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青之道法自然 > 第7章 宋邸弄瓦

天青之道法自然 第7章 宋邸弄瓦

作者:少出无门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8 03:35:10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且不说宋粲与奉华宫内入定禅寂,这宋邸却乱成了一锅粥。

杨戬那老媪死命的缠着那宋正平要那能长胡须的药酒,宋正平哪有那种东西给他。

说童贯长胡子是喝了他们家的酒的事,倒是个以讹传讹的无稽之谈。

太监自先秦的“寺人”伊始,能长胡须的却真真的是个凤毛麟角。

至于这童贯为何会突破性的长胡子这等世界性的特例,也是困惑了宋正平许久。但是,总不能抓过来研究一下看看是不是没阉干净吧。

然,越是新奇的事,越是为那市井之人津津乐道。这三人成虎也是个平常。

这谣言传来倒是没个出处,问下来都是听朋友说来,但是却都是一个众口一词,信誓旦旦。于是乎,这童贯之所以长得一副超凡脱俗之美髯,盖因与这宋家有厚也。

不过这缺心眼的以讹传讹,这杨戬也能信了去?

却实不然,杨戬不仅不缺心眼,而且很精明。他的目的却不是长胡须那么简单。

宦官集团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团体,其特殊性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写历史。

一旦皇权旁落,文官集团做大,太监集团便会随之崛起。

无他,固皇权也。毕竟,一帮人玩的挺嗨,压根就不让你插嘴,甚至当你是透明的,你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那位说了,融不进去的圈子就不要硬往里挤了!

常人可以不挤,皇帝不行。国破的时候那是要承担主要责任的。

而且,大臣是个什么玩意儿?具体什么德行,我想大家在清楚不过了。

那是什么脏的臭的都敢往你身上泼。国破家亡之后,藏了大把的金银装可怜,道一句“我们就是一帮打工的,别什么事都赖我们好不啦”。

既然知道他们这帮人的德行,你可以再找一帮人玩啊?

嗯,皇帝也是这样想的。一看周围这帮太监,喝?这还有一帮人呢。

而宦官、太监对皇帝也是绝对的忠诚,盖因性命相交也。

失去了宠信的宦官太监们往往会死的很惨。

而北宋的特例在于文官士大夫阶层待遇空前的好,但却养就了这帮人一个“重道而轻君,侍道不侍君也”。

言外之意,我等是行的“大道”,而不是尽君臣之道也。

意思就说是说,我们是为了与这“士绅大夫治天下”才勉为其难来做官的,且不是没事干伺候你这皇帝。

却将此视之为“文人风骨”,而傲视一切。而待国破家亡不可收拾之时便推给皇帝,言其“万般皆可,唯不可为帝”也。

耶?你这“士绅大夫治天下”话说的当屁放啊!有道是:

三尺龙泉胆气豪,

万马军中且逍遥。

任你龙行天地间,

怎奈我有笔如刀。

得罪我?姥姥!我能编点花边新闻写死你!

所以,有得靖康之耻,徽、钦二帝做得例子,后世帝王便对士绅官宦便是严苛了些。

然,这成效麽,似乎也不是太大。

自此后,五百一十七年,倒是给了一个时光再现。库无国帑,军无饷粮,天下之财尽于士绅官员私藏。最后逼的那皇帝杀妻弑女,煤山上三尺白绫,披发遮面。

然,国破,有李贼闯王者,入城酷索竟得银千万之巨。却做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等佳句贴金于面。

国破家亡,文武群臣皆该死!但凡能有条活命那都是个耻辱。而不是待到国破家亡之时,便再认新主而辅佐之。是为大明虽强,然,只得一索白绫,披面环首。宋人虽弱,却也有崖山老臣负幼帝投海,军民十万相伴殉国也。

闲话扯远,且回书中。

杨戬此次如此的卖力,便是为拉拢宋家而来。

无他,皇帝身边没人了。扳倒了那个碍眼的蔡京,一帮人都额手相庆。但是这副作用立马就出现了。什么副作用?出缺呗!这缺,你总的补吧?于是乎,朝堂群党相争再起,后宫亦是一个蠢蠢欲动。

咦?不是说只有两党麽?怎的说是个群党?

