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五章 仁感士民突厥犯

时序初秋,河北千里平野,稼穑初熟,经这两年李善道的悉心治理,当下本该是满目金浪滚涌的丰饶景象,然才刚经过宇文化及兵乱,非仅汲郡的黎阳、汲县等地遭了兵灾,武阳郡与汲郡接壤,贵乡距黎阳只两百多里地,却亦受到波及,有宇文化及部掠粮的部曲曾至寇犯,故放眼望去,眼前的田野虽仍泛着金黄,却处处掺着触目惊心的杂色。

有的田地,被践踏得七零八落,稻穗散落一地,有的则被焚烧成焦黑,残存的秸秆在秋风中摇曳,似在低泣。远处的村庄,颇有房屋被焚毁的,只剩下断壁残垣。早凋的枯叶斑驳田野,偶还可见有被宇文化及部曲残害的百姓尸首,横陈沟渠,腐烂着,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

但今天的天气很好,天穹碧蓝如洗,衬得劫后余生的山河愈发苍凉辽阔。

就在这样的情景下,有一幕怎么看都是不合时宜的情状,出现在李善道还贵乡的队伍之前。

不知多少的贵乡士民,聚集於道路两旁,延绵数里,望之黑压压的一片。有衣冠楚楚的士人,有衣衫褴褛的老农,有携儿带女的妇人,有短褐布衣的工匠商贩、还有须发皆白、衣着却浆洗得异常整洁的寒门儒生,无数颗头颅深深地叩在尘土里,杂着干枯的草茎。

他们不敢抬视如旌旗猎猎,山岳般压来的汉王威仪,只余嗡嗡地汇聚成沉闷潮音的欢呼和赞颂:“大王回来了!”“大王万岁!”“大王仁德!”“万谢大王活命之恩!”敬畏之情,发自肺腑。

李善道的皱眉,却便是由此而起,他唤从行车边的魏征近前,所责备他的则是:“玄成,民力凋敝至此,方得喘息,何苦拘於虚礼?劳民伤形。”

话音未落,一个粗豪响亮、几乎能压过部分民声的嗓门,便在车侧响起:“大王!小奴大胆,说句公道话,大王你这话恐怕就说错了!这叫啥劳民伤形?百姓是真心感激大王啊!”

说话的可不就是高延霸,他骑着李善道新赐给他的坐骑,扈从在车边,黑粗面皮这时涨成了猪肝色,挥舞着蒲扇般的大手,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说了几句,索性冲四周伏地的人群嚷问,“你们说,是不是?要不是大王歼流寇、灭诸贼,又把宇文化及这狗日的杀个落荒逃窜,咱能在这儿安安生生收拾地里的庄稼?能踏踏实实喘上口气?啊?”

附近的百姓有认得他的,知他是汉军中大名鼎鼎的“高老公”,不少人随声附和。

高延霸得意洋洋,再又向李善道说道:“大王,小奴听说,有仁德之主,必有感恩之民,……当然,也必有既仁德、并又感恩之奴。百姓们这叫知恩图报!受了大王的大恩,跪一跪,磕个头,天经地义!”仿佛这万民景仰的荣光,他高延霸成了是最大的受益人。

李善道没好气地斥道:“你这狗奴,知道甚么!休得胡言乱语。”

魏征等他俩话头停下,解释说道:“大王,此非臣提前组织。臣从大王还县,一直跟在大王左近,也没空提前布置这些。想来,当是县中士民自发如此,足见大王之民心所向。”

“是么?”李善道令召了几个迎接他的士民中的父老上前,细细问了,却果无人组织,俱是百姓自发,这才面色稍和,下了车子,亲把这几个父老扶起,慰问致谢。

随后,他下令,命将从行携带的粮、肉,分与迎接的百姓,又叫魏征出面,让百姓各自还家。

百姓们得了赏赐,愈加山呼“万岁”不止,好半晌,才各散去。这些,且也不必多说。

只说一段插曲过了,车驾继行,约十余里,前头一座县城,即贵乡县城了。

城门外,又是一群人迎接。

这些迎接的,不但有士民,也有吏员了。

——依照礼节,地方吏员应该在本地的边界出迎才是,然因李善道先有令旨,禁止劳民伤财,不允贵乡的留守官吏远迎,是以,留守城内的吏员们,这才改在了城门口迎接。

从上次离开贵乡,西征河东,到现下,已有小半年了。与徐兰等妻妾,也小半年没见了。总算河东之战打完、宇文化及亦基本歼灭,回来贵乡了,李善道原先还没怎么觉得,这一到城门口,秋风劲爽,对徐兰、裹儿等的思念之情,登时就压抑不住。乃没心思与迎接的官吏、士民们多说,略叙几句,他就打发了官吏、士民们离去,车驾入进城中,径还王府。

