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两千九十章 必须拆掉

天唐锦绣 第两千九十章 必须拆掉

作者:公子许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31 03:05:14 来源:抖音小说网

苏我赤兄以为耳朵出现幻觉,惊愕不敢置信:“……啊?”

拆……拆掉天王寺?!

取木料建材用以建造王宫?!

那怎么行!

天王寺的存在意味着苏我氏在与物部氏斗争之中获取胜利,承载着苏我氏最为荣光之岁月,岂能拆掉!

他摸不准房俊是真的这么想还是开玩笑,结结巴巴道:“这这这……这不好吧?”

房俊转过身,风雪在其身后,笼罩整座寺院,面上笑容浅淡:“一座寺庙而已,能够为王宫建造添砖加瓦难道不是得其所哉?便是这里供奉的天王佛像也应深感荣幸。”

苏我赤兄已经不知说什么好了,整个人有点懵。

房俊似笑非笑。

一旁物步足利自是不会放过此等良机,插言道:“魏王殿下身上流淌着大唐‘天可汗’之血脉尊贵无比,如今莅临‘扶桑’封邦建国、庇佑倭人,所有倭人都应感恩戴德,竭尽全力为魏王殿下营建一座奢华无比的王宫,为此即便献上血肉之躯亦在所不惜,更遑论区区一座寺院!难道你认为这几个陶塑泥胎,比不得大唐魏王殿下尊贵?”

“绝无此想!”

苏我赤兄慌了:“我之今日成就,全凭大唐扶持,心中早已将大唐视如天上神佛、无可亵渎,纵使献上生命亦毫无犹豫,怎会舍不得一座寺院?魏王殿下、太尉,还请二位放心,王宫营造之任务我愿承担起来,所需一切建材、钱帛皆有苏我氏供应,如若王宫建成之后不能使魏王殿下满意,甘愿受罚!”

他最怕的便是大唐将支持他的力度转移到物部氏那边。

由于历史原因,苏我氏与物部氏可谓不死不休,只因物部氏见势不妙远离飞鸟京跑去伊予岛发展,这才使得苏我氏鞭长莫及,不得不暂时将仇怨搁置。

反之,物部氏一旦得到大唐之全力支持,岂能放过苏我氏?

房俊笑着指了指这座大殿:“足下可得想好了,此处虽然效仿中土风格建制,实际上与魏王殿下平常所居之处天壤之别,想要在难波津修建一座令殿下满意之王宫,殊为不易,所耗费之钱帛不是小数字,足下千万别为难。”

“不为难!”

苏我赤兄咬着牙根,一脸慷慨激昂:“能够为殿下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实是苏我氏之荣光,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天王寺对于苏我氏来说太过重要,其象征意义无与伦比,一旦拆除就意味着苏我氏在倭国的声威一落千丈。唐人之所以选择扶持苏我氏,看中的不就是苏我氏的声威吗?没了这种声威,苏我氏又有什么利用的价值?

毕竟对于富裕、强盛的大唐来说,无论选择扶持哪一股倭国势力,局面都不会有太大不同……

又觉得房俊这人过于阴险、下手狠毒,赶紧转向李泰:“殿下放心,在下说到做到,绝对不让殿下失望!”

天王寺矗立在这里,相当于苏我氏的声望屹立不倒,即便改朝换代、沦为大唐藩属,苏我氏还是这片土地上的顶级门阀。

天王寺拆除,则苏我氏的声望彻底崩塌,任谁都知道唐人对苏我氏再不重视,岂不群起而攻之?

李泰淡然颔首:“孤拭目以待。”

心里有些好笑,房俊这厮在长安的时候也只能评以“恣意”,可是一旦出了国境、身入番邦,则必须以“狠毒”来评价。

他在前来倭国之前,对于倭国境内之大致局势都有所了解,毕竟兵部衙门那里有关于倭国的各种信息自数年之前便不择手段予以收集,可谓车载斗量足足装满了两个屋子,上至倭王传承、神祗类别,下至民生状况、田土贫沃,世家门阀之具体情况更是细致入微。

苏我氏虽然号称除去倭王之外的第一门阀,但其本身与大唐门阀之实力便相距甚远、不可同日而语,加之倭王权力斗争之中损失惨重,想要在难波津修建一座王宫几乎要倾家荡产。

但在房俊以“拆除天王寺”的威胁之下,却不得不砸锅卖铁承诺修建王宫。

等到王宫建成,苏我氏必将元气大伤,意欲恢复往昔实力依旧具备与物部氏、大伴氏等等倭国门阀竞争之实力,只能愈发紧密的向大唐靠拢,借用大唐的资源壮大己身。

李泰明白房俊这是在向他“传经布道”,教会他要如何治理倭国,如何调教倭国门阀。“坏人”房俊自去做了,他将来只需“施恩”即可。

……

等岑长倩一行人抵达,早已备好的酒菜便送到偏殿,诸人分餐而食,席间对“扶桑国”之治理展开讨论。

岑长倩被李泰“钦点”为国相,不仅说的最多,亦是提纲契领。

当他说到“扶桑国”土地贫瘠、物产匮乏,应当大力发展渔业以及商贸,吸引更多唐人来此安置作坊、并且于赋税之上予以优惠甚至减免,从南洋购买稻米……在座几位倭人面色非常精彩。

