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两千八三章 逐出长安

天唐锦绣 第两千八三章 逐出长安

作者:公子许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31 03:05:14 来源:抖音小说网

看着柴哲威狼狈模样,王德一时间有些无语:“您这是干嘛呢?”

柴哲威好像终于醒过神,上前两步一把抱住王德的大腿,哭号道:“你们放过我吧!陛下已经赦免了我的罪过,你们岂能翻旧账?我要见陛下!我要见公主!公主一定会给我向陛下求情的,也会向房俊求情……”

眼看着柴哲威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胡言乱语,王德的眉头已经蹙成一个“川”字,沉声道:“掌嘴。”

还真是毫无血性、不知廉耻、骨气全无!

再者,有些事情当真私底下去办,纵使毫无底线也说得过去,但哪里能光天化日之下大声嚷嚷?

弄得人尽皆知,败坏的是皇家名誉。

还是那个禁军,一把扯住柴哲威的衣领子,另一只手抡圆了“啪”的一声抽在柴哲威的脸颊上,待到柴哲威惨叫一声,还欲继续反手再抽一下……

王德眼皮子跳了一下,赶紧阻止:“行了!”

瞪了那禁军一眼,这是哪家勋贵的子弟?

看似蛮有眼色,实则不知轻重,愣头青一样……

那禁军松开柴哲威退后两步,整个人无精打采,已经自闭。

本想在这位内侍总管面前好好表现一下,孰料过犹不及……

王德看着瘫倒在地犹自哭泣的柴哲威,心中并无怜悯之情,淡然道:“陛下口谕,既然柴哲威染病返回长安,那就由御医诊治一番,有什么病患定要用心医治。”

言罢,看着随行而来的两名御医:“二位,烦请给他好好瞅瞅,看看到底是什么病。”

“喏。”

两名御医上前将柴哲威扶起,使其坐在椅子上,低声安抚一下他的情绪,这才开始望闻问切。

良久,额头微微冒汗的两人对视一眼,下意识点点头。

王德一直觉得柴哲威是装病,但此刻见两名御医略显凝重的神情,又开始怀疑难道柴哲威当真得了什么不治之症?

“二位,结果如何?”

两名御医起身,齐齐吐出一口气,其中一人道:“据吾等诊断,柴大郎并无大病在身,但小症状却也不少。”

另外一人补充道:“观柴大郎形体丰腴,面垢油光,苔白厚腻,脉象濡滑。此乃脾胃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得输布,反聚为湿浊,久则酿生痰饮。痰湿内蕴,阻滞气机,故见脘腹胀满,肢体困重,此属‘膏粱之疾’……”

王德点点头。

他虽然不曾修习医术,但身为内侍总管最为重视宫内贵人之身体病症,所以简单的医理还是懂的。

而所谓的“膏粱之疾”,简而言之便是长期食用精美肥腻食物所致的“营养过剩”……

前一人又道:“其中尚有脾虚湿盛、痰浊中阻之证,当以健脾化湿、消食导滞为治,佐以运动导引,使气血畅达,则痰湿自化……”

王德摆摆手:“何必如此麻烦?既是‘膏粱之疾’,那么只需将营养降下来,其症自消。”

“啊?”

两名御医一脸惊诧。

道理是没错的,但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等“膏粱之疾”形成非一朝一夕,想要症状消除自然也得循序渐进,岂能如此武断、粗暴?

王德看着双眼无神的柴哲威,淡然道:“陛下还有口谕,若柴哲威病情痊愈,就莫要滞留京师,早早返回瀚海都护府去吧,以劳苦之行、赎谋逆之罪。朕固然顾念亲情,也感怀平阳昭公主之恩义,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留你一命已是法外开恩,若恋栈不去便等同践踏律法、是为不公,望你好自为之。”

一旁的御医、禁军尽皆感叹陛下当真宽厚仁义!

只因当年受过平阳昭公主关怀、照拂之恩情,便感念至今,对其遗留之两子关照有加,甚至就连犯下谋逆大罪都能保留爵位、家业,甚至不坏其性命!

古往今来,何曾有过如此仁爱之君主?

反倒是柴哲威之辈寡廉鲜耻、不知好歹,非但不知好好改造以报偿陛下之隆恩,反而偷摸潜回长安滞留不去,致使陛下要因此遭受御史言官之弹劾,甚至背负一个“不公”之骂名……

纷纷怒目而视。

柴哲威尤有不甘:“我与陛下乃表兄弟,弟弟更是驸马,你让我去见一见陛下,定能求得一个人情让我长留京师!”