……

下午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在光洁的乌砖地上投下温暖的光影。

庭院中几株高大的桂树,已悄然缀满米粒大小的花苞,清雅的暗香随着微风,丝丝缕缕地渗入殿阁深处。檐角的铜铃在风中发出清脆悠长的叮咚声,更添几分静谧。

回到王府,已有半日,吃过了午饭,沐浴更过了衣。

李善道换了一身宽松的玄色锦袍,斜倚在铺着厚厚锦茵的坐榻上,眉宇间的杀伐之气淡去不少,显露出几分难得的松弛。他的面前,环坐着他的女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后卢氏端坐於左侧首位。

不愧是高门卢氏的女儿、汉王的正妻,只一身打扮,就使她与余下诸女截然不同。

但见她身着正红蹙金绣鸾鸟纹的广袖深衣,领口、袖缘镶嵌着温润的珍珠,乌黑浓密的发髻梳得一丝不苟,簪着赤金嵌红宝的九树花钗,流苏垂与鬓侧,随着她优雅的动作微微晃动。察其面容,端庄秀丽,肌肤胜雪,一双凤目顾盼间,自有仪态流转。

这时,她的唇角含着恰到好处的矜持笑意,正亲手为李善道斟上一杯温热的蜜水。

“臣妾等恭贺大王凯旋!大王此番亲征河东,大败逆军,再破宇文化及於汲县,两战皆捷,威震两河,实乃天命所归。臣妾与阖宫姐妹,日日焚香祝祷,今见大王凯旋,悬着的心终於放下了。”卢氏声音清越温润,如珠落玉盘,带着王后应有的从容与尊贵。

她将玉杯奉至李善道手边。

李善道接过,指尖不经意拂过她温润的手背,微微颔首,笑着说道:“我在前线杀贼,却是辛苦了你们,为我焚香祝祷。”嘴里与她说着话,目光早已投向右侧。

右侧上首是徐兰。

她今日明显是刻意打扮过的,穿着一身浅碧色绣缠枝莲纹的齐胸襦裙,外罩一件月白色的半臂,未有带太多的装饰,只插了一支素雅的玉簪,却这简单的妆扮,衬得她更加清丽可人,宛如雨后初绽的青莲。她素来最吸引李善道的地方,是她的一双眸子。此际,她的这双眸子,正在盈盈地望着李善道,依然是清澈明净,仿佛盛着秋水,眼波里满是毫不掩饰的温柔。

见李善道目光投来,她脸颊微红,垂下眼帘,声音轻柔似水:“姐姐说的是。大王神武,天下归心。妾身亦恭贺大王凯旋。大王说贱妾等在后宫辛苦,贱妾等有甚辛苦?辛苦的是大王,征战数月,衣甲不释,戎旅倥偬,今日才得稍稍安宁。贱妾愿大王珍重圣体。”

这份关切与爱恋,如同她身上散发的淡淡兰香,无声无息地沁人心脾。

李善道看着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温存的笑意,端着蜜水,调笑说道:“我神武不神武,阿奴,你与我贫贱相知,最是了解我不过,你不知么?”

徐兰怔了下,窥了窥卢氏的神色,见她并无不悦,方才正色回答说道:“大王说笑了。昔於瓦岗时,大王潜龙,尚未飞腾,然英武之姿,自已尽显。如今大王威震海内,却已见龙在田。妾身深知大王心怀天下,早晚必能削平乱世,成就不世之功。至斯时也,又何止神武足论!”

“好,说的好啊!阿奴,你此壮语,当浮一大白。”李善道朗声大笑,将蜜水一饮而尽。

徐兰下首是王娇娇,穿着一身娇嫩的鹅黄色衫裙,簪着几朵新鲜的粉色木芙蓉,一面眼巴巴地听着卢氏、徐兰与李善道对谈,她一面剥着葡萄。好不容易,李善道的目光扫过来了,她赶紧起身,紧走几步,捧着剥好的葡萄献上:“大王!在外头打仗,贱妾听说,大王非要与将士同食,吃不好,用不好,贱妾心疼坏了!这葡萄,大王!快尝尝,可甜了!”

“甜么?”

王娇娇答道:“甜!大王尝尝呀。”

李善道轻拈一颗葡萄,放入口中,细细品味,咽将下去,点了点头,又将视线看回徐兰,笑道:“是挺甜。不过,娇娇,这殿内,却有别的东西,比这葡萄更甜。”

“比葡萄甜?”王娇娇愣了愣,旋即醒悟过来,说道,“是了!大王说的,是蜜水。”端起案上空了的杯子,怯生生地到了卢氏席前,轻声说道:“姐姐,可否再赐一杯蜜水?大王喜欢。”

卢氏微微蹙眉,说道:“大王要饮,怎能叫赐!不要乱说。”接住杯子,亲手又倒了一杯,但没有在亲自呈给李善道了,瞥了徐兰眼,任由王娇娇双手捧着杯子,呈与了李善道。

李善道示意放在案上,目光转向了觐见他的诸女中的最后一个。

这女子年约二十,眉目如画,穿着水红色的纱裙,身段玲珑有致,最诱人的,是她饱满红润的唇瓣,如同熟透的樱桃,微微嘟着,泛着诱人的水泽。她因身份最低之故,一直没说话,只坐着,眼波却时不时地,悄摸摸地撩向李善道。当李善道目光与她相接时,她非但不躲闪,反而迎着他的视线,舔舔嘴唇,脸颊飞起红霞,更添几分艳色。她葱葱的手指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地绞着裙带,对比卢氏、徐兰的端庄,端得一派欲说还休的风情。