这位看上去尚未而立之年的大唐年轻官员,坐在国主、太尉这等大人物旁边言之有物、侃侃而谈,那份自信光芒笼罩全场,令所有倭人自惭形秽。

物步足利扭头看着自己身边“安静如鸡”的儿子,摇头暗叹。

物部麿本就是倭人之中的青年才俊,去往大唐“留学”之后更是见多识广、才具出色,稍有人及。然而此刻与大唐真正的俊彦相比,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或许国势高低,其根本便是人才之高下。

大唐如今蒸蒸日上、盛世煌煌,便是因为有了一代杰出之人杰。

而这般盛世又能够反哺向下,缔造出新一代见闻广博、文韬武略之人才,彼此相辅相成、生生不息……

李泰听闻,击节赞叹,对房俊道:“素问岑长倩乃书院学子之中的佼佼者,才具出色、胸有锦绣,此番将他要来担任国相,我可高枕无忧矣!”

房俊却是哼了一声,脸色不大好看:“如此人才屈居倭岛一隅,实在暴殄天物!若非殿下苦苦相求,我岂能同意让他来‘扶桑国’担任国相?最多也就在此地三两年,辅佐殿下捋清政务、搭建官署、制定政策,之后便回去长安,我另有安排。”

无论一国亦或一地,最常见便是“人走茶凉、人亡政息”,任何一个官员想要将自己的政见、理念延续下去,唯一的道路便是培养接班人。

而在房俊影响之下,书院当中的后期之秀岑长倩、狄仁杰、薛元超等学子,便是在未来继承他“新政”的接班人……

故此,岂能让岑长倩困囿于倭岛一隅,耽搁成长?

倭国太小,人口稀少、土地贫瘠,拿来练练手还算将就,可一旦久居于此必然影响胸襟眼界,日后再想回归长安成为大唐宰相几乎不可能。

李泰不搭理房俊,对岑长倩、阎庄、刘审礼、柴令武等人道:“休要听这厮胡诌八扯,在‘扶桑国’这一亩三分地,孤与诸位共富贵!无论心胸之中有何理想、抱负,只需能够说服于孤,自可大胆施行,纵使有错,亦有孤一肩担之!”

为了获取这些青年俊彦之衷心拥戴,他算是豁出去了,打定主意任由他们折腾。

毕竟他来倭国是享福的,封邦建国、传承血嗣,放着现成的人才不用难道非得“夙兴夜寐”“宵衣旰食”?

而后又感叹着对长孙润道:“以往种种,不必介怀,既然陛下已经准许你来‘扶桑国’为官,自是既往不咎。往后便安心的待在这里,踏踏实实为人、勤勤恳恳做事,我这个表哥自然不会亏待于你。”

长孙润起身,一揖及地:“多谢殿下……”

长久以来,此等温煦关怀已经许久不曾感受,如今在这远离家乡的倭国之上再度感受,自是感激涕零、热泪盈眶。

“诶,十二郎乃长孙家之俊彦,父祖皆英雄盖世,岂可做出这般小儿女之态?既已出仕,自当挺胸抬头、昂扬向上!”

“诺!多谢殿下教诲。”

酒过三巡,房俊指着苏我赤兄对岑长倩道:“这位兄台自请领受建造王宫之重任,由你召集大唐工匠设计绘画王宫图纸,并监督他来建造……若是规制不够、以次充好,你就拆了这天王寺,砖瓦木料一并运走用以建造王宫。”

岑长倩抬头瞄了一眼这寺院偏殿,又回想一下刚才入寺之时所见,顿时明白了房俊的意思:“太尉放心,学生定不竭余力、完成王宫之建造。”

身为书院学生,自然早已接受房俊所宣扬“欲灭其国、先灭其历史”的理念,想要将倭国真真正正变成“扶桑国”,成为大唐之藩篱、镇守一方,自然要将倭人的历史一并铲除、消灭得干干净净。

而这座寺庙不仅建制恢弘、闻名遐迩,更来自于倭人的某一段灿烂历史,无论苏我赤兄是否足够供应王宫建设所需之建材,这座寺庙都一定要彻彻底底的拆掉……

至于会否影响大唐佛门在倭国的传经诵佛、吸纳信众……那些老和尚最是有钱,让他们自己出钱修建寺院便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