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辞敛去心事,换上运筹帷幄的太子皮囊。
浮沉在这皇宫之中,他又有别的选择吗?
他踏进书房,今夜的烛火格外微弱,虞帝从昏暗的夜色中走出。
“太子来了。”
虞帝与荣辞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复杂,虞帝看重他,培养他,给他权力,却又忌惮他、害怕他、防备他。
也许他对每一个儿子都是这样的,只不过荣辞是最合适的那一个。
荣洙背靠沈家,而沈家权倾朝野。
荣现手握重兵,如今战功赫赫。
其余皇子虽年幼,却也有世家大族的手笔。
只有万素琼,无依无靠,与前朝毫无牵连。
“儿臣,参见父皇。”
荣辞深深作揖,拜的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边关之事,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虞帝背对着他,手里正把玩着一把孩童木剑。
荣辞并未见过这样的玩具,然而联系到虞帝的话,他明白了。
那是荣现的物件。
皇帝,在犹豫。
荣辞捕捉到了这一点,这不是他想要的。
与其自己动手留下痕迹,他更希望由这个父皇解决。
一边是暴虐嗜杀的皇帝,一边是人品贵重的太子,群臣会更好选择一些。
他必须推波助澜,让虞帝心中的秤发生倾斜。
“边关大捷,是大虞气运使然,亦是父皇的深谋远虑。”
荣辞开了口,设下一步步的台阶。
“看到胜仗,儿臣自然欣喜,百姓也欣喜。”
第二步。
“百姓?此事在京中传播甚广吗?”
虞帝果然抓到了重点。
这些年来荣辞一步步扩展着自己的势力,慢慢架空着虞帝的视听。
有些小事,自然不必惊动陛下。
“是,”
荣辞恭顺地颔首,“京中百姓都对勇王府上出的这位英雄交口称赞,颇有民心。”
第三步。
百姓、民心。
一个王府,却颇得民心......
虞帝放下了那把木剑,双手抱臂,似乎在思考着什么。