又能是谁?只能是徐兰的旧婢,今之汉王爱妃裹儿。

“裹儿……”李善道轻声唤道,笑吟吟地目落於她,定格在她的红唇上。

……

日落月升,斗转星移。

更深漏静,不觉已是夜过三更。

帐幔低垂,只燃着一盏小小的描金宫灯,将纠缠的三个人影投在帷帐上,忽张忽弛。多时,汗渍浸润锦褥,李善道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翻个身,将怀中人抱住,揉了揉她的鼻子,笑吟吟地说道:“下午殿上时,我说还有别物比葡萄更甜,娇娇不知何物,你却应知罢?阿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被他抱住的是徐兰。

徐兰伏在李善道坚实温热的胸膛上,娇喘细细,云鬓松散,几缕乌发贴在汗湿的颊侧,添几分慵懒柔媚。她羞涩满面,不肯回答。边上有人轻声一笑,眼波流转,低语说道:“大王所指,当然是大家了!”这答话之人,红唇如樱,乃是裹儿。“大家”也者,指的自是徐兰。

“哈哈,哈哈!知我者,还是你个小婢!”李善道展开手臂,打算将她也揽入怀中。

裹儿倒不肯,挣开光溜溜的身子,顺着滑下去,一张樱唇很快呜呜咽咽,不再说话,似是在吞吐什么物事一般。李善道朝下看去,正对上她抬着的一双媚目。

媚眼如丝,滴水也似,便探出一只手,按着她的头,任她施为了。

“大王……。”徐兰迟疑了下,声音带着些微的疲惫和沙哑,凑近李善道耳畔,问出了一句她下午时就想问,但没好意思问的话,“大王在汲县接见了萧皇后与南阳公主等。贱妾听说,南阳公主有倾国之色,是真的么?还有萧后,闻亦倾城倾国。”她语调中,少见地多出了点好奇与一丝像是小女儿态的醋意,她接着说道,“大王接见了她们,果真是如传言?”

李善道抚着徐兰的另一手,微微一滞,脑海中瞬时闪过汲县驿馆堂内的烛火,闪过萧后不施脂粉却难掩雍容的悲戚脸庞,更清晰无比地闪过南阳公主在烛影摇红的映照下,泪光中淬火的决绝,以及那抹秋香色的身影,如似熟透果实般的韵致。

他闭了闭眼,旋即睁开,将怀中柔软的身体揽得更紧,压住心绪因此带来的波动。

“怎么想起来问她俩了?”

徐兰答道:“下午在殿上时,不是听大王说起了么?”

李善道叹了口气,说道:“不过是两个亡国女子。萧后老矣,唯知垂泪念佛,求存孙儿性命罢了。至若南阳公主……”他避开了徐兰对南阳公主相貌的询问,只含糊说道,“国仇家恨未消,泪盈於睫,言辞切痛,却有几分风骨。”顿了下,说道,“阿奴,你提起她俩,我却想起了一事。下午忘了说。她俩现被带到了贵乡,我令王宣德将她们安置下了。你若有空,以后可以随时去看看她俩。……不是让你白看,有件事,你寻个机会,代我问问萧皇后。”

“大王,何事?”

李善道说道:“突厥的可贺敦,是隋之义成公主,昏主杨广的从妹。自开皇十九年,代去世的安义公主,嫁到突厥,为可贺敦,义成公主在突厥已二十年矣。其人在突厥的影响力很大。你代我问的事情,便是问问萧皇后,她能不能与义成公主取得联系?”

“义成公主么?大王,贱妾前闻,突厥趁大王西征河东、以及宇文化及入寇之机,前阵子颇有北下入掠涿郡等地。大王是想通过萧皇后、义成公主,与突厥达成和约?”徐兰被李善道成功地转开了话题,顺着他的话,忖思了下,问他说道。

李善道点了点头,说道:“阿奴,我的意思,你最知道。我确是这个打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自秦汉而今,每当中原生乱,北胡必然南侵。又胡夷之属,畏威而不怀德。按理说,这和约,没甚可达成的,唯而下,中原未定,暂时腾不出手,收拾突厥。是故,我便寻思,若能先与之达成和约,多多少少,也许可暂缓北顾之忧。待中原砥定,再图之不迟。”

“大王深谋远虑。大王之意,贱妾明白了。”徐兰应道,“大王放心,贱妾一定将此事办妥。”

李善道正待再夸奖徐兰善解人意几句,话到嘴边,猛然变成了一口吸气,按着裹儿的手,揪住了她的发髻,说道:“且慢!容我……,啊哟,容我三思也!”止住了裹儿的动作,休整了稍顷,将她揪起,仍令她与徐兰排好,却是帐幕中,烛光摇曳,复又映出三人身影交错。

一夜花香,无须多言。

……

翌日。

李善道一早睡起,神清气爽,由徐兰等陪着用过饭食,传下令旨,召集群臣堂上议事。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