问得好,自高涛涛之后,单单那元佑党便分裂成了“洛、蜀、朔”三派。在击逐变法派的同时﹐内部掀起了具有地方色彩的派别斗争。

这种狠起来连自己人都背后下刀子的彪悍作风,致使朝堂事事掣肘,谁也不能成事。

却是为争而争,为斗而斗而。乃至政出多门,令下而不行。倒是一个旨不出宫,令不出京。

此间原因盖因几派皆强,而中立者不得活也。

所以,也没人忠什么君,全奔着心中所谓的“大道”去了。

而何为“大道”?却只存于书中警言尔,时时念出而伐异见者也。

皇帝?什么皇帝?能每天按时上朝,打卡上班已经算给你面子了,想那么多干嘛?画画去啊,乖。

如此,这作官家的却是看不明白?徽宗又不是傻子,看得明白又能怎样?无权也。

盖因那句 “是与这士绅大夫治天下,而非于百姓治天下也?”。且用此等言语哄得后宫欢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青之道法自然请大家收藏:()天青之道法自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如官家不从,好吧,便是依了高皇后的先例,再搬出个皇帝的老娘向太后,涛声依旧吧。

数月后向太后去世,皇帝亲政。

皇帝赵佶登基伊始便已“建中靖国”表明心迹。其中之意自是不言而喻。

且是结束这党争吧,大家都中庸一些,在国事上下点功夫。

大家也别闹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好了,国家就好。这盘口大家都有好处的啊?非得闹到不可开交麽?

然,却是不行。这不争得个水落石出,怎又肯去善罢甘休?

而你这官家也不开眼,放着“无为而治”不去,却非要“建中”?还他妈的“靖国”?

国家不安定了吗?还需要“靖”?我们怎么没看出来?这不是明明白白的说我们瞎尼玛掺乎麽?

于是乎,便又拉出一个元佑皇后孟氏,继续对抗!

这皇帝一看,这帮人,他妈得鱼肉熊掌都吃啊!

好吧,既然你们那么不要脸,就不要怪我耍泼皮了。

于是乎,这“国”“靖”了不到一年便是一个“崇宁”!重拾新法,继续改革!咦?怎的不“靖”了?

实在是没办法“靖”!

神宗朝,也只是元丰、元佑两党。

到得哲宗朝,那元佑党又被拆分为洛、蜀、朔。而元丰党又不肯歇伏。

哲宗亲政,启章敦为相,全面恢复变法新政,严酷打击元佑党人。

打击打到最后,元佑党团没干掉,自己却死的一个稀里糊涂。

徽宗承继,向太后“主军国是”。继续继承高太后遗志。于是乎元佑党再起。这朝政比先秦那会还热闹。人家那会才是一个“六国大封相”,你这林林总总七八个团体搁在一块堆。

到的如今,倒是想让双方,不,不,不,是八方握手言和到也是个枉然,因为都杀红眼了。

既然是这样,那就强使“国”“靖”!起码令政府行事回归正常!闹吧?不give you a little color see see 真还不知道马王爷几只眼了!

先把那“元佑皇后孟氏”再次废掉,杀个鸡看看。后启用蔡京等一干的元丰旧臣以期重振朝纲。

然却是一个事与愿违,鸡没杀成,却让猴子们拿到了杀鸡的刀。于是乎,那彗星觉得自己好无辜,我就是一个路过的。

于是乎,又迫于压力,再次罢免蔡京,赦了全部党人之罪。

此举,本是那帮斗来斗去的一帮人借此来试探皇帝的底线。结果发现这货压根就没底线啊!

得嘞,这就好办了。于是乎两党各派的臣工们便又拿出了旧船票,继续在那朝堂涛声依旧也。

而此番汝州瓷贡却是误打误中的打破了这个僵局。

宋粲所为,不仅断了元佑党所控的瓷贡,而后,汝州知州王采便以地方贪污军饷,收敛瓷贡之资为由夺回了权柄,再下一城。

自此三辅州的钱粮资税,便有其二重回皇帝的控制。

那人问了,北宋的“国库国帑”不归皇帝?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任何朝代的财权都不归皇帝个人或者皇族所有,实为大臣所控。

也就是控制在士绅大夫的手中,而宋尤甚。军权、财政、政令这些个权利,皇帝那是一个都没有。

是为枢密,中书分揽军政,财权尽归三司。

要是那国帑皇帝还能支配,也不至于宋太祖要设私库“封桩库”以资与辽赎回燕云十六州之事。

倘若那皇帝赵佶能控制的住这国帑,也不至于那蔡京一而再,再而三掌获权柄一家独大也。

别的不说,大观年间,官家提出要修缮奉华宫,殿上三司进言:“圣上自重!”

对,你没看错,不是“三思”,而是“自重”。

意思是“你还要点脸不?”好好做你的文艺青年不好麽?其他的事别多想,伤身。没事干多生孩子多画画,省的像你哥哥那样,得一感冒就能“嘎噔”一下伸腿瞪眼。弄的我们大家都没一点思想准备,让谁继承你家产的时候再给我们惹麻烦!我们都是斯文人,咬来咬去的很累!也是很伤面子的!

最后还是刘贵妃娘家拼了家私,那“奉华堂”才得以修建。且也不是“宫”,而是“堂”。至于宫和堂是什么区别,大家查一下字典就知道了。

三司不给钱,我让老婆娘家出还不成吗?不成!我们不想干的事别人也休想干!