王德摇头叹气:“您怎就不明白呢?留您一命已经使得陛下清誉受到损伤,旁人该杀头的杀头、该抄家的抄家,唯有您不仅保住性命,连爵位、家产都不曾失去,若是再任由您恋栈长安不去,旁人该当如何诋毁陛下?陛下念及平阳昭公主之恩情对您网开一面,您也当顾念陛下之威望,主动予以维护才行。”柴哲威如丧考妣,说不出话。

身在长安虽然只能窝在这都亭驿中不得外出,但家中每日都好吃好喝的送过来,日子过得逍遥自在。瀚海都护府那是人待的地方么?不仅吃糠咽菜、毫无油水,还要随同兵卒一并出巡、警戒,甚至筑城、牧羊……

当真老老实实在瀚海,怕是一年都熬不到头。

为何之前陛下对他不闻不问,忽然就派人要将他赶走?

柴哲威拉住王德,疑惑问道:“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德看了他一眼,道:“倒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巴陵公主入宫向皇后求了一个封国的官职,不久之后即将前往封国赴任,柴家或将搬出长安,您以后若是有机会回来,怕是要无立身之处。”

“嗯?”

柴哲威先是一愣,旋即大怒,暴跳如雷:“这混账居然不念半点手足之情?是我让他去求巴陵公主的,他怎地却给自己求了官职?”

王德冷笑道:“你们两兄弟当真是一丘之貉,这回明白陛下为何震怒将你逐出长安了?”

不待柴哲威说话,摆摆手下令道:“替柴大郎收拾行装,开具路引过所,赶紧送去瀚海吧。”

“喏!”

……

收拾柴哲威的时候虽然背着外人,但都亭驿内人来人往、成分复杂,又哪里能够真正隔绝消息?未过多久,柴哲威被驱逐出长安、遣返瀚海的消息便从都亭驿传扬出来。

一时间,柴氏兄弟沦为嘲笑鄙视之对象。

但厌恶、鄙视者固然有之,羡慕、嫉妒者却也不少。

大唐如今推行“科举取士”,正经的官职必须科举高中才行,武官则需要进入“讲武堂”学习、考核,取得兵部认可之后才能升迁,以往的选官制度尽皆作废,这就使得此前尚未获得官职的一干勋贵、门阀之二代们茫然无措。

陛下“封建天下”给予了一个可以大批获取军功的机会,诸多勋贵、门阀都将目光盯住此事,希望凭此得授官职。

但水师在倭国弄了一出“民选”,导致兵不血刃便获取倭国之疆土,往后这一招必然被一再效仿,众所期待的连番大战几乎不可能出现,这条路便被堵死了。

最后的希望便是谋求一个封国的官职。

虽然封国皆在穷乡僻壤、蛮荒之地,可到底是吏部所认可的官员,只需在封国熬上几年再运作一下,未必没有机会返回本土为官。可封国就那么几个,官职寥寥无几,竞争极其激烈。

故而即便柴氏兄弟极其无耻央求巴陵公主去谋官,但别人却是想要无耻都没机会……

……

同居于崇仁坊、与梁国公府一街之隔的长孙家,早已不复往昔车马如龙、访客如云之盛况,如今的长孙家在家主长孙淹的率领之下关门闭户、低调隐忍,爬起来舔舐伤口、休养生息。

长孙冲死于牢狱之内,长孙涣自绝于自家府门之前,长孙濬暴卒于西域,长孙澹更是很早之前便惨遭横死,长孙温阵亡于军前……昔日人丁兴旺的长孙家,如今已经渐渐凋零。

余下的长孙家子弟都知道如今家中状况,一改往昔纨绔跳脱之习气,老老实实窝在家中读书习武,期待着有朝一日门庭复起。

但是当下闹得沸沸扬扬的封国选官一事,却将长孙家的沉静打破。

之前喧嚣着的封国域外、伐师灭国,长孙家冷眼旁观、并未心动,因为谁都明白陛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允准长孙家沾染军权,即便是爵位都不可能拥有。

可现在无需大军伐国、征战于外,一个“民选”便可将诸多番邦、海岛纳入大唐之版图,封国之官吏自然无需军功、只凭推荐便可胜任……

长孙家子弟难免心动。

既然连柴哲威都能免死,且柴家爵位不夺、家业不失、门楣不坠,足以见得陛下是真真正正的宽厚仁和,那么长孙家或许也能获取一丝复起之可能。

不指望如长孙无忌在世之时那般显赫,总能让子弟们谋取个一官半职、可以撑起门庭吧?

很多事看似不行,但真正行不行却总要试过才知道。

作为如今长孙家家主的长孙淹便动了心思。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够成为家主靠的是前边几个兄弟都死了,单凭个人之才能、品德,并不能说服以往那些个关陇门阀出面为长孙家说项。

所以他探听到长乐公主出宫去往终南山小住,便马上动身跟随而去。

既然柴家能够恳求巴陵公主,长孙家又为何不能去求一求长乐公主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