颊滚烫,只伸展手臂将身边的郎君紧紧搂住,嗅着那浓烈的气味,心神迷醉。

虽然没名没份甚至不顾廉耻,可哪一个女人不会沉浸在如此幸福的快乐之中呢?

世间毁谤谩骂、讥笑嘲讽,随他去吧。

*****

昨夜大雪,京城银装素裹、一片洁白。

天色微曦,坊门开启,一队队兵卒、巡捕便在长安、万年两县官员带领之下走上街头,一边帮助坊卒清扫路面积雪、运出城外,一边走访各处里坊,查看有无房舍被积雪压塌、有无孤寡挨饿受冻,一经发现,即刻申请款项予以救援。

当年时任京兆尹的房俊组建的“应急衙门”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难以在全国各地普及开来,但是于京兆一地却一直延续,应急救灾之时往往冲在最前,由此得以受到救济、援助的百姓数之不尽,朝野上下一片赞誉。

马周继任京兆尹,“萧规曹随”,对房俊时期制定的种种政策全盘保留、且奉行不悖。

房俊出了靖善坊,沿着长街策骑一路进了皇城,直入吏部衙门。

刚刚上值不久的衙门内大大小小官员尚未正式办公,见到太尉驾临纷纷肃立两侧、执礼甚恭。

房俊一身棉衣、戴着貂帽,一路上微微颔首,来到吏部侍郎的值房。

……

杜正仪放下茶杯,略感为难:“按理说二郎亲自前来,本官无论如何都要给你一个面子,可郭孝慎毕竟未曾在吏部铨选之内,九品以下的官吏职位也就罢了,若是品阶再高,于理不合。郭家乃武勋之家,何不于军中为其谋一官职?”

虽然吏部官员之任免自需铨选程序,但堂堂太尉来要一个官职,又岂能没有运作之空间?

可听闻房俊是给郭孝慎运作官职,杜正仪有些为难。

毕竟郭孝慎乃是房俊之连襟,能够出面为其谋官,岂能品阶太低?

也有些不解,兵部乃是房俊的地盘,一言九鼎、无所违逆,给郭孝慎安排一个军职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何必跑来吏部让他这个左侍郎为难?

房俊笑呵呵道:“叔父误会了,我此番前来并非为郭孝慎谋官,而是以亲戚之身份检举吏部玩忽职守。”

杜正仪眉毛一挑,大感意外:“二郎此言何意?”

他的兄长杜正伦乃当年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与房玄龄既是同僚、亦是好友,两家实乃通家之好。故而即便吏部做错事,也万万没有房俊前来检举的道理,其中必有说法。

“郭家之所以落出吏部铨选名册之外,盖因当年郭孝恪兵败龟兹、全军覆灭,这没错吧?”

“正是如此,郭孝恪丧师辱国、兵败龟兹,其家族子弟不入铨选之名册,这是规矩。”

房俊反问:“当初郭孝恪何等罪责?”

“嗯?”

杜正仪微微一愣,旋即恍然。

虽然郭孝恪兵败龟兹、丧师辱国,但毕竟堂堂正正战死于沙场之上,算是“殉国”,所以朝廷对其死后之处置争执不下、迟迟未做定论。而后便是太宗皇帝御驾东征,郭孝恪之事便搁置下去,自此无人再提。

对朝廷来说,郭孝恪大罪难免,可毕竟战死殉国、且已入土为安,一旦降罪便要推翻其丧葬规制,甚至要推翻其墓室、坟茔,将一应违制之处销毁、另行安葬……都是同朝为官,谁愿意把人往死里得罪?

对郭家来说,郭孝恪丧师辱国、罪责难逃,结果因为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逃脱制裁未予定罪,已经是极大之幸运,与之相比,族中子弟未能入吏部铨选之名册、不能出仕为官,反倒是小事。

万一吵吵嚷嚷闹腾起来,最终反而促使朝廷给郭孝恪治罪、祸延家族,岂不是作茧自缚、偷鸡不成蚀把米?