“奉华堂”一经修缮完工,那谏言如同雪片一般,众臣参之,且众口一词。

皆言:“刘氏贵妃,其家有献媚之嫌。”、“伏请,清查贵妃刘氏家资来源”。

至此,那刘贵妃便有了污点,纵是被那官家捧在手心里宠着,也再无立后之日也。

咦?这北宋的皇帝不是都有私库的吗?那里面的钱他还不能自己用?

你说的是“封桩库”?不能!

因为“帝谓左右曰:‘朕置内库,盖虑司计之臣不能节约,异时用度有缺,复赋敛于民,终不以此自供嗜好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青之道法自然请大家收藏:()天青之道法自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说这话的就是太宗。所以说别说修院子,就是皇帝的爹死了要办丧事都不能动用。

读宋史看到这里我就在想,北宋年年入钱过亿的“国库”,每年都是个吊蛋精光,都用来干嘛了?

可能各有各的用途吧,钱这事到现在不太好说。

可能再过几年咱们也会有人问咱们国家国库里的“钱“都去哪了?

闲话少说吧,省的落下话柄与人。

书归正传。

如是,倒是先有这官家过的清苦,而后,才有了后来那蔡氏的再次崛起。

实乃恶人自有恶人磨,最后还是皇帝受罪,且磨的个“当日奉华陪德寿,可曾五国忆留停”。

同理,国如人身。

人若虚不受补,人参便是一个要命玩意儿。

大黄且能泻得上焦,但终究不是实火,只可作一时之用,而不可常服也。

本应且作应急之策则可,可这国家却一吃吃了许多年。

闲话扯远,且说这杨戬为何要死皮赖脸的拉拢这宋正平?

皇帝也有皇帝的打算。

蔡氏能用,然却是个不好控。也就是蔡京管用,却是个不好用的。用他,是要付出代价的。

指望他那叔叔?还是别了,那老爷子干的兴起能把自己这皇位给干没喽。还不如用蔡京呢!

这宋家却是个不然,以善使人,淡泊名利。虽是个独善其身远离朝堂,却也是个大大的人脉在里面。

而且,无论是朝堂、军中,都有其祖上积下的大把的阴德。

上到开国的郡侯,立国的宰相,谁个没受过他祖上的恩惠?

而且,他本人又是一个三朝的元老,王安石、司马光之流,那个没吃过他们家的药?蔡确、韩缜等人,谁没让这医药之家问过病?

因为军阵中救过李宪一命,现在那童贯每年从我这讨得那点封赏至少往你那送一半!

且不说他们,就连我这个皇帝,打小到现在也没少吃你给我开的药!

别的你能不能干我不知道。最起码的,这话事人的活你总能干吧?调节一下双方的平衡。让朝堂重回正轨。

不过,因为劝他他那哥哥哲宗将那婕妤直接封后之事被判了一个禁足后,这老家伙便是一个啥也不管了,倒是一个远离朝堂。落得一个事事不问。专一的瞧病,图了个悠闲。

这事皇帝看了也很气愤。我这都没人搭理我了,你在那“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的看笑话?

不能够!爷们!出来透口气吧,别闷着了!干活了!

但是,拉拢宋家之事,官家自是塌不下个脸面,且只能由这宦官去做。

皇帝让人干活还用拉拢?这话说的,人家宋正平是御太医,人家凭手艺干活。而且,拿的是医生的工资!跟朝堂没牵连。你让人家出来干其他的事,有点过分了啊!横不能人家开刀的活也干,下水道也的让人家掏!

于是乎,这才有了这杨戬来此混酒吃的缘由。

说这正平先生正在像个小学生一样被那赖子一般的杨戬堵在大门边的犄角旮旯里,就喝酒长胡子这等医学问题交缠个不清,却听得门前车马喧嚣。饶是听得那宋正平眼前一黑。心道:这又是谁来了!

这眼前的黑还没缓过来,便见那宋易匆匆跑来。言:

“一道士叩门。”

这话说出来,且是让那宋正平一句:

“瞎尼玛的乱说!”

但是骂了那宋易,心下却道:今天怎的这么乱啊!都逼的老子说脏话了?“黄、老、浮、屠”却是与我这医门之家无缘,怎的有僧道登门?

心下奇怪,便舍了那杨戬去到门前观看。

还问到门口,便见那丫鬟婆子拥着宋家大娘抱着婴孩肉长儿短不肯撒手,硬说是自家的孙女。

这话听得那宋正平听得血氧含量一下子就降到了七八十啊!那脑浆子像是被人搅成了浆糊一般。

看了自家的夫人抱了个婴孩,领了一帮人在眼前如同幻觉般的走过。弱弱的望了那宋易道:

“啊!一会查一下黄历,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

那宋易还未作答,却听得那身后的杨戬,向他身边的内侍道:

“都别他妈愣着了,有什么掏什么吧!宋邸这是弄瓦之喜啊!”

喜欢天青之道法自然请大家收藏:()天青之道法自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