所以当初郭孝恪兵败一事便搁置下来,既未定罪、亦未褒奖,大家默契的谁也不提……

“二郎之意,且将郭孝慎放入铨选之名册,试探一下朝中之反应?”房俊摇头,道:“朝中不会有什么反应,陛下素来宽厚,何况是对待一个沙场殉国之名将?大概是功过相抵、不予追究。只要陛下不降罪郭家,郭孝慎以其兄之爵位、功勋,自然有铨选之资格。”

杜正仪思索一番,觉得事情最终大抵如此,但过程未必安稳,遂苦笑道:“御史台的那些獬豸们却不是好相与的,定要闹出风波。”

房俊意有所指:“那就需要陛下来裁决了。”

杜正仪抬头与房俊四目相对,马上明白了其中含义。

看来宫里传出陛下欲以“仁义”治国,彰显宽宏仁德,并非空穴来风……

对此,杜正仪抚掌赞同。

谁愿意碰上桀纣那样的暴君?

忠臣也好、奸臣也罢,又有哪一个大臣不希望君王宽宏大量、仁爱宽恕呢?

太宗皇帝一代明主,待人以“宽”,却未必称“仁”,便已经令天下臣民感恩戴德、忠诚敬服。

若陛下能主张“宽厚仁爱、两者兼备”,天下之福也。

杜正仪点点头:“那就这么办……既然郭家可入铨选之名册,以往耽搁如此之多时间便是吏部之疏忽,正该特事特办,尽量缩短其铨选之时间……”

顿了顿,思量片刻,道:“卫尉寺正有一个缺额,主簿之官职如何?”

果然缩短了铨选之时间,一句话的时间而已……

房俊笑道:“朝廷官职自有吏部主持,一切按照规章来办,我又岂敢僭越?叔父拿主意就好了。”

杜正仪赞叹道:“二郎此番煞费苦心,你那位连襟何其幸运。”

说到此处,心里忽然一跳,一个莫名其妙的念头不可遏止的涌了上来……素问武氏三姊妹一样的国色天香、美艳出众,以往房俊与那位孀居妻姐之间的风流韵事流传颇广,这回如此替郭孝慎奔走卖力,该不会是为了那妻妹吧?

房俊自是不知其心中龌蹉念头,否则必定啐其一脸,侮辱我人品!

他摇摇头,道:“此非一家一姓之事,而在于陛下之施政纲领。”

杜正仪赶紧颔首:“二郎所言甚是!陛下宽宏仁爱,此天下之福也!”

先有长孙氏,再有郭家……这就意味着以往那些获罪之家族有了网开一面的机会,此乃陛下执政方针之风向标。

“此事暂且如此,小侄还有公务在身,先行告辞。”

“二郎自去忙吧,我心中有数。”

将房俊送走,杜正仪回到值房喝了口茶水,仔细想了想,却是摸不准房俊的真正用意。

当真是配合宫里彰显陛下的执政方针?

亦或是为了讨其妻妹欢心,这才亲自出面为郭孝慎谋官?

不过对于吏部来说并无所谓,区区一个卫尉寺主簿从七品上的官职,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掀起太大风浪,大不了拎出一个下属来顶罪。以小小风险去试探一下陛下心意,稳赚不亏。

……

衙门里从来都不是能够保守秘密的地方,房俊刚刚离去,有关其前来为自家连襟谋官之风声便迅即在官员、书吏之间流传。

唐承隋制,吏部归属于三省之中的尚书省管辖,房俊作为曾经的尚书右仆射是实打实的主管。如今虽然卸任,但是高升太尉非是贬谪,自然不可能“人走茶凉”,反而因为这个渊源分外亲近……

所以等到郭孝慎来到衙门求见杜正仪,上上下下的官员们皆笑脸相迎、纷纷颔首致意,更有清吏司郎中亲自将其迎入衙门,送到杜正仪的值房……

左右侍郎杜正仪、令狐修己皆在座,郭孝慎顿时紧张起来。

众所周知,吏部尚书、河间郡王李孝恭年迈多病,除非重要事务一般时候皆在家休养、甚少前来坐衙,所以吏部具体事务皆由左右侍郎处置,尤其是左侍郎杜正仪,实权在握、等同尚书。

且两位侍郎面色阴沉、气氛紧张,郭孝慎自是心中惴惴,难道房俊并未将自己谋官之事办妥?

“在下见过杜侍郎、令狐侍郎。”

“不必多礼,”杜正仪面色严肃,开门见山:“之前对于郭家子弟的铨选名额,衙门多有疏忽,如今查证之后决定恢复郭家子弟入吏部之铨选名册,程序启动之后若无作奸犯科之罪证,当准予授官……如今经由吏部铨选,决定授予你卫尉寺主簿之官职,自行前往清吏司领取告身印绶,即刻赴任去吧。”

郭孝慎心中狂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